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规律总结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3019626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规律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规律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规律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规律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规律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规律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级:高一 学科:化学 执笔:潘旭 审核: 课时及内容:2课时 课型:复习课 使用时间 专题二 第一单元 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规律总结规律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知识框架(1)反应原理(2)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3)除杂(4)收集方法(5)检验(6)尾气处理规律二:学习物质的物理性质一般从如下几方面研究(1)色(颜色)(2)味(气味)(3)态(状态)(4)度(密度、硬度、溶解度)(5)点(熔点、沸点)(6)性(刺激性、挥发性、毒性、特性)规律三:氯气与金属的反应规律(1)氯气与金属反应时,生成高价态的化合物。(2)氯气与大多数金属在点燃或灼烧情况下反应,生成金属氯化物。(3)铁与氯气等氧化性

2、强的非金属反应生成Fe3的化合物,而与弱氧化性的非金属(I2、S等)生成Fe2的化合物。规律四:氧化还原反应规律(1)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产物;失电子化合价升高氧化反应还原剂氧化产物。(2)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规律,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3)价态表现规律(4)氧化还原反应性质转递规律 得到电子 失去电子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规律五:我们学习某种物质的知识时,一般按下面的思路来研究结构性质用途制法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必须通过做一定量的练习,来锻炼动脑动手的能力,使所学的知识得以很好的落实,这对同学们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思维过程一 氯气的制法1工业

3、制法氯化钠在水中电离:NaClNaCl,水也有微弱的电离:H2OHOH,这样,在食盐水溶液中存在Na、Cl、H、OH,其中只有Cl和H在电力作用下易被氧化和还原,而生成Cl2和H2,即发生如下反应:2NaCl2H2O2NaOHCl2H2氢气和氯气混合后在光照或点燃等情况下易爆:H2Cl22HCI,氯气有毒,所以,电解的产物氯气和氢气必须隔离,且要防止氯气泄漏。2实验室制法利用氧化性比氯气强的氧化剂,如MnO2、KMnO4、KClO3等,将Cl氧化成Cl2。(1)反应原理: MnO24HCl(浓)MnCl2Cl22H2O(2)装置设计:粉末状固体(或液体)液体气体(3)除杂气体:根据制得气体的化

4、学性质和杂质气体的化学性质,选择除杂试剂,一般洗气方法,制得的氯气中有氯化氢杂质,常用饱和食盐水洗气。有时要制得干燥的氯气,可以用浓硫酸洗气来除去水蒸气。(4)收集方法:一般由所制气体的物理性质决定密度或水溶性,氯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5)尾气吸收:氯气有毒,有毒气体必须加以吸收,防止污染空气。一般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Cl22NaOHNaClNaClOH2O因此,实验室制取干燥纯净的氯气可设计成如下装置:图21思维过程二 氯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氯气是呈黄绿色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能溶于水(在常温下1体积水约溶解2体积的氯气)。注意:氯气使人中

5、毒的症状是:吸入少量氯气会使鼻和喉头的黏膜受到刺激,引起胸部疼痛和咳嗽,吸入大量的氯气会中毒死亡。在实验室里闻氯气气味时,必须十分小心,采用正确的闻气味方法,即用于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在实验室中闻其他气体的气味时,也应采用这种方法。2化学性质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直接化合,还能跟许多化合物发生反应,潮湿的氯气还具有漂白性。(1)Cl2与金属反应2Fe3Cl22FeCl3铁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褐色烟,烟为FeCl3固体,由此可见Cl2的氧化性很强,将Fe氧化成3价。但在常温下,干燥的Cl2不与铁反应,故可用钢瓶贮存、运输液氯。Cl2还可

6、以与活泼金属钠及不活泼金属铜等大多数金属反应。燃烧是指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它们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如铁丝在氯气中燃烧,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等。(2)Cl2与非金属反应 Cl2H22HCl说明:纯净的H2在Cl2中可以安静的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在瓶口处有白雾生成。H2和Cl2混合后光照或点燃都会爆炸。工业上制取HCl就是利用H2在Cl2中燃烧来制取的。(3)氯气与水反应 氯气溶于水后可得到氯水 Cl2H2OHClHClO氯气的成分 新制的氯水中存在Cl2、H2O、HClO、HCl,主要以Cl2分子形式存在。说明:氯水显酸性,放置一段时间后酸性增强,其原因是Cl2

7、H2OHClHClO 2HClO2HClO2使氯气转化为盐酸,氢离子深度增大。氯水中加入镁粉发生的反应为MgCl2MgCl2(主要成分)Mg2HClMgCl2H2(为次要反应)。 HClO 具有强氧化性,不稳定性,漂白性和弱酸性。HClO不稳定,见光或受热易分解。 2HClO2HClO2 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使有机色质氧化成无色物质,具有漂白性。 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可用氯气对自来水进行消毒。 Cl2H2OHClHClOHClO能杀死水中的病毒、病菌。次氯酸具有弱酸性,酸性化碳酸酸性弱。 说明: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使有机色质(如品红、石蕊等)氧化为无色物质,但不能使碳

8、素等黑色物质氧化。氯水久置后失去氧化能力,是因为HClO不稳定,受热、光照易分解。氯水要现用现配,不易久置,暂时性保存要避光、密封。氯气与碱反应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利用此反应原理工业上用来制备漂白粉。说明:漂白粉和漂粉精的有效成分都是Ca(ClO)2 漂白粉和漂粉精在用于漂白时要放置一段时间或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其目的是增强酸性,产生HClO,因为只有HClO才具有漂白作用。(4 )与NaOH溶液反应2NaOHCl2NaClNaClOH2O利用此反应可对制取氯气的尾气进行处理,防止氯气污染空气。(5)氯气与溴化物、碘化物的反应实验内容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化学方

9、程式1氯置换溴将少量氯水滴入试管内的KBr溶液中,用力振荡试管试管内的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2KBrCl2Br22KCl2氯置换碘将少量氯水滴入试管内的KI溶液中,用力振荡试管试管内的溶液由无色变为褐色2KICl2I22KCl3溴置换碘将少量溴水滴入试管内的KI溶液中,用力振荡试管试管内的溶液由无色变为褐色2KIBr2I22KBr结论氯能从可溶的溴化物和碘化物水溶液中置换出溴和碘,溴能置换了出碘,即氯比溴和碘活泼,溴比碘活泼思维过程三 氧化还原反应1有关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的反应。氧化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物质,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2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或得失)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表示同种元素在反应前后得失电子的情况。(2)单线桥法:表示反应物中氧化剂、还原剂间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 -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