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政治开卷考试的教学应对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053356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政治开卷考试的教学应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政治开卷考试的教学应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政治开卷考试的教学应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政治开卷考试的教学应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政治开卷考试的教学应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初中政治开卷考试的教学应对政治开卷考试,资料和课本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是可想而知的,但有的同学在使用资料和课本答题时存在一些得不偿失的做法,出现了“翻破书本无觅处,抄满试卷无分数”的情况。所以, 作为政治教师,必须针对开卷考试后出现的新问题,指导学生正确对待开卷考试。首先, 更新观念、端正思想。其次, 教师教学要得法。再次, 学生的学法要科学。最后,掌握科学的答题方法.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不同,开卷考试不是考查学生死记硬背的能力,而是着重考查学生运用的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考试时可以翻阅课本和资料,而且开卷试题的答案不要求千篇一律,它允许和鼓励答案多元化,只要考生能够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的知

2、识,回答得言之有理即可。这样就大大减少了死记硬背的成分,切实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但是,目前学生们对于开卷考试还处于适应阶段,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的认识和做法。作为政治教师,必须针对开卷考试后出现的新问题,指导学生正确对待开卷考试。第一,更新观念、端正思想。中学政治考试实行部分开卷考试是一种新的考试方式。这种考试方式可以让学生带课本、资料、进入试室,考试时可看书、查阅资料。于是,容易使师生产生这样的错误认识:认为开卷部分考试的知识要点、内容课本里都有,考试时只要将这些内容抄上试卷就可以了,平时教学无需抓那么紧了,练习和作业也可以少做或不做了。这样的认识,会带来不良的后果,会使政治教学违背考试改革

3、的初衷,更达不到政治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不错,开卷相对于闭卷而言,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知识少了,而且随着开卷比重的增大,死记硬背的知识还会不断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考试改革是对教学的要求降低了,相反是提高了要求。因为这种考试模式注重的是考查学生的能力即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综合的能力,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决时政热点问题的能力。这种试卷中的简答题、辨析题、分析和论述题,往往以时政新闻、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重点问题、国家大政方针为背景材料,要求学生从中分析、归纳、提炼中心思想进行分析答题。所以,要答好这些题目,没有对所学观点、原理的深刻理解不行,不会灵活运用也不行,没有平时培养起来的理

4、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不行。这两年有些师生在这方面存在错误认识,吃了哑巴。值得我们从中吸取教训,要对这项考试改革有清醒的认识。第二,教师教学要得法。开卷考试模式的实行,给旧的教学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为适应新的考试模式的要求,中学政治的教学必须得法。教学要得法,必须做到:首先,注重教材的理论知识。开卷试题一般都是“内容在书内,题目在书外”。实行开卷考试后,教材的理论知识显得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求学生重视教材的学习,指导学生掌握好教材的理论知识。特别是对于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比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等)

5、,要求学生一定要熟练掌握。但必须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熟练掌握,并不像以往那样,要求学生要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含义、内容一字不漏的背出来。实行开卷考试的前提下,不必要求学生一字不漏地死记硬背了。但是,要求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要能够理解,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并且要清楚地记住它在教材中的具体位置。因此,教师在讲课时要举一反三,把教材内容讲清楚,讲明白。此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横向的、纵向的分析、比较,使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例如:对于五种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的特点,教材都作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但要深刻理解和掌握它们,只会死记硬背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把它们归纳出

6、来,进行比较,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它们和生产力之间又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这样掌握的知识才会牢固、深刻,才会运用。对于开卷考试,以往那种死记硬背,临时抱佛脚的学习方已经不适合了。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平时下苦功,注重各方面知识的积累和各种能力的提高。 其次,指导学生关心国际国内时事政治。时事政治是思想政治课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开卷考试重要考查的内容之一。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政治科的考试成绩具有重要意义。实行开卷考试后,时事政治显得更加重要,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学好教材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学好时事知识。但是,时事政治覆盖面广,既包括国内的,也包括国外的,内容涉及政治、经

7、济、军事、文化、体育、外交,以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怎样指导学生去学习呢?一方面要求学生学习时事要有所选择,主要选择那些与教材重点知识有关的热点问题。例如:选择与社会主义本质有关部门的“十五”计划、“九五”成就、西部大开发、中国加入WTO、江总书记的两“面思”和“三个代表”、北京申奥成功、“神州”号飞船的成功发射等;与基本国情,基本国策有关的人口普查,环境污染问题等;国际问题,如美国的“9.11”事件、中东局势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把教材知识与社会热点结合起来,给学生划定一些重点时事。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平时注意观察社会,多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养成关心时事的习惯,积累一

8、些时事知识。再次,指导学生灵活运用理论分析社会实际问题。运用理论知识分析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是开卷考试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这也是令学生感到最头痛的问题。教师必须非常重视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把时事知识与教材理论结合起来掌握。对于重大的时事内容,要求学生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孤立地去死记硬背,而要善于开动脑筋,积极探索,积极探寻时事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运用所学知识多角度、多层次、深入全面地进行分析。例如:运用艰苦奋斗,两个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本质,党的基本路线等方面的知识去分析“两思教育”这个社会热点。第三,学生的学法要科学。学习是要讲究一定方法的,随着考试形式

9、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应有相应的改变。面对新的考试形式,不少学生由于在学习方法上未能及时做出调整而导致成绩下降或考试失败。如何提高政治开卷考试的效率,获得良好的成绩呢?我们认为开卷考试功夫在平时,一是要做“专心人”。在日常的学习中,同学们应该着重搞清楚教材的基础知识,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认真听课,重点是听老师对于概念和原理的分析,尤其是老师所举的事例,老师对于相似概念的区别。二是要做“有心人”。对于平时学习和作业中遇到的较好的试题要善于加工和整理,对于相同或相似的问题不妨整理成为一个专题系统学习和掌握。三是要做“细心人”。对于平时的资料和练习可以列出目录,把一本资料整理并列出一个目录

10、附在资料的前面,这样在使用时就会使效率成倍的提高,并且克服了盲目翻书的弊端,节约时间做一些较难的问题,从而避免手忙脚乱的现象,使自己从容应试。第四、掌握科学的答题方法。开卷考试是对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考查,其中以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初步创新能力为核心。解答开卷题方式方法与解答闭卷题有所不同。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熟练掌握开卷试题的答题方法。第一,要求学生认真审题,读懂题意。这是解答开卷题首先必须做到的,如果学生连题目的意思都不懂,就会感到不知所措,无从下手,或者是乱答一通,劳而无功。开卷题设置的疑问一般比较灵活,比较宽泛,问得没那么直接明了。有时学生会感到比较含糊,觉得这样答可以,那样答也可

11、以。比如今年我省的中考政治开卷题第28题,这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题目设计非常巧妙,材料设置采用初三第四课的辅助文,而问题提出是要求学生“结合初二第五课的有关内容说这首顺口溜对我们有什么警示。这就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如果学生不认真审题,就可能跑题。所以,教师平时必须重视学生审题方面的训练。第二,要求学生联系教材,向教材寻找观点。开卷考试重点是考查学生对教材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所以,教师一定要要求学生用教材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切勿离开教材,随心所欲、不切实际地漫谈、乱谈、空谈。第三,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开卷题的答案比较灵活,允许多元化。所以,教师要鼓励

12、学生在解答开卷试题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大胆地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主张,不要像解答闭卷题那样,被束缚条条框框里面。特别是联系社会实际或学生实际的问题,一定要思路开阔,不要总是局限在一个框架里.第四,条理清楚、书写工整。一是思路要清楚,要遵循基本的认识规律,要分层回答,不能东拉西扯;二是书写要分段落,不要一句到底,不能乱写出乱划。中考政治实行开卷考试,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师生们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作为政治教师必须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努力钻研,勇于创新,指导学生适应新的学习要求。我在应对政治开卷考试的教学实践中,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加强学生学法科学性的指导,不但教学生动有趣,而且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综合素质得到了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