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区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高二年级质量检测地理(旅游)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3303478 上传时间:2017-10-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4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区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高二年级质量检测地理(旅游)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河北区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高二年级质量检测地理(旅游)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河北区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高二年级质量检测地理(旅游)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河北区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高二年级质量检测地理(旅游)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河北区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高二年级质量检测地理(旅游)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区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高二年级质量检测地理(旅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区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高二年级质量检测地理(旅游)(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河北区 20122013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高二年级质量检测地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正确答案。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观察图 1 中的四种自然景观。回答 12 题。1要取得四处景观的最佳观赏效果,应遵循的原则自左向右依次为 ( )A选择特定地点、雨过天晴时、乘船、仰观 B远眺、仰观、低临水面、俯瞰C选择特定地点、远眺、雨过天晴时、仰观 D仰观、远眺、乘船、选择特定地点2形成左一地貌景观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侵蚀、沉积 B溶蚀、搬运 C搬运、沉积 D风化、侵蚀图 2 为温带某景区导游图。读图,回答第 3、4 题3在图示景区的主要自然景观

2、中( )A峡谷由河流下切塑造而成 B河流补给主要靠冰雪融水C瀑布的落差受径流量控制 D湖泊是火山口积水形成的4在景区服务设施中,依次布局游客中心、加油站、餐厅、巡防站的合理方案是( )A. B. C. D.中国海洋报2008 年 1 月 23 日报道,由于全球变暖,两极的冰川、雪山和太平洋海岛危在旦夕,不少人想趁最后的机会造访它们。因此,所谓的“末日旅游” 近年呈上升趋势。据此回答 5、6 题:5下列因为全球气候变暖而成为濒危景点的是( )乞力马扎罗山雪峰 澳大利亚大堡礁 大兴安岭森林 西湖风光A B C D6 “末日旅游”的不断上升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使全球变暖的趋势减缓 B使南北差距

3、缩小- 2 -C使生物更趋于多样化 D游客量大增会进一步破坏环境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推动了广西与东盟各国的合作迅速升温,旅游业的合作与发展明显更快。 2007 年,广西接待东盟国家旅游者达 46 万人次, 、而举办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之前的 2001 年只有13 万多人次。据此面答 7-8 题:7广西发展旅游业的国际区位优势主要表现( )A政策优惠,旅游资源丰富 B交通通达度高,航空运输业发展迅速C广西沿海、沿边、沿江,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接合部D对外交流频繁,从业人员素质高8有利于打造广西与东盟国际旅游合作平台的措施有 ( )加强国际旅游交通对接,实现旅游交通便利化

4、大力营建高档消费场所,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复制各国著名人文和自然景观,营造国际氛围举办各种形式的旅游推介会,加强国际交流与沟通A B C D读我国山水风景区最宜欣赏时间与纬度关系图,回答 9-10 题:9我国南北方山水风景区欣赏时机主要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0按规律推理,处欣赏时间较短的原因可能是( )A纬度低 B 地势高 C雨季长 D气温高11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 2010 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旅游客源输出国,原因有:国土广大,旅游资源丰富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人造景观众多( )A B C D12 2007 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我国旅游市场

5、异常火爆。读“中国重点城市旅游实力比较图” ,有关图中各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海、广州、深圳是发展中旅游城市 B大连旅游人次比值大于西安C大连、西安的旅游资源类型相同 D北京的旅游实力是最强大的13下图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 ”意境的是( )- 3 -Aa 图 Bb 图 Cc 图 Dd 图“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这是宋朝诗人王禹偁谪居陕西时,描述山村风景的村行 。14下面四位同学对村行评论,正确的是( )甲:“马穿山径菊初黄”中的“菊初黄”同时包含了由视觉、

6、听觉感受到的景象;乙:“万壑有声含晚籁”中的“万壑”指的是遍布的黄土沟壑;丙:“荞麦花开白雪香”指的由视觉、嗅觉感到的春天景象:丁:“村桥原树似吾乡” ,是由视觉看到的景物,并引发的移情想象欣赏。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丙丁15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需具有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A要有自由支配的收入 B要有适宜出游的身体条件C要有出游的时间 D要大学毕业,有一定文化素质16现代旅游,就目的性来讲,占绝对优势的是( )A探亲访友 B娱乐、消遣 C科学考察 D采风问俗17下列旅游资源中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类型的有( )A安徽黄山 B傣族泼水节 C桂林山水 D青海的青海湖18下列世界遗产与其所在省区的连线,

7、对应正确的是( )A大足石刻一重庆 B黄龙安徽 C龙门石窟云南 D丽江古城山西19关于把握观赏自然美景良机的正确叙述是( )A到黄山、庐山旅游,秋季的观赏效果最佳B游览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选择雨过天晴的时候最佳C观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宜选择阳历 8 月 l8 日D反映哈尔滨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夏季的观赏效果最佳20旅游地造成生态结构失调,导致环境功能减退的主要原因是( )A修建道路、旅店、餐馆等服务性设施所致 B旅游地居民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所致C旅游者的触摸、拍照等所致 D个别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所致21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A动植物资源的利用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C保护旅游资

8、源 D制定旅游法22在进行旅游景区规划过程中,保护和营造旅游资源特色的工作有( )研究旅游区的历史文化格局 设计保护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方案营建高雅的旅游环境 改善交通条件A. B. C. D.23目前,许多地方提出了“绿色旅游”的口号,主要是针对 ( )A旅游活动对动植物的破坏 B旅游活动对文物古迹的破坏C旅游活动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D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4河南省某著名景点旅游旺季游客爆满,非常拥挤。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4 -A增加淡季的吸引力 B和周边景区合作,做到客流的协调C实行限时游览 D禁止游客旺季前来游览2004 年 2 月 13 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宣布

9、,我国的广东丹霞山、河南云台山、云,南石林、黄山、庐山、嵩山、张家界、五大连池等八处为“世界地质公园” 。25其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五大连池 B石林 C嵩山 D庐山二、综合题(共 50 分)26阅读江西省三清山旅游景区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 1 0 分)位于我国江西省东北部上饶市境内的三清山,属典型的花岗岩地貌景观,该地断裂、裂隙发育,上亿年的风雨侵蚀,造就了奇峰怪石的景观,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也是江西省重点开发的旅游景区。(l)图中所列的景点名称反映该景区既有自然旅游资源,也有人文旅游资源,各举两例。 (2 分)(2)简述三清山旅游景区奇峰怪石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

10、 (4 分)(3)分析三清山旅游景区开发的有利条件。(4 分)27. 2011 年 6 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图 20 是杭州西湖主要景点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5 -(1)如果游览杭州西湖,出游前可以通过新闻媒介、_、_等途径收集相关旅游信息,初步了解其景观内涵。 (2 分)(2)西湖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有_、_、_ (3 分)(3)观赏三潭印月、雷峰夕照、苏堤春晓景点的最佳做法是_ 。 (2 分)a置身其中,近而观之 b适当距离仰视 c在较高位置俯视 d把握观赏时机(4)杭州西湖为免费开放的世界文化遗产。谈谈免费开放举措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_(3 分

11、)28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主题性旅游形式,近年来在神州大地逐渐兴起。读下列图文材 料,回答问题。 (12 分)(l)用实例评价 A 区域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6 分)(2)进一步合理并发 B 地旅游资源应采取哪些措施?在协调入地关系方面应注意什么问题?(6 分)- 6 -29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9 分)a 城市应对矿产资源枯竭问题,更加重视发展旅游业。请填表说明,发展旅游业对促进 a 城市持续发展的作用。30读甲省某景区主要景点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两题。 (9 分)(1)请概括图 8 所示旅游景区主要景点的分布特点。 (3 分)- 7 -(2)图 8 所示旅游景区的服务设施受到游客好评。请据图简述其原因。 (6 分)附加题(20 分) (市重点学校:外大附校、二中、二十四中、五十七中、扶轮中学必答,其它学校选答)红树林是一种枝繁叶茂,根系发达的海岸植被,林中栖息着多种鸟类。广西红树林分布区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该保护区的红树林正作为旅游资源被适度开发。保护区管理部门在红树林景区为游客提供望远镜,或修建浮桥(见图11、图 12) 。请从旅游景区三要素来简要评价这种做法。-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