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农副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3060287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农副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精编》农副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精编》农副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精编》农副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精编》农副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农副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农副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总 论 1 1 项目概况 1 1 1 项项目名称与开目名称与开发单发单位位 项目名称 鹤龙湖农副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 项目实施地点 湘阴县鹤龙湖 S308 线以南 东闸港以东 规 划总用地面积 76124 18 平方米 约 114 19 亩 开发单位概况 湖南驿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二 一二 年四月十八日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 现注册资金贰佰 万元 公司实行经济独立核算 自负盈亏的原则 公司共有干职 工 16 人 工程技术管理人员 8 人 公司法人代表余润四 实行 经理负责制 公司下设财务科 经营管理科 工程技术科 1 1 2 建建设设内容 内容 规规模及模及资资金来源金来源 建设

2、内容及规模 兴建一个鹤龙湖农副产品综合市场 项目总建筑面积 92226 平方米 其中 住宅及门店建筑面积 84735 2 平方米 市场建筑 面积 7390 8 平方米 其他配套设施面积 100 平方米 并配套建 设道路 绿化 给排水 供配电等基础设施 估算项目总投资 13125 4 万元 资金来源 全部由企业自筹解决 1 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1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计办投资 2002 15 号印发的 投资 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2 国家计委 建设部计投 1993 530 号关于 印发建设项目 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的通知 3 湘阴县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4 国家有关建筑工程设计规范和标准 5 项

3、目承办单位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 1 3 可研究范围与工作概况 1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包括 鹤龙湖农副水产 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的条件 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 建设方案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效益分析等 2 可行性研究工作概况 根据委托 我公司组织专业人员对项目建设相关情况进行 了调查 分析了有关资料 依据现行有关法律 法规和投资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要求及项目地的地理 水文 气象 交通 水电等基本情况 对项目的建设条件 建设方案 建设规模及综 合效益进行了研究与论证 在满足技术可行 经济合理的基础上 完成了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1 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见表 1 1 表表 1 1

4、1 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1总用地面积平方米76124 18 约 114 19 亩 2净用地面积平方米62669 8 3总建筑面积平方米92226 住宅及门店建筑面积平方米84735 2 市场总建筑面积平方米7390 8其中 其他配套设施面积平方米100 4建筑基底总用地面积平方米29917 4 5容积率1 4 6建筑密度 39 03 7绿化率 26 45 8停车位个228 2 项目开发背景与市场分析 2 1 经济与地理环境 项目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境内 项目区概况主要包括 湘阴县基本概况 自然环境概况 人文环境概况和经济社会发展 概况 下面分别

5、说明 2 1 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区位 湘阴县处于长沙 岳阳 益阳三市五县中心 县城至省会长 沙仅 38 公里 位于长沙市区长株潭半小时经济圈内 长株潭 两 型社会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紧密圈层 是长株潭城市群向洞庭 湖南岸拓展空间 带动 3 5 城市群发展 连接武汉城市圈的核 心节点 总面积 1581 5 平方公里 总人口近 70 万 全县辖 12 个 镇 7 个乡 文星镇 袁家铺镇 界头铺镇 樟树镇 南湖洲镇 三 塘镇 长康镇 城西镇 湘滨镇 新泉镇 岭北镇 石塘乡 六塘 乡 白泥湖乡 静河乡 玉华乡 青潭乡 杨林寨乡 湘阴位于省会长沙之北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古称 楚

6、南首 治 有 鱼米之乡 之美誉 自古以来 凭借其水陆交通区位优势 游人如织 商贾如云 骚人唱和 题咏不绝 故又称 文献之邦 历史沿革 据湘阴县出土文物 青山石器分析 远在 6000 至 10000 年前的原始社会 先人即茹毛饮血于斯 4200 年前夏禹治水时 黄帝后裔封于湘阴地境 史称 罗 湘阴之名始于南北朝刘宋元 徽二年 公元 474 年 湘阴刺史王僧虔置县于黄陵山北 今三塘 镇 因黄陵山又名湘山 山北为阴 故名湘阴 湘阴县境春秋时 属楚国 公元 689 年楚徙罗子国移民于湘水之南 县境遂属罗子 国地 秦国时为罗国 西汉末析东境置汉昌县 南北朝 474 年析 罗县 益阳 湘西三县部分地域置新

7、县 因地居湘水之南 故名 湘阴 隋代几经废置 唐神龙三年 公元 707 年 析县境东部地 域置昌江县 今平江县 今之县城 则为南宋知县李植于公元 1135 年所迁立 建国初 1966 年 3 月析县境东部置汨罗县 现汨 罗市 县境范围遂为今状 2 1 2 湘阴湘阴县县自然自然环环境概况境概况 地理概况 湘阴居于湘 资两水尾闾间 濒南洞庭湖 介于东经 112 度 30 分 113 度 02 分 北纬 28 度 30 分 29 度 03 分之间 南北 长 61 公里 东西宽 51 3 公里 面积 1581 5 平方公里 约占岳阳 市总面积的 10 5 全省总面积的 0 759 属华夏构造体系的 第

8、二隆地带 地形以湘江为界 湘江以东称东乡 地处丘陵 山 川秀丽 青葱翠绿 青山庵 狮子岭 鹅形山 文家山 王思岩等 为县内名山 湘江以西为西乡 为滨湖平原 地势低平 海拔在 35 米以下 种植业 渔业甚为发达 乃有名的 鱼米之乡 土地资源 湘阴县土地资源构成可概括为 一山四水三分田 两分道路 和庄园 地貌类型以冲积平原和岗地为主 成土母质以河流冲 积物 湖积物 第四纪红土为主 全县平原面积 702 11 平方公里 低山 21 4 平方公里 岗地 200 92 平方公里 水域面积 657 06 平 方公里 全县地势平坦 土地适种性广 西部平原土壤以水稻土 为主 湖滨为潮土 东部低山岗地主要为红壤

9、和水稻土 平原土 壤耕层深厚 质地疏松 肥力较高 适宜水稻 油菜等作物生长 东部岗地红壤土质粘重 酸性较强 适种茶树 湖滨潮土土层深 厚 质地肥沃 夏季淹水 冬季干涸 可广种芦苇 亦可栽种杨柳 广大湖区既可进行鱼 虾 蟹等大面积水产养殖 也可广种莲荷 菱角等经济作物 可以说 湘阴独特的土地资源一方面使湘阴成 为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 另一方面也造就了湘阴的青山绿水 为 湘阴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气候资源 湘阴位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四季分明 光照强 气温 较高 夏季长达 4 个月 降水集中在春夏暖热季节 高温期同多 雨期一致 年平均气温 17 摄氏度 全年无霜期为 223 304 天 年 日

10、照 1399 9 2058 9 小时 年太阳辐射总量为 97 千卡 119 38 千 卡 平方厘米 年平均降雨量 1392 62 毫米 雨季 3 月 7 月 平均 降雨量可占年平均总量的 54 4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81 37 年平均风速为 3 米 秒 从旅游资源开发的角度来看 湘阴四季 皆宜 适游期长 旅游气候舒适度很高 因此湘阴温热湿润的气 候一方面有利于农作物和树木的生长以及各种水陆动物的繁殖 另一方面宜人的气候也是发展旅游业必不可少的天时条件 水资源 湘阴水资源极为丰富 境内河渠纵横交错 湖沼塘堰星罗棋 布 湘资两水在境内流经长度达 250 余公里 内江流经长度 70 余公里 另有外湖

11、 81 个 内湖 78 个 塘堰 3372 个 水坝 2249 座 水域总面积 98 万余亩 可利用率达 55 以上 丰富的水资 源不仅为养殖 捕捞 灌溉 航运 工业用水和饮用水提供充裕 的水源 而且从旅游的角度来看 河湖密布 水面广阔的自然环 境中负离子含量高 空气清新 有利于游客放松紧张的神经 同 时丰富的水资源也使得湘阴成为美丽的水乡泽国 本身就是不 可多得的旅游资源 生物资源 湘阴境内适应性广的土地资源和充足的光 热 水资源 为 生物的繁衍提供的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农业生物资源有以水稻 红薯为主的 11 种粮食作物 有以茶叶 棉花 藠头为主的 15 种 经济作物 以芦苇 湘莲为主的 10

12、 余种水生经济作物 以松 杉 樟 柳为主的 228 个树种 以青 草 鲢 鳙为主的 114 个鱼类品 种 以猪 牛 羊 鸡 鹅为主的 9 个畜禽种类 全县山林 4 万余 亩 林业用地占陆地面积的 16 森林覆盖率为 12 5 境内多 珍奇生物 珍稀树种有银杏 枫香 杜仲等 30 余种 珍禽异兽有 麂 獐 锦鸡 鸳鸯等 珍贵鱼类有中华鲟 白鲟 胭脂鱼 非洲 鲫等 白鳍豚更是世界珍稀鱼类 还有特种水产甲鱼 乌龟 泥 蛙 龙虾 河蟹 贝类等 珍稀鸟类有国家一级保护的中华秋沙 鸭等七种 二级保护的有白琵鹭 灰鹤 天鹅小白额雁等 国际 协约组织保护品种达 21 种 丰富的生物资源是自然界馈赠给湘 阴的宝

13、贵财富 珍稀动植物更是吸引游人眼球的珍贵的旅游资 源 自然环境区域特点 湘阴的自然环境总体来说呈低山 岗地 平原 河湖四种形 态 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 地势东南高 西北低 湘阴处于幕阜山余脉走向洞庭 湖凹陷处的过渡带上 地势自东南向西北递降 形成一个微向洞 庭湖盆中心的倾斜面 境内最高处为青山庵 海拔为 552 4 米 最低处为濠河口河底 低于黄海水平面 4 3 米 第二 以滨湖平原为主体 呈块状分布 湘阴东处湘江大断 裂带 构成低山 岗地 西盘下切 形成滨湖平原 平原面积 702 11 平方公里 占全县总面积的 44 4 第三 河湖交汇 水域广阔 湘阴东南山岗地区水系发育不 良 而北部平原 湖

14、州地区则河湖交汇 主要河流有湘江 资江 和白水江 主要外湖有横岭湖 团林湖 淳湖和荷叶湖 主要内湖 有鹤龙湖 洋沙湖 范家坝 白洋湖和南湖垸哑河等 水域面积 98 56 万亩 占全县总面积的 41 56 2 1 3 湘阴的人文湘阴的人文环环境概况境概况 湘阴古称 楚南首治 有 鱼米之乡 之美誉 湘阴水陆交通 便利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人文炳蔚 是湖湘文化的发祥地 自 古以来 游人如蚁 商贾如云 迁客骚人 悉会于此 骚人唱和 题咏不绝 正所谓 惟楚有才 于斯为盛 徵诸史册 历有黄帝 张乐 虞舜南巡 昔神农尝草百草 铸鼎于斯 神鼎山因之得名 楚屈原行吟泽畔 乘白骥过江 今白马寺为鉴 三国关公战长沙

15、 于关公潭扎营练兵 南宋杨幺兴兵 驻畎口 葡萄山一带 义旗 漫卷 一代伟人毛泽东 曾跋山涉水 行走于湘阴寻常巷陌 写 就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彭德怀被迫离家 颠沛流离 屈身 于湘阴林围 与寻常百姓朝夕相处 靠卖苦力为生 投身革命之 后 又多次领兵迂回于湘阴 湘阴自古名贤辈出 如明永乐户 部尚书夏原吉 清封疆大臣左宗棠 清洋务先驱 中国首任驻英 法公使郭嵩焘 北伐军军长陈嘉佑 同盟会会员陈嘉会 郑照熙 红军早期将领陈毅安 著名作家 表演艺术家康濯 杨沫 白杨 等 不胜枚举 湘阴境内现有左宗棠故居 柳庄 左文襄公祠 郭嵩焘故居 湘阴文庙 岳州窑遗址 南泉古刹 文星塔 状元塔 远浦楼等十余处文物古

16、迹 是人们踏访先哲时贤足迹 熟悉湖湘 文化 抒发怀古幽思的绝佳去处 也是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 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基地 具有丰富的文物 考古和旅游价 值 通过对湘阴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的分析 我们可 以看出湘阴是堪比苏杭的典型的江南水乡 从生态建筑学的角 度来看 湘阴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生态系统完全具备理想的风水 宝地的所有构成要件 按照生态建筑学的观点 只有当某一区域 内各种综合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协调 彼此补益时 才会使整个环 境内的 气 顺畅活泼 充满生机活力 从而造就理想的 风水宝 地 湘阴背山面水 东南部的青山庵 狮子岭 鹅形山 文家山 王思岩等县内名山构成了湘阴的东南天然屏障 同时 湘阴水域 风光面积广阔 河渠纵横交错 更有洋沙湖 横岭湖 东湖 鹤龙 湖点缀其间 湘资两水绕城而过 从生态风水学的角度看 湘阴 背后的靠山屏障 有利于抵挡冬季的寒风 面朝流水 既能接纳 夏日南来的凉风 又能享有灌溉 舟楫 养殖之利 朝阳之势 便 于得到良好的日照 缓坡阶地 则可避免淹涝之灾 周围植被郁 郁 既可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又能调节气候 获取木材 这些环 境因素综合在一起 造就一个有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