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知识梳理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303698 上传时间:2017-10-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的春节知识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北京的春节知识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北京的春节知识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北京的春节知识梳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的春节知识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的春节知识梳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的春节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教学重点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教学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一、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老舍:(l899231966824),满族,生于北京。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老舍的一生,总是在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 劳动模范 ”,发表了大量影响后人的文学作品,获得 “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老舍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炮

2、火中。母亲也是旗人靠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一家人的生活。1918 年夏天,他以优秀的成绩由北京师范学校毕业,被派到北京第十七小学去当校长。1924 年夏应聘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当中文讲师。在英期间开始文学创作。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是第一部作品,由 1926 年 7 月起在小说月报杂志连载,立刻震动文坛。以后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赵子曰和二马。奠定了老舍作为新文学开拓者之一的地位。年老舍回国后,先后在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任教授。这个时期创作了猫城记、离婚、骆驼祥子等长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等中篇小说,微神等短篇小说。年开始,创作近百万字的长篇巨着四世同堂。他担任全国文联和全国作协副主席兼北京文联主席

3、,是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常委。年“文革” 中不堪凌辱投湖自尽。文章写作背景:老舍的北京的春节是写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作品,那时正值战乱时期,很难得的是在春节时能过一个美好的春节,作者在作品中给我们介绍了老北京人过年时的情景,人们在辞旧迎新是的喜悦。全文层次鲜明,语言感人、质朴。二、字词梳理(一)重点字音的整理gu ju m jin bo zh规 矩 蜜 饯 爆 竹fi cu sun bn fng zheng 翡 翠 蒜 瓣 风 筝 bin po xio mi o tng 鞭 炮 小 麦 熬 汤tng xio wn shu xin sh ji rn b tng通 宵 玩 耍 娴 熟 截 然

4、 不 同(二)重点读写词语规矩放假 除夕 元宵 截然不同拜年 预示亲戚 鞭炮 毛驴 吉祥 恰好 一盏 蒜 醋三、字意梳理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兼指正月初一以后的几天。俗称“过年”。 腊月:农历十二月。 腊八粥:腊八即腊月初八。在腊八这一天,用米、豆等谷物和枣、栗、莲子等干果煮成的粥。 空竹:用竹木制作,中空,能发出响声的一种传统健身玩具。 初旬:每月的第一个十天,也称“上旬” 。 小年:农历中的节日。在腊月二十三日,旧俗在这天祭灶。 除夕: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也泛指一年最后的一天。 庙会:设在寺庙里边或附近的集市,在节日或规定的日子举行。 娴熟:熟练。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

5、日夜晚。因为这一天叫上元节,故晚上叫元宵。课文中指元宵节(又称灯节 )的一种应时食品,南方称 “汤圆”。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本课指除夕夜的“ 闹” 与正月初一的 “静”形成鲜明对比。 万象更新: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更:变更。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 四、整体感知( 一 ) 文 章 的 主 旨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过春节,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本文作者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 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

6、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二 ) 文 章 结 构本文时间跨度大、内容多,从腊月初写到正月十九,列举了一系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所以,理清写作思路是学好本课的关键。而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可以划分为:第一部分(1-7 节):描述北京市民在腊月准备过春节的情况。第二部分(8-11 节):描述北京市民除夕,元旦,年初过节的盛况。第三部分(12-16 节):描写北京市民过元宵节的情况。第四部分(17 节):描写新旧社会过春节的不同。每部分都以表示时间的词开头,构成各段的总起句、中心句,紧接着围绕中心句列举事例。 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

7、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三)体会文章详略得当的表达效果。课文先写北京春节的开始,比较简略地介绍了人们做了哪些过春节的准备。有的民俗习惯只一句话带过。如,“必须大扫除一次 ”“店铺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紧接着详细描述除夕、初一、元宵三个春节高潮。最后简略交代春节结束。这样写的好处是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印象深刻。 五、重点探究重点理解句

8、子: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农业展览会 ”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 打比方 ”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从第一句话可充分感受到“除夕真热闹” 。透过 “万不得已”“必定”等词语,可以体验到人们多么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 ,这里饱含着浓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按照老北京的习惯,年三十晚上不能睡觉,要痛痛快快地玩一宿,这叫“守岁”。“守岁”有两重意义:岁数

9、大的人在除夕之夜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给父母延寿。品读这些句子,不仅了解北京的春节习俗,还要深入领悟传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此处元宵如同南方的“ 汤圆 ”。“除夕真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初一拜年、逛庙会,虽“ 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 ”,但同样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集市上卖元宵、家家户户吃元宵,这是春节的第三个高潮。一个“ 又” 字,表现出作者在结构文章、统筹内容上的匠心独运。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这句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残灯:花灯逐渐少了、熄灭了;末庙:庙会的最后一天。从正月初一人

10、们就开始逛庙会,正月初五又到处张灯结彩闹花灯,到了正月十九,花灯逐渐少了、熄了,庙会也到了最后一天,隆重、热闹的春节结束了。十九天“美好快乐的日子” 竟然“一眨眼”就过去了,作者恋恋不舍的心绪跃然句中。这个句子还与课文的首句“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六、有关春节的素材积累 关于春联的积累:细雨无声,滋润满园锦绣 春风有意,妆成一树玲珑红梅献岁,鹊立枝头歌盛世 绿柳迎春,莺穿陌上唱中兴村村寨寨,琼楼玉宇风光好 家家户户,红花绿叶气色新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福星高照全家福省 春光耀辉满堂春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财源滚滚随春到 喜气洋洋伴福来欢声笑语贺新春 欢聚一堂迎新年关于春节的活动: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买爆竹、包饺子、买各种玩意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人们穿着新衣裳、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