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8月月考试题理(含解析).doc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3027909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8月月考试题理(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8月月考试题理(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8月月考试题理(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8月月考试题理(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8月月考试题理(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8月月考试题理(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8月月考试题理(含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8月月考试题 理(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2.答题时,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各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烽火戏诸侯”是指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随意点燃烽火戏弄诸侯而失信于诸侯的故事。下列制度与“诸侯”相关的是A. 九品中正制B. 三公九卿制C. 分封制D. 察举制【答

2、案】C【解析】“烽火戏诸侯”讲述的是周幽王的故事,周幽王是西周的最后一位王,西周的政治体制是等级森严的分封制,“诸侯”就是分封制下的产物,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是魏晋时期的选官用官制度;B选项是秦朝的中央官制;D选项是汉代的选官制度。这些选项时间都不符合,故排除。2.西周时,周公死后,只有周公的嫡长子伯禽及其嫡系子孙才有祭祀周公的特权,伯禽的诸弟在他的率领之下,才能参加祭祀周公的祭典。这体现的是()A. 禅让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宗法制【答案】D【解析】【详解】西周时期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原则,只有正妻所生第一子方可继承王位,“嫡长子伯禽及其嫡系子孙才有祭祀周公的特权”正是宗法

3、制内涵体现,D正确。A是原始社会首领继承制度。B和D属于地方制度,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点睛】分封制的基础是宗法制还是井田制内容 链接点 政治 分封制、宗法制 井田制是西周分封制实行经济基础,分封制、宗法制建立在井田制的基础之上,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破坏,分封制、宗法制也随之崩溃 经济 井田制、青铜时代集体耕作 文化 礼乐制度 3.“无论是先秦的领主封建制时期,还是秦以后到清的中央集权时期,古代王朝国家都具有家族私有性。”该观点强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 王权与神权结合B. “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 君权受制于族权D.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答案】B【解析】题干中先秦时期并未体现出

4、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结合,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古代王朝国家都具有家族私有性。”说明了“家天下”观念在各个时期都存在,故B项正确;先秦以后的朝代并不能体现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结合,故C项错误;题干并未提到族权与君主权力的关系,故D项错误。点睛:材料“古代王朝国家都具有家族私有性”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从中分析出“家天下”观念长期存在。4.习近平在2015年10月访英期间曾说,中、英两国在各自历史发展中有许多相似之处,都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你认为我国秦朝与17世纪的英国在治国方面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共同点是A. 发展经济B. 武力掠夺C. 教育优先D. 制度创新【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

5、知识可知,秦朝建立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而十七世纪的英国创立的君主立宪制对后世也是影响极大,故D项符合题意;秦朝的建立没有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因为秦始皇后来实行暴政,秦朝二世而亡,故A项错误;武力掠夺不是我国秦朝对后世影响大的治国措施,故B项错误;“教育优先”不符合秦朝的史实,秦朝实行焚书坑儒,故D项错误。5.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下列史料中,对考证秦朝设郡数目最有说服力的是A. 春秋的记我B. 民间的传说C. 史学家的论述D. 秦简的记述【答案】D【解析】最能证明历史的真伪性的史料应该是当时历史时期的资料,秦简是秦朝时期记录事情的载体,所

6、以最能说明秦朝的历史,故D项正确;春秋是春秋时期孔子所著,故A项项排除;传说不一定符合历史原貌,故B项排除;C项属于二手史料,可信度低于秦简,故排除。6.封建国家的政治制度使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只凭皇帝个人的力量难以实现对国家的统治,于是设官分职。隋唐时期为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分工所采取的措施是A. 三公九卿制B. 内外朝制度C. 三省六部制D. 二府三司制【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为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分工所采取的措施是三省六部制,故C项正确;三公九卿制是秦朝的政治制度,故A项错误;内外朝制度是汉代的中枢机构,故B项错误;二府三司制是北宋的中枢机构,故D项

7、错误。7.按照中国史官传统与惯例,宋朝君主与大臣议事的任何场合,都需要有史官在场。该现象A. 体现政治的透明度B. 反映君主权力被削弱C. 说明史官地位提升D. 表明宋朝政治民主化【答案】A【解析】君主与大臣议事的场合有史官在场,将议事程序及内容记录在册,体现出政治的透明度。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BCD项。8.明太祖朱元璋为整顿吏治加强集权策划了四大案件,其中之一是诛杀宰相胡惟庸,此后明朝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发生的一个重大变化是A. 设置三省六部B. 废除宰相制度C. 设置军机处D. 废除科举制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明太祖吸收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教训,诛杀丞相胡惟庸,下

8、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并且规定此后各代不得再立丞相。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至此,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斗争中,皇权最终战胜相权。故B项是正确的。A项是隋唐时期;C清朝雍正帝设立的;D项是戊戌变法废除的。故排除ACD三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废除丞相制度【名师点睛】纵观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过程,可以看出始终伴随着两大基本矛盾:一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汉朝的中朝制度、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形成与完善,元朝的中书省制度就是皇权对相权的分离、削弱;二是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自

9、汉到元都不断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从而保证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皇权不断加强的中央集权发展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即不断削弱相权(从独相制互群相制),强化皇权;二是削弱地方权力,把地方权力收归中央。9.顾炎武说:“知封建之所以变而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日: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由材料可知,顾炎武认为A. 分封制下朝廷垄断多数权益B. 郡县制下地方占据多数权益C. 分封制与郡县制应并行使用D.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是治国良策【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顾炎武的

10、意思是分封制和郡县制都有缺陷,材料“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表明顾炎武认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是治国良策,故D项正确,C项错误;A项是郡县制的弊端,排除;B项是分封制的弊端,排除。【点睛】材料“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是解题的关键。10.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主要是因为A. 外国商品开始流人中国B. 中国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C. 君主专制受到严重冲击D.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答案】D【解析】据题干“鸦片战争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

11、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故D项正确;鸦片战争之前外国商品开始流入中国,故A项错误;中国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不属于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后君主专制尚未受到严重冲击,故C项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设问关键词“主要是因为”,学生再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性质变化的角度分析选项,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1.“这场中日之间的战争,是一次没有代差的实力对决,而且中国的实力总体还有一些优势,但是最终却失败了,30多年来的师夷长技只剩下一地鸡毛使有识之士开始从更深的层次思考中国的未来!”这场战争是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

12、【答案】C【解析】【详解】“中日之间的战争”“30多年来的师夷长技只剩下一地鸡毛”说明甲午中日战争检验洋务运动的失败,故C项正确;A是中英之间战争;B是英法联军发动战争,排除;D是西方英美等八个国家联合发动战争,排除。12.范文澜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概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时说:“宗派、保守、安乐三种思想,总根源在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最能体现太平天国“这些特性”的是A. 金田起义B. 定都天京C. 天京变乱D. 颁布资政新篇【答案】C【解析】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为争权夺利而引发的天京变乱,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是农民阶级局限性最为突出的表现

13、。故答案为C项。金田起义和定都天京不能反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排除A、B项;资政新篇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关,排除D项。13.为振兴太平天国,洪仁玕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该方案是A. 资政新篇B. 海国图志C. 天朝田亩制度D. 四洲志【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振兴太平天国,洪仁玕提出了资政新篇,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故A项正确;B项是魏源的著作,排除;C项是代表农民阶级利益的纲领,排除;D项是林则徐组织人编译的著作,排除。14.某校有几位同学在学习完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后,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看法。其中

14、观点有误的是A. 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D.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结束的是君主专制,而不是封建制度,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制度、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目的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辛亥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政治民主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极大的推动了近代化进程,故B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15.“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这八个字形象地说明了辛亥革命

15、的两大历史功绩:一是革了皇帝的命,二是革了辫子的命。这说明辛亥革命A. 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B. 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C. 引发了政治制度和社会习俗的变化D. 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答案】C【解析】材料“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说明了辛亥革命的两大历史功绩,前者是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后者是指辛亥革命以后,一些社会陋习发生了变化,如剪掉辫子、禁止缠足等等,故C项正确;AB项是指五四运动,排除;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点睛:首先要明确“皇帝倒了,辫子割了”的含义;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正确答案。16.历史的整理与总结须以事实为前提。以下是某同学在学运动后进行的知识总结,正确的是A. 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B. 巴黎和会是引发五四运动根本原因C. 中国政府最终签署了凡尔赛和约D. 在运动中起领导作用是中国共产党【答案】A【解析】巴黎和会是引发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不是根本原因,B项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