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基础知识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3053972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PPT 页数:134 大小:56.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颅脑基础知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颅脑基础知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颅脑基础知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颅脑基础知识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34页
颅脑基础知识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颅脑基础知识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颅脑基础知识ppt课件(1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枢神经系统概述 第一节检查技术 检查技术 普通X线摄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计算机体层摄影磁共振成像技术 检查技术普通X线摄影 头颅平片简单 经济 无痛苦 为颅脑影像学检查的基本方法之一 用于头颅外伤 头颅先天畸形和颅骨疾病的诊断 一般使用头颅正 侧位 根据需要可再拍照其它位置 检查技术普通X线摄影 常规摄影位置 头颅侧位 头颅正位 检查技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动脉期 动脉期 颈内动脉造影 20 正位 颈内动脉造影 侧位 检查技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动脉期 动脉期 椎动脉造影 20 正位 椎动脉造影 侧位 基本要求制动 病人安静的躺在检查床上 必要时酌情给予镇静剂或麻醉摆位 横断面 采用仰卧位 头部置

2、于头托上并适当固定要求水平准直线与瞳间线平行 垂直准直线与正中矢状面平行横断面扫描基线听眦线 眶耳线 L 检查技术CT 检查方法 检查方法先摄取定位像 在定位像上确定扫描基线和扫描层面 在CR定位片上定位 检查方法 扫描方位横轴位 横断面 基本扫描方位冠状位适应症 靠近颅底 颅顶 小脑幕 眶内 鼻及副鼻窦病变确定病变与上述结构的关系避免与上述结构形成部分容积效应而影响病变真实的显示冠状位扫描的体位 仰卧位或俯卧位 检查方法先摄侧位定位像 在定位像上确定扫描范围和方向 要求扫描线与检查部位 如蝶鞍底 垂直 检查方法CT 扫描范围颅底至颅顶 包全大脑 小脑及脑干 一般需要10 12层层厚和层距脑质

3、常规10mm层厚 10mm间隔病灶较小或进一步显示病灶内部细节 减少或消除部分容积效应 可加做薄层重建或扫描 5mm以下 颅骨结构需要薄层 1 5mm 窗宽和窗位 脑质100Hu 35Hu左右颅骨结构2000 250 300左右 CT 检查技术CT 概述灰阶图像断层图像重建图像扫描方法普通扫描增强扫描造影扫描高分辨扫扫描图像后处理技术再现技术仿真内镜技术CT灌注成像 检查技术CT 平扫颅骨及含气空腔脑实质皮质的CT值32 40HU 髓质的CT值28 32HU含脑脊液的间隙 脑室 脑池 脑沟非病理性钙化 发现率较X线平片高增强脑实质轻度强化 灰质较白质明显脑血管明显强化其他 大脑镰 脉络丛 垂体

4、 松果体明显强化 检查技术磁共振成像技术 概述MRI的优点 对人体无电离辐射损伤 安全 无创对脑质 脊髓和软组织的分辨力优于CT能直接进行多方位 多序列成像 显示病变比CT更敏感可进行脑功能和组织生化代谢方面的研究MRI的缺点 对皮质骨 钙化的显示不如CT设备昂贵 检查费用较高带有心脏起博器的病人绝对禁止检查体内带有铁磁性物质病人不宜行MRI检查 检查技术磁共振成像技术 MR图像特点数字化图像多参数成像多方位成像流动效应 检查技术磁共振成像技术 常用脉冲序列自旋回波 SE 用于获取T1WI快速自旋回波 FSE 用于获取T2WI和PDWI梯度回波 GRE 主要用于获取T1WI和T2 WI 2D和

5、3DMRA成像等反转恢复 IR 主要用于脂肪抑制液体衰减反转恢复 FLAIR 是IR序列的一种特殊类型 主要用于抑制脑脊液信号而使T2高信号病变显示得更清楚 MRI检查方法基本检查方法 检查中 应嘱病人保持制动普通扫描 初诊病人均应先进行普通扫描 可获取T1WI T2WI PDWI等多种图像 对发现病变 全面了解病变情况 有很重要的意义增强扫描 是在普通扫描发现病变或不能排除病变时选用的检查方法 仅获取T1WI 检查技术磁共振成像技术 第二节正常影像解剖 正常颅脑CT解剖 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含脑脊液呈低密度 CT值接近零 0Hu 脑室双侧侧脑室前角 向前外侧尖突 两侧可不对称之间为透明隔 居于中

6、线双侧脑室下角 呈裂隙状 隐约可见第三脑室 居于中线 前后等宽 宽度小于7mm 中间可见中间块第四脑室 居于中线 位于岩锥根部后缘连线的前方两侧隐窝对称 正常脑室 正常颅脑CT图像 脑池 脑沟大小因年龄不同而异 脑质脑灰质与脑白质的X线吸收系数相差0 7 灰质的CT值为 32 40Hu 白质的CT值为 28 32Hu CT值平均相差7 0 1 3Hu区分内囊 外囊 豆状核 尾状核 丘脑 半卵圆中心等结构脑干内的神经核团难以显示 正常颅脑CT图像 正常颅脑CT图像 非病理性钙化CT扫描对钙化非常敏感 非病理性钙化显示率高第三脑室后部 松果体与僵联合钙化 75 80 的成人侧脑室内 脉络丛钙化 好

7、发于脉络丛球 出现率75 1 3两侧不对称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 偶见脉络丛钙化大脑镰钙化苍白球钙化 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人齿状核钙化 偶尔见于老年人 颅脑增强CT图像 血管 硬脑膜 静脉窦 脉络丛 垂体 松果体等正常结构被强化 密度增高正常脑质由于有完整的血脑屏障 大分子量的造影剂漏不出来 NORMALPITUITURY CT MRI 大脑脑叶的划分 脑的主要沟裂及分叶 大脑半球以三个沟裂为标记 将大脑分成四个叶和一个脑岛中央沟 大脑外侧裂 顶枕裂顶 枕 颞叶之间的假想分界线枕极前约4cm处有一枕前切迹 由此切迹向顶枕裂的连线为枕叶前界自此线中点至外侧裂后端连线为顶颞叶分界 脑叶的划分额叶中央沟

8、前方顶叶中央沟后方至顶枕裂之间颞叶大脑外侧裂下方 后界为颞顶枕假想分界线枕叶顶枕裂下方 前界为假想分界线岛叶深藏在大脑外侧裂里 脑叶的划分 额叶 颞叶 顶叶 枕叶 脑岛 小脑 脑干的辨认 延髓较细小 它的标志性结构为颈静脉结节脑桥较膨大 前部圆隆 其前方可见鞍背 基底动脉 后方为第四脑室中脑以脚间池 大脑脚和周围的环池较具特征第四脑室后方为小脑蚓部 又分为上蚓部和下蚓部第四脑室后外方为小脑半球 小脑扁桃体位于延髓后外方 正常表现CT断层 正常表现CT断层 正常表现CT断层 正常表现CT断层 正常表现CT断层 正常表现CT断层 正常表现MR断层 冠状位T1WI 正常表现MR断层 冠状位T2WI

9、正常表现MR断层 矢状位T1WI 正常表现MR断层 矢状位T2WI 大脑的血液供应 大脑的血液供应 大脑的血液供应分布区 大脑的血液供应分布区 大脑的血液供应分布区 大脑的血液供应 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 脑膜 脑池 脑室的CT解剖 长Y型小脑幕 宽Y型小脑幕 V型小脑幕 双峰型小脑幕 八字型小脑幕 切迹型小脑幕 岩床突韧带 海绵窦和乙状窦 横窦和窦汇 脑池正中矢状切面示意图1 第三脑室2 中脑水管3 大脑大静脉池4 四叠体池5 小脑上池6 第四脑室7 正中孔8 小脑延髓池9 延池10 桥池11 脚间池12 交叉池13 终板池14 大脑纵裂池15 室间孔 脑池横断面示意图A 大脑纵裂池B 帆间

10、池C 大脑大静脉池D 大脑外侧窝池和四叠体池E 鞍上池和环池F 桥池和桥小脑角池G 小脑延髓池和小脑溪 大脑纵裂池CT图像1 大脑镰2 大脑纵裂池 帆间池CT图像1 侧脑室前角2 帆间池3 胼胝体压部4 侧脑室三角区 大脑大静脉池和大脑外侧裂池1 侧脑室前角2 背侧丘脑3 第三脑室上部4 松果体5 大脑外侧裂池 四叠体池1 大脑纵裂池2 鞍上池3 环池4 四叠体池 环池和鞍上池1 大脑纵裂池2 大脑外侧窝池3 鞍上池4 环池5 四叠体池 五角形鞍上池1 大脑纵裂池2 大脑外侧窝池3 交叉池4 鞍背5 桥池6 基底动脉7 脑桥8 第四脑室上部9 环池 四角形鞍上池1 大脑纵裂池2 大脑外侧窝池3

11、 脚间池4 四叠体池 脑桥小脑角池1 鞍背2 桥池3 基底动脉4 脑桥小脑角池5 颞骨岩部6 小脑7 小脑中脚8 脑桥9 第四脑室 小脑延髓池和小脑溪CT图像1 枕骨基底部2 延池3 延髓4 小脑扁桃体5 小脑延髓池6 枕内隆凸7 小脑溪8 小脑半球 正常表现脊柱断层 T1WI 正常表现脊柱断层 T2WI 第三节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颅脑平片 颅内压增高颅缝增宽蝶鞍改变脑回压迹增多颅壁变薄 颅内肿瘤的定位征象局限性颅骨改变蝶鞍改变钙化松果体钙斑移位 颅脑血管造影 脑血管造影血管移位血管形态改变血循环改变 颅脑CT与MRI表现 病灶显示CT 高密度 低密度 等密度 混杂密度MRI 高信号 低信号

12、 等信号 混杂信号 病灶的强化表现均一强化斑状强化环状强化不规则强化 颅脑CT与MRI表现 脑水肿CT 低密度MRI T2WI高信号 T1WI低信号 无强化 颅脑CT与MRI表现 占位效应中线结构的移位脑室与脑池的移位与变形脑室 脑池的扩大脑沟的变化脑体积的改变 颅脑CT与MRI表现 脑积水交通性脑积水阻塞性脑积水代偿性脑积水 颅脑CT与MRI表现 脑萎缩皮层萎缩白质萎缩全脑萎缩局部脑萎缩 脑干萎缩小脑萎缩一侧大脑半球萎缩 病变观察 病变部位脑内还是脑外脑内深或浅部与血管供血区的关系病变密度高密度 等密度 低密度及混杂密度病变的形态 边缘 大小及数目病变周围的水肿情况病变继发改变 占位效应 萎

13、缩性改变 骨质改变增强扫描 强化程度 类型和时间 脑室 脑池 脑沟改变积水性脑室扩大侧脑室下角扩大早且显著三脑室前下部扩大显著阻塞性脑积水由于脑脊液循环障碍引起的脑积水 阻塞常发生于第四脑室出口之前常见蛛网膜下腔变窄脑室周围常见脑脊液外渗形成的低密度影 病变观察 脑室 脑池 脑沟改变积水性脑室扩大交通性脑积水脑脊液产生过多或吸收障碍引起的脑积水常见蛛网膜下腔增宽正常压力性脑积水多发生于慢性脑积水的基础上 通过脑脊液分泌减少 和 或吸收增加 达到新的平衡 此时脑室系统仍明显增大 但脑脊液压力正常蛛网膜下腔不窄 脑室周围无脑脊液外渗形成的低密度影 病变观察 听神经瘤并发阻塞性脑积水及局部脑池改变

14、室间孔区星形细胞瘤II级并发阻塞性脑积水 囊性颅咽管瘤并发阻塞性脑积水 脑积水并脑脊液外渗 CAS1外伤后脑积水 脑外伤当天 CASE1外伤后脑积水 脑外伤后22天 CASE1外伤后脑积水 脑外伤后47天 脉络丛乳头状瘤并发交通性脑积水 正常压力性脑积水 阿齐氏畸形并脑积水 交通性正常压力 脑室 脑池 脑沟改变萎缩性脑室扩大弥漫性脑萎缩脑室扩大 以侧脑室前角较显著 下角则轻微第三脑室前后等宽 大于7mm 蛛网膜下腔 脑沟或脑池 正常或增宽 病变观察 脑室 脑池 脑沟改变萎缩性脑室扩大局限性脑萎缩常为局限性脑室扩大常伴局部脑池脑沟的扩大可有中线结构同侧轻微移位先天性脑发育异常脑室扩大不成比例 如

15、后部扩大更明显常伴随脑发育畸形 脑白质发育不良等 病变观察 脑萎缩性脑室扩大 局限性脑萎缩 胼胝体压部发育不全 占位效应同侧脑室受压变形 移位邻近脑池 脑沟边窄 浅 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可继发阻塞性脑积水及脑疝可继发脑疝大脑镰下疝小脑幕裂孔疝 颞叶钩回疝 枕骨大孔疝 病变观察 脑疝 脑内血肿急性期血肿高密度 CT值 60 90Hu吸收期随时间血肿密度逐渐减低 从周边向中心发展 表现为高密度血肿逐渐缩小 周围低密度环影逐渐扩大吸收晚期及囊变期逐渐变成低密度形态不一 部位不同周围薄层脑水肿 病变观察 脑内血肿占位效应明显3天左右达高峰 16天左右逐渐减轻破入脑室及蛛网膜下腔脑室和 或脑池 脑沟铸型增

16、强扫描无强化吸收期血肿周围可见薄层环状强化代表血肿的真正大小和形态 病变观察 基底节区血肿急性期 吸收期 囊变期 病变观察 脑内血肿演变过程 病变观察 血管性病变含血腔CT值略高于脑实质 密度均匀增强显著均一强化 程度与血管一致血栓急性期血栓呈高密度 与血肿相似慢性期呈等密度或略低密度增强CT无强化血管壁呈略高密度 增强CT仅轻 中度强化血管壁可有不同程度钙化 病变观察 薄壁无血栓动脉瘤 巨大AVM 软化灶定义 脑组织坏死形成含液体的病灶病因 脑梗塞 脑出血 脑炎 脑挫裂伤 手术后等CT改变脑任何部位 不同形态 低密度灶 边界多较清楚负占位效应同侧脑室受压扩大邻近脑池 脑沟边宽 加深 病变观察 软化灶 软化灶 软化灶 软化灶 软化灶 软化灶 软化灶 脱髓鞘病灶定义 神经纤维髓鞘脱失形成含的病灶病因 脑缺血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先天性 形成不良 变态反应 多发性硬化 等CT改变脑白质区低密度 高于软化灶斑片状 类圆形 条带状 边界多模糊多无占位效应 病变观察 血管周围腔隙灶定义 血管周围液体积聚所形成的含病灶病因 脑缺血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和脑质退变CT改变基底节区或海马区 水样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