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分析模拟题word.doc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33076198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需求分析模拟题word.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需求分析模拟题word.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需求分析模拟题word.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需求分析模拟题word.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需求分析模拟题word.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 山 有 路一、单选题1、软件生产中产生需求问题的最大原因在于对应用软件的( C)理解不透彻或应用不坚决。(A)复杂性(B)目的性 (C)模拟性(D)正确性 2、需求分析的目的是保证需求的( B)。(A)目的性和一致性 (B)完整性和一致性(C)正确性和目的性 (D)完整性和目的性3、系统需求开发的结果最终会写入(D )。(A)可行性研究报告 (B)前景和范围文档(C)用户需求说明 (D)系统需求规格说明4、现实世界中的(B )构成了问题解决的基本范围,称为该问题的问题域。(A)属性和状态(B)实体和状态(C)实体和操作(D)状态和操作 5、功能需求通常分为三个层次,即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和(

2、 D)。(A)硬件需求(B)软件需求 (C)质量属性 (D)系统需求6、比较容易发现的涉众称为初始涉众,又称为(B ),通常包括客户、管理者和相关的投资者。(A)关键涉众(B)涉众基线 (C)普通涉众 (D)一般涉众7、如果在最终的物件(Final Artifact)产生之前,一个中间物件(Mediate Artifact)被用来在一定广度和深度范围内表现这个最终物件,那么这个中间物件就被认为是最终物件在该广度和深度上的( C)。(A)模拟 (B)构造 (C)原型 (D)模型8、按照使用方式进行分类,原型可分为:演示原型、( D)、试验原型和引示系统原型。(A)非操作原型(B)系列首发原型(C

3、)选定特征原型(D)严格意义上的原型10、按照开发方法进行分类,原型可分为:演化式原型和抛弃式原型,其中抛弃式原型又被细分为( C)。(A)演示原型和试验原型 (B)系列首发原型和选定特征原型(C)探索式原型和实验式原型 (D)样板原型和纸上向导原型11、原型的需求内容可以从三个纬度上分析:即(A )。(A)外观、角色和实现 (B)开发、实现和作用(C)成本、技术和实现 (D)需求、作用和角色13、以下(C )不是情景性的重要性质? (A)突现 (B)涉身 (C)完善 (D)模糊14、以下(B )是情景性的重要性质? (A)全局 (B)开放 (C)交互 (D)即时 16、下列(C )属于定量硬

4、数据? (A)工作手册 (B)规章手册 (C)统计报表 (D)备忘录17、下列( D)属于定性硬数据? (A)数据收集表 (B)月报表 (C)年报表 (D)规章手册19、在表达软目标的分解和细化时使用的AND Contribution链接和OR Contribution链接,Contribution的作用是(C )。(A)积极的 (B)消极的 (C)积极的或消极的(D)不能确定20、AND链接将一个父目标连接到一系列细化的子目标,意思是如果能够满足所有细化的子目标,那么将(D )父目标。(A)无法确定 (B)阻碍 (C)不能满足 (D)足以满足22、下列选项中,(D )不是在目标模型中使用的其

5、他模型元素。(A)行为者 (B)场景 (C)操作 (D)概念23、面向目标方法的目标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C)。(A)获取目标 (B)确定解决方案 (C)建立目标模型 (D)发现问题和缺陷24、场景的分类框架将场景方法从场景的( A)4个方面进行了分类和描述。(A)形式、目的、内容和生命周期 (B)外观、目的、内容和生命周期(C)描述、目的、内容和形式 (D)描述、外观、目的和内容25、场景的形式是指场景的表达模式,从形式上分为两个方面:(C ) (A)内容和目的(B)内容和生命周期(C)描述和外观(D)描述和目的26、描述场景所使用的表示法要符合正规性要求,一般可使用非形式化语言、半形式化

6、语言和形式化语言。在实践中,( B)是主要的描述方式。(A)形式化的程序语言 (B)非形式化的自然语言(C)形式化的图形工具 (D)非形式化的设计语言28、场景的内容是指场景所表达的知识类型。它被分为6个不同的方面。下列(C )不是场景的内容。(A)主要关注点 (B)环境范围 (C)目的 (D)抽象层次29、需求工程利用场景的目的可能有三种:即:( A)。(A)描述、探索和解释 (B)描述、表示和探索(C)描述、探索和发现 (D)表示、解释和证明30、使用解释性场景在需求分析时能够( B),或者被用于进行需求的验证。(A)提高模型的复杂性 (B)降低模型的复杂性 (C)提高预见性 (D)降低编

7、程量31、下列( B)不是场景方法在需求工程中的应用。(A)帮助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 (B)编写系统需求规格说明(C)结合面向目标的方法,指导需求获取活动的开展(D)组织需求获取得到的信息32、下列(A )是组织场景时可用的场景关系。(A)合取关系(B)定性关系 (C)定量关系 (D)演绎关系33、与其他的场景方法相比,用例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 C)的描述方式。(A)静态非结构化文本 (B)动态非结构化文本(C)静态结构化文本 (D)动态结构化文本34、用例之间的关系主要有(D )三种。(A)包含、扩展和简化 (B)合取、析取和扩展(C)包含、多态和继承 (D)包含、扩展和泛化35、分析的活动主

8、要包括识别、定义和结构化,它的目的是获取某个可以转换为知识的事物的信息,这种分析活动被称为(D )。(A)需求信息获取 (B)建立软件系统解决方案(C)需求信息转化 (D)建立需求分析模型36、(B )是建模最为常用的两种手段。(A)具体和抽象 (B)抽象和分解(C)分解和细化 (D)抽象和细化37、抽象通过强调本质的特征,( D)了问题的复杂性。(A)调整 (B)避免 (C)增加 (D)减少38、需求分析仅仅需要描述解决方案,不需要探索实现细节的情况下,分析模型又是(B )的,尤为适用。(A)形式化 (B)半形式化 (C)结构化 (D)非结构化40、(A )是结构化分析方法的核心技术,它表明

9、系统的输入、处理、存储和输出,以及它们如何在一起协调工作。(A)数据流图DFD (B)实体联系图ERD (C)状态转换图(D)上下文图41、结构化、信息工程和面向对象三种方法学下的需求分析技术都是( B)的。(A)面向问题域 (B)面向解系统 (C)面向设计 (D)面向需求42、使用面向问题的技术对问题世界的建模就被称为(A )需求阶段的分析。(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全过程43、使用面向解系统的技术对软件系统解决方案的描述称为( C)需求阶段的分析。(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全过程44、需求分析活动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进行(B ),明确用户需求的隐含信息,展开为明

10、确的对软件系统的行为期望,即系统需求。(A)需求整理 (B)需求细化 (C)需求获取 (D)需求分析45、在分层结构中,DFD定义了三个层次类别的DFD图:(C )、0层图和N层图。(A)1层图 (B)底层图 (C)上下文图(D)顶视图46、因为数据存储是系统内部的功能实现,所以在将系统视为黑盒的情况下,上下文图中不会出现(B )。 (A)实体 (B)数据存储实例 (C)需求信息 (D)过程处理47、数据建模技术能够弥补过程建模在(C )方面的缺陷,它描述数据的定义、结构和关系等特性。(A)需求分析 (B)数据转换 (C)数据说明(D)数据分析49、在ERD建模中,实体通常所指的就是( A)。

11、(A)逻辑实体 (B)概念实体 (C)物理实体 (D)进程实体50、ERD中属性是实体的特征,不是数据。属性会以一定的形式存在,这种存在才是数据,被称为属性的( D)。(A)域(B)实例 (C)说明 (D)值52、ERD中关系的基数分为最大基数和最小基数。最大基数又被称为(A )。(A)键约束 (B)参与约束(C)自然约束 (D)一般约束53、在实体之间建立关系时,可能会产生一些附带的实体,被称为关联实体,最常见的形式是( B)。(A)逻辑实体 (B)进程实体 (C)概念实体 (D)自然实体55、下列(A )不是用例模型中的关系? (A)属性 (B)关联 (C)泛化 (D)包含56、系统边界是

12、指一个系统所包含的系统成分与系统外事物的分界线。用例模型使用一个( D)来表示系统边界,以显示系统的上下文环境。(A)圆形框 (B)菱形框 (C)虚线框 (D)矩形框57、UML使用的行为模型有三种,即:(C )。(A)交互图、状态图和顺序图 (B)顺序图、通信图和时间图(C)交互图、状态图和活动图 (D)交互概述图、通信图和时间图58、项目的前景和范围文档、用户需求文档都被视为属于(D ),重点都是用户的现实世界。(A)开发文档 (B)需求文档 (C)前景文档 (D)用户文档59、系统需求规格说明文档、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文档、硬件需求规格说明文档、接口需求规格说明文档和人机交互文档一起被用于系

13、统开发的目的,都被认为是开发文档。( A)(A)开发文档 (B)需求文档 (C)过程文档 (D)用户文档二、填空题1、传统的需求分析方法都是从设计领域转入分析领域的。2、面向专业用户的纯工具型软件分析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为充分利用创新优势而进行巧妙的功能安排。3、面向普通用户的纯工具型软件进行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进行方案权衡,寻找一套切实 有效的功能配置。6、软件需求开发用来确定系统需求中应该由软件满足的部分,将其映射为软件行为,产生软件需求规格说明。7、约束是不受解系统影响,却会给解系统带来极大影响的问题域特性。8、优秀的需求应该具备7个特性,即完整性、正确性、精确性、可行性、必要性、无歧义和可验证

14、。11、演示原型主要被用在项目启动阶段。12、演示原型都是被用来展示用户想象中的系统视图,所以它要能够表现用户界面的重要特征。13、,如果一个问题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不清晰的,演示原型也可以被用来展现相应的细节功能以使用户确信该问题解决的可能性。17、实现是指原型物件完成功能的细节技术和方法。18、使用演化式原型方法,在开发时就需要注意原型的健壮性和代码的质量。19、使用实验式开发方法,需要实现多种技术方案,考察重要的系统的质量属性。22、航空调度、证券交易、医疗手术控制等复杂的协同问题都具有突现的情景性。23、民族志的一个主要应用目的就是研究和解决复杂的协同问题。24、复杂的工作总会同时存在着正

15、常流程和异常流程,异常流程大多是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处理,限定了异常处理的上下文环境,即异常处理具有局部的情景性。27、时间采样允许需求工程师建立指定的时间间隔来观察用户的活动情况。28、文档审查主要获取对象包括相关产品的需求规格说明、硬数据和客户的需求文档。29、文档分析通常是数据建模方法的一个基础部分,它是通过检查采集的硬数据来确定潜在的需求。32、模型驱动方法的模型是在前期需求阶段的分析中建立的。 33、目标模型的一个核心要素是元素之间的关系,称为链接。34、目标模型的链接有两类:一类是目标之间的链接;另一类是目标与其他模型元素之间的链接。37、场景具有重点描述真实世界的特征,它利用情景、行为者之间的交互、事件随时间的演化等方式来叙述性地描述系统的使用。38、静态外观的场景被展现为一个或者数个描述性的文本或者图片。39、动态外观的场景会被以动态的方式展现出来,人们可能会要求按时序向前或者向后浏览场景,也可能会要求跳转到场景的某一个时刻进行观察。42、抽象场景,又称为类型场景,是以经验中的类别和抽象概念来描述事实。43、探索性场景可以用来进行需求获取和需求建模与分析。44、每个用例是对相关场景集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