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要点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①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②地区发展不平衡③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④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2、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社会主义初级阶的含义: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4、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基本国情5、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6、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7、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判断所有问题的根本标准是“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8、党制定基本路线的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我国的主要矛盾9、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简言之,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0、我国的兴国之要是经济建设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强国之路是改革开放基本国策是对外开放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12、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1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意义(原因):党的基本路线是一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路线,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集中体现,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坚持一百年不动摇14、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15、我国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非公有制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经济中的非公有制和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16、国有经济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17、集体经济是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原则18、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9、我国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20、我国一切权利属于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2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根本政治制度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主要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23、我国各民族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4、我国建立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它包括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和职工代表大会等保障人民民主权利25、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础、主题:坚持一个中国原则26、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27、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同时富裕,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一个过程只有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帮带后富,才能逐步达到共同富裕28、我国目前小康特点: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2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六个更加”)“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十个更好”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两个一百年”是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两个一百年”作为奋斗目标铸就“中国梦” “中国梦”的“两个一百年”分别是:◎ 第一个一百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第二个一百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2049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30、全面建设小康最关键:力争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3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33、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4、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确保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保证。
35、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37、依法治国:依照法律治理国家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38、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依法治国重要性意义)39、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治国的基本新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40、依法治国公民要学会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依法维护国家利益,把依法治国落到实处41、公民行使监督权途径:信访、电子邮件、、找人大代表反映情况,通过媒体舆论监督等42、文化的作用: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化对思想解放起着引领作用,对经济发展起着先导作用,对社会和谐起着滋润作用,对人类进步起着催化作用43、先进文化的标准:反映和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4、先进文化就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4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46、思想道德建设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它体现性质和方向,是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47、加强思想道德建设:①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②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③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48、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并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其主要内容:一是教育和科学;二是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卫生等事业49、精神文明(先进文化)建设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5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5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52、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问题53、和平问题: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发展问题:世界经济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54、和平的意义:和平的环境能让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和睦相处,社会安定祥和,经济蓬勃发展55、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1)霸权主义(2)强权政治(3)国际恐怖主义56、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和平与发展是相互相成的1)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2)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维护和平的重要基础57、经济全球化主要体现:世界各国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的经济合作日益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经济交往、社会交往和文化教育交往越来越多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有利经济科技文化交流合作,但拉大贫国与富国差距)58、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联合国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59、国际竞争主要表现:原料的争夺、科技的创新、文化的较量、人才的培养和争夺等其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60、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民族的灵魂,是我们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61、当代民族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6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关系到国家生存和发展根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6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原因:(1)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3)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64、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同时,需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65、时代精神:指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依法办事、面向世界的时代精神66、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67、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68、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69、科学发展道路:是一条投入少、产出多、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发展道路7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71、教育的作用: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一个国家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开拓、带动、创新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动力。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作用72、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73、科教兴国:通过科技和教育来振兴国家74、实施科教兴战略,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75、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人口国情)76、我国的资源现状: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资源国情)77、我国环境形势总特点: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环境国情)78、面对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国情,我国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79、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80、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2)实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3)实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4)实施可持续发展,要靠你我他81、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发展战略有: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82、祖国命运与个人前途的关系:(1)祖国命运影响个人前途,祖国盛衰兴亡关系个人安危荣辱;(2)国家的兴旺、富强要靠全体人民的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
83、正确认识个人与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