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政治单元学情调研试题二(无答案) 鲁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060164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政治单元学情调研试题二(无答案) 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山东省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政治单元学情调研试题二(无答案) 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山东省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政治单元学情调研试题二(无答案) 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山东省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政治单元学情调研试题二(无答案) 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山东省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政治单元学情调研试题二(无答案) 鲁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政治单元学情调研试题二(无答案) 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政治单元学情调研试题二(无答案) 鲁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政治单元学情调研试题二 鲁教版一、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到下面表格内。每小题3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人的生命与其他生命不同,人的生命的独特性表现在:( )人具有无穷的智慧和巨大的创造力人能够制造并使用工具进行生产劳动,能够不断地进行创造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能够不断推动科技、文艺等方面的发展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能不断改变自己的命运A、B、C、D、 2人类的生命是独特的,每个人的自我生命是独特的、可贵的。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应该( )珍爱生命、善待生命 用法律维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权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需

2、要帮助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A B C D32020年1月20日,2020年度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美国通过撞月发现月球存在水冰、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实现首次对撞创下能级新纪录、人类发现杀灭癌细胞的新途径、在火星上发现甲烷、首台通用编程量子计算机问世、世界最大远红外线望远镜及宇宙辐射探测器升空等十项重大科技发现发明入选。上述材料说明 ( ) A.人类能够不断的创造满足生存的需要B.每个人的生命具有独特性C.人类具有无穷的智慧和巨大的创造力D.人类以自己独特的形式生活4生命是短暂的,因此我们要珍爱生命。下面的做法属于珍爱生命的表现是(

3、)不放弃任何生的希望 为他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实现自己应有的价值 爱护自己的身体,什么时候都要先考虑自己的安危A B C D今年3月29日,教育部长袁贵仁在第十五个“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发表讲话指出:生命不保,何谈教育,这是我们应当必须共同遵循的教育准则。一个没有安全保障的学校,绝对是一所不合格的学校,一个不具备安全意识的老师,绝对是一个不称职的老师。据此完成下面5、6两题5对“生命不保,何谈教育”这句话,你的理解是( ) A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B.生命的过程充满了无限的欢乐C.受教育是更好的享受生命的前提D.人要通过受教育能够提升生命的价值6袁贵仁部长的这段讲

4、话启示我们 ( ) 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在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要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 学校要强化责任,切实保障学生安全 教师要增强安全意识,保护学生安全成长A. B. C. D.7在上海世博会园内,造型独特的英国馆的主题被称为“种子圣殿”,由6万根亚克力管组成,而管子的底部则放着900种共26万颗种子,全部是濒临灭绝、稀缺品种。“世界上没有一种东西比种子更具有潜力!”在“种子圣殿”的设计师赫斯维克眼里,种子是一切生命的源头。“种子圣殿”的独特设计 ( ) 警示人们要善待自然,保护生物 体现了人类伟大的创造力 对物种的不断灭绝与事无补 说明了世界因生命而精彩A. B. C. D.

5、8、作家罗曼罗兰说:“人生不出售来回车票,一旦动身,决不返回。”这形象地说明( )一个人的生命是不可重复的生命一旦失去就不会再来 正确认识生活中的苦与乐,才能体会到生命的美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A B C D9、地震时,映秀小学6年级女学生康洁勇敢地从6楼纵身跳下逃生。脱险后的康洁,并没有忘记救人,她冒着生命危险再次跨进了随时倒塌的教学楼抢救老师和同学。少年英雄康洁的这一行为表明( )她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他人生命遭遇困境时,尽力伸出援助之手 她的人生价值因勇敢而闪烁光彩 人的生命是脆弱的A. B. C. D.10、“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这句话说明了( )A、人的生命是短暂的B

6、、一个人的生命是不可重复的 C、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D、生命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11、“世界是这样的美丽/让我们把生命珍惜/一天有一天/让晨光拉着我/让夜晚挽着你/只要我们拥有生命/就什么都可以争取/一年又一年/为了爱我们的人/也为了我们自己。”让我们把生命珍惜这首诗说明的道理是(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无比可贵 生命是参加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 生命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基础 每个人的生命对国家社会他人都有价值A. B. C. D.12、下列行为能体现人生价值的有( )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儿童让座主动护送小学生或盲人过马路主动为受灾的人们捐款捐物朋友被人欺负了,主动为朋友“两肋插刀”无偿给急

7、救病人献血 B、 C、 D、13、著名诗人臧克家在有的人中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首诗启示我们( )生命不仅有长短之分,还有质的差别既要善待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要善待他人的生命人生的意义在于既实现个人的幸福,又为社会尽到责任,做出贡献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B、 C、 D、14、“你若要喜欢自己的价值,人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这句话说明( )A、每个人生命的价值是由自己是否喜欢它决定的B、只要喜欢自己,就能提升自身的价值C、为社会做出贡献更能体现自己生命的价值D、只要觉得自己有价值,就一定能给世界创造价值15、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秦文贵的人生信条是:

8、“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奋斗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这一人生信条阐释的道理是( )A、人生只有付出,没有索取B、只有对他人、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C、一个真正懂得生命价值的人,是会享受生活中的给予的D、只要对他人、社会有所贡献,生命就有价值,人生就有意义16、“青春让每一个人都开一次花,但不保证每一个都结一次果。能不能结果往往取决于:当你还是一朵花的时候。”它告诉我们( )A、青春是花样年华 B、有了青春我们的前途就很光明C、青春是挖掘生命潜能,开发人生智慧的关键时期 D、每个人的青春都是美好的17、著名作家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9、。”这句话启示我们( )A、青春是漫长的,我们要慢慢地度过 B、青春是快乐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快乐C、青春是短暂的,我们要好好珍惜D、青春是美好的,我要趁机好好玩乐18、有位诗人说过:“青春是美丽的,也是易逝的。”体现这一事实的诗句有(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盛年不重来,一是难再晨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A、 B、 C、 D、19、为了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我们有必要( )加强对自己的管理,克服依赖心理 不再受家长的约束,我行我素改进学习的方式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理自立,行为上严格要求自己A、 B、 C、 D、20、雨果说:“生活好比旅行,目标是旅行

10、的路线,失去了路线,只好停止前进”这说明( )明确了目标就有了前进的方向 确立新的目标是我们在新环境中成长的需要有了目标,就意味着事业一定会成功 生活需要目标,因此目标的确立越高越好A、 B、 C、 D、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小礼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但不幸的是,上初中才一个月,小礼患了白血病,住在医院的无菌病房里。小礼无法承受打击,拒绝治疗,拒绝进食,准备放弃生的希望。当同学知道了这件事情后,心里很为他担心。一方面捐款资助他治疗,另一方面给他寄去贺卡,劝告他珍惜生命。现在小礼病情稳定,正在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1)请你给小礼同学说一些心里话,告诉他珍惜生命的理由。(6分)(2)结合材料

11、和你自身实际,谈谈我们该怎样珍爱生命?(6分)22、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李振声院士,是我国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他几十年如一日,把自己的精力和智慧全部献给了小麦育种研究,为我国粮食生产做出巨大贡献,被誉为“小麦里干出大事业”。如今,已近80岁的李振声把工作的重心主要放在培育青年一代和农业咨询工作上。他将全部奖金捐献给单位,建立助学基金,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助一臂之力。(1)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李振声院士的事迹,谈谈你对人生价值的理解。(8分)(2)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向李振声院士学习,让自己的青春更加美丽?(8分)23、某地对七年级新生适应新环境的情况调查显示,有56.1%的学生感到学习压力过大,18.8%的学生存在人际交往的不适应,8.9%的学生自我意识不明确,24%的学生心态不稳定。有的同学因不适应新环境而手足无措,有的同学因成绩不佳而丧失信心(1)该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2)升入初中后,你有哪些新的感受和不适应的地方?请分别列举一下。(4分)(3)谈谈你打算怎样适应新的初中生活?(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