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第七单元过关检测卷含答案

上传人:霸** 文档编号:133050637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6.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第七单元过关检测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第七单元过关检测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第七单元过关检测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第七单元过关检测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第七单元过关检测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第七单元过关检测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第七单元过关检测卷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过关检测卷一、填一填。(每空3分,共15分)1条形统计图分为()和()两种。2折线统计图分为()和()两种。3复式统计图的右上方有(),用来区分不同的类别。二、选一选。(每题3分,共24分)1气象台表示一天中气温变化的情况,采用()最合适。A统计表 B条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2医生想用统计图记录病人24小时的体温变化情况,他应该选用()。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任意一种3下面信息中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A小红家六月份的开支情况B一周的气温变化情况C小组内各位同学的身高情况4某厂想展示2007年到2016年年产值增减变化趋势,应该设计一张()。A条形统计

2、图B折线统计图 C统计表5用()统计图绘制我国五岳主峰海拔高度情况最好。A折线 B条形6反映某种股票的涨跌情况,最好选择()统计图。A条形 B折线7五年级学生喜欢看的课外书统计表。应选用()统计图A条形 B折线8张叔叔20122016年收到的信件数量统计表。应选用()统计图A条形B折线三、仔细分析。(每空1分,共11分)李宁家2016年6个月缴纳电费情况统计图1李宁家缴纳电费最多的月份是()月,缴纳了()元;缴纳电费最少的月份是()月,缴纳了()元。2从()月到()月的用电量上升得最快,电费相差()元;从()月到()月的用电量最接近,电费只相差()元。3估计一下,这一年7月份可能交了()元的电

3、费。四、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每题5分,共10分)1植树最多与最少的年级相差多少棵?2一年级植树棵数是六年级植树棵数的几分之几?五、下面的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李明从9时到11时由甲地到乙地骑车行驶的情况。(每题5分,共15分)根据上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1李明从甲地到乙地一共用了多长时间?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他骑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2李明在中途停留了吗?如果停留了,那么停留了多长时间?3李明在最后30分钟里行驶了多少千米?比他骑车行驶全程的平均速度快多少?六、甲、乙两个地区的降水量如下图。(每题5分,共25分)1这两个地区的年降水量呈现什么变化趋势?22010年两个地区的年降水量

4、各是多少?2016年呢?3这两个地区的降水量在哪一年相差最大?4从图中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5猜测一下哪个地区是南方,哪个地区是北方?答案一、1单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2单式折线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3图例二、1.C2.B3.B4.B5.B6.B7.A8.B三、1十560四2002六八210八十303425(答案不唯一)四、1.645200445(棵)220050025五、11192(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是30千米。30215(千米/小时)2停留了,停留了30分钟3301515(千米)150.530(千米/小时)301515(千米/小时)六、1甲地的年降水量呈上升趋势,乙地的年降水量呈下

5、降趋势22010年,甲地的年降水量是630 mm,乙地的年降水量为580 mm,2016年,甲地的年降水量为770 mm,乙地的年降水量为450 mm3在2016年相差最大42009年,两地的年降水量相同。(答案不唯一)5甲地是南方,乙地是北方。质量检测试题命题说明一、命题指导思想: 依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及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本学期所学教材所涉猎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切入点,贯彻“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的教育思想,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二、命题出发点: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不同层面学生的认知需求,以激励、呵护二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三、命题原则: 以检验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关注学生的情感为主线,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强调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馈于生活;有效收猎学生已有的数学记忆,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出“偏”、“怪”题,努力让不同层面学生的思维均不同程度的发展。7/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