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时政要素融入思品教学 构建高效课堂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053376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时政要素融入思品教学 构建高效课堂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时政要素融入思品教学 构建高效课堂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时政要素融入思品教学 构建高效课堂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时政要素融入思品教学 构建高效课堂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时政要素融入思品教学 构建高效课堂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时政要素融入思品教学 构建高效课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时政要素融入思品教学 构建高效课堂(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时政要素融入思品教学 构建高效课堂一、研究背景中学思想品德课与其他课程的显著区别在于,它不仅有传授知识的智育功能,更承担着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德育功能。新课标明确指出“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这一目标的实现,必然要求学生关爱他人,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关注世界,而时政教育能以其丰富、真实的

2、社会信息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认识世界,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内化成为自身的认知,用以自觉指导自己的道德实践活动。因此,时事教育是实现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德育目标的必然要求。 当今的社会生活变化万千,每天都有大量的热点和焦点事件发生,相比之下固定的课本材料就显得过时和陈旧。同时,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不再满足于课本上有限的材料,更渴望了解与课本相关的新鲜事例,这些都决定了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必须注重与时政相结合,选择真实、新颖、有针对性的时政材料。这样既能及时延伸和扩展课本内容,又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课标下的思想品德课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3、。这些都要求课堂教学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而鲜活的时事恰是激发学生学品德课兴趣的最佳途径之一,时代特征鲜明的资料能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促使他们自觉地去关注和研究“家事、国事、天下事”,树立胸怀天下的志向。这样不仅帮助学生提高了学习能力,也极大地提升了其科学和人文素养。 中考实行开卷考试以来,时事热点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不仅有专门考查时事内容和分析时政热点的客观题,更有以时事材料为载体的主观题,以此来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加强和渗透时政教育,帮助学生养成关注时政的习惯,

4、才能取胜中考。 综上可见,时事教育融入思品课堂既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拥抱美好未来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我现在所教的班级学生整体素质还可以,大多数学生们都比较喜欢上思想品德课。因为在去年学校为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课堂容量大,能补充大量鲜活的材料,激发了学生较高的学习兴趣。根据教学内容,利用最新时事和社会新闻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这节课的积极性。每节课前三至五分钟的“时事播报”,让学生自由组合,一般两人为一组,每节课让一组走上讲台,播报一则当日或近期(一周内)的国内外新闻,作简要点评。 通过“时事播报”,一方面拓宽学生视野,增长知识,调动课堂气氛;另一方面

5、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调动学生的探究、合作等主体作用。本节课就是基于这样的特点进行设计的。本课的内容从当今时代的特点切入,阐述新世纪对青少年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接着说明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青少年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理解终身学习对个人、对社会的意义,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二)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学生的探究活动和老师的点拨指导为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己去体验、去感悟、去发现,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应对学生的活动提供情境,并加以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多媒体用于辅助教学。(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

6、标1、认识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2、明确终身学习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接受社会新事物,增强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并且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能够自觉进行创新,与他人合作,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肩负民族振兴的使命。(四)重点、难点重点: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难点: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五)教学过程:新闻导入新课学生播报新闻:学生播报的新闻如下:1、神舟飞船发展史神舟一号:中国飞船揭开神秘面纱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中国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升空。揭开了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发展新的一页

7、神舟二号:第一艘正样飞船全新亮相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神舟二号飞船成功发射。神舟三号:搭载“特殊乘客” 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成功发射的神舟三号飞船,搭载了一个特殊乘客“模拟人”。神舟四号:经受严峻考验神舟四号飞船是神舟飞船在无人状态下最全面的一次飞行试验。神舟五号:中国人首次进入太空 2020年10月15日注定要载入历史的名册。这一天,中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航天员杨利伟也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人。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俄、美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神舟六号:一个筋斗351公里这是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中国第一次将

8、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神舟七号:在太空中留下中国人的足迹2020年9月27日16时41分00秒,航天员翟志刚身穿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从神舟七号进入太空浩瀚太空留下中国人的足迹。从这一刻起,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太空行走的国家。2、神舟八号飞船介绍神舟八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飞船家族最新成员。它全长9米,最大直径2.8米,起飞质量8082公斤。神八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三部分组成。3、神八与天宫一号对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成功,为中国突破和掌握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关键技术,初步建立长期无人在轨运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开展空间应用、空间科学实验和

9、技术试验,以及建设载人空间站奠定基础、积累经验。神八与天宫一号对接意义神八升天是要与天宫一号对接,形成中国的第一个空间站雏形。为我们国家和平利用太空以及相应的科学实验搭建平台。也是我们国家向国际展示科技实力的窗口。交会对接技术的掌握将为中国建设空间站奠定关键技术基础互动环节:看了这则新闻,你有何感受?刘昕: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我国综合国力在不断提高。李玲玉:我国要优先发展教育,我们青少年要努力学习。尹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在航天领域走在世界前列。邵晨:心情很激动,为祖国的成就感到自豪。师:这真是一则振奋人心的新闻,“天宫一号”与“神州八号”的成功对接,是当今

10、时代科技水平的一个缩影,也反映了当今时代对人才的要求。那么,当今时代的发展有何特征?21世纪对人们的素质提出了哪些更高更新的要求?我们具备哪些素质才能拥抱美好未来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板书课题:拥抱美好未来新授:1活动探究:看书p140图表您的知识“更新”了吗?(找一找)你从图表中获取了哪些信息?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不会学习的人是文盲。材料一:文盲新概念介绍文盲新概念,联合国重新定义了新世纪的文盲:第一类是不能读书识字的人,这是传统意义上的老文盲,是目前扫盲工作的主要对象;第二类是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的人;第三类是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后两类被认为是功能型文盲,他们虽然受过

11、良好的教育,但在现代科技常识方面,却往往如“ 文盲 ” 般贫乏。因此 ,有人戏称“新世纪里,一不小心你就成了文盲 ”。电脑盲(不会、不能熟练地使用电脑);时尚盲(对新兴事物、新兴名词不理解);生活常识盲(不了解一些急救常识、生活知识);科技盲(不了解科技领域带有技术性的事物)。师:“被”这个时代“文盲”的人应该是不会自学的人,拥有自学能力和兴趣的人,才能随时掌握升级后的知识,确保自己大脑里的知识不过期。“被”这个社会文盲是可怕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在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但不变的是“适者生存”的法则:只有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能得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我们

12、怎样做才能不成为现代文忙呢?学生:要不断学习。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开发人类自身资源、潜能、价值的时代。师:社会发展到今天,知识更新的周期更快了,我们经常说的一个词是日新月异,真是一点也不过分。一起来看材料:新词调查报告(1)2020年11月26日,教育部发布年度新词调查报告,包括“蚁族”、“秒杀”等在内的396个词语成为2020年的新词条。本次教育部调查的新词语,限于在主流媒体(报纸、广播电视及网络新闻)中出现的,不包括只出现在人们口头或网络BBS、博客中的。(2)你“out”了吗?下面我们从中挑几个词,我们来认识一下:经济类:彩民、充值、持仓量、冲高、解套、套现 科技类:编程、闪存 、短

13、信息、浏览器、主板商业类:网购、便利店、传销、断码、大卖场其它:蚁族、被某某、围脖、秒杀。看来大家都很“in”,那么大家能这么快熟悉这些新词,网络的作用功不可没。总结一:当今时代的特征:p140第一段知识更新快,信息化特征明显;终身学习的时代,开发人类自身资源、潜能、价值的时代。师:想一想我们要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成为未来的文盲,不被时代、社会“Out”?回顾一下我们初中阶段思品课中所学习过的内容,心理品质、法律意识、美德、精神等。结合学生的回答,择关键词板书:创新精神、团队精神、终身学习、开放的胸怀、良好的心理素质、环保意识、交往能力、艰苦奋斗精神、竞争意识、合作意识、科学精

14、神今天我们主要从这三个方面来探究。2、探究活动:再次运用新闻播报的内容,学习创新精神、团队精神、终身学习观念。、2020年11月14日,随着神州八号和天宫一号的完美相拥,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神舟到天宫,从出舱到交会对接,中国神舟的每一次飞行,都在刷新着一个民族的太空高度。助推中国人飞天寻梦的力量中,有一种力量尤为强大,它是什么呢?请看屏幕:自主创新推动中国航天事业跨越发展的精神力量。材料二:自主创新从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转运和远距离测试发射的“三垂一远”发射模式,到国际先进的、基于IP技术的“永远在线的航天测控网”;

15、从火箭控制系统采用更加精准的迭代制导手段,到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空间交会对接机构;从独具特色的航天医学工程体系,到瞄准国际前沿的空间科学实验一路发展,一路突破,一路创新。中国人的智慧,如璀璨星斗在巡天之旅上闪光。 教师:是航天人的创新精神使我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起来。下面分组讨论:(1)、创新有何意义(2)、青少年如何培养创新能力?学生讨论。总结二:(1)、创新有何意义?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2)、青少年如何培养创新能力?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提高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动手能力,勤于实践;材料三:我们再来看一则关于航天科技的材料:据统计,直接参与载人航天工程的研究所、基地、研究院一级的单位就有110多个,配合参与这项工程的单位则多达3000多个,涉及到数十万科研工作者。他们的心血,凝结在了运载火箭20多万个零部件上,凝结在了火箭和飞船等上天产品12万多个元器件上;凝结在了飞船系统那70多万条软件语句,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140万条重要软件语句,以及更多的常人所不知的地方在世界看来,中国成功了,在中国看来,航天工程成功了,在航天项目组看来,每个小组、成员都成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