《精编》轨道交通土建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3110631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轨道交通土建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精编》轨道交通土建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精编》轨道交通土建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精编》轨道交通土建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精编》轨道交通土建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轨道交通土建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轨道交通土建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轨道交通土建工程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目 录第一部分:地铁车站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1一、车站围护结构施工11.1 钻孔灌注桩11.1.1 偏孔11.1.2 缩孔11.1.3钢筋笼上浮11.1.4 断桩21.2 高压旋喷桩3二、土方开挖及回填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32.1 土方开挖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32.2 回填土主要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52.3 基坑主要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6三、混凝土工程73.1 蜂窝73.2 麻面83.3 孔洞83.4 露筋93.5 夹层103.6 裂纹103.7 表面不平顺113.8 强度不够,均质性

2、差11四、地下防水工程124.1 混凝土施工缝渗漏水124.2 预埋件部位渗漏水124.3 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缝漏水134.4 卷材防水层空鼓13五、钢筋工程135.1 钢筋加工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35.2 钢筋连接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55.2.1、钢筋闪光对焊155.2.2 钢筋电渣压力焊175.2.3 钢筋套筒连接185.3 钢筋安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8第二部分 :盾构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19一、盾构出洞与进洞201.1 盾构基座变形201.2 盾构后靠支撑位移及变形201.3 凿除钢筋混凝土封门产生涌土211.4 盾构出洞段轴线偏离设计221.5 盾构进洞时姿态突变231.6 盾

3、构进出洞土体大量流失23二、盾构掘进242.1 土压平衡式盾构正面阻力过大242.2 泥水加压平衡式盾构正面阻力过大252.3 土压平衡盾构正面平衡压力的过量波动252.4 土压平衡盾构螺旋机出土不畅262.5 盾构掘进轴线偏差272.6 盾构过量地自转282.7 盾构后退292.8 盾尾密封装置泄漏292.9 盾构切口前方地层过量变形302.10运输过程中管片受损30三、盾构机械设备313.1盾构刀盘轴承失效313.2盾构推进压力低323.3盾构推进系统无法动作323.4液压系统漏油333.5皮带运输机打滑343.6千斤顶行程、速度无显示353.7盾构内气动元件不动作35四、隧道压浆364.

4、1浆液质量不符合质量标准364.2沿隧道轴线地层变形量过大374.3单液注浆浆管堵塞374.4双液注浆浆管堵塞38五、管片拼装385.1圆环管片环面不平整385.2管片环面与隧道设计轴线不垂直395.3纵缝质量不符合要求405.4圆环整环旋转415.5连接螺栓拧紧程度没达到标准要求425.6管片碎裂425.7错缝拼装管片碎裂435.8管片环高差过大445.9管片椭圆度过大45六、管片防水施工456.1管片压浆孔渗漏456.2管片接缝渗漏46第一部分:地铁车站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一、车站围护结构施工1.1 钻孔灌注桩1.1.1 偏孔1、成因分析:(1)施工场地不平整,不坚实,在支架上钻孔时,支架

5、的承载力不足,发生不均匀沉降,导致钻杆不垂直。(2)钻机部件磨损,接头松动,钻杆弯曲。(3)钻头晃动偏离轴线,扩孔较大。(4)遇有地下障碍物,把钻头挤向一侧。2、防治措施:(1)钻机就位时,应使转盘,底座水平,使天轮的轮缘、钻杆的卡盘和护筒的中心在同一垂直线上,并在钻进过程中防止位移。(2)场地平整坚实,支架的承载力应满足要求,在发生不均匀沉降时,必须随时调整。(3)偏斜过大时,应回填强度高于障碍物的物体,待沉积密实后再钻。1.1.2 缩孔1、成因分析:(1)软土层受地下水位影响和周边车辆振动(2)塑性土膨胀,造成缩孔(3)钻锤磨损过甚,焊补不及时2、防治措施:(1)成孔时,应加大泵量,加快成

6、孔速度,快速通过,在成孔一段时间,孔壁形成泥皮,孔壁不会渗水,亦不会引起膨胀(2)及时焊补钻锤,并在软塑土地层采用失水率小的优质泥浆护壁(3)采用上下反复扫孔的办法,以扩大孔径。1.1.3钢筋笼上浮1、成因分析(1)砼在进入钢筋笼底部时浇筑速度太快。(2)钢筋笼未采取固定措施。2、防治措施:(1)浇筑砼前,应将钢筋笼固定在孔位护筒上。(2)当砼上升到接近钢筋笼下端时,应放慢浇筑速度,减小砼面上升的动能作用,以免钢筋笼顶被托而上浮。当钢筋笼被埋入砼中有一定深度大,再提升导管,减少导管埋入深度,使导管下端高出钢筋笼下端相当距离时再按正常速度浇筑。在通常情况下,可以防止钢筋笼上浮。(3)当发现钢筋笼

7、开始上浮时,应立即停止浇注,并准确计算导管埋深和已浇砼标高,提升导管后再进行浇注,上浮现象即可消除。1.1.4 断桩1、成因分析:(1)砼塌落度太小,骨料太大,运输距离过长,砼和易性差,致使导管堵塞,疏通堵管再浇筑砼时,中间就会形成夹泥层。(2)计算导管埋深时出错,或盲目提升导管,使导管脱离砼面,再浇筑砼时,中间出现夹泥层。(3)钢筋笼将导管卡住,强力拔管时,使泥浆进入砼中。(4)灌注时间过长,而上部砼已接近初凝,形成硬壳,而且随时间增长,泥浆中残渣将不断沉淀,从而加厚了积聚在砼表面的沉淀物,造成砼灌注极为困难,造成堵管与导管拔不上来,引发断桩事故。(5)导管接头处渗漏,泥浆进入管内,混入砼中

8、。(6)砼供应中断,不能连续浇筑,中断时间长,造成堵管事故。2、防治措施:(1)砼配合比应严格按照有关水下砼的规范配置,并经常测试坍落度,防止导管堵塞。(2)尽可能提高混凝土浇注速度:A.开始浇砼时尽量积累大量砼,产生极大的冲击力可以克服泥浆阻力。B.快速连续浇注,使砼和泥浆一直保持流动状态,可防导管堵塞。(3)严禁不经测算盲目提拔导管,防止导管脱离砼面。(4)钢筋笼主筋接头要焊平,以免提升导管时,法兰卡住钢筋笼。(5)浇筑砼应使用经过检漏和耐压试验的导管。(6)浇筑砼前应保证砼搅拌机能正常运转,必要时应有一台备用搅拌机作应急之用。1.2 高压旋喷桩1、不冒浆或者冒浆量少通常原因是加固土层粒径

9、过大,孔隙较多,可采取以下措施:(1)加大浆液浓度,可以从1.1加大到1.3左右继续喷射。(2)灌注粘土浆或者细砂、中砂,待孔隙填满后再继续正常喷射。(3)在浆液中掺加骨料。(4)加泥球封闭后继续正常喷射。(5)灌注水泥砂浆后,再将孔内水泥浆置换成粘土浆,待孔隙填满后继续正常喷射。2、冒浆量过大通常是有效喷射范围与喷浆量不适应有关,可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喷射压力。(2)适当缩小喷嘴直径。(3)适当加快提升速度,由于冒浆量中含有地层颗粒和浆液的混合体,目前对冒浆中的水泥分离回收尚无适宜方法,在施工中多采用过滤、沉淀、回收调整浓度后在利用。3、凹穴处理(1)在喷神灌浆完毕时,即连续或间断的向喷

10、射孔内静压灌注浆液,直至孔内混合浆液凝固不在下沉。(2)在喷射灌浆完成后,向凝固体与其上部结构之间的孔隙进行第二次静压灌浆,浆液的配比应为不收缩且具有膨胀性的材料。二、土方开挖及回填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2.1 土方开挖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场地积水(场地范围内局部积水)产生原因(1)场地周围未做排水沟或场地未做成一定排水坡度,或存在反向排水坡。(2)测量偏差,使场地标高不一。防治措施:(1)按要求做好场地排水坡和排水沟。(2)做好测量复核,避免出现标高错误。2、挖土边坡塌方(在挖方过程中或挖方后,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塌陷或滑塌)产生原因:(1)基坑(槽)开挖较深,未按规定放坡。(2)在有

11、地表水,地下水作用的土层开挖基坑(槽),未采取有效降排水措施。(3)坡顶堆载过大或受外力震动影响,使坡体内剪切应力增大,土体失去稳定而导致塌方。(4)土质松软,开挖次序、方法不当而造成塌方。防治措施:根据不同土层土质情况采用适当的挖方坡度;做好地面排水措施,基坑开挖范围内有地下水时,采取降水措施;坡顶上弃土、堆载,使远离挖方土边缘35m;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分段分层依次进行,并随时做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避免先挖坡脚,造成坡体失稳;相邻基坑(槽)开挖,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顺序。处理方法,可将坡脚塌方清除,做临时性支护(如推装土草袋设支撑护墙)措施。3、超挖(边坡面界面不平,出现较大凹

12、陷)产生原因:(1)采用机械开挖,操作控制不严,局部多挖。(2)边坡上存在松软土层,受外界因素影响自行滑塌,造成坡面凹洼不平。(3)测量放线错误。防治措施:机械开挖,预留0.3m厚采用人工修坡;加强测量复测,进行严格定位。4、基坑(槽)泡水(地基被水淹泡,造成地基承载力降低)产生原因:(1)开挖基坑(槽)未设排水沟或挡水堤,地面水流入基坑(槽)。(2)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未采取降水措施将水位降至基底开挖面以下。(3)施工中未连续降水,或停电影响。防治措施:开挖基坑(槽)周围应设排水沟或挡水堤;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应降低地下水位,使水位降低至开挖面以下0.51.0m。5、基底产生扰动土产生原因:(1

13、)基槽开挖时排水措施差,尤其是在基底积水或土壤含水量大的情况下进行施工,土很容易被扰动。(2)土方开挖时超挖,后又用虚土回填,该虚土经施工操作后亦改变了原状土的物理性能,变成了扰动土。防治措施:(1)认真做好基坑排水和降水工作。降水工作应待基础回填土完成后,方可停止。(2)土方开挖应连续进行,尽量缩短施工时间。雨季施工或基槽(坑)开挖后不能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留1530cm的土不挖,待下一道工序开工前再挖除。采用机械挖土时,应在基底标高以上留一定厚度的土用人工清除。冬季施工时,还应注意基底土不要受冻,下一道工序施工前应认真检查。禁止受冻土被隐蔽覆盖。为防止基底土冻结,可预

14、留松土层或采用保温材料覆盖措施,待下一道工序施工前再清除松土层或去掉保温材料覆盖层。(3)严格控制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发生超挖,严禁用虚土回填。处理方法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2.2 回填土主要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填方边坡塌方(填方边坡塌陷或滑塌)产生原因:(1)边坡坡度偏陡。(2)边坡基底的草皮、淤泥、松土未清理干净;与原陡坡接合未挖成阶梯形搭接,或填方土料采用淤泥质土等不合要求的土料。(3)边坡填土未按要求分层回填压(夯)实。(4)坡顶坡脚未做好排水设施。由于水的渗入,土内聚力降低,或坡脚被冲刷而导致塌方。防治措施:永久性填方的边坡坡度应根据填方高度、土的种类和工程重要性按设计规定放坡;按要求清理基底和做阶梯形接槎;选用符合要求的土料,按填土压实标准进行分层、回填碾压或夯实;在边坡上下部做好排水沟,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2、填土出现橡皮土产生原因:在含水量较大的腐殖土、泥炭土、黏土或粉质黏土等原状土上进行回填,或采用这种土作土料回填,当对其进行夯击或碾压,表面易形成一层硬壳,使土内水分不易渗透和散发,因而使土形成软塑状态的橡皮土。施工后有轮式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