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集体备课稿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33019714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钓鱼的启示集体备课稿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钓鱼的启示集体备课稿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钓鱼的启示集体备课稿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钓鱼的启示集体备课稿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钓鱼的启示集体备课稿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钓鱼的启示集体备课稿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钓鱼的启示集体备课稿精编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钓鱼的启示集体备课稿镇学校钓鱼的启示集体备课稿一、教材分析钓鱼的启示是六年级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精读课文回忆了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我”好不容易钓着了一条大鲈鱼,“父亲”却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当时“我”对爸爸的做法很不理解,甚至感到十分“沮丧”,但最后“我”还是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了湖里。34年后,“我”成为了一名著名的建筑工程师,功成名就的“我”,从自身成长的经历中深深体会到“从小受到像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课文在叙事过程中插入了不少细节描写以及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这是本文在表达上

2、的一个特点,抓住课文这一特点,体会文中细节,解读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变化,能促进学生对课文主旨的把握,同时也能更好地发挥文章教育人的作用。倡导学生自主学习、适当开展合作学习、重点突出探究学习是本课设计的重要思想。通过朗读、默读、体会情感读等方式,将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渗透于每一个环节和活动中,从而真正做到读书的自主性。在此基础上,加入适当的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促进学生对课文词句的理解和内容的把握,促进学生对个体生活的回忆与体验。二、学情分析钓鱼获得的启示,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围绕启示,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是学生学习的又一难点。由于学生的年龄、经

3、历的局限,领会起来很难。教师可以适当点拨,引导学生讨论、联系实际来理解。三、设计理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入情入境地自读自悟,体会文中细节,解读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变化,促进学生对课文主旨的把握,同时发挥文章教育人的作用。教学从整体到具体,再回到整体,从而达到思路清晰,脉络分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读”贯穿始终,这样既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又给下节课做了很好的铺垫。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能使学生陶醉,产生共鸣。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自主、积极、主动的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四、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14个通过旁边。能正确读写“捕捞、鱼饵、鱼钩、小心翼翼、操纵、交接

4、、沮丧、诱惑、告诫、实践”等词语。2、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把鲈鱼放回湖里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法的人。3、通过对“我”和“父亲”言行的朗读感悟,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尤其要体会“我”的心理变化的过程。五、教学重点1.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鲈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六、教学难点理解父

5、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鲈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七、教学流程及设想(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学生在学习前了解作者,知道文章的背景,那么学习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所以开头简介了作者并引出故事导入,揭示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解决本课的生字词。六年级的字词量加了,学生积累得多,就容易混淆。在字词教学上,我主要采用比较的方式,先指名读,然后让学生讲一讲比较难写或者难读的字,允列出易错形的字比较,再读记。第二个要求,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也应该培养起来,大部分孩子通过阅读

6、都能说出来,但是语言的组织可能还有些问题,就需要教师及时引导了;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并说说你遇到了什么问题?(三)细读课文,探究问题1、三十年前钓到了一条大鱼,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呢?划出课文中的句子,并把理解说出来。2、当我正得意地欣赏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的时候,父亲却让我把它放了,我会有怎样的表现呢?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的49自然段,标画出描写我的心情的词语,体会我心情的变化。3、当我看到四周没有人的时候,我把乞求的目光再次投向了父亲,想想,我会对父亲怎样说?4、父亲不喜欢这条鱼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5、我尽管依依不舍,但是还是把这条鲈鱼放回了湖里,同学们,这时他放弃了什么,得到了

7、什么呢?6、联系上下文,说说什么是道德实践呢?并共同分享有关道德的名言。7、生活中,作者还会遇到哪些诱惑呢?钓鱼这件事和他成为著名建筑设计师有什么关系呢?8、当他一个次次面临道德选择的时候,他会想起父亲的话,我们来读一读父亲的话,并说说自己的理解。9、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阅读。(四)伸拓展,指导行为在学生还沉醉在感悟父亲的行为美,感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美的时候,我启发学生:“在生活中,你们很可能遇到过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你是怎样对待的?”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开去。这样,将教书与育人,读书与做人,读文与明理,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读进去再走出来,启迪学生的人生。这样一堂课也就结束了。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