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2020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019770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泸州市2020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川省泸州市2020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川省泸州市2020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川省泸州市2020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川省泸州市2020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泸州市2020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泸州市2020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泸州市2020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第卷选择题(68分) 一、选择题(共 34 小题 ,每小题2分 ,共68分 )1. 有一次木桶和木板争吵,木桶说:“木板,你们若离开了我,就只能当柴烧。”“我们哥们合起来,才有了你,没有众哥们抬举,你成吗?”木板们反驳道。这段对话对我们A.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冲突的B.个人的发展与集体的发展密切相关C.个人的力量是无穷的,集体的力量是有限的D.集体的力量取决于人数的多少2.校风是一所学校成员共同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精神状态和行为风尚,关系到学生成长、教师发展与学校的未来。各级各类学校重视校风建设,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角度看,是因为A.个人离

2、不开社会提供条件B.个人要成功必须依靠集体C.个人的成长与社会密不可分D.集体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和沃土3.民教育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香港青少年中有高达的人认同“我是中国人”,的人表示“我爱祖国”。这说明香港人对祖国具有安全感 归属感 责任感 羞耻感。A.B.C.D.4.下列哪些行为是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的表现积极代表学校参加比赛注意保持班级的整洁期末考试得全班第一名处处维护班级的荣誉。A.B.C.D.5.发挥集体的力量,其基本要求是要有共同的目标要有共同的文化基础要有共同的行动要有共同的兴趣爱好。A.B.C.D.6.亮亮性格豪爽、不拘小节,和班上几个同学以哥们相称。他们无视班级纪律、学校纪

3、律,遇事不分青红皂白就大打出手。这样的小群体是集体中的害群之马是江湖义气的表现是小团体主义的表现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势必损害集体的利益。A.B.C.D.7.下列表述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正确的是二者相互依存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A.B.C.D.8.下列选项中,我们应该摒弃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见贤思齐C.贫而无谄富而不骄D.人不为己天诛地灭9.年月日,教育部发函要求各级各类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并视情况修改与此相关内容。这有利于牢记历史,沉缅过去更全面地反映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不忘过去,延续仇恨唤起年轻一代对和

4、平的向往和坚守。A.B.C.D.10.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同时也让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面对机遇与挑战,走向世界的中学生,要为未来的中国发展积蓄力量,就应该学会用世界的眼光看问题,自觉培养全球意识强化国家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学会学习学会合作。A.B.C.D.11.良好的班集体对我们的成长有着许多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我们形成集体主义精神、义务感、责任感、主动精神形成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培育奋发向上的精神可以满足我们的各种需要。A.B.C.D.12.美国电影修女也疯狂续集中,记述了一个原来纪律性极差、责任心皆无的班集体,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转变为一个积极向上并在全美学校歌唱比赛中夺得金奖的先进班集体

5、。促使这个班集体发生转变的因素可能是师生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并为之不懈奋斗学生们善于张扬个性,表现自己班集体中的每个成员各尽其能,发挥所长纯粹是运气使然。A.B.C.D.13.小伟的爸爸初中毕业已三十年了,但他还经常回忆起初中的班集体,最近他建立了初中班级QQ群,他认为那是个优秀的班集体。你认为优秀的班集体有共同商定的集体的规则与制度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谁也不批评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健康的舆论氛围。A.B.C.D.14.升入初中后,小华被老师任命为学习委员,在小学时从来没有干过任何班干部的她,在担任班干部后工作干劲十足,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誉。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要想不断进步,就要努力当班干部

6、B.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C.升入初中,小华知道学习了D.初中的环境更有利于自己的进步与发展15.集体建设有赖于每个成员的自觉愿望自主行动自主建设自我管理。A.B.C.D.16.华盛顿说:“自己不能胜任的事情,切莫答应别人。一旦答应了别人,就必须实践自己的诺言。”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A.人们可以不顾实际,随意许诺B.信守诺言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C.名人说的话都是真理D.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是负责任的表现17.对于人的成长来说,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是A.自尊自信B.自立自强C.履行义务D.承担责任18.某公安局接到一商店报警后不及时出警,导致盗贼携赃款逃脱,商店将公安局告上法

7、庭,法院依法判决公安局赔偿商店损失。该公安局的行为告诉我:责任只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责任感和负责态度只是对职业人员的要求只有人人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谁对自己不负责任,谁就要对这种不负责任所造成的后果负责。A.B.C.D.19.我国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大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遗,以德治国。之所以在加强“法治”的同时加强“德治”,下列原因中不正确的是A.人们的道德水平提高了,会自觉遵纪守法B.人们的道德水平提高了,能以主人翁的态度维护法律的尊严C.道德与法律一样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D.道德以特定方式在更广范围内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2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

8、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规定:对有能力履行法院生效判决而拒不履行的“老赖”,其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将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这一规定有利于打造诚信社会说明任何失信行为都违法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体现了法律是道德的保障。A.B.C.D.21.十八大以来,反腐成为新常态,“老虎”“苍蝇”一起打,“天网”行动追回外逃腐败分子多名,、等高级领导干部纷纷落马,这主要体现了A.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通约束力D.法律对违法的高级领导干部的惩罚更加严厉22.在现代社会,_对人的约束是外在的,而_对人的约束是内在的。A.法律纪律B.纪律法律C.法律“

9、义”D.“义”法律23.年月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了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并宣布自年月日起施行。这说明法律的特征是A.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特殊行为规范B.我国法律具有制裁功能和保护功能C.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D.我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4.我国法律的本质是A.体现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B.体现少数领导人的愿望C.体现人大代表的利益D.体现成年人的利益25.“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条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次以上的,即可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要受到刑罚处罚。从

10、材料中可看出A.正义的制度为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制定B.法律只保护守法公民的权利C.诽谤行为都要受刑法处罚D.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26.年月日,山东单县的中学生陈作家篡改名同学高考志愿一案在单县人民法院宣判。被告人陈作家犯破坏计算机系统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个月。此案对我们中学生的警示是必须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守法必须培养诚信品德,做到对人守信、对事负责必须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必须增强社会责任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A.B.C.D.27.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A.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B.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11、C.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8.交通事故、火灾、溺水等险情,对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我们能够科学避开险情的关键是A.掌握有效的逃生急救知识和技巧B.冷静判断、镇静应对C.及时报警、及时呼救D.正确认识各种险情的危害29.在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法律是A.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B.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C.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继承法D.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30.某玩具厂老板,为了节省费用,多次到农村招募未成年人做工。有些未成年人的父母见钱眼开,就劝说自己的孩子去打工赚钱。孩子们住在脏乱的工棚中

12、,每天工作小时,他们中最小的只有岁。你认为下列评论错误的是A.这些父母的行为是违法的,也是对生命缺乏关爱和不负责任的表现B.玩具厂老板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C.这些未成年人都是自愿打工,你干活,老板给钱,是公平交易D.非法用工严重损害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和心理健康31.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研究报告指出,我国目前留守儿童近万人。对无人看管的留守儿童来说,容易成为被伤害的群体,或者自己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警示我们青少年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要防微杜渐,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树立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远离社会不与他人交往,避免违法犯罪行为发生。A.B.C.D.32.人民法院成立了

13、专门审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少年法庭,采取区别于成年人的侦查、起诉和审判方式,做到寓教干审、审教结合。人民法院的这些做法属于对未成年人的( )这种保护对未成年人实行( )方针。A.司法保护教育、感化、惩罚B.司法保护教育、感化、挽救C.社会保护教育、感化、惩罚D.社会保护教育、感化、挽救33.我国在全国网络游戏中推行防沉迷系统,该系统针对所有在中国运营的网络游戏。其核心内容是:未成年人如累计游戏的时间超过小时即为“不健康”游戏时间,收益降为零。强迫未成年下线休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有利于保护未成年的身心健康可以有效的帮助未成年人戒除网瘾有利于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将减少网络游戏企业的长期发展能够有效合理的控制未成年人的上网时间。A.B.C.D.34、年月日开始在央视播出的大型系列反腐倡廉专题纪录片永远在路上,通过采访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纪检干部,采访苏荣、本顺、李春城等余位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剖析典型案例,讲述鲜活的监督执纪故事,这有利于广大党员干部树立的价值取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