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法根老师的《槐乡五月》教学实录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33019873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薛法根老师的《槐乡五月》教学实录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薛法根老师的《槐乡五月》教学实录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薛法根老师的《槐乡五月》教学实录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薛法根老师的《槐乡五月》教学实录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薛法根老师的《槐乡五月》教学实录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薛法根老师的《槐乡五月》教学实录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薛法根老师的《槐乡五月》教学实录精编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薛法根老师的槐乡五月教学实录(邹丽丽推荐) (2012-04-18 14:19:38)转载标签: 杂谈正文开始师: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写字。(师板书:槐)这个字你会念吗?生:念hui。师:(高兴地)你是怎么学会的?生:我已经读过课文了,课文后面的生字表上念hui。师:老师没有教,自己先预习了,这叫自觉!学习自觉的孩子总能学得更优秀,老师喜欢你!师:谁能用“槐”组个词语?生:槐树、洋槐、槐花。生:槐花饭。生:槐乡、槐花蜜。师:(出示槐树图片)看,这就是洋槐树,雪白雪白的槐花。那么,什么样的地方叫“槐乡”呢?槐乡的孩子有些什么特别的生活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五月的槐乡。生:(齐读课题:槐乡

2、五月)师:下面请同学们各自认认真真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可以像刚才这位同学一样,看一看生字表上的注音,读正确。然后联系课文的句子,划出带有这个生字的词语。生:(各自认真地放声读课文,边读边划词语。教师巡视,不时倾听个别学生的朗读。)师:同学们读得真专心!从小有这样的读书习惯,终身受用。你从这篇课文中又学到了哪些新鲜的词语?读给大家听听。生:我学到了这些词语:山山洼洼、瑞雪初降、酿出师:(插话)酿出了什么?生:酿出了甜的蜜。师:那想一想,这个“酿”字可以组成什么词?生:酿蜜。师:对啦!一起读一读这个词语:酿蜜。生:我划出了这些词语:醇香、熏醉、蒜泥、陈醋、炒芝麻。生:我划了这些词语:衣襟、俊俏、挎

3、走师:(问学生)你的衣襟在哪儿?生:(愕然)师:(指衣服的前面部分)这就是衣襟,(指其他部位)这是衣袖,这是衣领。师:现在请你将自己划出来的词语,加上刚才同学们划出来的词语,好好地读一读。生:(各自读词语)师:看老师写一个词。(板书:傻乎乎)生:(齐读)师:“傻乎乎”的意思懂吗?生:很傻的意思。师:你这个人真傻!你这个人真是傻乎乎的!意思一样吗?生:语气不一样。师:我说你傻,生不生气?我说你傻乎乎的,生不生气?生:说我“傻”要生气,“傻乎乎”就不太生气。(众笑)生:“傻乎乎”不是真傻,是傻得有些可爱。生:“傻乎乎”是有点喜欢的意思。师:课文中说那位小朋友“傻乎乎”的,你怎么理解呢?自己读一读这

4、个句子。生:(自读)师:你读出来这个孩子真的傻吗?生:不,他有点师:你也成了傻乎乎的了。(众笑)生:有点可爱的傻。生:陶醉了,被槐乡的香气陶醉了。生:喜爱这个地方,不想走了。生:他已经忘记了自己,被香气迷住了。师:喜爱这个地方,陶醉了,所以说他“傻乎乎”了。这样的小朋友似乎就在你的眼前,你一定会拉他回家吃槐花饭的。读课文一定要注意这样的词,重叠的,想一想还是原来的意思吗?体会出其他意思了吗?读书不能读得傻乎乎的。现在读课文,发现这样的词语请你划出来。生:(自读整篇课文,边读边圈划。)师:很多同学一边读,一边将这些词语划下来了。哪位同学来读一读你发现的词语?生:“槐花的山山洼洼”这里有一个“白茫

5、茫”。师:一朵槐花能说是“白茫茫”的吗?生:好多槐花,一大片一大片的槐花。生:还要在远处望过去的时候,才是白茫茫的。师:说得真好,这就是生活经验。体会一下“白茫茫”的一片,你会读得更好。生:(再读句子,果然有明显进步。)生:这个句子里还有“山山洼洼、坡坡岗岗”这两个词语,说明这个地方有很多的山洼、坡岗。师:重叠了,意思就不一样了。生:我还有补充,“山山洼洼、坡坡岗岗”连在一起就是漫山遍野,到处都是的意思了。师:对啊,漫山遍野的都是槐树、开满了雪白的槐花,这就是槐乡啊!想一想,这两个词语该怎么读才能读出漫山遍野的意思?生:(读得很入情)生:“啪啪啪”这个句子里的“白生生”是形容槐花很白很白的样子

6、的。师:这里的槐花能不能用“白茫茫”?生:你可以,因为白生生是说一朵一朵的槐花,不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槐花。生:白生生是让人感觉槐花很新鲜,刚刚采下来的。生:很嫩很嫩的。生:“白茫茫”表示很多,篮子是装不下的。师:“白生生、白茫茫”都是形容槐花的。那“喜盈盈”呢?生:是形容心情的,很高兴。生:心里感受到的。师:课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语句。生:读句子:“中午,桌上香喷喷的槐花饭”这里的“香喷喷”是形容饭香。师:写香味,是闻到的。还有哪些词也是形容“香”的?生:清香、醇香、浓香。师:划下来,有什么区别?生:香的浓度不一样,清香是有一点香,醇香是很香,浓香最香了。师:花香是有浓度的,说得真好!生:(齐读:

7、清香、醇香、浓香。)师:还有这样的词语吗?生:小小子(众笑)师:你们笑什么?生:这个词语不一样的,小小子是指人的。生:是指小伙子的。师:是小伙子吗?生:是小男孩。师:“小子”与“小小子”一样吗?生:(笑)小子是骂人的,小小子是喜欢人的。(众大笑)师:那你是小子还是小小子?生:小小子。(众大笑)师:称“小小子”的时候表示亲昵、喜欢,称“小子”就有点看不起人的意思了。话要说清楚、明白,对吗?师:课文中重叠的词特别多,你要会体会,这些词包含什么样的感情?自己读,体会一下有什么样的感情,等会选择一个自然段,读给大家听。生:(自读整篇课文。)师:读好的请举手。请同学选择一个自然段来读给大家听。你认为哪个

8、自然段读得最好,就读那段。生:(读第三自然段。)师:这段中哪个字你感觉特别新鲜?生:“飘”。(读句子。)师:你为什么觉得这个“飘”字很特别?生:这是说香气飘,不是走路飘。(众笑)师:你真傻乎乎的。(众笑)小姑娘可以“飘”,你能说老头老太“飘”吗?生:是说小姑娘走路很快,像风一样。生:是说这些小姑娘身上有槐花,跑到哪儿哪儿就飘来了花香。师:花香随着姑娘飘!生:我还可以看出这些小姑娘很快乐,很高兴。生:下面的“塞”也可以看出孩子们很高兴的。师:(赞赏地)说个理由?生:男孩子想怎么吃,吃多少都可以,太自由了,好幸福哦!(众大笑)师:不用花钱买,也没有人来管,槐乡的孩子有口福,也真幸福!说得真好。那谁

9、能美美地读一读这一段呢?生:(很有感情地朗读。)师:我听了你的朗读,感受到了槐乡孩子的生活可以用一个字形容生:乐!师:你真聪明!生:(选读第一自然段。)师:读得非常好。我请她再读一读这几句话,你们要仔细听,这几句话美在什么地方?生:(再读13句。)师:这几句话中,老师请你注意这三个字。(板书:似 像 如)什么似什么?生:槐花似瑞雪。师:及时的大雪称为“瑞雪”。什么像什么?生:槐花像玉雕的圆球。师:什么如什么?生:槐花如小辫。师:(指学生)她们俩都有辫子。你们看,一条一条的槐花像谁的辫子?生:(选择辫子。)师:同样是槐花,为什么它可以比作不同的事物?生:因为槐花堆在一起的时候形状不同。生:姿态不

10、同的。生:看的距离不一样。师:看的角度不一样花的模样就不一样了。“瑞雪”是怎么看的?生:远看。生:应该是远远地望过去的。师:“圆球”是怎么看的?生:近看。师:“小辫”是怎么看的?生:更近地看。师:请你们来读。生:(齐读第一自然段前3句。)师:读得不错,请你往下读。生:(读完第一段。)师:这两句话,你们自己读一读。老师这样写,像什么?板书: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垮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生:像诗。师:读读,还能发现什么?生:句子与句子是对称的。师:(惊喜地)对称的句子读起来就琅琅上口、有一种节奏感,美!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男女生互读)师:

11、感觉到哪些句子是对称的了吗?继续往下读。生:(齐读读完第一自然段。)师:最后一句话中,有一个词很特别?生:“浸”。生:“浸”表示到处都是槐花,到处都是槐花的香味。生:“浸”就是淹没了,一点都不露出来,就像“浸”在水里一样。师:这一段写得特别美,请你们再好好地体验着读一读。生:(自读第一段。)师:听了你们的朗读,我感觉五月的槐乡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生:美!生:香!生:白!师:浸在香海中,身在雪海里,那真的就叫:香雪海!读到这里,你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生:槐乡的景色很美,槐花很香;槐乡的孩子很快乐。师:课文最后写了这样两句话。生:(齐读最后一段。)师:(板书: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_。)你能

12、引用课文中的内容,将“槐花飘香”四个字的意思说具体吗?生: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这时候,连风打着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师:槐花飘香,让孩子们深深地陶醉了。还可以怎么说?生: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中午,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生: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小小子们大大咧咧的,不时就朝嘴里塞上一把,甜丝丝、香喷喷的,可真有口福呢。生: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小姑娘生: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小蜜蜂生: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有的槐花抱在一起生: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只要哪位小朋友生: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生: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槐乡的孩

13、子在你走的时候还会送师:是呀,槐花是香的,心中是喜的。五月,还是槐乡孩子的季节。(板书: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_。)生: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小小子呢生: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小朋友临走时生: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小姑娘师:你还能从课文中发现,为什么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能用自己的话来表述吗?生: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这时候孩子们可以一起玩耍,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生: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他们可以采来槐花烧槐花饭,香喷喷,味道好极了。(众笑)生: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小姑娘们都用槐花把自己打扮得更俊俏了。生:(略)师: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用一句话写了这篇课文的意思。生:(齐读。)师

14、:发现了吗?这个小节和前面三个小节有什么关系?生:这是一个总结句。师:开头的话,叫总起句;放在结尾,叫总结句。这样的句子就是文章的“中心句”。(板书:中心。)前面三个自然段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师:如果用这两句话作为开头,你们会写一段话吗?如果换句句子,能围绕它写吗?生:能!师:(板书:今天是个好日子 )请你围绕这个句子写一段话。生:(自己练笔。)师:听听别人怎么写的,如果他写得好的,老师表扬了,你就赶快把它写到你的本子上,要学会学习。生:今天是个好日子。一大早,我走进学校的大门,就有同学向我问好,我心里美滋滋的;语文课上,老师又夸我说得好,我心里更是甜丝丝的;回到家,妈妈听到我受到老师的表扬,就奖励我一元钱,我真幸福啊!师:今天有一元钱的奖励,真的是个好日子。(众大笑)“美滋滋、甜丝丝”这两个词用得好,好就好在今天刚学了这种形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