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3031909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1.礼记孔子闲居中,子夏询问孔子怎样才能成为民之父母,孔子说:“夫民之父母,必达于礼乐之原。”即君主、卿大夫应当遵守礼乐之规则,才能为民之父母。这说明礼乐制度的主要作用是A. 强调民本观念B. 强化等级秩序C. 缓和社会矛盾D. 规范统治行为【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礼乐制度的主要作用,主要考查对史料的理解和分析。礼乐制度分礼和乐两个部分,礼的部分主要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最终形成等级制度;乐的部分主要是基于礼的等级制度,运用音乐进行缓解社会矛盾。孔子认为君主、卿大夫应当遵守礼乐之规则,

2、即统治阶级也应该像父母子女之间一样有等级伦理规则,可见礼乐制度有利于规范统治行为,维护统治秩序。D符合题意,故选D;A材料无法体现,B、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B、C。2.北京大学张传玺教授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还有不少学者认为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若以此为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A.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民主制度B.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似C.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D.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答案】C【解析】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生命力,C正确;古代政

3、治不是民主,A错误;古代政治是专制,现代是民主,B错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小农经济的产物,D错误。3.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使清政权在“中年”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A. 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 使专制下权力发生转移C. 国家行政机构不断完善D. 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作者认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说明在作者眼中,军机处的设立使专制下权力发生转移,对

4、皇帝权力有所约束,故B正确。A项描述与材料“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转变的描述相悖,排除;材料并未提及国家行政机构的演变,故无法得出行政机构不断完善的结论,排除C;军机处属于封建专制制度,不可能借鉴西方民主制度,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答的过程中,学生容易结合所学便轻易作出判断,提醒学生解题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先入为主,尊重材料才是提高成绩的不二法门。4.有学者认为,古罗马雕刻在艺术创造性上弱于古希腊。古希腊的作品多为“人化”的神女和英雄,闪烁着人性的光芒;而古罗马的雕刻作品多是歌功颂德的大型历史题材,当中加入了纯粹的功利性因素。这表明A. 艺术创作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B. 民主氛围决定人

5、文主义发展方向C. 希腊文明的程度高于罗马文明D. 罗马扩张促进了艺术风格的融合【答案】A【解析】【详解】古希腊作品闪烁着人性光芒是民主政治带来的结果;古罗马雕刻作品多是歌功颂德的大型历史题材受到专制统治的影响,因此这一现象体现了政治因素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故答案为A项。B项表述绝对,民主氛围会影响人文主义发展的方向,但不是决定因素,且古罗马并未实行民主政治,排除;古希腊、罗马文明没有程度高低之分,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罗马艺术风格融合的信息,排除D项。【点睛】古希腊民主化的政治氛围在古希腊深入人心,人们无论对待艺术还是外界的文明都保持一种纯朴简单的情怀,并具体到雕刻艺术中,他们在艺术上追求的是一

6、种“自然的完美主义和人本主义精神”,因此古希腊的作品多为“人化”的神女和英雄;而古罗马的共和与帝国专制制度则是一种高度中央集权的统治,这使得人民的自我意识薄弱,臣服并听命于君主,因此古罗马的雕刻作品多是一些歌功颂德的题材,带有功利性色彩。5.根据“光荣革命”后建立的政治制度,英国由少数贵族掌管政权。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淘汰这说明“光荣革命”A. 对英国历史进程影响很小B. 确立了民主的基本原则C. 正式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D. 未改变英国国家权力结构【答案】B【解析】【详解】“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民主制度保证了工业革命

7、的顺利发生,但工业革命后它成为陈旧的制度而被淘汰,说明光荣革命只是确立了民主原则,故B项正确;“光荣革命”对英国历史进程影响很大,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标志着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故A项错误;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权利法案的颁布,故C项错误;“光荣革命”改变了国王专权的局面,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故D项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根据光荣革命后建立的政治制度,英国由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淘汰”,结合所学英国君主立宪制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史实分析解答。6.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于废除政治强制,遵守政治生活和公共生活中

8、共同的规则。西方近代议会民主制建立过程中体现以上规则的通行做法是A. 暴力革命推翻君主专制B. 改革完善议会民主制度C. 发展经济推动政治改革D. 制定宪法保障民主政治【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建立民主政治过程中,都离不开宪法和法律的保障,其通行做法都是制定宪法保障民主政治故D正确;A不符合美国和德国,排除;B不符合德国,排除;C不属于西方近代议会民主制建立过程中的做法,排除。7.有学者认为:“近代的法国人民深受启蒙思想家的影响,他们曾先后信仰过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学说,并为此流血战斗,建立政权制度,正是多元化的思想带来多元化的政治设计,引导

9、着法国人民一直高举着革命的旗帜。”该学者旨在A. 说明启蒙运动对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性B. 揭示近代法国政体频繁更替的原因C. 肯定法国大革命后建立的共和制D. 说明大革命加剧了法国的社会动荡【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学者旨在强调“多元化的思想带来多元化的政治设计”,这引导法国人民“一直”进行“革命”,即法国政体在多元化的思想引导下频繁地更替,故选B。材料主旨在于强调“多元化的思想带来多元化的政治设计”,AC都不能体现政治设计的多元化,排除;材料强调思想多元化带来的社会动荡,而不是大革命,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近代法国政体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及再认再现

10、所学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材料“多元化的思想带来多元化的政治设计”。8.从南京条约签订开始译注的大量的国际法著作为晚清社会带来了新的观念,并开始纷纷向海外各口岸派遣公使和领事,使中国的使领馆制度日趋形成。中国外交也开始重新通过国际法上的谈判方式来解决清政府和他国之间的争端。材料表明近代中国A. 通过运用国际法谈判维护了国家主权B. 在西方列强侵略的过程中逐渐融入世界C. 领事裁判权的丧失促进了外交近代化D. 在不平等条约的影响下转变了外交观念【答案】B【解析】【详解】中国外交也开始重新通过国际法上的谈判方式来解决清政府和他国之间的争端,说明在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过程中,中国外交逐渐通过国际

11、法来解决国际争端,说明中国逐渐融入世界,B正确;近代中国虽然通过国际法来解决国际争端,但并没有维护了国家主权,A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领事裁判权,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在国际法著作的影响下,中国转变了外交观念,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中国外交也开始重新通过国际法上的谈判方式来解决清政府和他国之间的争端”,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9.“资政新篇比天朝田亩制度新,它体现了时代精神,反映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将来临的征候”,资政新篇的时代精神主要体现在:A. 代表了中国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主张B. 推翻封建土地制度发展资本主义C. 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D. 反抗西方殖民侵略争取

12、民族独立【答案】C【解析】【详解】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由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它的主要内容是: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开设新式学堂等。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迫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资政新篇第一次提出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具有开创性意义,故C正确;资政新篇是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新方案,是农民阶级的施政纲领,A错误;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土地制度,B错误;资政新篇是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新方案,并非为了反抗西方殖民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

13、息是“资政新篇的时代精神”,联系所学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分析解答。10.19世纪末期,晚晴朝臣和士大夫纷纷上折反对与日本议和,曰:“日本提出的赔款割地的各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材料表明这些朝臣和士大夫A. 认为法英俄是继日后侵华的主要敌人B. 奋发图强的思潮已经开始兴起C. 对当时中外时局的认识比较清醒D. “天朝上国”观念依然根深蒂固【答案】C【解析】从材料提示的时间和事件来看,可以判断材料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被迫与日本议和,日本提出了割地赔款的苛刻要求。材料中,朝臣

14、和士大夫分析了答应日本要求的可能后果,即按照日本要求签约将会导致列强瓜分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由此可见,材料中朝臣和士大夫对当时中外时局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因此,C项符合题意;A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材料强调的是朝臣和士大夫分析预测了法英俄等将会纷起瓜分中国的形势;B、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11.鸦片战争以后的救亡叙事中,排外与仇外是中国民众的普遍心理,然而到了辛亥(革命)前后,“排满一救国一抵抗侵略”成为惯用论述逻辑,认为“外人”仅为“及身之祸”,而“满虏”则为“祖父之仇”。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 列强侵华程度的加剧B. 民族救亡

15、意识的兴起C. 向西方学习层次深入D. 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答案】D【解析】【详解】前后,民众把“排满”放在第一位,反映出当时民众对清政府的不满,主要是因为清政府新政和预备立宪的欺骗,使民众把矛头指向了清政府,故答案为D项。前后,列强侵华程度没有加剧,排除A项;早在19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民族救亡意识就已经兴起,排除B项;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就主张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排除C项。【点睛】晚清预备立宪这项政治活动有着保守性和欺骗性,这场宪政改革涉及的内容极其庞杂,触动了社会的方方面面,预备立宪的措施加剧了中央与地方、满汉之间、阶级之间的矛盾,引起了社会的极大混乱,加速了它的覆灭。预备立宪的直接后果是,加速了清朝的灭亡,催生了新的政治制度。12.中国文化转型载:五四启蒙运动不过几年,即迫于情势而转向救亡运动,其效用自然有限。陈独秀、李大钊很快转向了实用文化层次(政治革命领域),钱玄同、刘半农、胡适等人转向了普及文化层次(教育领域),鲁迅最终也选择了“血与火”的方式,材料表明A. 五四运动的主要作用是思想启蒙B. 新文化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C. 先进的中国人采用不同方式救国D. 中国革命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