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3027896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0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24小题,共48分)1.2018 年 11 月 5 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召开,本次进博会除了商业性的目的外,也为世界上各个国家展示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各方面的成就以及发展的前景提供了平台。进博会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人类社会生活”的哲学。这说明:A. 哲学是一种智慧,是美好生活的向导B. 哲学是对世界的最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C.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凝聚D. 哲学与人类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来源于生活【答案

2、】D【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的相关知识。进博会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人类社会生活”的哲学。这说明哲学与人类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来源于生活,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哲学的功能的相关内容,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未涉及哲学的研究对象的相关内容,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C项中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D。【点睛】全面把握哲学的作用1.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真正的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3.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

3、上的精华,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理论只有来源于实践,作用于实践,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孜孜不倦的实践和探索,体现的是历史的眼光、缜密的思维、深刻的洞察和博大的胸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终结了哲学史上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纷争表明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生活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有力地证明了哲学对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巨大促进作用说明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孜孜不倦的实践和探索,体现的是历史的眼光、缜密的思维、深刻的洞察和博大的胸襟,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表明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生活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说明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正确且符合题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不能终结哲学史上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纷争,错误;哲学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有真正的哲学才对社会发展和变革的起巨大促进作用,错误。故选B。3.古人云“举头望明月”,人们从地球上望见的都只是月球的正面。随着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翩然降落月球背面,“玉兔二号”巡视器顺利登陆月球背地表,人类第一次直接揭开了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这体现了人的思维和客观存在具有同一性人类意识的形式与内容是一致的人们的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人类的太空探索具有社

5、会历史性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人类第一次直接揭开了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体现了人的思维和客观存在具有同一性,符合题意。人类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人类意识的形式与内容不一定是一致的,表述错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表述错误。材料中从古到今人们对月球的认识的不同说明了人类的太空探索具有社会历史性,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4.在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哲学两大基本派别的是A.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与“存在就是被感知”B. “古今异俗,新故异各”与“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C. “

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与“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D.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与“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答案】A【解析】【详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则属于唯心主义,故符合题意入选。“古今异俗,新故异各”属于辩证法思想,“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排除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了实践决定认识,属于唯物主义思想,“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体现了联系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思想,排除C。“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强调了认识

7、的无限性,“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属于不可知论,排除D。选A。【点睛】易错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展开的点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即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5.马克思是对的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一档通俗理论对话栏目,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160多年来,世界形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的活力和影响力依然不减。这是因为它提供了解决所有社会问题的现成答案随着社

8、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深化和发展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来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马克思不提供解决所有社会问题的现成答案,而是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最根本的方法论指导,表述错误;160多年来,世界形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的活力和影响力依然不减,这是因为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深化和发展,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符合题意;项说的是哲学的来源,但题目问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活力和影响力依然不减的原因,不是原因,不符合题意。本题选C。6.2019年春节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火了!影片幻想了由于人类

9、破坏自然导致气候恶化,地表已经无法住人,为了人类的生存,全球科学家们共同努力为地球安装了行星发动机,让地球逃离太阳系泊入比邻星轨道。从哲学角度看,影片中的这个情节展示了人类的伟大,人定胜天表明人在规律面前能有所作为启示人类可趋利避害创造联系警示人类要敬畏世界的物质性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从哲学角度看,影片中的这个情节警示人类要敬畏世界的物质性,保护自然环境。同时表明规律是客观的,但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建立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具体联系,项符合题意;自然规律是客观的,“人定胜天”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项说法错误;让地球逃离太阳系进入相邻星系

10、轨道,启示人类可趋利避害建立联系的具体形式,但不能创造联系本身,因为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点睛】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因此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7.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我希望岁月无痕,天地不老某市201路公交车上的最美寄语充满了诗情画意。从哲学角度看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

11、朋友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岁月无痕”只能是美好的祝福人在红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不染其心”是不可能存在的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不存在“天地不老”的现象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不存在“天地不老”的现象,正确且符合题意;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错误;人有主观能动性,人在红尘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说法错误。故选B。【点睛】物质的唯一特性与根本属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从物质本质上讲的,是相对于人的意识、精神而言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指物质存在的状态是怎样的,是

12、怎样存在的,或者说“客观实在”本身有哪些属性。8.“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王昌龄的这首采莲曲虽然只有28个字,但我们从有限的描写中,似乎可以嗅到荷花的清香,窥见采莲女的娇媚、采莲小舟轻盈的剪影,听见舟行击水的轻响、品出采莲女歌声的悠扬,让人沉浸在清新、生动的采莲意境中。这首唐诗所营造的意境是诗人对采莲女劳动场面的艺术再现是诗人对采莲女及其采莲过程的能动反映源自诗人对采莲女劳动生活场景的认识是诗人所生活的世界长期发展的物化场景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采莲曲这首唐诗所营造的意境,是诗人对采莲女劳动场面的艺术再现,也是诗人对采莲女

13、及其采莲过程的能动反映,正确且符合题意;这首唐诗所营造的意境源自于采莲女的劳动生活实践,错误;这首唐诗所营造的意境属于意识,并不是诗人所生活的世界长期发展的物化场景,错误。故选A。9.“基因编辑婴儿”“人工智能作恶”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给人类带来健康、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为此,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技术伦理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进行反思,希望科学技术能够真正造福人类。材料启示我们A. 具体科学需要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B.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C. 具体科学每一次进步都推动哲学的发展D. 哲学源自于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答案】A【解析】【详解】科学技术的进

14、步在给人类带来健康、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为此,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技术伦理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进行反思,希望科学技术能够真正造福人类,这启示我们具体科学需要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A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正确但都与材料主旨不符,均应排除。故选A。【点睛】如何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1)具体科学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思维科学知识。(2)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区别: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

15、和奥秘,哲学则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联系: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那种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有害的。10.2019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这表明如实反映客现实际的意识决定事物发展方向意识不仅能反映过去和现在,还能预测未来发挥意识的能动性能够提高活动的预见性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改造世界的前提A. B. C. D.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