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口腔修复学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3100447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2.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口腔修复学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中级口腔修复学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中级口腔修复学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中级口腔修复学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中级口腔修复学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级口腔修复学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口腔修复学ppt课件(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口腔中级医师考试培训 口腔修复学 2019 1 1 早期单独发生在口内的天疱疮常难诊断 若出现边缘扩展现象或阳性 则有助于诊断 2 对口腔白斑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但首先应 例如戒烟和去除不良修复体 3 检查某班15岁学生50名 其中龋病者10人 一年内新发龋病5人 龋失补牙数为 D 60 M 2 F 38 龋失补牙面数为 D 120 M 10 F 70 这班学生龋均为 龋面均为 患龋率为 龋病发病率为 上节课内容复习 2019 2 4 社区牙周指数 CPI 操作简便 重复性好 适合于大规模的口腔流行病学调查 检查内容为 和 5 分级预防A 一级预防B 二级预防C 三级预防龈上洁治 去除

2、菌斑和牙石口腔健康教育和指导义齿修复失牙 重建功能根管治疗窝沟封闭 2019 3 一 病史采集 一 主诉主诉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和迫切要求解决的主要问题 内容常常是患者感觉不适 如疼痛 过敏 肿胀等 功能障碍 如咀嚼或发音不便 影响社交活动和美观 如口臭 缺牙 牙折 牙形态异常 牙变色等 二 系统病史系统疾病在口腔内的表现如牙周炎可受糖尿病 绝经期 妊娠或抗惊厥药的影响 传染性疾病史如乙肝 艾滋病或梅毒等传染病的患者或携带者 可成为交叉感染源 对医务人员或其他患者构成威胁 应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口腔检查与修复前准备 2019 4 三 口腔专科病史一般包括开始发病的时间 原因 发展进程以及曾接受

3、过的检查和治疗 对牙缺失的患者还应了解缺失原因及时间 牙周病所造成的牙缺失的修复预后较龋坏或外伤所致的牙缺失差 这是因为前者的骨组织对义齿的支持能力较弱且吸收较快 四 家族史对于某些与遗传因素有关的口腔疾病 如先天无牙 错合畸形 牙周病等 尚需对患者家庭成员有关类似疾病作进一步了解 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2019 5 二 口腔检查1 颌面部检查 1 面部皮肤颜色 营养状态 2 颌面部外形的对称性 3 颌面各部分之间比例关系是否协调对称 有无颌面部畸形 面下1 3的高度是否协调 4 口唇的外形 笑线的高低 上下前牙位置与口唇的关系 5 侧面轮廓是直面型 凸面型还是凹面型 颅 面 颌 牙各部分的前

4、后位置和大小比例是否正常 有无颌骨前突或后缩等异常情况 2019 6 2 颞下颌关节区的检查 1 活动度的检查 用手指触摸颞下颌关节区 检查双侧髁突运动的大小及对称性 触诊时注意患者有无疼痛反应 疼痛的部位 疼痛的性质和触发区等 2 关节弹响的检查 活动时有无弹响 弹响的性质 出现在开闭口的哪一阶段 是否伴有疼痛等 3 外耳道前壁检查 用手指触诊外耳道前壁 嘱患者作开闭口正中咬合 检查上下颌牙列紧咬时双侧髁突对外耳道前壁的冲击强度是否一致 4 开口度及开口型 开口度是指患者大张口时 上下中切牙切缘之间的距离 正常人的开口度为3 7 4 5cm 低于该值表明有张口受限 开口型是指下颌自闭口到张大

5、的整个过程中 下颌运动的轨迹 正常的开口型下颌向下后方 左右无偏斜 正面观直向下 5 下颌侧方运动 下颌最大侧方运动范围正常情况下约为12mm 2019 7 3 口腔内的检查 1 口腔一般情况 包括牙列的完整性 牙体缺损的类型与范围 口腔卫生情况 有无修复体存在 修复体质量如何 唇 颊 舌 口底 前庭沟 软硬腭等有无异常 2 牙周检查 牙周检查能反映菌斑积聚 患者个体反应情况以及牙周破坏的严重程度 临床上常用的牙松动度测量和记录的方法有两种 1 以牙松动幅度计算 I度松动 松动幅度不超过lmm 度松动 松动幅度为l 2mm 度松动 松动幅度大于2mm 2 以牙松动方向计算 I度松动 仅有唇 颊

6、 舌向松动 度松动 唇 颊 舌向及近远中向均有松动 度松动 唇 颊 舌向及近远中向松动 并伴有垂直向松动 2019 8 3 牙列检查 包括牙列缺损的部位及数目 天然牙的健康状况 有无龋坏 活力状态如何 有无牙折裂 牙缺损及磨耗情况如何 口内充填及修复情况等 另外 检查还包括牙列的大小 形状 基牙是否有移位 倾斜和伸长的现象 4 合关系检查1 正中合位的检查 上下牙列是否有广泛均匀的合接触关系 上下颌牙列中线是否一致 上下第一磨牙是否是中性合关系 前牙覆合 覆盖是否在正常范围之内 左右侧合平面是否匀称 2 息止颌位的检查 比较息止颌位与正中合位时 下牙列中线有否变化 合间隙的大小有无异常 3 合

7、干扰检查 仔细检查正中咬合和前伸 侧向咬合移动时 有无牙尖干扰 2019 9 5 缺牙区情况 检查缺牙区间隙大小是否正常 牙槽嵴有无妨碍修复治疗的骨尖 倒凹 骨隆突等 一般拔牙后2个月后可进行可摘局部义齿 全口义齿修复 拔牙3个月行固定义齿修复 为避免患者长期忍受无牙之苦 在伤口未完全愈合时可进行即刻义齿修复 待牙槽嵴吸收稳定后行义齿重衬或重新制作 对伴有牙槽嵴和颌骨缺损的患者 应视缺损的部位 大小和范围 影响功能和美观的程度 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 一般而言 对于少量牙槽嵴缺损的牙缺失 既可用固定义齿也可用可摘式义齿修复 对于较大的牙槽嵴缺损的牙缺失 需选择可摘式义齿修复 可利用其基托恢复缺损的

8、外形 对更大范围的牙槽嵴缺损甚至颌骨缺损 则需按照颌面缺损的修复原则处理 2019 10 6 无牙颌口腔专项检查1 上下颌牙槽嵴的大小 形态和位置 2 牙槽嵴的吸收情况 3 口腔黏膜检查 口腔黏膜色泽是否正常 有无炎症 溃疡及瘢痕 4 舌的检查 包括舌的大小 形状 静止状态时的位置 以及功能活动的情况 5 唾液分泌量及黏稠度的检查 6 原有修复体的检查 患者如配戴有修复体 应了解患者要求重做的原因 检查原义齿与口腔组织的密合情况 咬合关系是否正确 外形是否合适 义齿对牙龈 黏膜有无刺激以及该义齿行使功能的效果如何等 分析评价原修复体的成功与失败之处 并作为重新制作时的参考 2019 11 三

9、X线检查X线检查是诊断口腔颌面部疾病的一种重要的常规检查方法 能为临床检查提供十分有用的补充信息 X线牙片能确定牙根及牙周支持组织的健康状况 了解牙根的数目 形态及长度 有无根折 根管充填等情况 X线曲面断层片对确定牙槽骨内是否有残根存留 有无第三磨牙埋伏阻生很有帮助 颞下颌关节X线侧位片可了解关节凹 髁突的外形以及髁突与关节凹的位置关系 头颅定位片可用以分析颅 面 颌 牙的形态 位置及其相互间的变化关系 2019 12 四 修复前准备 一 口腔的一般处理1 处理急性症状 对由牙外伤 急性牙髓炎及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 牙槽脓肿 以及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引起的不适 应及时处理 2 保证良好的口腔卫生

10、口腔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牙龈 牙周组织的健康以及修复效果和修复体的使用寿命 同时 牙结石 牙垢等在牙面上的大量附着 将影响印模的准确性 所以修复前对牙结石和牙垢应彻底洁治清除 3 拆除不良修复体 对设计不当 制作粗糙 质量低劣 危害健康组织的修复体 或修复体已经失去功能 并刺激周围组织而又无法改正时 应予以拆除 2019 13 4 治疗和控制龋病及牙周病 1 龋病 对龋坏造成硬组织缺损的牙 若常规充填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者可选作义齿的基牙 牙髓受累时应行根管治疗 对拟作固定义齿基牙的牙髓状况疑有病变时 应作预防性的根管治疗 避免修复完成后又不得不将修复体拆除重做 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 牙周病 牙周

11、病患者常伴有不可逆性持续的骨丧失 应尽早予以控制和治疗 必要时进行系统的牙周病治疗 2019 14 二 余留牙的保留与拔除1 松动牙 对松动牙的处理应视其具体情况而定 有些松动牙是由不良修复体或创伤合所致 病因去除后可逐渐恢复稳定 一般来说 对于牙槽骨吸收达到根2 3以上 牙松动达 度者应拔除 对未达到这一严重程度的松动牙 经有效治疗后尽量予以保留 2 残根 确定残根的拔除或保留应根据牙根的缺损破坏范围 根尖周组织的健康状况 并结合治疗效果与修复的关系综合考虑 如果残根破坏较大 缺损达龈下 根尖周组织病变范围较广泛 治疗效果不佳者 可考虑拔除 如果残根较稳固 根尖周组织无明显病变或病变范围较小

12、 同时对义齿的支持和固定有作用者 则应进行根管治疗后保留 3 根分叉受累牙 健康成人牙槽骨嵴顶端位于釉牙骨质交界根尖方向1 5mm左右 根分叉受累的程度根据临床指标可分为四类 2019 15 第一类 牙周支持结构在垂直方向有不超过3mm的少量丧失 在根分叉处作水平横向探诊可测得1mm深度 X线片上无明显的骨吸收 第二类 牙周支持结构垂直方向丧失超过3mm 根分叉水平方向可探入1mm以上 但尚不能穿通到对侧 X线片上显示骨吸收比较明显 但仍有相当的骨与牙周膜结构保持完整 第三类 根分叉处牙槽骨已发生穿通性损坏 用探诊器械可穿透到对侧 如从颊侧穿到舌腭侧 但穿通的隧道为龈组织所充填 肉眼观无贯通现

13、象 第四类 X线片明显的骨丧失 根分叉完全暴露 水平方向的穿通凭肉眼可感知 多根牙根分叉受累较轻时 通过龈上洁治 龈下刮治 牙龈切除术或牙龈成形术以及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等措施 能够有效地控制其病变且预后较好 如果根分叉受累严重 则需另外采取牙 骨成形术 牙根切断术或牙根切除术 尽可能将患牙保留 2019 16 三 口腔软组织处理1 治疗口腔黏膜疾患 如口腔黏膜有溃疡 白色损害等黏膜病 必须先做治疗 以免造成对黏膜的刺激 致使疾患加剧 2 舌系带的修整 如唇舌系带附着点接近牙槽嵴顶 系带过短 影响义齿的固位和功能 则应进行外科修整 3 瘢痕组织的修整 口腔内如有瘢痕组织 当对义齿的固位稳定有影响

14、时 可考虑予以修整 4 对松动软组织的修整 有时由于戴用不良修复体过久 以致骨质大量吸收 牙槽嵴表面被一种松软可移动的软组织所覆盖 对于对支持义齿没有帮助的松软组织 可以在修复前给予切除 2019 17 四 牙槽骨的处理1 消除有碍的骨突 牙齿拔除后由于骨质的吸收不均 常可形成骨尖或骨突 若经过一段时间后仍不消退 且有压痛 或有明显倒凹 妨碍义齿摘戴时 应进行牙槽骨修整 一般在拔牙后1个月左右修整较好 2 骨性隆突修整术 骨隆突系正常骨骼上的骨性隆起 组织学上与正常骨组织无区别 过大的骨隆突在义齿摘戴时 引起组织破溃疼痛 严重者义齿无法戴入使用 骨隆突常发生在 下颌前磨牙舌侧 一般双侧对称 也

15、可为单侧 其大小不一 也称为下颌隆突 腭中缝处 呈嵴状隆起 也称为腭隆突 上颌结节 结节过度增生形成较大的骨性倒凹 对双侧上颌结节肥大的情况 常常只需修整一侧上颌结节 解决妨碍义齿就位的问题即可 3 前庭沟加深术 牙槽嵴过度吸收致使义齿的固位差时 可施行前庭沟加深术 该手术通过改变黏膜及肌肉的附着位置 在上颌位置上移 在下颌位置下移 增加牙槽嵴的相对高度 从而增加义齿基托的伸展范围 扩大基托接触面积 达到增强义齿稳定性和固位力的作用 2019 18 一 病因及临床表现牙体缺损的病因涉及修复治疗的设计和修复体的选择与制作 最常见的原因是龋病 其次是外伤 磨损 楔状缺损 酸蚀和发育畸形等 1 龋病

16、 表现为牙体硬组织的变色 脱钙软化和龋洞形成 病变进一步发展可造成牙冠破坏 并可伴随牙髓充血 牙髓炎 牙髓坏死 根尖周炎 根尖周脓肿等 龋坏严重者 可造成牙冠部分或全部破坏 形成残冠 残根 2 牙外伤 牙外伤所致的牙体缺损称为牙折 牙折常由牙冠受到意外撞击或咬硬物引起 有些牙冠存在隐裂 牙尖磨损不均导致高尖陡坡 或因龋坏造成的薄壁弱尖以及死髓牙 牙质强度下降等 也可在正常合力下引起牙折 牙外伤轻者表现为切角或牙尖嵴局部小范围折裂 重者可出现整个牙冠折裂或冠根折断 牙体缺损 2019 19 3 磨损 表现为牙冠合面降低 常由不良咀嚼习惯及夜磨牙等引起 牙齿在行使正常功能时也可造成生理性的磨耗 但这种磨耗效应的积累即增龄性磨损 伴随磨损可能有牙本质过敏 牙髓炎 牙周感染等症状 全牙列重度磨损会造成垂直距离降低 可能引起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 4 楔状缺损 又称牙颈部V形缺损 常表现为尖牙唇面 前磨牙颊面的牙颈部楔形凹陷缺损 主要是由于横形刷牙习惯 刷牙时用力过大 局部应力集中或与酸共同作用的结果 常伴有牙本质过敏 牙龈退缩 严重者可出现牙髓暴露甚至出现牙折 5 酸蚀症 是牙齿长期受到酸雾作用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