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3028741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附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乐”原指早期人们用以表达情感的文化活动,如诗歌、音乐、舞蹈等。西周时出现了十分严格的乐舞制度。祭祀时“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这样的变化A.遵循血缘政治传统 B.带有鲜明等级色彩 C.强化了专制皇权 D.顺应了儒学的发展2据西周大盂鼎铭文记载,周康王除了授予土地给盂之外,还赐给他“夷司王臣十又三伯”;在封鲁、封卫、封唐时,也同时赐有“

2、殷民六族”“殷民七族”“怀姓九宗”。这一做法A.反映了土地私有化趋势 B.加强了中央集权体制 C.加速了华夏族融合进程 D.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3中、英文的姓名书写是不一样的,英语中姓氏的特点是名在前、姓在后,而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名之前。中国人姓名书写特点反映的实质是 A.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B.专制王权强大C.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D.个人观念淡薄4战国时魏国最早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不再以“亲、故”而以“功劳”作为赏赐的标准,此后各诸侯国相继效仿并不断推陈出新。由此产生的影响是A.贵族竞相追逐利禄 B.世卿世禄制度日益瓦解 C.官僚政治得以确立 D.分封制得到进一步发展5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的核心是A.皇权至上 B.皇位世袭 C.三公九卿 D.首推郡县6朱元璋吸取元朝覆亡的教训,认为监察官吏得敢于充当有作为的“献替之臣”;“台宪之官不专于纠察,朝廷政事,或有遗阙,皆得言之。”这说明当时的监察官A.享有行政决策权B.有举荐人才之权 C.对朝政有谏议权 D.对政事有终审权7在宋朝,中央政府设转运使主管路级行政区的财赋,除神宗元丰改制时以外,宋朝始终没有放弃对转运使财赋转运的审计权,而且南宋还采用逐级申报财政的办法来对转运使进行监督。这表明在宋朝A.中央以转运使监督地方行政长官 B.政府重视完善地方军政体系C.财权是中央控制地方的重要手段 D.中央注重对地方的财政支持8汉武帝实行察举制

4、;东汉光武帝规定察举须“授试以职”,即给候选人一项职务,检验其是否具备吏能;顺帝时又规定察举之士还须参加考试,方以授官。察举制的演变说明东汉A.儒学独尊地位受到挑战 B.政府意在扩大统治基础C.官吏选拔重视德才兼备 D.士族门阀崛起遭到抑制9据统计,宋史列传中的北宋人物,出身于高官家庭的不过四分之一左右,而出身于布衣的则超过二分之一,时代愈晚,布衣出身的比例也愈高。而布衣官员入仕的途径,在北宋初期以科举出身的约占三分之一,在北宋中期已超过四分之三,到北宋晚期更超过五分之四。这反映了A.科举制更能选拔出最优秀的官吏 B.选官制度的开放和社会阶层的流动C.北宋官僚队伍膨胀问题日益严重 D.限制世家

5、子弟是科举制的特点10据统计,唐代官绅墓葬中,80%的墓志署名只写官衔,仅有8%以郡望(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署名,不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多数署郡望的情况。这说明了A.民族交融淡化了族群之间的差异 B.科举制度导致旧的门阀士族衰落C.大一统局面改变人们的家国意识 D.藩镇割据摧垮了世代荫袭的家族11古代雅典,五百人议事会为公民大会常设机构。该机构以抽签选举方式从雅典的10个部落中各选50名代表组成,议事会席位任期一年,不得连任,任何公民一生中担任议事会成员不得超过两次。这样的规定旨在A.杜绝僭主政治出现的可能性 B.保证各部落在公共事务中平等C.最大限度体现人民主权原则 D.努力实现决策的公正与

6、合理12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指出,雅典公民只是言辞的欣赏者,根据演说词的好坏来判断事实,而政治领袖们“忙于施展个人阴谋,以图获得对民众的领导权”。这一论述旨在A.表达对雅典公民的赞赏 B.说明民主政治存在弊端C.表达对民主政治的反对 D.说明政治素养的重要性13雅典民主政体从梭伦时期开始到伯利克里时期完成,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最高权力和立法机构,五百人议事会成为最高行政机关,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和监察机构。这种权力的划分A.不利于雅典公民参与国家管理 B.激发了居民参政的热情C.奠定了近代西方代议制的基础 D.呈现出三权分立的趋势14罗马法规定:丈夫对妻子嫁妆里的不动产,即使征得妻子的同意,也不得

7、出让或抵押。这表明在古代罗马A.法律强调对公民的人文关怀 B.个人权益受到严格限制C.法律注重对个人利益的保护 D.法律注重规范社会公共秩序15古罗马与古希腊相比,在政治制度上的最大贡献是A.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 B.创立了“轮番而治”的民主运作方式C.实现了君主制到共和制的转变 D.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民主的政体16,保守党第一任领袖罗伯特皮尔率领保守党获得大选胜利,迫使维多利亚女王同意其组阁,这被后世学者认为是责任制内阁确立的标志。材料说明,当时英国A.君主立宪政体确立 B.代议制不断完善 C.政党政治开始形成 D.王权已完全丧失172016年7月13日泰晤士报报道:英国历史上第二位女首相

8、特雷莎梅正式走马上任,接受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任命,组建新政府。这反映出英国政治体制的特点是A.首相对国王负责 B.议会对内阁负责 C.首相掌握着行政权力 D.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18一位代表在1787年制宪会议上宣称:“主要的危险来自我们的(州)宪法的民主成分。人民所行使的政府的权力会把其他部门吞没。没有一部(州)宪法规定了足以抑制民主的办法。”这表明A.保守派认为1787年宪法的民主原则会威胁社会稳定B.大小州之间关于如何分配权力方面的矛盾进一步激化C.美国独立初期的邦联体制不利于中央政府权力的强化D.美国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19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

9、写道:“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美国的民主制度离不开特定的自然环境、法制和民情B.美国的民主制度具有很强的可推广性C.美国的联邦宪法是一件好看而不实用的艺术品D.美国的联邦宪法是美国排除外部思想的影响而独自创制的20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亚当斯此举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C.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

10、派的斗争2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期间,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A.总统有控制议会的权力 B.总统是国家权力的中心C.行政权与立法权相制约 D.行政权力高于立法权力22. 1792年4月反法战争开始后,法军节节败退,法国人民紧急行动起来。各地纷纷成立义勇军,开赴前线。8月10日,巴黎人民再次起义,推翻了君主政体。9月2日,法国军队在凡尔登附近两次打退普鲁士军队的进攻,最终把敌人赶出法国领土,法国革命得救了。材料旨在强调A.法国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 B.人民群众推动了革命进程C.法国消除了君主复辟危险 D.外国武装干涉势力的

11、强大23近代普鲁士容克贵族实行长子继承制,即爵位、土地全部由长子继承,而其余子嗣则需要自谋出路。为了消化这些多余的贵族,国家鼓励参军,让他们凭借军功获得爵位。这导致的结果是近代A.德意志统一后军事快速发展 B.德国政治有很强的保守性C.普鲁士的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D.普鲁士贵族操纵德国联邦议会24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政治仍“受着封建骑士的子孙和教士的统治”,以普鲁士为例,1910年11个高级行政长官中有10个保持在贵族手中,此外,64%的行政专员和57%的县长也都是贵族。由此可以得知德国A.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缓慢 B.普鲁士操纵帝国政权C.封建贵族操纵德意志政权 D.政治现代化充满艰难2

12、5鸦片战争时,在三元里抗英斗争中,乡绅何玉成在其一诗中写道“下以保家室,上以纤国忧”。可见当时的一些乡绅A.初具民族主义观念 B.主动指挥了鸦片战争C.饱读儒家经典著作 D.已经走在近代化前列26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人欣喜若狂,“人们纷纷谈论我们这次可是一举而要为全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需要效劳了”。然而,“假想市场的美景冲昏了商人的头脑,使他们看不见障碍”。英国人之所以估计过于乐观,是因为A.受到过去的殖民“经验”的蒙蔽 B.忽视了中国自然经济的排斥力量C.忽视了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的决心 D.认为中国人乐意接受他们的效劳27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

13、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28清朝建都北京后,清廷在东北地区实施军事化管辖,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入,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而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北三省移民章程。这说明A.政策逐步调整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 B.向东北移民完全由政府主导C.移民政策的变化受外来侵略的影响 D.政府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辖29“官有三畏:畏洋人、畏革命党、畏姨太太;民有三畏:畏民贼

14、、畏蠹国虫、畏卖国奴;顽固党有三畏:畏拆城、畏剪发、畏易服;学生有三畏:畏作文、畏考试、畏读国文。”1911年宁调元作。这段材料说明A.中国进行政治革命与文学革命的必要 B.北洋政府官员统治腐败,教育落后 C.民国剪辫易服法令遭到顽固派的抵制 D.清朝政府统治腐败,科举考试扼杀人才30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宪政史上的里程碑,但却为后人诟病。“因人设法”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意,对此后北洋军阀视宪法为儿戏起到了不好的示例作用。这种评价主要基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强烈的排满色彩 B.缺乏明确反帝要求C.最终成为一纸空文 D.明显的限袁倾向31三字经自宋代问世以来,随时代发展而增改,以下为节录部分: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段。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其中“革命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