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南省周口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33027038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10.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河南省周口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年河南省周口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年河南省周口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年河南省周口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年河南省周口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河南省周口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河南省周口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9 页 期中物理试卷期中物理试卷 题号 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 单选题 本大题共 8 小题 共 32 0 分 1 关于布朗运动的正确说法是 A 温度高布朗运动激烈 布朗运动就是热运动 B 在室内看到的尘埃不停地运动是布朗运动 C 布朗运动反映了分子的热运动 D 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热运动 2 有甲 乙两个分子 甲分子固定不动 乙分子由无穷远处逐渐向甲靠近 直到不再 靠近为止 在这整个过程中 A 分子力总对乙做正功 B 乙总是克服分子力做功 C 先是分子力对乙做正功 然后乙克服分子力做功 D 乙先克服分子力做功 然后分子力对乙做正功 3 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下列四个论述中正确的

2、是 A 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 压强必变大 B 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 压强可以不变 C 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 压强必变小 D 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 压强必变大 4 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如果温度降低 压强不变 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器壁的碰撞次数 一定增多 B 如果体积减小 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器壁的碰撞次数一定增多 C 如果温度升高 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器壁的碰撞次数一定增多 D 如果分子数密度增大 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器壁的碰撞次数一定 增多 5 一个质量为 m 200g 的小球从 h 0 45m 的高处自由下落 落到一

3、个厚软垫上 若从 小球接触软垫到小球陷至最低点经历了 t 0 2s 规定竖直向下的方向为正 则在这 段时间内 软垫对小球的冲量为 取 g 10m s2 A 1 0N sB 0 6N sC 1 0N sD 0 6N s 6 如图 质量 m 50kg 的人 站在质量 M 200kg 的车的一端 车长 L 3m 相对于地面静止 当车与地面间的摩擦可以忽略不 计时 人由车的一端走到另一端的过程中 车将 A 后退 0 5mB 后退 0 6mC 后退 0 75mD 一直匀速后退 7 关于光电效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属的逸出功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B 金属的截止频率与金属的逸出功无关 C 入射光的波长越

4、长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 D 红光照到某金属上能发生光电效应 则绿光照到这种金属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 8 如图所示 当一束一定强度某一频率的黄光照射到光电管 阴极 K 上时 此时滑片 P 处于 A B 中点 电流表中有电 流通过 则 A 若将滑动触头 P 向 B 端移动时 电流表读数有可能不 变 第 2 页 共 9 页 B 若将滑动触头 P 向 A 端移动时 电流表读数一定增大 C 若用红外线照射阴极 K 时 电流表中一定没有电流通过 D 若用一束强度相同的紫外线照射阴极 K 时 电流表读数不变 二 多选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 共 16 0 分 9 如图所示 活塞质量为 m 缸套质量为 M 通

5、过弹簧吊在天花板上 气 缸内封住一定质量的空气 缸套与活塞无摩擦 活塞截面积为 S 大气 压强为 p0 则 A 气缸内空气的压强为 p0 B 气缸内空气的压强为 p0 C 内外空气对活塞的作用力为 mgD 内外空气对缸套的作用力为 Mg 10 如图所示 一质量 M 3 0kg 的长方形木板 B 放在光滑水平 地面上 在其右端放一个质量 m 1 0kg 的小木块 A 给 A 和 B 以大小均为 4 0m s 方向相反的初速度 使 A 开始向左运动 B 开始向右运动 A 始终没有滑离木板 B 在小木块 A 做加速运动的时间内 木板速度大小可能是 A 2 2m sB 2 4 m sC 2 8 m s

6、D 3 0 m s 11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初始状态为 p V T 经过一系列状态变化后 压强仍为 p 则下列过程中可以实现的是 A 先等温膨胀 再等容降温B 先等温压缩 再等容降温 C 先等容升温 再等温压缩D 先等容降温 再等温压缩 12 2017 年 11 月 5 日 巴蜀女篮勇夺重庆中学生篮球比赛冠军 比赛中相距为 l 的甲 乙两名队员在传球时 假设抛球和接球时手的高度相同 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为 t 若不计空气阻力 关 于传球过程中的有关物 理学知识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球出手后 经 时间后到达最高点 B 球在最高点的速度为 C 传球过程中 重力对球的冲量为零 D 传球过程中 重力

7、始终不做功 三 实验题 本大题共 1 小题 共 12 0 分 13 某学习小组小球 1 和小球 2 碰撞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 装置如图所示 斜槽与水平槽平滑连接 安装好实验装置 在水平地上铺一张白纸 白纸上铺放复写纸 记下铅垂线所 指的位置 O 接下来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 1 不放小球 2 让小球 1 从斜槽上 A 点由静止滚下 并落在地面上 重复多次 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 认为其圆 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记为 P 点 步骤 2 把小球 2 放在斜槽前端边缘处的 B 点 让小球 1 从 A 点由静止滚下 使它 们碰撞 重复多次 并使用与步骤 1 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

8、两小球落点的平均 位置 第 3 页 共 9 页 步骤 3 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 M P N 离 O 点的距离 即线 段 OM OP ON 的长度 1 在上述实验操作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 1 的质量一定大于小球 2 的质量 小球 1 的半径可以大于小球 2 的半径 B 斜槽口距地面的高度不用测量 C 小球在斜槽的释放点应该越高越好 这样碰前的速度大 测量误差较小 D 实验过程中白纸不可以移动 复写纸可以拿起来观察点迹是否清晰 2 以下提供的器材中 本实验必需的有 A 刻度尺 B 游标卡尺 C 天平 D 秒表 3 设小球 1 的质量为 m1 小球 2 的质量为 m2 MP

9、 的长度为 L1 ON 的长度为 L2 则本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 四 计算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 共 40 0 分 14 如图 一上端开口 下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竖直放置 玻璃管的下部 封有长 l1 25 0cm 的空气柱 中间有一段长为 l2 25 0cm 的水银柱 上 部空气柱的长度 l3 20 0cm 已知大气压强为 p0 75 0cmHg 现将一活塞 图中未画 出 从玻璃管开口处缓慢往下推 使管下部空气柱长度变为 l1 20 0cm 假设活塞下推过程中没 有漏气 求活塞下推的距离 15 将质量为 400g 的杯子放在台秤上 一个水龙头以每秒 500g 水的流量注入杯中 注 至

10、8s 末时 台秤的读数为 46N 则注入杯中水流的速度是多大 16 如图所示 甲车质量 m1 20kg 车上有质量 M 60kg 的人 甲车 连同车上的人 以 v 2m s 的速度向右滑行 此时质 量 m2 40kg 的乙车正以 v0 2 5m s 的速度迎面滑来 为了避 免两车相撞 当两车相距适当距离时 人从甲车跳到乙车 上 求人跳出甲车的水平速度 u 相对地面 应当在什么范 围以内才能避免两车相撞 不计地面和小车间的摩擦 设乙车足够长 g 取 10m s2 第 4 页 共 9 页 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 1 答案 C 解析 解 A C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对悬浮微粒的无规则撞击的不平衡性引起的

11、 温度越高 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 碰撞的不平衡性越明显 颗粒越小 碰撞的不 平衡性越明显 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热运动 而是反映了分子的热运动 故 A 错误 C 正确 B 在室内看到的尘埃不停地运动不是布朗运动 而是空气分子碰撞尘埃造成的宏观现 象 布朗运动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分子对悬浮微粒无规则撞击引起的 肉眼看不见 故 B 错误 D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对悬浮微粒的无规则撞击的不平衡性引起的 是悬浮微粒的无 规则运动 不是热运动 故 D 错误 故选 C 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 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分 子对悬浮微粒无规则撞击引起的 小颗粒并不是分子 小颗粒无规则运动的

12、轨迹不是分 子无规则运动的轨迹 布朗运动既不颗粒分子的运动 也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而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 映 2 答案 C 解析 解 乙分子由无穷远向甲靠近的过程中 分子力先为引力 后是斥力 故分子 力先做正功 再做负功 故 C 正确 故选 C 分子两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变化情况 再由功的公式进行分析 即可明确分子力做 功情况 本题考查分子力及分子力做功 要注意明确分子间在小于平衡距离时为斥力 大于平衡 距离后为引力 再根据宏观中力做功的原理进行分析即可 3 答案 B 解析 解 AB 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 可知温度升高 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气体 的压强在微观上与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的密集程

13、度有关 要看压强的变化还要看气体 的密集程度的变化 所以压强可能增大 可能减小 可能不变 故 A 错误 B 正确 CD 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 可知分子的密集程度变小 要看气体的变化还要看 分子的平均动能 或温度 所以压强可能增大 可能减小 可能不变 故 C D 错误 故选 B 分子热运动变剧烈可知温度升高 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 可知密集程度变小 气体 的压强在微观上与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气体的压强在微观上与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 一个因素变化 不能说明压强一定变大或变小 4 答案 A 解析 解 A 根据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 气体压强和分子的平

14、均动能 气体分子在 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器壁的碰撞次数有关 温度降低 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 但压强 不变 所以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器壁的碰撞次数一定增多 故 A 正确 B 根据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 如果体积减小 气体分子的密集度增大 但分子平均动 第 5 页 共 9 页 能以及气体压强不确定 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器壁的碰撞次数不一定增多 故 B 错误 C 根据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 如果温度升高 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但气体的压强不 确定 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器壁的碰撞次数不一定增多 故 C 错误 D 分子数密度增大 但分子平均动能以及气体压强不确定 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

15、 单位面积器壁的碰撞次数不一定增多 故 D 错误 故选 A 根据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 气体压强和分子的平均动能 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单位 面积器壁的碰撞次数有关 利用控制变量法来分析来分析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单位 面积器壁的碰撞次数是否增多 本题考查了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 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比较抽象 要学会用控制变量法 来分析问题 5 答案 A 解析 解 则在这段时间内 软垫对小球的冲量为 I 0 mv 0 0 2kg 3m s 0 6 由机械能守恒可得 小球接触后软垫时的速度为 v m s 3m s 球与软垫碰撞前动量为 P1 mv 0 2 3N s 0 6N s 方向竖直向下 落地前后动量

16、的变化为 P 0 P1 0 0 6N s 0 6N s 落时过程中 小球重力的冲量为 mgt 0 2 10 0 2N s 0 4N s 方向竖直向下 由动量定理可知 I mgt P 即为 I 0 4N s 0 6N s 解得 I 1 0N s 负号表示方向向上 故选 A 由机械能守恒可求得小球落到地面的瞬间的速度 落到最低点后动量为零 则可求出动 量的变化 再由动量定理可求得软垫对小球的冲量 本题考查动量定理的应用 因动量及冲量均为矢量 故在解题时应注意其方向 在列式 时要注意各量的符号 6 答案 B 解析 解 当人从车的一端走到另一端 人和车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人和车移动方 向相反 令此过程人 车相对于地移动的距离分别为 x1 x2 规定人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由动 量守恒定律得 mv1 Mv2 0 人和车的运动时间相等的 所以有 mx1 Mx2 0 又 x1 x2 L 解得 x2 m 0 6m 所以车将后退 0 6m 故选 B 当人从车的一端走到另一端 人和车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由动量守恒定律列出等式求 解 解决本题关键要运用系统的动量守恒列式进行求解 要注意运用动量守恒定律时 人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