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农业标准化的原理、方法和特点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3060184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4.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农业标准化的原理、方法和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精编》农业标准化的原理、方法和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精编》农业标准化的原理、方法和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精编》农业标准化的原理、方法和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精编》农业标准化的原理、方法和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农业标准化的原理、方法和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农业标准化的原理、方法和特点(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农业标准化的原理 方法和特点 第一节农业标准化原理第二节农业标准化的形式与特征 第一节农业标准化原理 标准化原理是指以标准化实践工作为基础 经总结 概括和提炼出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标准化活动客观规律 并为标准化实践所验证 农业标准化的基本原理是指人们在农业标准化实践活动中总结出的农业标准化活动的内在规律 一 简化原理二 统一原理三 协调原理四 选优原理 一 简化原理 以发展高产 优质 高效农业为目标 为了经济有效地满足农业各项活动需要 对农业标准化对象的数量 规格 品质或其他特性进行筛选提炼 剔除其中多余的 低效能的环节 精炼并确定出能满足农业各项活动全面需要所必要的 高效能的环节 保持

2、整体构成精炼合理 达到省事 节本 增效的目的 简化原理的应用范围 农作物 林木 畜禽 水产品 农用微生物业产品等的品种 规格的简化农业生产资料品种 规格的简化农业生产 加工技术和包装等工艺及其相关设备的简化 野生大豆 栽培大豆 大豆垄三栽培技术 大豆 深窄密 栽培技术 大豆高垄平台技术 大豆宽台深窄密栽培技术 二 统一原理 为了保证农业发展所必须的秩序和效率 对农业各项活动管理 农产品品质 规格或其他特性 确定适用于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的一致规范 并使这种一致规范与被取代的农业标准化对象在功能上达到等效 统一 可做如下理解 一定范围的统一一定程度的统一一定级别的统一一定水平的统一一定时间的统一

3、一定理想多数的统一 统一的主要外在表现形式 1 各类农业标准中对同一农业标准化对象的规定要一致 在制定 修订农业标准中 可以采用引用标准或引用条文的方法 达到一致的目的 2 农业标准的编写方法要统一 3 农业标准应用的计量标准要统一 三 协调原理 为了使农业标准化系统的整体功能达到最佳 并产生实际效果 必须通过有效的方式协调好系统内外相差因素之间的关系 确定为建立和保持相互一致 适应或平衡关系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协调的内容 农业标准本身各因素之间的协调配套和一致农业标准化对象与外部有关因素间的协调配套和一致产品之间在连接点外的协调配套和一致 四 选优原理 指按照特定的目标 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 以

4、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 对农业标准化对象的大小 形状 品质 色泽 气味 生产成本等参数及其关系进行选择 设计 组合或调整 第二节农业标准化的形式与特征 一 简化二 统一化三 农业综合标准化四 农业超前标准化五 农业动态标准化 一 简化 简化就是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农业标准化对象的类型数目 使之在一定时间内足以满足一般需要 适应农业发展与社会总体需求的农业标准化形式和方法 简化的一般原则 简化不是任意缩减 更不是一般地反对多样化 简化是去掉同类农业标准化对象中多余的 重复的 低效能的环节 简化要把握必要性和合理性界限 简化的结果必须保证在一定时间内满足一般需要 产品经过简化后能形成系

5、列 实现在必要范围内的组合多样化 简化的要求 对农业标准化对象的品种 规格进行简化时 必须强调 合理简化 对简化方案的论证应以确定的时间 空间范围为前提 简化的结果必须保证在既定的时间内足以满足一般需要对农业标准化对象的品种 规格的简化要形成系列 其参数组合应尽量符合农业标准数值分级制度 二 统一化 统一化是把同类农业标准化对象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定范围内的农业标准化形式 绝对的统一性和惟一性 相对的统一 统一化的一般原则 适时原则适度原则等效原则先进性原则 适时原则 统一的时机要选准 不能过早 也不能过迟 适度原则 指合理地确定统一化的范围和指标水平 黑龙江西部大豆行间平作

6、覆膜 黑龙江东部大豆高垄平台模式 等效原则 当从众多的农业标准化对象中确定一种而淘汰其余时 被确定的农业标准化对象所具有的功能 应包含被淘汰的农业标准化对象所具备的必要功能 先进性原则 指确定的一致性或所做的统一规定应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 有利于社会需求得到更好地满足 统一化的要求 对于绝对统一的农业标准化对象 保持先进性的统一化的结果 取决于多方面的研究成果 生活消费习惯 已经形成的制度 对于相对统一的农业标准化对象 主要是在确定灵活度时 如何使所规定的定量化指标先进合理 三 农业综合标准化 综合标准是指为了达到确定的目标 运用系统分析方法 建立和实施标准综合体的标准化活动 农业

7、综合标准化 指针对不同的农业标准化对象 以考虑其整体效果为主要目标 把所涉及到的全部因素综合起来进行系统处理 以能保证农业标准化对象达到最佳水平 农业综合标准化的基本特征 系统性系统科学和系统分析方法同农业标准化具体内容相结合的产物 2 目标性 建立健全一整套农业标准技术体系 以促进本部门或本企业不断提高农业生产 加工技术水平 推动技术改造和扩大经济效益 3 整体协调一致与最佳性 考虑农业标准化对象系统的总效果 而不要求各相关要素单项指标最佳 推行农业综合标准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 必须把农业标准化对象及其相关要素作为一个系统来为开展工作 2 应以系统的整体效益最佳为目标 当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

8、有矛盾时 应以局部效益服从整体效益 3 农业综合标准化对象的范围应明确并相对完整 4 农业综合标准化的全过程应围绕确定的目标有计划 有组织地进行 5 农业标准综合体的标准之间应贯彻低层次服从高层次的要求 6 应充分选用现行标准 必要时可对现行标准提出修改要求 7 农业标准综合体内各项标准的制定及实施日期 有效期 标准水平应相互配合 协调 8 积极采用农业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农业标准 农业综合标准化的实施步骤 1 选择农业综合标准化对象立项 2 成立农业综合标准化项目领导小组 3 设计农业综合标准体系表 4 确定农业综合标准化目标 5 进行可行性分析 6 建立农业标准综合体 落实具体项目 7 编制

9、工作计划8 制定与实施标准9 经济效果分析 四 农业超前标准化 根据预测 对今后成为最佳的农业标准化对象规定出高于目前实际水平的指标和要求 并根据现实条件在农业标准中的质量分等分级的形式中归总出具有不同实施日期的指标和特性 称为农业超前标准化 农业超前标准 在农产品开始生产之前 依据预测科学技术发展情况所制定的具有超前指标的标准 农业超前标准化的基本特征 规定农产品质量 或技术 远景指标及农业生产达到的阶段性期限 农业标准化的远景指标一经纳入农业标准 农业科研部门要通过研制和采用新品种 新技术来保证实现 远景指标分阶段实现 每一个阶段性指标在农业标准规定的期限内处于最佳状态 以动态最优化方法和

10、预测为依据 随时掌握农业经济 农业科学技术以及国内外市场要求的动态形势 农业超前标准化的实施过程 准备阶段的工作内容制定农业超前标准阶段的工作内容贯彻实施农业超前标准阶段的工作内容 五 农业动态标准化 在产品研制阶段就开始标准化工作 在新产品鉴定时就批准发布企业的产品标准 批量生产时建立起以产品标准为中心 技术标准为主体的企业标准体系 同时根据市场上用户需求的变化 及时修改 调整有关标准 农业动态标准化的实施条件 1 在农业新品种培育和新技术研制阶段就开始农业标准化2 农业有关部门应共同参与农业标准化工作 3 建立农业标准化情报系统4 建立保证贯彻实施农业标准的系统5 把农业标准数量限制在必要的最少数量 六 农业标准化的基本特征 系统性目的性法制性政策性协调性矛盾性 矛盾性 发展与稳定的矛盾统一与不统一的矛盾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水平高与水平低的矛盾 七 农业标准化的特殊性 首先 农业标准化必须具有自然适应性农业标准化具有区域性农业标准化具有多样性 复杂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