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0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035852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2020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重庆市2020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重庆市2020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重庆市2020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重庆市2020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2020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2020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2020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与历史共用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选题:下列110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20分)1.“人在履行职责中得到幸福,就像一个人驮着东西很累,可心头却很舒畅。人要是没有它,不尽什么职责,就等于驾

2、驶空车一样,也就是说,白白浪费。”这段话是说( )A.每个人都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这是一个人过上幸福生活的重要条件B.责任往往产生于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的互相帮助和彼此承诺C.每个人都要承担责任,但每个人的责任又不尽相同D.个人承担的责任越多,他就越幸福2.我们的班集体是我们每个同学的班集体,建设我们的班集体,就要( )自觉维护班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班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班集体建设贡献才智发扬班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班集体遇到的困难在班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班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敢于同影响班集体利益的言行作斗争A.B.C.D.3.进入中学以后,面对新环境、新同学,

3、我们都希望能生活在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中。下列做法不利于建设良好班集体的是( )A.王强以耽误时间为借口,拒绝担任学习委员B.小华积极维护班级的课堂纪律C.学校要开新生联谊会,小飞积极报名参加D.小杰主动为成绩差的同学辅导功课4.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公安机关在办理监护侵害案件需要询问未成年人时,应当考虑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采取和缓的方式进行,防止造成进一步伤害。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B.社会保护C.司法保护D.学校保护5.在日常生活中,法律如同空气和水一样,时刻与我们相伴。这一浅显的说法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是( )A.生活完全依赖于法律B.

4、法律来源于生活C.生活离不开法律D.违法的人需要学法6.下列关于法律的认识,正确的是( )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法律是仅对违法犯罪人员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法律同道德、纪律一样,都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合法权益的行为规范A.B.C.D.7.下列做法不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 )父母把逃学的儿子送回学校爸妈赌博成性,13岁的孩子流浪在外我国人民法院成立审理未成年人犯罪的少年法庭政府建立和完善适合未成年人的文化生活活动场所商贩向中学生偷售涉及淫秽、恐怖内容的书刊家长为未成年子女订婚A.B.C.D.8.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

5、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这一观点强调( )A.法律要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B.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C.公民的法律认同是法治力量之源D.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则9.2020年12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研究报告中指出,我国目前留守儿童近6000万人。对无人看管的留守儿童来说,由不良行为到违法犯罪仅一步之遥。这警示我们青少年要( )树立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要防微杜渐,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远离社会,不与他人交往,以避免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A.B.C.D.10.现代社会生活中,没有法律是难以想像的,生活离

6、不开法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 法律规范着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是我们应树立的价值标准A.B.C.D.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11.某些班集体凝聚力不强,损害集体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这样下去非但不利于集体发展,而且对集体成员的健康成长也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建设美好集体,是集体成员共同的责任,美好的集体应该具备哪些特征?(4分)12.“毫不客气地说,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有相关的法律伴随着他,法律与我们的生活在各方面都密切相关。”根据材料,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说生活与法律是息息相关的。

7、(4分)13.我国目前现行有效的法律有两百多部,这些法律涉及到社会运行、人民生活、各行各业以及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各种企业组织乃至个人都有法可依,社会的平稳运行、人民的幸福生活都离不开法律,请你谈谈法律有什么作用。(4分)三、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4. 某校七年级(4)班是一个让所有老师都感到头疼的班级,这个班纪律松散,如同一盘散沙,每个人都各行其是,全然不顾班级的利益和荣誉。班级搞集体活动时,他们总是互相推诿,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他们还总是互相拆台,互相攻击。虽然七年级(4)班的所有同学都对自己所在的集体不满意,但是,绝大多数同

8、学心中依然有着对美好集体的憧憬。(1)假如让你来描绘集体的愿景,你会怎么回答?(2分)(2)请你从“美好的集体对于我们成长的意义”这一角度,劝说四班的同学为集体的发展做出努力。(4分)15. 小花是某校七年级的一名女生,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但她家住在偏远农村,那里存在严重的重男轻女现象。她父母认为女孩子读书没有用,要她辍学打工,小花被迫离开学校到浙江打工挣钱。阅读上述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小花父母的行为违反了哪些法律?(写出两部法律的名称即可,2分)(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国家为什么要制定这些法律来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4分)四、活动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6分)16. 虽然

9、大家都知道“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但仍有人违反交通规则;虽然大家都明白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但仍有人酒后驾车,甚至醉酒驾驶;虽然大家都清楚吸毒贩毒属于违法犯罪,但仍有人铤而走险这些现象从不同侧面折射出人们规则意识的淡薄和法治观念的缺失。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必须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氛围。(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法治中国的建设对青少年有什么要求?(2分)(2)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有力保障,说说你对“法治”的认

10、识。(2分)(3)你校法律宣讲团将在全校进行法治宣传活动,请你设计宣传标语。(两条即可,2分)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A解析:这句话的寓意是我们要学会担当才能成长,才能体验成长的幸福,A说法符合题意。故选A。2.答案:C解析:都属于建设班集体的积极有效的方法,故选C。3.答案:A解析:集体建设有赖于每个成员的自觉愿望和自主行动,A中王强的做法不利于建设良好班集体。A符合题干要求,故选A。4.答案:C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我国对未成年人设置了家庭保护、社会保护、学校保护和司法保护四道防线,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题文中对未成年人实施保护的主体是司法机

11、关,所以属于司法保护,正确答案选C。5.答案:C解析:无论家庭生活、学校生活还是社会生活中,法律都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既受到法律保护,又受到法律约束;既享有法律赋予的公民权利,又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所以选C。6.答案:C解析:根据教材知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法律的作用:(1)法律规定人们享有什么权力,应该履行什么义务,并对侵犯他人权力和不履行义务的行为给予制裁。(2)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人之间纠纷或矛盾的作用。(3)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功能,并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

12、活的有序与和谐。所以答案选C。说法错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说法不正确,道德是靠社会舆论和个人良心保证实施,不是靠国家强制力实施的。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内容及要求。中父母把逃学的儿子送回学校是在保护子女的受教育权,符合家庭保护的要求;中的父母没有以身作则,不关心子女;体现了司法保护的要求,有助于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社会保护的体现,也是正确的;违背了社会保护的原则;中家长为未成年子女订婚不符合家庭保护的要求。因此符合题意的是,应选A。8.答案:C解析:题文中卢梭说法律要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是指让公民从心里对法律认同,自觉遵守法律,运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所以

13、答案选C。ABD的说法是法律的特征和性质,都不符合题意。9.答案:D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预防违法犯罪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不良行为与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不良行为如果不能及时制止,发展下去就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题文中留守儿童的事例警示我们青少年要自觉遵守法律,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远离社会、不与他人交往的观点错误,项不能入选。所以正确答案选D10.答案:D解析:题文中问题是与法律相关的,答案都是三个,因此可采用排除法来做。选项法律规范着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说法太绝对本身是错误的。法律规范我们的行为,但不是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答案选D。二、简答题11

14、.美好的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美好的集体是充满关怀与友爱的;美好的集体是善于合作的;美好的集体的是充满活力的。(一点一分,共四分)12.答案:(1)生活中的各种社会关系,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2) 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3) 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13.答案:(1)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2)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3)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我们的合法权利。三、材料分析题14.答案:(1)美好集体拥有共同的梦想,向往美好的前景,承担共同的使命,认同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一致的目标和追求,这就是集体的愿景。(2)美好的集体是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园,引领我们的成长。 在美好集体中,每个人都能在其中获得丰富的精神养料,拥有充实的精神生活,感受集体的关爱和吸引,凝聚拼搏向上的力量,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