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教案22876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33019489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钓鱼的启示教案22876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钓鱼的启示教案22876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钓鱼的启示教案22876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钓鱼的启示教案22876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钓鱼的启示教案22876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钓鱼的启示教案22876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钓鱼的启示教案22876精编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学习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检验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学难点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体会表达方法。教具准备电脑课件。一、古诗导入江上渔者自古以来,鲈鱼以它的肉味鲜美,深得人们喜爱,更成了人们餐桌上的美味。所以人如果能够拥有这样一条鲈鱼,没有人会轻易放弃的。可是有一对父子却放弃了,究竟是为什

2、么?这节课我们就在课文里一起寻找答案。二、初读课文,作者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师:作者说,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这个启示指什么?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师:这段话包含了几层意思?三、感悟课文, 第一层:这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在文中指的是什么事?是非各指什么? 我不想放弃大鲈鱼的原因是什么? 独立思考。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指导朗读:得意 师:这么大,这么美的鲈鱼,又是我好不容易才钓上来的,而且周围根本就没有人,任何一个理由都可以成为

3、我留下鲈鱼的依据,当父亲让我放掉鲈鱼时,我有了哪些反应? 生找句子,指导朗读。面对我的急切,难过,乞求,父亲还是却不容辩解地让我放掉了鲈鱼,难道父亲不喜欢这条鲈鱼吗? 从哪里看出父亲对鲈鱼的喜爱? 句一:得意 理解句子: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父亲放掉鲈鱼也经历了艰难的道德抉择)想想:这一盯,父亲在想什么?如果这一次,父亲让我带走了鲈鱼,以后的我可能会什么样? 重点指导朗读。 师:在父亲不容置疑的声音中,我放掉了心爱的鲈鱼?但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了非常艰难的心理斗争,请大家默读3-9自然段,看看我的心理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完成填空。 根据课文

4、内容,填空。当我钓到大鲈鱼时,我很( ),爸爸让我把鱼放回湖里时,我很( ),我和爸爸争辩的时候,心里很( ),但因爸爸的话没有商量的余地,我只好( )地把鲈鱼放回到湖里。 得意急切难过依依不舍 孩子们,我把鱼放回到湖中的时候,经历了一个多么难的过程,所以说: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就是钓鱼的启示 生读这句话。第二层: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师:34年前父亲的严格教育让我做出了道德的选择,那么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是怎么做的呢? 理解:那晚以后,我再没有钓到过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

5、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 两条鱼是一个意思吗?诱惑人的“鱼”指什么? 假设:考完试,卷面上老师多给算了5分,我怎么做的? 上班路上,遇到红灯,没有人见到,也没有车辆,我是怎么做的? 旅游时,我捡到了不属于自己的钱包,我是怎么做的?师:34年后,他所做的一切是自觉的行为,正是由于“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他不但理解了父亲,还充满着对父亲的感激之情。再读: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2、再读启

6、示,铭记在心。师;这是父亲送给我最为珍贵的礼物,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师:这就是钓鱼给我们的启示,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拓展:师:本文的作者,詹姆斯兰费蒂斯,现在已经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正是父亲对他的教育终生难忘,所以,他写下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

7、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 钓鱼的启示。读了这篇文章,我佩服文中的父亲,所以,老师写了一篇读后感,送给同学们。放弃也是一种美德,读钓鱼的启示有感。布置作业:1,、写读后感。 2、搜集关于道德的名言。 反思=设计说明 钓鱼的启示是一篇比较深奥的课文,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学的。选择这篇课文教学,是为了探索深文浅教的教学方法,即对蕴含深刻人文哲理的课文,如何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以及如何优选组合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和释化疑点,以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1、确定浅教的教学目标(1)学段阅读教学特点是确定如何浅教的主要依据。第二学段,这时学生的朗读能力已基本形成,语

8、言发展也初步规范,内部言语的心理机制也开始成熟。因此,应将教学重点放到以默读、感悟为主要方式的语段训练上,同时进行言语表达和语感训练。其中,言语表达主要是指用规范语言简要概括信息的表达能力,语感训练则是通过对典型语例的精致化教学,以课文的思想情感为背景,感悟体验不同言语表达形式的作用和差异。第二学段仍要加强朗读教学,但与第一学段不同,主要是通过典型语句的朗读比较,感悟句段内的语言组合规律,以发展良好的语感心理图式。 (2)文本的重点与难点要根据浅教的原则确定文本解读的重点和难点,不一定就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钓鱼的启示,文章的重点和难点都是“启示”,而不是钓鱼过程中的放鱼。但根第二学段阅读教

9、学目标,把钓鱼过程中“我”的心情变化的语句作为教学的重点,既要求感受体验,也要求熟读积累。“启示”,只作为教学的难点,引导学生理解。(3)学生的真实起点学生的真实起点,一是指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学习内容的难度超越学生心理特征,学生学起来必定是困难重重。二是指学生已经知道什么。美国奥苏伯尔编著的教育心理学指出:“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可见,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非常重要。对第二学段的学生来说,要理解抽象的道德概念是非常困难的。只有联系生活,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才能

10、化难为易,学生才有可能感悟像钓鱼的启示这类课文所蕴含的哲理。2、优选组合浅教的教学方法(1)降低起点层层突破(逐步提高)刚开始唱歌时调子起高了,就难以唱下去。教学也是这样,一开始,把起点定的很高,随着教学难度的提升会使教学难以进行下去。深奥的课文,起点定得低些,然后逐步提高要求,学生的学习才能比较顺利。揭题时,是引导学生关注“钓鱼”还是“启示”,起点是不一样的。如果一开始就关注“启示”,抓住“启示”的语句学习,遵循的是从理性到感性,学生学习会感到困难重重。一开始从“钓鱼”入手,体会放掉鱼之难和父亲教育之严肃,再来感悟得到的启示,遵循的是从感性到理性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2)以读为主、读

11、中体验 对深奥的课文,更要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体验。教学中读的引导,有筛选主要信息的默读,如找出表现“我”的心理变化的语句,父亲要“我”把鱼放回湖里的语句,“我”得到启示的语句等;有在体验中的朗读,如读“我”的心理变化以及父亲态度的语句等。感悟体验方法的引导力求符合文本特点。一是运用整体感受法。课文中父亲和“我”的人物形象丰满、意境悠远、意象丰富,初读时引导学生整体感受父亲和“我”的形象。二是角色体验法。课文对 “我”的角色着墨多,形象鲜明;父亲的角色着墨虽然不多,但对子女严格进行道德教育的形象栩栩如生,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朗读与感悟中体验。三是想象体验法。对“我”再次向父亲投去乞求的目光,

12、引导学生想象:儿子向父亲“乞求”,会怎么说? 四是移情体验法。父亲的“不容争辩 ”,引导学生移情体验:你就是父亲,当年儿子投来乞求的目光时,你会不容争辩地说些什么? (3)引导思维,问题解决阅读的本质是思维,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就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学会外问题解决。如,钓鱼的启示以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思维,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难点。问题一:从钓到大鲈鱼到把大鲈鱼放回湖里,“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抓住主要词句感悟放弃已经到手的大鲈鱼有多难;问题二:父亲要“我”把到手的大鲈鱼放掉,态度那么坚决,是不爱“我”吗?他做得对不对?也是抓住主要词句感悟,体会父亲对“我”的严格的道德教育。问题之三,“我”从钓

13、鱼中得到什么启示?引导联系上文理解作者得到的启示,并用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通过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而加深对“启示”的理解。通过本文的设计、教学,我对新课程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在教学中,我尽力落实新课程的全新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读的目的,以读为本,运用多种形式、手段,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注意读思结合,激发兴趣,以情促读,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提高教学效率。 一、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在引导学生体会“我”的心理活动时,我鼓励学生在有关的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进而在师生的交流、讨论中完善体验。可以看出,学

14、生的潜力是无穷的。例如对“可是再也不能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这句话的理解,学生体会到了难受、伤心、委屈等,这些都是很有见解的体验。再如引导学生就“我”和“父亲”还会说什么进行想象续说时,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进行争论。 二、抓重点词,感悟情境。 语言文字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凭借,是思想感情的载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文章的重点语句,让学生品读,使学生领会到语言文字的美妙,体会到作者的感受,从而使他们对语言文字产生兴趣,萌发朗读的情感。所以,阅读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对语言文字理解的程度,提出相应的不同层次的朗读要求,不能让读停留在同一层次,也不能提出过高的要求,要由浅及深,逐步提高。 不足及改进措施: 在教学中,也存在不足。一是引导学生朗读的问题。当学生找出了有关的句子,用怎样的方式使学生的朗读质量得以提高?怎样激发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如何实现有感情地朗读这一目标?如何评价朗读的结果?我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还很粗浅,有待思考、探索。二是课文中难点的处理问题。在课文中,学生理解起来最难的是“什么是诱惑人的鱼”。在学生讨论后,还是不能说出个所以然,由于时间关系,还省去了联系实际这一环节,就让学生带着半生不熟的理解走出课堂。应该说,学生对这个问题是很含糊的,教师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讲授。三是学生情感的激发问题。这是一篇能提升人的品格修养的文章,如何让学生受到一次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