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三 区域地理复习提纲word.doc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33077126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三 区域地理复习提纲word.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 区域地理复习提纲word.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 区域地理复习提纲word.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三 区域地理复习提纲word.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三 区域地理复习提纲word.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 山 有 路模块三 区域地理专题一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2、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共性都是平原地区,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地理环境差异地理位置我国东部沿海中部,长江入海口我国东北地区中部。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区,热量不足。土地条件水稻土为主 耕地多为水田土地较为分散 人均耕地少黑土分布广泛 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多。矿产资源条件矿产资源贫乏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人类活动差异农业耕作方式水田旱地主要粮食作物主要种水稻,还有油菜、棉花等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

2、、大豆、甜菜等作物作物熟制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其他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其他生产活动工业我国重要综合性工业基地轻工业:依托当地发达农业基础重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重化工业基地。商业我国沿海航线中枢,长江入海口,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结论: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4、地理环境对民居的影响:为保证建筑物有较好的日照条件,街道宜取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的中间方位,即与子午线成300600夹角;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墙体严实

3、厚重(防寒),屋顶坡度小(少雨),楼间距大(正午太阳高度小,楼影长);南方屋顶坡度大(便于排水),屋檐宽(遮阳挡雨),房屋进深高度大(防热),楼间距小(正午太阳高度大,楼影短)。5、地理环境对交通的影响:为保证运行安全和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公路、铁路设计,需考虑沿线暴雨、泥石流、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港口需建在水深、风浪小、少雾的地方;航空机场需考虑建在低云、雾、暴雨出现频率较少、风速较小的地方,宜设在距城市较远(郊区出现低云和雾的频率相对较少,能见度好;避免噪声污染城市)、地势较高处(视野开阔,便于飞机起降),跑道沿盛行风的方向修建,利于飞机逆风起飞和降落。6、地理信息

4、技术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功能:能监测自然灾害(洪涝、旱情、地震、台风移动路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生物生长状况、农作物估产、土地利用状况、提供卫星云图等。全球定位系统(GPS)功能:野外考查探险,卫星导航服务、监测地壳位移,从而帮助预报地震等。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和高程)、速度、时间。GPS特点: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如:城市规划设计、工程选址;掌握工程进度,查询路况信息,对土地利用状况的监控和管理,城市环境区域可持续发

5、展的决策分析、环保设施的管理等。7、“S”的关系:RS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GPS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GIS主要用来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8、数字地球是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专题二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1、我国西北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属温带大陆性气候,2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贺兰山,以东是半干旱地区,草原植被,以西是干旱地区,荒漠植被。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因素:

6、自然因素:潜在因素:干旱的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主要自然因素: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人为因素起决定性作用: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导致绿洲萎缩,沙漠扩张的原因)。3、荒漠化防治的内容: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4、荒漠化防治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宁夏沙坡头利用草方格沙障保护包兰线免受流动沙丘的侵袭);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5、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亚马孙热

7、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的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原始森林。6、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是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7、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地球之肺:深刻的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地球的储水库: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存时间最长的场所。8、热带雨林被称为“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原因:高温,生物循环旺盛,养分大量被地上植物吸收;多雨,养分被大量淋洗,土壤一般很贫瘠。雨林一旦被毁,生态系统陷于崩溃。9、在当前的背景下,面对雨林正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把保护放在第一位。1

8、0、湿地包括沼泽、河湖、沿海滩涂等,被称为陆地天然蓄水库,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起重要作用。世界上把湿地、森林、海洋并称为三大生态系统。11、三江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夏秋多雨;纬度较高,蒸发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冻土发育,不易下渗。专题三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1、能源按开发利用状况分两类:常规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五种;新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等。2、能源按性质分两类:非可再生能源(矿产能源),煤、石油、天然气、铀矿;可再生能源3、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市场广阔,我国能源消费以煤为主;位

9、置适中,交通便利。4、山西能源基地建设措施: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5、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形成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6、山西省环境保护与治理: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推动以洁净煤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调整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比重;加强“三废”的治理。7、四大文明发源地:尼罗河文明

10、;两河文明;黄河长江文明;印度河恒河文明。8、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陆路交通不便,河流航运作用突出。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水量很不稳定;水系: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矿产资源:非常丰富。9、田纳西河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19世纪后期:人口急增,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10、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TVA将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11、修建大坝形成水库的作用:发电、

11、调节径流、防洪抗旱、航运、旅游。专题四 区域经济发展1、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林业和特产区:兴安落叶松等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长白山区是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辽东半岛丘陵区是柞蚕茧产区。辽南是苹果产区。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有呼伦贝尔草原的三河牛、三河马;松嫩平原西部的东北红牛。2、东北农业发展方向:平原区: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山区农业: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

12、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3、一般而言,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4、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有利条件: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良好的区位条件: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5、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推进的阶段:第一阶段(19791990年),利用政策、侨乡、劳动力、土地、国内市场优势,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产业。第二阶段(1990年后),政策优势不再明显,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丧失,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取代

13、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成为主导产业。6、我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浙江温州模式: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苏南模式: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云南德宏模式:沿边开放-边贸发展-城市化;东北模式:森林矿产资源开发-国有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7、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的问题对策: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原因:产业基础薄弱;科技实力弱;市场腹地小)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城市建设相对落后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生态环境问题

14、日趋严重加强规划与管理。专题五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1、我国主要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晋煤外运。2、西气东输工程: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输气管道工程。沿线横跨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3、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调整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天然气也会污染环境,但污染较轻)的消费比重;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4、我国天然气分布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5、我国四大气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

15、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鄂尔多斯)。6、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对中西部地区影响:推动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对东部地区影响: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大气质量;对沿线地区影响:强力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7、产业转移: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一般包括对外直接投资、设立营销网络、建厂、设立研发机构等。产业转移分区域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两类。8、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劳动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发展中国家内部交易成本较低;市场因素。9、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产业有向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的趋势;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东亚地区按经济发展水平,依次发展开发期产业(日本)、增长期产业(韩国)、成熟期产业(中国大陆)、衰退期产业(蒙古);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必修三 综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区域是地球表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