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汽车产业基地项目初步设计说明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3075444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DOC 页数:172 大小:6.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汽车产业基地项目初步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72页
《精编》汽车产业基地项目初步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72页
《精编》汽车产业基地项目初步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72页
《精编》汽车产业基地项目初步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72页
《精编》汽车产业基地项目初步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汽车产业基地项目初步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汽车产业基地项目初步设计说明(1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目录 第第 1 部分部分 设计总说明设计总说明 3 1 工程概况 3 2 设计依据 3 3 设计范围与分工 4 4 设计原则 4 第第 2 部分部分 总平面总平面 5 1 建设场地概述 5 2 规划条件要点 5 3 执行的设计规范与标准 5 4 总平面设计 5 5 竖向设计 7 6 室外工程设计内容及材料标准 7 7 室外管线 8 8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8 第第 3 部分部分 建筑设计建筑设计 9 1 执行的设计规范与标准 9 2 建筑功能设计 9 3 建筑造型设计 10 4 建筑材料及设施 10 5 防水工程设计 18 6 无障碍设施 19 7 建筑使用人数 19 8 建筑面积统计表 2

2、0 第第 4 部分部分 结构结构 21 1 总则 21 2 工程概况 21 3 结构设计依据 21 4 结构设计 22 5 结构设计荷载 22 6 结构主要计算结果 22 7 地基与基础 33 8 材料 34 9 土方开挖及降水 34 10 后浇带 34 11 钢结构设计及施工要求 34 12 补充说明 35 第第 5 部分部分 给排水给排水 36 1 执行的设计规范和设计标准 36 2 设计范围 36 3 给水系统 36 4 排水系统 37 5 中水系统和节水措施 37 6 工艺给排水 38 7 给排水消防系统自动监控要求 38 8 管道材料 39 9 消防给水 39 第第 6 部分部分 采

3、暖通风与空气调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40 1 设计依据 40 3 设计参数及设计标准 40 4 冷热源和空调采暖水系统 41 5 采暖系统 42 6 空调 通风系统 42 7 空气处理 43 8 热能动力 44 9 暖通空调动力系统自动监控 45 10 防排烟系统 46 11 管道材料及保温 46 12 需要提请在初步设计审批时确定的重要问题 46 第第 7 部分部分 电气电气 47 1 设计依据 47 2 设计范围 47 3 10 0 4KV 变 配电系统 48 4 配电系统 49 5 照明系统 49 6 设备选型及安装 50 7 电缆 导线的选型与敷设 50 8 防雷保护 安全措施及接地系

4、统 51 9 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51 10 人防工程 51 11 节能措施 51 12 室外管线 51 13 其他 52 14 统计表 52 第第 8 部分部分 消防设计消防设计 53 1 建筑专业 53 2 设备专业 57 3 电气专业 60 第第 9 部分部分 人防人防 63 1 设计依据 63 2 建筑专业 63 3 人防结构 63 4 设备专业 64 5 人防电气 65 第第 10 部分部分 工艺专篇工艺专篇 66 1 设计原则 66 2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的试验室组成 66 3 研发纲领和基础试验室的功能与任务 66 4 工作制度 67 5 主要工艺流程 68 6 主要设

5、备选型 76 7 人员 76 8 试验室组成和面积 77 9 物料供应 78 第第 11 部分部分 节能与环保节能与环保 80 1 建筑热工性能 80 2 设备专业节能措施 80 3 电气专业节能措施 80 4 噪声控制 81 5 废物处理 81 6 污水处理 废气排放及粉尘处理和卫生防疫 82 第第 12 部分部分 劳动保护 工业卫生劳动保护 工业卫生 83 1 设计依据 83 2 安全生产有害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 83 3 安全生产设施 83 4 生活卫生设施 83 5 绿化 84 6 综合评价 84 第第 13 部分部分 弱电专业弱电专业 85 1 设计依据 85 2 设计范围 85 3

6、通信系统 85 4 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系统 85 5 有线广播系统 86 6 智能会议系统 86 7 无线对讲系统 87 8 公共显示系统 87 9 安全防范系统 87 10 综合布线系统 88 11 网络系统 89 12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89 13 智能照明系统 89 14 中央空调 水电计量系统 90 15 智能化系统集成 90 16 其它 91 第第 14 部分部分 附件附件 92 1 给排水专业统计表附件 92 2 暖通专业统计表附件 102 3 电气专业统计表附件 159 4 工艺部分设备清单 166 第第1 1部分部分 设计总说明设计总说明 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1 工程名称 北

7、京汽车产业研发基地 2 建设地点 北京市顺义区仁和镇 3 建设单位 北汽控股北京汽车研究总院 4 总用地面积 157792 9m 总建设用地面积 96367 3 m 代征道路用地面积 32507 5 m 代征绿化用地面积 28918 1 m 5 建设规模与性质 综合性大型产业研发基地 6 建筑主要功能 本建筑功能分为核心功能及附属部分两大类 其中核心功能包含三部分 工程中心及产品研究中心的研发办公部分 试制及试验中心 造型中心 附属部分包括为以上三部分配备的专家公寓 餐厅 会议中心 职工活动中心 地下车库等多项综 合服务性设施 7 建筑类别 综合科研类办公建筑 8 建筑面积 174310 m

8、其中 总地上建筑面积 146250m 总地下建筑面积 28060m 9 建筑特征 建筑层数 地上 7 层 其中裙房部分 3 层 地下 1 层 局部地下 3 层 建筑高度 36m 室外地面至外墙顶 结构形式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建筑防火分类与及耐火等级 一类高层建筑 耐火等级为一级 抗震设防 8 度 10 建筑使用年限 根据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和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 2001 本工程设计使 用年限属于 3 类 合理使用年限为 50 年 11 工程概况 北京汽车产业研发基地位于北京市顺义区北京汽车城 C 06 C 07 C 08 C 09 号地块内 位于双河路以北 社区南街

9、以南 西环路以东 顺兴路以西 临近北京国际机场 T3 航站楼 本项目是由北京汽车研究院建设的集自主研发办公于一体的新型现代核心产业中心 建成后将成为 北汽集团的整车 关键零部件开发中心 汽车新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汽车自主创新体系协调管理中 心 北汽集团产品战略研究和规划中心 北京地区整车及零部件试验协调管理中心 并且在 十一 五 末具备必要的整车研发能力 包括同步开发网络 虚拟分析能力 试制实验等研发手段 成为 国内一流 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 适应北汽集团发展规模的产品 整车及零部件 开发中心 建设完备的实验设施 含试验场等 成为北汽集团各企业的所有汽车整车产品及零部件新产品试 验中心 本项目

10、是集北京汽车研究院的各类试验室 办公室 造型中心 公寓楼及部分配套服务设施等多种 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建筑 2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1 设计项目委托单 北京市工业设计研究院 2009 年 月 日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2009 年 月 日 2 设计任务书 建设单位 年月日 3 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及对其批复中的总建筑面积和总概算 投资 4 政府有关批文 市发改委立项批文 京发改社会字 号 5 规划意见书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2008 规意选字 0346 号 6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2009 规 顺 地字 0007 号 7 建设用地红线图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2008 规意选字 0346 号 8

11、 建设用地钉桩坐标成果通知单 北京市顺义区规划测绘设计所 编号 08062 9 人防工程设计条件 北京市民防局 2009 京防规意字 158 号 10 关于交通影响分析评估报告意见的函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 京交规函 2007 号 11 关于环境影响报告表批复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京环审 2007 号 12 甲方方案确认函 13 气象基础资料 14 工程地形测量图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 图文号 年月日 15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 勘查编号 2009 111 16 有关市政公用设施 道路 管网等 资料 可详见给排水 暖通空调 电气部分专业说明 17 有关会议纪要和甲乙方文函 18 国家

12、 行业及北京市现行规范 规定 详见各专业说明 3 设计范围与分工设计范围与分工 本工程设计包括的范围含用地红线以内的建筑 结构 给排水 采暖 通风 空调 强电 弱电及室外 道路 竖向 管网工程 上述内容在初步设计文件中未表示的部分将在施工图阶段中设计 本工程设计不包括的范围有天然气 热力 供电 通讯 办公网络 精装修 厨房工艺 玻璃与铝板外 墙系统 擦窗机及室外园林绿化等内容 该部分另由建设单位委托专业公司设计 本院负责与其有关的技术 接口 本阶段初步设计工作由建筑 结构 给排水 暖通 电气 总图 工艺 弱电及经济九个专业协作完成 本项目由北京市工业设计研究院及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为主体设计单

13、位 德国 GKK 建筑师事务所为 设计顾问团队 由三方共同合作完成全过程设计 本项目分成 I II III IV V 五个区域 初步设计阶段分工基本如下 建筑专业 由北京院和工业院共同完成 但 I V 区地上部分由北京院独立完成 地下室及 II III IV 由工业院为主制图 北京院为辅完成 双方互相校核图纸 结构专业 I IV V 及 IIb 区由北京院独立完成 III IIa IIb 区由工业院独立完成 设备 包括水 暖专业 I V 由北京院独立完成 II III IV 由工业院独立完成 电气专业 I V 由北京院独立完成 II III IV 由工业院独立完成 工业工艺及总图专业 由工业院

14、独立完成 概算由北京院编制 应说明的是 许多内容由两个设计院共同确定 无法明确划分设计责任及应说明的是 许多内容由两个设计院共同确定 无法明确划分设计责任及 范围 范围 4 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本项目遵循体现企业形象整体性 标志性 智能性 绿色性的设计原则 建成后将成为顺义汽车城的重 要建筑标志之一 体现出中国 北京 现代 国际 科技 先进的内涵 展现北京汽车产业的独特风采 注 重形象的唯一性和技术 工艺的先进性 在总体规划的设计思路上 力图呼应城市经济 交通 空间环境各方面关系 强调规划的整体性 连续 性特点 建筑设计的思路上 遵循以下几大原则 4 1 独特标志性独特标志性 本项目所处的独特的

15、建筑场所 首都北京 临近北京国际机场 T3 航站楼 独特的企业文化形象 引领科技与时尚尖端的汽车行业 为本设计提出了独特标志性的设计需求 建筑以高效清晰的内部组织和独 具特色的外部流线造型 体现了深厚的汽车文化内涵 把所有的功能整合在一起 形成完整而宏伟的巨大体 量 在形态上与汽车造型产生直接的联想与关联 在揭示建筑运行本质的同时形成独一无二的视觉效果 为 北京汽车产业研发基地的核心产业提供了企业形象的唯一识别性 4 2 智能型建筑智能型建筑 网络型交流网络型交流 采用网络式的格局 突破传统的建筑平面格局 建筑以清晰的逻辑概念进行功能组织 使得内部如引擎 般高效运作 使建筑使用者在各层平面之间

16、得以高度的交流和知识共享 强化相互之间沟通与交融 并以此 建筑模式带动整体研发基地的高效研发模式 4 3 中心控制力中心控制力 强调企业研发管理以及产业基地核心研发竞争部门 以建筑中部高度控制整体建筑高度 并用通过中部 的交通环道将整个建筑连续贯通 同时在工作功能区之间建立有效而系统化的秩序 在整个建筑造型上对从 天空中至各个街道角度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心控制 4 4 绿色节能建筑绿色节能建筑 在建筑中使用各种绿色建筑节能措施 通过自然通风采光 地源热泵技术 优化围护结构及空调末端等 一系列一次性投入相对较低的绿色建筑技术 对建筑的使用产生宏观而长远的影响 在运营过程中充分有效 的利用自然能源 降低能耗 达到节约能源绿色环保的目的 同时着眼于长远利益 在合理周期内回收成本 并为企业长期运营节省大量可预见性费用 此外 本项目严格执行现行国家 建设部及北京市的相关建筑设计规范 标准和规定 符合政府相关行 政管理部门的审批文件 力求设计出满足业主的需求 功能完善 技术合理 经济实用的建筑 第第2 2部分部分 总平面总平面 1 建设场地概述建设场地概述 1 1 建设地点周边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