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3029715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第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8分。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统计,商代31位君主中,真正能向诸侯发布强力号令的只有

2、6人,而西周君主与诸侯之间形成了分封与受封的主从关系,天子可以号令诸侯。这说明西周分封A. 扩大了宗法关系 B. 实现了对边疆的有效控制C形成了专制王权 D促进了国家结构的紧密化2.左传中有大量的预言,但不再采用巫祝占卜的方式,而是以人物的品行来预言家族的兴衰,以统治者敬天保民的情况预言国家的治乱,这反映出当时A修史缺乏严谨的态度 B宗教迷信思想的盛行 C重视修身立德的做法 D礼乐制度的影响深远3.西周的礼制非常严格。在丧礼中对王朝的三公及诸侯一级贵族的赐谥,由太史负责;而对公卿一级贵族的赐谥工作则由低于太史的小史负责。这一举措A促进了文化交流与认同 B有利于巩固社会等级秩序 C保障了贵族的政

3、治特权 D形成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4.孔子在政治上认为“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在讲学和行礼时都使用洛阳雅言(周朝官方普通话)。这反映出,孔子A. 以讲学践行政治理想 B. 坚守正统的思想观念C. 重视学生的礼仪教育 D. 排斥社会的主流思想5.春秋中后期,晋、楚、秦等国相继开始推行县制。晋国县制尤为发达,卿大夫都在各自领地内设县,委任有军功者为其长官。春秋中后期,县制的推行 A冲击了传统的政治秩序B废除了贵族世袭特权C强化了周王室统治权力 D加剧了列国兼并战争6.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所立的琅琊碑文中记载:“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圣智仁义上

4、农除末。”据此,可以推知秦朝A重儒思想的治国理念 B外儒内法的统治思想C法儒思想的合理并存 D焚书坑儒的专制政策7.对下面地图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描述准确的是A秦朝大规模推行郡县制 B西汉初期推行郡国并行制C藩镇割据造成国家分裂 D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8.在唐代,中书省或由皇帝处领旨,或将宰相议决之事,交其属下中书舍人起草诏令。中书舍人在制作诏令过程中,可互相商量,并允许“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五花判事”A. 推进监察制度发展 B加大了分化相权力度C. 旨在避免决策失误 D有利于加强君主集权9.右图的菩萨像取自敦煌莫高窟壁画,画像衣纹线条非常柔软,好像被风吹起,一叠一叠的。这种线

5、条,完全脱离了印度的画法,而接近于东晋顾恺之的“春蚕吐丝”。这反映了唐朝A南方艺术风格成为主流 B佛教文化开始了本土化C国家统一促进文化融合 D绘画注重意境忽视法度10.北宋初年振作士风、砥砺名节的代表是范仲淹。他“以天下为己任”,一生三次因谏议而遭贬黜,当时的士大夫认为他一次比一次光荣。据此可知,当时A儒学复兴运动遭受巨大挫折 B克服私欲并回服良知成为共识 C专制集权不断强化控制舆论 D注重气节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11.北宋政治家王安石认为:周、秦之败亡在于“周强末弱本以亡,秦强本弱末以亡,本末惟其称也”。结合所学,王安石论及的“本末”应指 A. 礼制与法制B君主与宰相 C中央与地方 D“中学

6、”与“西学”12.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他认为做学问如想求得根本,就不要拘泥于对古代经书的追根究底。这表明陆九渊A主张自由阐释儒家经典 B否定传统儒学的权威地位C强调自身的修习与领悟 D赞同朱熹格物致知的方法13.元至元八年(1271年),以大儒许衡任太学国子祭酒,开始用程朱理学教授包括蒙古贵胄子弟在内的太学生。皇庆二年(1313年),程朱学派的四书五经传注被指定为科场的标准答案。这反映出元代程朱理学A. 日益走向世俗化的发展方向 B. 比先秦儒学更具有思辨性C. 以教授蒙古子弟为主要任务 D. 逐渐被纳入国家政教体制14.明永乐帝即位后,内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但诸奏章并不经过

7、内阁,一切批答皆出自皇帝。仁宗以后,六部渐秉内阁之意行事,内阁逐渐成为执政的中枢。这反映出明代内阁A行政职权已有所变化 B. 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C已成为法定中枢机构 D. 执掌机密事务的决策15.顾炎武认为,君与臣都是为民而立,他们取得俸禄都是因为有管理之责,行代耕之义,因此,君与臣“一也”。他还反对君主有“绝世之贵”,取“无事之食”。这说明顾炎武A强调为学应求务实的学风 B分析当朝政局动荡的内因 C用民本思想批评君主专制 D论述了君主统治的必要性16.明清时期的民间信仰中,各种神祇十分庞杂,其功能往往足以覆盖民间生老病死一切所求,其中以城隍、关帝、观音、妈祖的影响最大。这表明民间信仰A促进了

8、市民阶层的兴起 B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C受宗族观念的影响较大 D带有很强的功利性色彩17.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即行规定:除官方印行宣传基督教教义的三种“真道书”外,“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也,否则问罪也”、“凡一切妖书,如有敢念诵教习者,一概皆斩”。这些规定旨在A扫清西学传人中国的障碍 B推行切实可行的文化政策C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 D赢得辖区士人的广泛支持18.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大体完成了“最初启动”中国现代化的使命,尽管这一使命是在不知不觉之中,甚至是以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方式完成的。这一观点主要是基于洋务派A. 选派幼童出国留学 B. 倡行“中体

9、西用”的文化主张C. 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D. 建立了近代化海军和军事工业19.19世纪末,强学会相继在北京、上海成立,很快便吸引大量士人参与,包括两江总督张之洞等帝党官僚;而此时的兴中会仍只是在海外华侨中和港粤之间联络,且被大多数士人视为“乱党”。这反映出当时A. 中体西用思想仍具有市场 B. 社会革命团体大量涌现C. 改良思想更易被社会接受 D. 沿海地区思想更为激进20.下表反映了20世纪前后中国对西方学术著作的翻译占比情况,这种变化可以说明20世纪初数据来源20世纪以前20世纪初东西学书录译书经眼录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75.3%13.9%19.6%60.9%A. 知识

10、分子被动了解西学 B. 从制度层面变革中国文化的迫切要求C. 西学观念已成社会共识 D. 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开始在中国传播21.新文化运动开始时,陈独秀指出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在于它只是“一党一派之所主张”,“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故今后的革命,要由“党派运动进而为国民运动”。陈独秀强调A革命成功后要注重开发民智 B政治斗争无益于解决社会诉求 C民众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 D唤起民众的政治觉悟意义重大22.1922年李大钊加入国民党时,曾向孙中山声明自己不能退出共产党,孙中山明确表示说:“这不要紧,你尽管一面作第三国际党员,一面加入本党帮助我。”这说明孙中山 A欣赏中国共产党员的个

11、人能力而不考虑其他的因素 B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弱小还不足以影响到其地位 C开始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D认可中国共产党是参与世界革命并独立存在的团体23.共进社在1922年成立时主张“提倡文化,改造社会”。1925年提出了“唤醒一般民众使之奋起”“武装民众”“以民众的武力打倒一切统治阶级”的口号。这一变化可以说明A知识界的爱国热情不断高涨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加深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D新民主主义革命得到民众拥护24.1935年,由田汉、夏衍编剧的抗战故事片风云儿女上映,它反映了19311935年知识青年的觉醒和成长,其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以奔放的革命热情,激昂的旋

12、律唱出了时代的声音,其影响远远超过影片本身。这表明 A抗日救亡成为当时社会主题 B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取得巨大成功C电影丰富了民众的日常生活 D坚持无产阶级领导革命的必要性25.1956年,中国文化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戏曲剧目工作会议,会后不仅许多传统剧目经整理加工后重新上演,而且在这年秋天,北京还自解放后第一次上演了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柔密欧与幽雨叶(当时的译名),由此可知,这次工作会议A旨在恢复传统的戏曲剧目 B强化了对文艺创作的意识形态要求 C贯彻了党的文艺工作方针 D纠正了文化事业中的“左”倾错误26.苏格拉底说他一辈子除了考虑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并且实行正义和避免非正义以外,任何别的事

13、情都没有做。柏拉图最重要的理论著作理想国主要讨论的就是正义。亚里士多德更关注什么样的正义是最现实和可能的。据此可知,这些主张 A捍卫思想自由与民主权利 B致力于实现公民内部的平等 C试图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质 D源于对当时民主政治的反思27.14世纪以来,画家能够把自己的形象画入宗教作品中,一方面是生动地表明创作者的身份,另一方面是这一时期画家享有一定程度的“自由创作”权利,他们可以像赞助人一样出现在重大宗教场合,表现了他们与赞助人一样高贵的想法。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A自画像成为普遍的艺术表现手法 B以人为中心的自我意识日益强烈 C人与人的社会经济地位日趋平等 D教会的神权统治受到了沉重打击28.西方学者对近代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作了如下描述:“它是破坏现存秩序的个人主义强大潮流的产物”“具有回到早期根源的性质”“认为人性无比腐化和堕落”。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