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3029242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广东省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广东省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广东省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广东省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全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1.战国时期至汉初,官僚贵族豢养舍人的现象十分普遍,舍人们协助主人处理家务或政务,还可能被主人举荐做官。西汉中期以后,在朝廷打击下,这些舍人逐渐大量补任郎官,成为正编官吏。这种变化说明西汉政府A. 废除举荐选官制以提高中央权威B. 推动私属公职化以强化专制集权C. 打击世家大族势力以废除贵族政治D. 建立户籍管理制度以维护社会治安【答案】B【解析】A项不符合史实,西汉时期察举制就是举荐选官;B项正确,由“舍人们协助主人处理家务或政务,还可能被主人举荐做官”到“这些舍人逐渐大量补任郎官,成为正

2、编官吏”可以看出把私人的下属变成公职,以此加强专制,故本题答案选B项;C项说法错误,当时没有废除贵族政治;D项不选,题干中没有体现“户籍管理”。2.东汉前期,豪强地主田庄的规模都十分巨大,劳动者多为投身于田庄寻求庇护的农民,还有不少是庄主的同姓同宗,他们与庄主形成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这体现出当时的田庄A. 土地归封建国家所有B. 呈现出自给自足的特点C. 能够与朝廷分庭抗礼D. 存在着分裂割据的隐患【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东汉豪强地主的强大,虽不足以与朝廷分庭抗礼但也存在着分裂割据的隐患,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田庄的土地归田庄所有,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到自给自足的信息,

3、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田庄还不足以能够与朝廷分庭抗礼,选项C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搞清备选项的内涵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史实的备选项。3.据高祖、太宗实录记载,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前夕,太白星多次在白天出现,于是出现“秦王(李世民)将有天下”的传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兄弟借此状告世民。这段史料可以用来说明A. 玄武门之变的真相B. 封建宗法制被破坏C. 儒学影响史书撰写D. 天文观测水平较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太白星多次在白天出现,于是出现“秦王(李世民)将有天下”的传言”可知高祖、太宗实录是为李世民进行玄武

4、门之变进行辩论,是儒家忠君思想的体现,C选项符合题意。仅从高祖、太宗实录记载中不能得出宣武门之变的真相,A选项排除。材料描述的是宣武门之变前夕的历史叙述,此时还未发生,未体现嫡长子继承制原则遭到破坏,B选项排除。天文观测水平较高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4. 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A. 防止官商勾结B. 维持社会等级C. 重义轻利D. 重农抑商【答案】B【解析】材料中唐太宗此话不但把工商业者归入“杂色之流”,而且杜绝了他们入仕为官的途径,体现了统治者对工商业者的歧视,目的是维持社会等级(工商业者出身的人不可授

5、官,朝贤君子可授官),题中材料没有反映对农业的重视,因此D项不正确,选B项;题中材料也没有体现AC两项。5.下表是1910年中国境内流通的货币形式。据此可以判断当时货币形式百分率(%)新的货币形式银币中国银元9.6外国银元43.4铜币新铜币5.9纸币银两票1.7银元票2铜钱票4外国钞票4.4旧的货币形式银锭14铜钱15据【美】郝延平中国近代商业革命A. 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 西方列强控制中国金融C. 中国融人世界市场D. 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压制【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表格可知,1910年中国境内流通的货币形式以外国银元为主,说明中国融入世界市场,故C项正确;A项中的“完全解体”不符合史

6、实,排除;题干表格不能说明西方列强控制中国金融,B项错误;题干表格只是反映1910年中国境内流通的货币形式,体现不出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压制,D项错误。6.下表1943年陕甘宁边区土布生产统计,表中数据综合说明当时布厂(家)织机(架)年产布(匹)占总产量(%)公营231852283220.7合作社营371792200020.0私营501501200010.9民间织户200005333448.4合计20514110116100A.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B. 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启动C. 个体生产的效率仍较高D. 官僚资本挤压私人资本【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此时期既有一定的公有制经济,还有

7、大量的私营和民间纺织户的存在,这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可知,新民主主义经济是在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经济之前由公营经济、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份组成的过渡性经济,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于1953年,与材料时间不符;C选项错误,分析表格中民间织户的织机数量和年产布数量等信息对比其他经济成分的数据信息可知,个体生产的效率较低;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经济情况,与国民政府控制下的官僚资本无关。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7.“当工业主义发现世界被分割成许多小的经济单元时,它就通过两种方式着手改变整个世界的经济结构了一个就是减

8、少经济单元的数目,扩大每一个经济单元的规模,另一个方式就是消除各个经济单元之间的贸易壁垒。”以下不能印证上述材料中观点的是A. 三次王朝战争后建立德意志帝国B. 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C. 英国发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D.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答案】B【解析】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是加强成员国之间的互相信任与睦邻友好,和材料所述的两个方式无关联,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三次王朝战争后建立德意志帝国实现了统一、世界贸易组织主张贸易自由,二者均属于消除各个经济单元之间的贸易壁垒的方式,所以选项A、D不符合题意,排除;英国发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是打开中国的市场,属于扩大每一个经济单元的规模的方式,选项C不符合

9、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8.公元前242年,罗马增设外务大法官,处理外国人和罗马市民之间以及外国人相互间事件,其主要职责为“依据其职权给予或不给予诉讼当事人以诉讼权、抗辩权或准予恢复原状等,使合法而不合理的权利丧失其法律上的保障,而使合理而不合法的关系则获得事实上的保护,如同合法的权利一样”。这表明在罗马境内A. 公民与非公民无区别B. 万民法取代公民法C. 外国人获得司法保障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答案】C【解析】公元前3世纪,罗马征服并统一了意大利半岛,然后向地中海地区扩张,伴随疆域的扩大,管辖人口的增多,原有的公民法已经无法满足处理不同民族、种族间的矛盾的需要,罗马公民侵犯外国人的利益是

10、合法的却是不合理的,表明外国人获得司法保障,故选C;公元前3世纪公民与非公民存在区别,A表述错误;公元3世纪万民法取代公民法,B错误;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9.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要求的“平等”往往局限在“市民”范围之内,而启蒙学者中较先进的人物则把平等明确地扩大到一切人,且从政治平等上升到财产平等。这一变化反映了A. 市民阶层力量削弱B. 封建专制统治加强C. 人文主义不断传播D.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到了启蒙运动时期,资产阶级对社会改造的能力和目标增强,对“平等”的追求在范围上不断扩大,在内涵上逐渐拓展,这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

11、,D项正确;资本主义发展,市民阶层会壮大,A项与史实不符;B项是背景,与材料现象出现没有直接关系;材料体现的是人文主义精神随着启蒙运动发展,不是得到“传播”而影响扩大,C项是结果。10.英国史学界对1832年议会改革后的议员成分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工业、商业和知识界等“中等阶级”的议员,在议会中所占比例约四分之一;贵族(及其子弟)和地主议员占议员总数的一半以上。这反映出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A. 抑制了“中等阶级”的发展B. 加速了贵族政治的瓦解C. 推动了英国工人运动的兴起D. 使工业资产阶级控制了英国政权【答案】B【解析】1832年议会改革最终使得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参政权,故A错误;而最后

12、“中等阶级”议员,在议会中所占比例约四分之一,使得贵族(及其子弟)和地主议员人数减少了,这是议会改革的成果,所以B符合题意;由于贵族(及其子弟)和地主议员占议员总数的一半以上,所以D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与题意无关,故排除。11.有学者认为:“农业文明行政体制驱赶下的工业化国家与工业文明国家的冲突是异常惨烈的,败退也是符合了文明竞争规律的。即便是在二战中左右逢源,善于钻阵营空子的前苏联,也在冷战中衰亡,崩溃于一条腿走路下自身竞争力的无以为续。”材料表明苏联衰亡的主要原因是A. 农业发展水平长期滞后B. 冷战中美国的竞争C. 体制与生产力水平脱节D. 政治经济制度落后【答案】C【解析】由“农业文

13、明行政体制驱赶下的工业化国家与工业文明国家的冲突是异常惨烈的,败退也是符合了文明竞争规律的”可以看出农业文明体制与工业化矛盾;由“善于钻阵营空子的前苏联,也在冷战中衰亡,崩溃于一条腿走路下自身竞争力的无以为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与当时生产力脱节而衰亡,故本题答案选C项;A项不是苏联衰亡的原因,苏联在斯大林时期已经建立了工业化;B项不是主要原因;D项错误,苏联的衰亡不是因为制度落后而是制度存在弊端与苏联发展不符。12.下图反映的是某国际组织从1981年到2009年向各成员国提供贷款的情况(注:图中“其他”指的是贷款额低于112.95亿美元的国家的贷款总额百分比)。由此可

14、判断该组织A. 致力于消除国际性贫穷B. 促进了国际汇率的稳定C. 消除了成员国贸易壁垒D. 是南南合作的重要成果【答案】A【解析】从图表中可以看出,该国际组织主要提供给发展中国家贷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国际组织是指世界银行,世界银行贷款给成员国,有助于推动其经济发展,减少贫困,故A项正确;B项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排除;C项是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排除;D项不符合题意。点睛:首先从表格中分析出该组织的相关特点,从而判断出该组织;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四个选项即可。第卷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朝贡制度从内部而言是中原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及其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从外部而言则是中原王

15、朝对本国以外其他藩属国及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朝贡制度是索主国中国与东亚各藩属国之间政治秩序维护的主要手段,在古代东亚地区具有重要地位,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所指出:“纳贡是古代中国人唯一承认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形式。中国周边属都要对中国进行朝贡包括纳税、进贡方物等等。对此类朝贡中国各封建王朝也给予了相当丰厚的回赐。朝贡制度始于西周,至明朝达到鼎盛。朝贡国向明朝称臣采用明朝年号年历等;明朝政府则对其国王予以册封、赏赐。有些朝贡国在王位继承过程中出现的逆现象以及不守华夏礼节等问题,明朝政府多以发布谕令并遣使责问,同时对“却贡”等行为进行动诚和惩罚,而不是粗暴地干涉其内政。据陶继波明清时期东亚朝贡制度变迁略论等整理材料二 公元前241年,第一个罗马行省西西里行省建立。罗马对第一块海外领土”(印西西里行省)的管理,俨然是一副大国统治者的模样它拒结给予西西里行省“平等盟员”的身份与权利,而是公然室称西西里行省是“罗马国家的领土”,从而开启了赤裸裸吞并被征服地区的领土并削被征服民族的霸国强权政治的先河。公元前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