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汉语语音教学及教学技巧知识讲解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3053366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6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汉语语音教学及教学技巧知识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第三章-汉语语音教学及教学技巧知识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第三章-汉语语音教学及教学技巧知识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第三章-汉语语音教学及教学技巧知识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第三章-汉语语音教学及教学技巧知识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汉语语音教学及教学技巧知识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汉语语音教学及教学技巧知识讲解(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语语音教学及教学技巧 汉语教学法研修教程周健 彭小川 张军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汉语可以这样教 语言要素篇张和生商务印书馆2008年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崔永华杨寄洲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年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毛世桢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年 参考资料 一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基本原则 以示范与模仿为主 语音理论指导为辅从易入手 从易到难如 先教单元音 再教复元音 先教第一声 再教第三声重视复习和重现 温故而知新如 教an前先复习ai 教完an后再对比ai 老师示范 学生模仿 反复操练 语音理论指导克服难点 提高听辨能力 突出难点 反复操练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 突出难点 反

2、复操练 例如zh ch sh的教学多种方式 加深印象教学中运用声音 形象 听觉 视觉等多种方式 加深印象 对症下药 适时纠正发音 一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基本原则 二 汉语拼音概说 一 声母 21个 1 按发音部位 普通话的声母可以分为以下七类 1 双唇音b p m 2 唇齿音f 3 舌尖前音z c s 4 舌尖中音d t n l 5 舌尖后音zh ch sh r 6 舌面音j q x 7 舌根音g k h 根据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不同方式可以把普通话里的声母分为以下五类 塞音bpdtgk擦音fhxshsr塞擦音jqzhchzc鼻音mn边音l 二 汉语拼音概说 2 按照声带是否颤动 分清音和浊音

3、两类清音 17个 b f d g j zh z p t k q ch c h x sh s浊音 4个 m n l r 3 按照气流的强弱 普通话中的塞音和塞擦音可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两类 送气音 6个 p t k q ch c不送气音 6个 b d g j zh z 1 2 3 4 5 6 7 8 9 10 1116 19 17 18 20 12 13 14 15 发音器官示意图 1 2 上下唇 3 4 上下齿 5 齿龈 6 硬腭 7 软腭 8 小舌 9 鼻腔 10 口腔 11 咽腔 12 舌尖 13 舌叶 14 舌面前和舌面中 15 舌面后或舌跟 16 会厌软骨 17 食道 18 气管 19

4、 声带 20 喉结 二 韵母普通话有三十九个韵母 按照结构分为单元音韵母 复元音韵母和鼻音韵母 单元音韵母 6个 aoeiu 复元音韵母复韵母是由两个或三个元音复合而成的韵母 复韵母共有13个 i ei o ou i ie i o iou u uo u i uei e 鼻韵母鼻韵母是由元音和鼻辅音韵尾构成的韵母 鼻韵母共有16个 n en in n i n u n uen n ng eng ong ing i ng iong u ng ueng根据鼻辅音的不同 又可分为前鼻音韵母和后鼻音韵母两类 三 声调四种基本调值和轻声阴平 第一声 高而平 55阳平 第二声 中升 35上声 第三声 先降后升

5、 214去声 第四声 全降 51轻声 短而轻 五度标音法 三 汉语语音教学技巧 一 展示语音的技巧1 声母 韵母的展示方法 1 图表展示如 声母表 韵母表 拼音卡片等 我们主张动态展示 即在课堂上随着教学进度一步一步进行展示 2 板书展示最基本 最常用的一种动态展示方法 3 多媒体课件展示声音 形状 图片等相结合 直观有趣味 4 发音示范发音要正确 清晰 开始阶段可适当夸张 延长发音的过程 5 口形展示向学生展示发音的口型 以便学生掌握发音的要领 如开口度 圆唇与否 嘴唇收拢与前突等 三 汉语语音教学技巧 6 发音部位图利用发音部位图 同时结合自己的口 舌 齿的位置 让学生掌握发音时口形和舌头

6、的准确位置 7 双手模拟发音器官用手模拟口腔与舌头 是学生体会发音器官的正确位置 例如教卷舌音zh ch sh教舌面前音j q x这种方法形象直观 简单易行 2 声调的展示方法声调是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难点 1 发音示范 最基本的展示方法 对初学者应适当延长发音过程 强调音高变化 2 五度声调示意图 3 图示在教授变调时 利用简单的图示把声调的变化展示出来 如三声变调 一 不的变调等 都可以用图示法 二 指导发音的技巧1 带音法用已经学过的音或学生母语中有的音带出另一个发音部位或发音方法相关的新音素 过着用一个容易发的音带出另一个难发的音 用o带e用i带 用sh带r 变圆唇为扁唇 拖长sh音 变扁

7、唇为圆唇 2 借助体态或实物 帮助校正或调整发音部位和方法 例如用咬指法教卷舌音用咬舌发教前鼻韵母用手或薄纸区分送气音和不送气音3 描述法 4 对比法汉外对比 用汉语和学生母语中相近的音进行比较 找出两者的区别 让学生领会 汉语内部对比如送气音和不送气音 前鼻音和后鼻音等 5 教授声调的技巧教四声的顺序 一 四 三 二利用手势或头部动作配合发声用带音法教二声 四声带二声 6 夸张法夸张板书 夸大口形 延长音程 夸张响度 夸张声调等 等学生发正确后 恢复正常自然的声韵调 三 练习语音的技巧1 模仿练习 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1 集体模仿 齐读 学生无紧张感 可以提高学生的开口率 但对个别发音困难的学

8、生照顾不到 2 单独模仿容易发现学生发音的困难和缺点 利于纠正 要注意是每个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 2 认读练习 包括辨声认读 辨韵认读 辨调认读 多音节和短句认读 汉字认读等 1 辨声认读 2 辨韵认读 3 变调认读 把容易认错 读错的声 韵 调极其组成的音节等放在一起 进行练习 3 声调练习 1 唱四声 2 定调 3 声调搭配练习 4 听辨练习 1 指辨指辨声母指辨韵母指辨音节 Pabp nian举左手 听到an举左手 听到ang举右手 不含这两个音 两手交叉 Zhuchuzhu 指辨多音节 可以放在句子里 指辨声调 昨天我没锻炼jianmianduanlian Shi伸四个手指 2 判断正误

9、判断声母正误判断韵母正误判断音节正误判断声调正误选择音节 3 选择练习选择声调 4 填空练习 5 听写 6 读写练习 填声母 填韵母 填声调 填音节 听声母写声母 听音节写声母听音节写韵母 听音节写调号听音节写音节 听拼音写汉字听写句子 根据汉字写拼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7 其他练习方法拼音改错拼音擂台听音节举声 韵母绕口令 四 语音纠错1 教师要有敏锐的听音能力 在语音阶段对学生严格要求 2 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常见偏误 运用语音知识和原理 对学生的语音难点对症下药 3 坚持要学生模仿和重复 反复纠正 但注意不要重复学生错误的发音 4 运用上述多种技巧纠正学生发音 四 汉语语音教学重 难点分析 一

10、声母教学重 难点分析1 送气音和不送气音普通话辅音声母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 就是塞音和塞擦音可以分为送气和不送气两类 这两类声母十分严格地对立 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例如 肚子饱了 兔子跑了 口语 狗语 而在很多语言 包括泰语 中 送气不送气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因此学生对此不敏感 1 学生的常见错误有两种 A 不能听辨送气与不送气 所以把送气音发成不送气音 B 能听辨送气与不送气 但没有掌握要领 送气音发音不到位 2 送气音和不送气音发音时的区别 A 发送气音时 摩擦送气的时间要长一些 之后再发韵母 一般送气音的时间长度是相应不送气音的两倍以上 特别是塞擦音 如z c B 送气音发音时气流有较大

11、的冲击力 所以无法延长 四 汉语语音教学重 难点分析 3 送气音的教学要点A 教学次序上 先易后难 先教塞音 再教塞擦音 B 教学的最初阶段 示范发音可以夸张一些 发音动作放慢一些 4 教学方法A 对比法 强化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两两对立 B 气息感应法 发纸片或手放在嘴前发音 感受气流C 拼合法 不送气 h 韵母 例如教p b ha pa 2 清音和浊音汉语中浊音声母只有m n l r四个 其余都是清声母 但泰语中存在清浊对立 因此注意学生把汉语的清声母发成浊音 如发汉语b d g等音时 不自觉的声带颤动而意识不到 教学方法 让学生摸着自己的喉头 先练习擦音 先发f 再发v 交替练习 弄清清浊

12、音的差异 在练习塞音和塞擦音 3 z c s zh ch sh j q x汉语中的三组声母舌尖前音z c s 舌尖后音zh ch sh 舌面音j q x 这三组声母发音方法相同 发音部位接近 很多语言中没有这样的对立 这些音几乎是所有外国学生的共同难点 泰语中只有一套塞擦音 大致相当于汉语的z c s 泰国学生分清汉语的这三套音 有较大的困难 如张老师 张老思 老师 老西 教学方法A 手势法 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手势特惠不同的发音部位 区分不同舌位的这三组声母 一般z组音比较容易 可以先从z组开始练习 学生一旦找准了发音部位 要及时巩固 B 对比法 通过对比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这三组音的正确发音并把他

13、们区分开 如听辨练习 认读练习等 尤其是sh x s x sh s最易混淆 应重点练习 教学小技巧学生通常不容易找到舌面音j q x的舌位 可以先采用韵母i和舌面音对比练习 再和其他两组对比练习 如i x i z等 4 r的发音有的学生发不好r音 练习r可使用过度发 利用发音部位相同的sh带出r 即拖长sh时舌头不要动 是声带振动 就可以发出r音 二 韵母教学重 难点分析1 发不好 音学生在学习韵母时 音往往存在较大的困难 发不好这个音 或 作韵头或介音时与i相混 例如 女的 你的 大学 大鞋 解决 姐姐 原因是不会圆唇动作或圆唇度不够 的练习方法 使用过度法 即 有与它对应的音i 教学中 从

14、容易发的i入手 先发i 然后舌位不动 将嘴唇逐渐变圆 直到发出 然后加快速度 进行交替练习 这种方法也可以用在e音的教学中 即先发舌位相同的较容易发的o音 再逐渐将嘴唇拉扁即可 2 与u混淆学生发这两个音时 虽然圆唇程度足够 但因为舌位前后的关系 发音不稳定或二者相混 教学方法 1 展示舌位图 让学生了解这两个音发音的不同 2 使用仰头法 即让学生有意识的边发音边把头向后仰 这样的体位可以帮助学生做到舌位靠后 接近u的正确位置 3 在声韵拼读中 可以先于gkh拼读 因为他们舌位靠后 有助于发出正确的u音 3 前鼻音和后鼻音前后鼻音韵母的发音也是学生韵母发音方面的大问题 一方面是前鼻音韵尾发音不

15、到位 另一方面 也是最主要的问题是发不出后鼻音韵母 教学方法 1 增音法 练习in和ing是 在发后鼻音ing时 加入一个过渡音 即 ing的实际读音为 ieng 2 带音法 教前鼻韵母是可以由发音部位相近的复元音韵母引入 再带出鼻音 如教an前先复习ai 再发an 3 引衬法 用后面的音配合 促成前面的鼻韵母归音到位 如 n d t n l ng g k h 三 声调教学重 难点分析汉语声调一向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 泰语有声调 但调值与汉语不同 汉语一声为高平调 学生常见问题是调值不够高 可使用五线谱发唱调 汉语四声为降调 学生常见问题是降不下来 可采用手势帮助学生体会 汉语二声 三声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 教学时应多做对比练习 教二声时 注意3到5中间是流畅的滑音 不要发成跳跃音 或类似疑问的音 教三声时 214的原调只有强调或语速慢是采用 近年来 教学界常以211的低平调指导学生 教学时何以和55调对比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