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供应链金融中心风险管控汇编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3107045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5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供应链金融中心风险管控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精品供应链金融中心风险管控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精品供应链金融中心风险管控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精品供应链金融中心风险管控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精品供应链金融中心风险管控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供应链金融中心风险管控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供应链金融中心风险管控汇编(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供应链金融中心风险管控汇编供应链金融中心风险管控汇编编制:钟伟北京中航捷诚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二一四年十二月十八日目 录1 大宗商品现货电子交易市场的供应链融资风险12 清科:供应链金融发展需解决信息需求对称问题33 商品融资风险加大,监管层发文规范管理64 供应链金融风险识别与应对75 供应链金融风险分析146 供应链金融给各方带来的优势和风险及对策分析177 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研究257.1 供应链金融存在的风险257.2 应对供应链金融风险对策288 供应链金融模式及风险控制分析318.1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分析318.2 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分析348.3 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平台的构建37

2、9 浅析供应链金融风险及防范措施409.1 供应链金融风险来源409.2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措施41 431 大宗商品现货电子交易市场的供应链融资风险来源:金融视线,作者:杨青松(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以来,国家逐渐意识到中国期货市场存在的不足,开始慢慢接受多层次发展商品市场的建议,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决定,奠定了中国大宗商品现货电子交易市场长远发展的良好基础,一大批大宗商品现货电子交易市场陆续通过了部际联席会议验收,开始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根据大宗商品现货电子交易市场参与主体的不同,供应链融资主要分为以下三类。(1)卖方交易商融资卖方交易商融资

3、,又称为现货生产商融资,指现货生产商将自己合法拥有的、符合交易平台规定的商品存放在指定交割仓库并经交易平台审核生成注册仓单后,通过交易平台将注册仓单质押给银行而申请流动资金贷款的一种融资模式。(2) 买方交易商融资买方交易商融资,又称为现货需求商融资,指现货需求商作为买方在交易平台购买现货时,依据与其他交易商配对成功而生成的电子合同申请贷款,银行审核后垫付货款,并在该批货物的货权转移给现货需求商时,银行获得货物质权的一种融资模式。(3)中间仓融资中间仓融资,又称为现货贸易商融资,指经交易平台认证的中间仓贸易商,通过代为履约的方式满足其他交易商的资金(卖方)或者货物(买方)需求,并将注册仓单或签

4、约的电子合同通过交易平台质押给银行申请贷款的一种融资模式。交易平台供应链融资风险及防控措施大宗商品现货电子交易平台供应链融资架起交易商与银行之间的桥梁,满足了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各个环节的资金需求,有效解决了大宗商品流通环节的融资难问题,提高了贸易效率。但是,供应链融资主体大多数为中小企业,容易受到来自外部环境和链上各实体内部不利因素的影响,自身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在实际运作中存在着一些潜在风险。一是融资前期风险。交易商为了获得流动资金贷款,一般会对自己进行包装,申请贷款时,在采购、生产、销售数据方面,对银行提供虚假信息。由于信息不对称,银行无法获取交易商的真实数据情况,难以有效地做出贷款决策

5、,改善贷款概率值,即:交易商违约可行性越大,银行对其放贷的概率越小。二是融资期间风险。银行对交易商贷款后,无法对交易商所在供应链全部企业相关数据进行实时跟踪调查分析,难以对交易商所在行业发展前景做出全面准确的判断,从而不能准确了解供应链的整体情况,使其无法根据交易商的经营状况,预测其违约概率值 ,及时调整贷款方案。另外,贷款期间可能发生的供应链外部突发事件,比如地震、台风、海啸、洪涝灾害、战争等,也可能对交易商的经营造成重大影响,银行也来不及调整贷款方案。三是融资到期风险。贷款到期时,交易商由于某些原因,可能无法履行还本付息。这时,尽管银行可以授权交易平台处置质押物,但是可能会由于质押物跌幅过

6、大,市场预期未来还将下跌,挂牌出售质押物时无足够的对手盘,即质押物流动性风险 偏大,挂牌卖出货物所得货款偏小,成功追回贷款本息和的概率值偏小。因此,在大力推进和发展大宗商品现货电子交易平台供应链融资业务时,应注意以下风险防控工作:一是银行加大与大宗商品现货电子交易交易平台的合作力度,对交易商建立一整套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设置信用值进行评级、授信和关联客户相互监督等。二是合理设置预警安全系数、平仓安全系数与风险分担系数,当货物的价格指标偏离正常水平并超过临界值时,必须严格执行交易商保证金追加制度和强制平仓制度。货物抵押融资时与生产商签订货物回购协议以抵御质押物流动性

7、风险。至于不可控的突发事件,银行可与保险机构合作,开发新型的保险品种,支付一定的保费后,将风险尽量转移出去。三是建立交易平台信息披露机制,交易商一旦违约,将会对企业声誉造成严重影响,危害其在供应链中的地位,银行以会审慎选择给该供应链交易商发放后续贷款、降低信用评级或者增加担保等,增大交易商的违约成本值,同时合理设置生产商牵连损失值,让供应链关联交易商能起到有效内部监督作用。2 清科:供应链金融发展需解决信息需求对称问题来源:第一财经网(2014-04-29)清科集团4月28日发布2014年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研究报告,报告称,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业务,供应链网络金融正成为银行拓展业务的新蓝海;未

8、来的发展需要解决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各种相关主体需求不对称的问题;另一方面,随着融资工具向核心企业上下游延伸,风险会相应扩散,而银行与核心企业间的关系将逐渐由风险转移变为风险分担。而供应链金融模式下,银行淡化受信企业财务分析,不再强调企业所处行业规模,固定资产价值、财务指标和担保方式等,转而强调企业单笔贸易真实背景和供应链核心企业的实力与信用水平,即银行评估的是整个供应链的信用状况。目前社会信用征集系统、信用中介机构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小企业的信息得不到有效归集和准确评估,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商业银行进行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拓展和信用风险管理。在供应链融资中,银行及第三方物流企业较易

9、获得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信息,如企业库存商品价值、库存变动、销售前景等。但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未因此得以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银行无法对企业市场前景作出判断,也无法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帮助企业作出判断;此外,中小企业在融资、结算、财务等方面作出的信息隐藏行动也使得银行无法根据中小企业决策进行有效风险控制。供应链金融的相关主体包括:银行、核心企业、中下游中小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企业和中下游中小企业都可成为融资企业。供应链金融的当事人银行和融资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往往都是自身利益为出发点。银行尚未建立适应供应链金融业务特性的风险管理理念,在实践中难以跳出传统授信业务中抵押担保理念。为防范金融风

10、险,考虑安全、流动和盈利三者统一,收益对融资程序、抵押或担保方式、融资企业资信状况等都有较严格要求,最终导致准入门槛较高,审批流程较长,服务效率偏低。就融资企业而言,在进行融资时只考虑需求、成本和效益联系,当现金流出现困难时只考虑获得融资,追求的是供应链的运营效率和资本利用率。显然,二者出发点和目的并未一致,这必然制约供应链金融作用的有效发挥。而由于供应链的参与者众多,因此受到诸多内外因素影响,不可避免造成内生的混乱与不确定性。如受销售促进、季节性刺激和再定货数量等因素影响,供应链会产出混乱。与此同时,除自然灾害等外部因素外,企业战略调整的冲击所造成的影响都潜在增加供应链自身的风险。再者,供应

11、链风险还会产生自我扩散的效应。供应链金融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在供应链中寻找一个核心企业,以其信用为基础为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在该融资模式下,银行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对融资企业本身的信用评价而对某笔交易授信,并尽量促成整个交易实现。因此,随着融资工具向上下游延伸,风险会相应扩散。如果供应链上某一节点成员出现融资问题,会迅速蔓延到整条供应链,甚至最终引发金融危机或空难。在未来发展趋势方面,银行间业务理念和产品功能逐渐趋同的环境下,电子化程度越来越成为一家银行创造和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融资企业和其交易对手之间的交易信息能否及时、准确获得,将对风险判断和管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能相应改善信用管理(采用第

12、三方征信和集群审批手段)和风险管理手段的银行将可望脱颖而出,并牢牢占据主导地位。银行与核心企业间的关系将逐渐由风险转移变为风险分担,直接的协议责任和债权让渡将更多由信息支持取代。为获取某些强势的龙头企业供应链金融业务,银行不得不学会自行判断并独立承担上下游企业融资风险。在利率市场化程度继续深化的现实环境下,供应链金融以中小企业为直接融资对象,令银行得以保留必要的融资定价权,将仍是银行必须重视和持续投入的业务领域。境外银行与国际金融机构也有从事供应链金融的案例,但比中国内地银行的要简单得多。多指供应商因交易关系对买方进行的债权让渡与贴现业务。一些成熟的金融机构开始以此为依托开发金融产品,目前一家

13、商业银行的产品细分已达三四十种。近年来,从事单一供应链金融的金融公司已逐渐式微,证明保持适度扩展性是供应链金融存续与扩展的必要条件。3 商品融资风险加大,监管层发文规范管理来源:第一财经日报(2014-11-11)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逐渐下滑,商品融资的风险也在不断加大,尤其是在青岛港发生虚假商品抵押骗贷事件以来,监管层正在不断加强对于大宗商品融资的规范和管理。银监会近期向部分银行下发了关于规范大宗商品融资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拟规范相关融资活动,防范虚假贸易,推动商品贸易融资健康发展。今年以来,监管层已经多次预警商品融资风险。4月份,银监会就曾下发关于开展进口铁矿石贸易融资情况快速调研的通知,

14、要求15个地区银监局上报本区域进口铁矿石贸易融资的基本情况、风险情况、是否存在虚假贸易套利情况、已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等情况。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一般是指借款人以合法拥有的储备物、存货或交易应收的商品进行质押由银行提供的短期融资业务,融资途径往往包括仓单质押融资、提单融资、现货质押融资和信用证融资。另据报道,针对各类贸易单证抵质押融贷业务风险频发,前述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内容包括:提高对合作方(仓储方、担保监管方)的准入门槛,对拟开展融资业务的仓库制定一系列标准;银行梳理内部流程控制,完善部门分工和各岗位职责,合理设置审批和操作流程;银行需在央行征信中心的动产权益登记系统上对仓 单进行登记,并将此公示系

15、统与企业征信数据库相关联等。大宗商品贸易融资的风险发生在多个领域。据银监会此前报告,钢贸行业不良资产远高于各项贷款平均不良率,煤炭、铁矿石、大豆、木材等贸易领域也都发生了仓单业务违规案件。今年9月,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要针对大宗商品贸易融资及信用证业务风险管理问题,加强真实贸易背景的尽职调查、强化合规管理,促进健康发展。自去年以来,全球大宗商品逐渐进入熊市,铜、原油、黄金、铁矿石等价格逐渐下滑,国内进口价格也在不断下降。大宗商品价格的下滑也导致银行面临商品融 资风险迅速加大。“商品价格下降,会导致融资企业经营困难,也导致质押在银行的资产价值下跌,贷款质量就会恶化,贷款回收的难度就会增加。”一名银行业人 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上述银行业人士还表示,事实上,比价格风险更严重的是货物监管风险,因为仓单很有可能来自虚假或被恶意夸大的贸易。据第一财经日报从贸易商处了解,虚假贸易往往是关联公司将大宗商品频繁倒手,表面上看似贸易行为,实质上货物所有权并未发生实质转移,也未被用于实体经济加工生产,表现为货物的“空转”。除了商品价格下跌之外,由于利润冲动,银行内部管理不规范导致内控松懈也是商品融资骗贷案频发的重要原因。尚福林近日在2014年上半年银行业监管工作会议上也表示,一些银行为了完成考核指标,拼规模,拼利润,忽视安全性、流动性,甚至不惜放松信贷标准,放弃尽职调查。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