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贵州省遵义市五校联考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33027070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17.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贵州省遵义市五校联考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年贵州省遵义市五校联考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年贵州省遵义市五校联考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0年贵州省遵义市五校联考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0年贵州省遵义市五校联考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贵州省遵义市五校联考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贵州省遵义市五校联考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期中物理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2.0分)1. 氢原子从能级A跃迁到能级B时,释放频率为v1的光子,氢原子从能级B跃迁到能级C时,吸收频率为v2的光子,若v2v1,则氢原子从能级C跃迁到能级A时,将()A. 吸收频率为v2-v1的光子B. 吸牧频率为v2+v1的光子C. 释放频率为v2-v1的光子D. 释放频率为v2+v1的光子2. 用波长为1和2的单色光A和B分别照射两种金属C和D的表面。单色光A照射两种金属时都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单色光B照射时,只能使金属C产生光电效应现象,不能使金属D产生光电效应现象。设两种金属的逸出功分别为Wc和WD,则下列选项正确

2、的是()A. 12,WcWDB. 12,WCWDC. 12,WCWDD. 12,WCWD3. 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 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它是由核外电子向内层轨道跃迁时放出来的B. 根据玻尔原子模型氢原子辐射光子后,其绕核运动的电子动能增大C. 太阳辐射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中发生的重核裂变D. Bi的半衰期是5天,100克Bi经过10天后还剩下50克Bi4. 如图所示,三根长直通电导线中的电流大小相同,通过b、d导线的电流方向为垂直纸面向里,c导线的电流方向为垂直纸面向外,a点为b、d两点连线的中点,ac垂直bd,且ab=ad=ac,则a点的磁场方向为()A.

3、 垂直纸面向外B. 垂直纸面向里C. 沿纸面由a指向bD. 沿纸面由a指向d5. 如图所示是一火警报警器的电路示意图,其中R2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这种半导体热敏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电流表为值班室的显示器,电源两极之间接一报警器,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的电流I、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的变化情况是()A. I变大,U变大B. I变大,U变小C. I变小,U变大D. I变小,U变小6. 如图所示,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其质量为m,在距磁场上边界高H处自由下落,其下边框ab进入匀强磁场后,线圈开始做减速运动,直到其上边框cd刚穿出磁场时,其速度减为ab边刚进入磁场时的一

4、半,磁场的宽度也为L,则线框穿越匀强磁场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为( )A. 2mgLB. C. D. 7. 如图所示,一个由导体做成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线圈,以恒定速率v运动,从无场区进入匀强磁场区,磁场宽度大于直角三角形底边BC长度,然后穿出磁场,若规定顺时针方向的电流为正方向,那么在图中的哪一个图能正确地表示回路在穿过磁场的过程中电流对时间的函数关系()A. B. C. D. 8. 质量分别为ma=0.5kg,mb=1.5kg的物体a、b在光滑水平面上发生正碰,若不计碰撞时间,它们碰撞前后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碰撞前a物体的动量大小为2kgm/sB. 碰撞前b物

5、体的动量大小为零C. 碰撞过程中a与b物体共同损失的动能为3.75JD. 碰撞过程中a物体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为1.5kgm/s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9. 如图所示,A、B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灯泡,L为自感系数很大、电阻可以忽略的带铁芯的线圈,电源内阻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键S闭合的瞬间,A、B同时发光,随后A灯变暗,B灯变亮B. 电键S闭合的瞬间,A灯逐渐变亮,B灯立即变亮但亮度不变C. 断开电键S的瞬间,A、B灯同时熄灭D. 断开电键S的瞬间,B灯立即熄灭,A灯闪亮一下再熄灭10. 如图所示a、b、c、d分别是一个菱形的四个顶点,abc=120。现将一个正点电

6、荷Q固定在a点,两-Q的点电荷分别固定在b、c两点个顶点上,将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依次放在菱形中心点O点和另一个顶点d点处,两点相比( )A. +q在O点所受的电场力较大B. d点的电场强度大于O点的电场强度C. +q在O点所具有的电势能较大D. d点的电势高于O点的电势11. 两个质量相同、所带电荷量相等的带电粒子a、b,以不同的速率对准圆心O沿着AO方向射入圆形匀强磁场区域,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若不计粒子的重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粒子带负电,b粒子带正电B. a粒子在磁场中所受洛伦兹力较大C. a粒子动能较大D. a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较长12. 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

7、板A、B接于电池两极,一带正电的小球悬挂在电容器内部,闭合S,电容器充电,这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保持S闭合,将A板向B板靠近,则增大B. 保持S闭合,将A板向B板靠近,则不变C. 断开S,将A板向B板靠近,则增大D. 断开S,将A板向B板靠近,则不变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0分)13. 某人用多用电表按正确步骤测量一电阻的阻值,当选择欧姆挡“100”挡测量时,指针指示位置如图所示,则其电阻值是_如果要用该多用电表测量一个阻值约200的电阻,为了使测量比较精确,选择开关应选的欧姆挡是_。改变挡位调整倍率后,要特别注意重新_。14. 如图1所示,用伏

8、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在电路中接一阻值为2的保护电阻R0,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得到几组电表的实验数据:U(V)1.100.860.700.540.06I(A)0.100.160.200.240.36请完成下列问题:(1)用作图法在坐标系内(如图2)作出U与I图线;(2)利用图线,测得电动势E=_V,内阻r=_。(3)电动势测量值_真实值,内阻测量值_真实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4.0分)15. 如图所示,一颗质量为m=0.1kg的子弹以v0=50m/s的水平速度打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0.9kg的木块中,并随木块一起沿半径R=m光

9、滑半圆轨道AB运动到最高点B,然后又落回地面。(g取10m/s2,可把木块与子弹视为质点)(1)木块经轨道最高处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多大。(2)木块落回水平面时,落地点距A点的距离。16. 图中MN和PQ为竖直方向的两平行长直金属导轨,间距L为0.40m,电阻不计导轨所在平面与磁感应强度B为0.50T的匀强磁场垂直质量m为6.010-3kg电阻为1.0的金属杆ab始终垂直于导轨,并与其保持光滑接触导轨两端分别接有滑动变阻器和阻值为3.0的电阻Rl当杆ab达到稳定状态时以速率v匀速下滑,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P为0.27W,重力加速度取10m/s2,试求(1)速率v(2)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部分的有

10、效阻值R2(3)若杆ab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到稳定速率v所需的时间t为0.5s,求这段时间通过R1的电量q117. 如图所示,A、B和C、D为两平行金属板,A、B两板间电势差为U,C、D始终和电源相接,测得其间的场强为E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重力不计)由静止开始,经A、B加速后穿过C、D发生偏转,最后打在荧光屏上,已知C、D极板长均为x,荧光屏距C、D右端的距离为L,问:(1)粒子带正电还是带负电?(2)粒子打在荧光屏上的位置距O点多远处?(3)粒子打在荧光屏上时的动能为多大?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氢原子从能级A跃迁到能级B释放光子,则B能级的能量小于A能级的能量,从

11、能级B跃迁到能级C,吸收光子,则B能级的能量小于C能级的能量;由于v2v1,可知C能级的能量大于A能级的能量。A与C能级间的能量为:-hv1+hv2。所以从C到A将释放光子,根据玻尔理论可知:hv2-hv1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能级间跃迁吸收和辐射光子的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能级间跃迁辐射或吸收光子能量与能级差的关系,即Em-En=hv2.【答案】D【解析】解:单色光A照射两种金属时都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单色光B照射时,只能使金属C产生光电效应现象,根据光电效应条件知,单色光A的频率大于单色光B的频率,则12,单色光B照射时,只能使金属C产生光电效应现象,不能

12、使金属D产生光电效应现象。知金属C的逸出功小于金属D的逸出功,即WCWD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时,或入射光子的能量大于逸出功时,会发生光电效应。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光电效应的条件。知道光子频率越大,波长越小。3.【答案】B【解析】解:A、衰变中产生的射线实际上是原子核中的中子转变成质子,而放出电子。故A错误;B、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轨道半径减小,能级减小,根据,可知动能增大。故B正确;C、太阳辐射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中发生的轻核聚变。故C错误;D、100克Bi经过10天,即经过两个半衰期后,还剩下100g=25gBi,故D错

13、误。故选:B。射线实际上是原子核中的中子放出来电子;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轨道半径减小,能级减小,根据库仑引力提供向心力判断电子动能的变化,通过原子能量变化和电子动能的变化确定电势能的变化。太阳辐射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中发生的轻核聚变;根据半衰期的物理意义分析。该题考查波尔理论、聚变与裂变以及半衰期等,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辐射光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吸收光子。能级越高,轨道半径越大。4.【答案】C【解析】解:根据右手螺旋定则知,b导线在a点产生的磁场方向竖直向下,d导线在a点产生的磁场方向竖直向上,c导线在a点产生的磁场方向水平向左。因为b、d导

14、线在a点产生的磁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最终的磁场方向为c导线在a点产生的磁场方向,沿纸面由a指向b。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判断各个电流在a点的磁场方向,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合成,确定a点的磁场方向。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周围的磁场,知道磁感应强度是矢量,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5.【答案】D【解析】解: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R2的阻值变小,R2与R3的并联电阻减小,外电路总电阻变小,则总电流变大,电源的内电压变大,路端电压变小,即有U变小。电路中并联部分的电压U并=E-I(R1+r),I变大,其他量不变,则U并变小,I也变小。所以I变小,U变小。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R2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温度升高时,其电阻减小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分析R2的变化,确定外电路总电阻的变化,分析总电流和路端电压的变化,即可知U的变化根据并联部分电压的变化,分析I的变化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热敏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再按“局部整体局部”的顺序进行动态变化分析6.【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ab边刚进入磁场时的速度线框穿越匀强磁场过程中机械能减小转化为内能,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求解焦耳热。本题是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处理电磁感应中能量问题,关键要正确分析能量是如何转化的。【解答】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