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3014726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在对东方落后国家,尤其是对俄国农村公社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思想。那么何为“卡夫丁峡谷”呢?卡夫丁峡谷位于古罗马的卡夫丁城附近。公元前321年,萨姆尼特人在这里击败了罗马军队,强迫他们通过“牛轭”。这被认为是对战败军队的最大羞辱。马克思借用这个历史典故,说明人类社会发展经历资本主义阶段就像通过“卡夫丁峡谷”一样,要付出“血与火”的巨大代价和牺牲,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使人类感到耻辱的一个阶段。 首先,马克思分析了俄国特殊的历史条件,指出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所经历的运动的“历史必然性”,“明确地限于西欧各国”。西

2、欧资本主义发展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的发展有明显的差别。其次,他又分析了俄国可能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原因,提出吸取资本主义生产的积极成果现代生产力,用以改造农村公社生产方式。最后,马克思分析了俄国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方式,他根据俄国社会的现实,指出必须通过俄国革命才能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并补充实现这种“跨越”的原因在于俄国农村公社的土地公有制。“跨越”必须通过社会革命的方式,“跨越”的条件是西欧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榜样作用,以及利用西方资本主义提供的一切积极成果。随后恩格斯详细的阐明了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是东方落后国家发展的共同规律。不同于马克思认为的,俄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

3、谷”是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历史现象,不是任何一个东方落后国家都可以实现的。恩格斯却把马克思这一观点由俄国扩展到一切非资本主义的落后国家,由一种特定的特殊发展道路引申为对东方落后国家具有普遍意义的共同发展道路。在这里,恩格斯进一步揭示了东方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共同规律,它可以缩短自己向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过程,不必再重复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所走过的道路,而走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只要西方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并给予积极支持,就有这种可能。 那么当今中国真的实现了这种“跨越”么?结合当时中国的时代背景,中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同于马克思所说的由发达资本主义脱胎而来的社会主义,也不是根

4、据马克思的“跨越论”建立的社会主义。就前者而言,中国目前尚没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创造的那样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后者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诞生前一没有俄国农村公社那样的土地公有制;二没有利用西方资本主义提供的“一切积极成果”对农村公社生产方式改造的可能;三没有西欧无产阶级革命的榜样和支持。因此,中国所走的是另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如果说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进入了社会主义是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的话,那么,这种跨越也仅仅只是社会制度的跨越,因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仍然保留并允许资本主义经济、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单就资本主义所达到的生产力水平和商品经济发展程度而言,没有跨越也不可能跨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