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物理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提纲word.doc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33076413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上物理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提纲word.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一上物理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提纲word.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一上物理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提纲word.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上物理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提纲word.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上物理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提纲word.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 山 有 路高一上物理期末考试一一知识点复习提纲专题一:运动学【知识要点】1.质点(A)(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参考系(A)(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儿点: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在研

2、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3.路程和位移(A)(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图1-1中质点轨迹ACB的长度是路程, AB是位移4、速度、平均

3、速度和瞬时速度(A)(1)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问t的比值。即v=s/t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速度是矢量,既米/秒。(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为t,则我们定义v=s/t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3)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时刻附近极短时问内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5、匀速直线运动(A)

4、(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质点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2)公式法:四大方程(3)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和v-t图象(A)位移图象(s-t图象)就是以纵轴表示位移,以横轴表示时问而作出的反映物体运动规律的数学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时问轴)的直线,如图2-4-1所示。由图可以得到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如v, =20m/s,v2=-1 Om/s,表明

5、一个质点沿正方向以20m/s的速度运动,另一个反方向以1 Om/s速度运动。图像X一t图像意义:表示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应用:判断运动性质(匀速、变速、静止),判断运动力-向(正力一向、负力一向),比较运动快慢,确定位移或时间等v一t图像意义: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应用:确定某时刻的速度,求位移(面积),判断运动性质(静止、匀速、匀变速、非匀变速),判断运动力一向(正力-向、负力一向),比较加速度大小等、加速度(A)(1)物理意义:速度变化的快慢速度变化率的大小(2)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量所用时问的比值,定义式(3)加速度是矢量,它

6、的方向是速度变化的方向(4)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质点做加速运动;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则质点做减速运动.7、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A)1、实验步骤:(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重量适当的钩码.(3)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4)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动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5)断开电源,取下纸带(6)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三次2,常见计算: 8、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A)(1).匀变

7、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t =vo+at(减速: vt =vo-at)(2).v=V1+V2/2此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vot+at2/2(减速:s=vot-ate/2 )(4)速度平方差公式:VT2-V02=2aS(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4s一aT2(a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T-一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9、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和v-t图象(A)10、自由落体运动(A)C1)白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白由落体运动。C2)白由落体加速度C1)白由落体加速度

8、也叫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C2)重力加速度是由于地球的引力产生的,因此,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其大小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略有不,在地球表面,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的值就越大,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的值最小,但这种差异并不大。(3)通常情况下取重力加速度g=1 Om/s2C4)白由落体运动的规律vt= gt.H=gt2/2, vt2=2ghCS)儿个比例关系,只适用于V=0的情况:几个比例式(只适用于v = 0)专题二:力【知识要点】11、力(A)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W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C2物体问的作用是相互的。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3.力作用于物体产生的两个作用效果。(

9、1)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或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4.力的分类:(1)按照力的性质命名:重力、弹力、摩擦力等。(2)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命名: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浮力、向心力等。12、重力(A)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1地球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2.重心: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但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所受重力的作用都集中于点,这个点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质量均匀分布的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在儿何中心上。一般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儿何中心上,可以在物体内,也可以在物体外。一般采

10、用悬挂法。3.重力的大小:G=mg13、弹力(A)1.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Z)产生条件:两物体直接接触;两物体的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2.弹力的方向:物体之问的正压力一定垂直于它们的接触面。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在分析拉力方向时应先确定受力物体。3.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弹簧弹力:F=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4.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存在弹力的判断方法如果物体问存在微小形变,不易觉察,这时可用假设法进行判定.14,摩擦力(A)(1)产生条件:两物体

11、u:接接触;两物体的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接触而粗糙;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2)说明滑动摩擦力:f = uNa,N为接触而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 u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N无关.(3)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求解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大小范围:01、静落Z而(fin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说明:a、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b,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问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C、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

12、摩擦力的作用。15、力的合成与分解(B)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儿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儿个力的合力,而那儿个力叫做这个力的分力。2.共点力的合成(1)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儿个力叫共点力。(2)力的合成方法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a若F1和F2在同一条直线上 F1、F2同向:合力F = Fl + F2方向与F1,F2的方向一致F1、F2反向:合力F = Fl -F2,方向与F1、F2这两个力中较大的力同向。b .F1、 F2互成角度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互成角度

13、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及方向,这是矢量合成的普遍法则。注意:(1)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2)两个力的合力范围:F1-F2F F1 +F2(3)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C4)两个分力成直角时,可以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数。(引两个分力人小相等,夹角为a,可构成菱形,对角线相互垂直且平分。)两个分力人小相等,夹角为120度合力大小等于分力16、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A)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1)一个物体如果保持静状态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2)物体保持静止状

14、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不变,其加速度为零,这是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运动学特征。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合力为零,亦即F合=0(1)二力平衡:这两个共点力必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三力平衡:这三个共点力必然在同一平面内,且其中任何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即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平衡。3.力与平衡的解题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选定受力体)(2)受力分析(画力图)建立自角坐标系的原则:往运动方一向和币自于运动方一向建立自角坐标系,使尽可能多的力落在自角坐标系上。19、力学单位制(A)1.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基本单位就是根据物理量运算中的实际需要而选定的少数儿个物理量单位;根据物理公式和基本单位确立的其它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2.在物理力学中,选定长度、质量和时问的单位作为基本单位,与其它的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力学单位制。选用不同的基本单位,可以组成不同的力学单位制,其中最常用的基本单位是长度为米(m),质量为千克(kg),时间为秒(s),由此还可得到其它的导出单位,它们一起组成了力学的国际单位制。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