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第8讲:货币与宏观经济运行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014657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PDF 页数:66 大小:437.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银行学第8讲:货币与宏观经济运行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货币银行学第8讲:货币与宏观经济运行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货币银行学第8讲:货币与宏观经济运行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货币银行学第8讲:货币与宏观经济运行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货币银行学第8讲:货币与宏观经济运行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学第8讲:货币与宏观经济运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银行学第8讲:货币与宏观经济运行(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大学经济学系 王宇伟 第 8 讲 货币与宏观经济运行 8 1 分析框架 8 2 古典学派和凯恩斯学派 8 3 货币学派 8 4 新古典和新凯恩斯主义 第8讲 货币与宏观经济运行 8 1 分析框架 8 2 古典学派和凯恩斯学派 8 3 货币学派 8 4 新古典和新凯恩斯学派 南京大学经济学系 王宇伟 3 1 分析框架 研究货币运行与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 一直是货 币经济学的一个核心问题 IS LM模型研究了利率和实际收入 也就是总需 求的决定问题 AD AS模型则研究经济中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 问题 货币余额的变化是否会引起总产出的变化 可以 通过以上的两个分析框架进行讨论 IS LM模型 商

2、品市场均衡 IS曲线的推导 总收入 总支出 Y C I G 可支配收入 Yd Y T 消费 C C Yd C0 cy Y T 投资 I I r I0 irr 税收 T T0 tyY 以上的Y C I G T都是相应的实际值 r是名义 利率 C0 I0 T0分别是自发性消费 自发性投资和 自发性税收 ir是 ir 0 投资对利率的敏感性 cy是 边际消费倾向 0 cy 1 ty是税率 0 ty 1 IS LM模型 整理上面的式子 可得 000 r YCc YTtYGIi r 000 1 1 1 r YCIGcTi r ct IS LM模型 IS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的曲 线 表示当收入沿横轴增加 时

3、 既增加了消费和储蓄 又增加了税收收入 由于储 蓄和税收收入都增加 均衡 要求投资也必需增加 但只 有在利率降低时 这才会发 生 因此 在商品市场均衡 状态下 收入的增加一定会 伴随着利率水平的下降 Y IS i IS LM模型 IS曲线的移动 G变化对IS曲线的影响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 政府支出 增加 对应均衡状态下的产出水平将增加 因此 IS曲 线将向右移动 变化对IS曲线的影响 表示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投 资对利率越敏感 IS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将越小 因此 IS曲线将越平缓 000 1 1 1 r YCIGcTi r ct IS LM模型 货币市场均衡 LM曲线 根据货币需求理论 实际货

4、币余额需求Md和利率水平 成反向关系 和收入水平成正向关系 其中 mY指货币需求对产出的敏感程度 mr指货币需 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货币部门均衡要求 货币供给 货币需求 假定名义货 币供给Ms由中央银行外生给定 0 ddYrYr MMY rm Ym r mm 1 sr YY Mm Yr mPm IS LM模型 LM曲线是一条斜率为正的曲 线 表示当收入沿横轴增加 提高了货币需求中的交易 需求 由于货币供给是外生 给定的 因而均衡要求公众 减少投机需求 而公众只有 在较高的利率下才会这么做 因此 在货币市场均衡状 态下 收入的增加会伴随着 利率水平的上升 Y LM i IS LM模型 LM曲线的

5、移动 Ms变化对LM曲线的影响 当中央银行增加名义货币供给时 此时要货币市场获得均衡 必需有货币需求的增加 因此 要么i一定时Y增加 要么Y一定时i减少 反应在图中 LM 曲线将向右移动 mr变化对LM曲线的影响 mr表示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的敏 感程度 从下式可知 其他因素一定时 mr当增大时 LM 曲线的斜率将减小 从而LM曲线将更平缓 mY变化对LM曲线的影响 mY表示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化的敏 感程度 其他因素一定时 mY越大 LM曲线将越陡峭 1 sr YY Mm Yr mPm IS LM模型 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 任何引起IS和LM曲线移动的因素都会导致均衡点的变 化 IS LM曲线

6、实际上是总收入的决定模型 也就是总需求 的决定模型 Y LM i IS AD AS分析 总需求的决定 可由前面的IS LM分析得到 000 1 1 1 d rs ryrr i M YCIGcT cti mmm P 这表示了在商品和货币部门中同时获得均衡的 Y P 组合 AD AS分析 根据均衡条件 这种需求明显取决于价格水平P 且与后者负相关 也就是说 价格水平的下降 会引起总需求的上升 因此 总需求曲线是一条 斜率为负的曲线 Y P AD AD AS分析 总需求的变化 投资和政府支出乘数 货币乘数 1 d r rrry mY Gmcmti m 1 1 1 1 d rr srYrrrrrY i

7、iY MPcti mmmmcmti m AD AS分析 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函数描述了价格水平和总供给水平之间的关系 在讨论总供给问题时 并不像讨论单个企业的供给函数 那么简单 当单个商品价格上升时 对应的单个企业的 供给水平将提高 但这实际上是建立其他商品的价格水 平一定的假设前提上 而在研究总供给水平时 一般价 格水平的提高意味着所有商品和劳动的价格都可能发生 了变化 这时候总供给水平如何变化 就变的不确定了 AD AS分析 从劳动力市场出发研究总供给 总供给由企业的生产函数决定 产出可以表示为资本和 劳动投入的函数 在短期 资本投入是固定不变的 因 此 若劳动的投入量为N 生产函数就可以写

8、成Y Y L 这样 劳动成了唯一的投入变量 至于劳动的投入量 自然应该由劳动力市场来决定 AD AS分析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形成的就业水平为充分就业水平 对 应的产出自然就是充分就业产出 N w Nd Ns AD AS分析 在西方经济学中 对于就业市场均衡的讨论中 并没有取得共识 古典学派 凯恩斯学派 货币学派 理性预期学 派 新凯恩斯学派等对供给曲线的推导和表现形 态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这也直接影响了其不同的货币理论的形成 8 2 古典和凯恩斯主义 古典学派和凯恩斯学派的理论实际上是一脉相承 的 他们在基本的分析方法上并没有很大的不同 实际上 包括后面的货币主义及理性预期学派

9、 中 也并没有完全颠覆最初的分析框架 因此 我们首先分析古典学派和凯恩斯学派关于 货币和产出决定的理论 8 2 1 古典的产出决定理论 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假定 弹性的工资和价格 市场瞬间出清 信息充分 充分就业 传统古典经济学的IS LM分析 两分法 在现金交易数量论中 费雪等人假定了货币流通速度 并不受价格和产出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 根据交易方 程MV PY 实际的货币需求只受实际产出水平的影 响 剑桥学派的货币余额说虽然考虑到人们愿意持有 的货币余额占总财富的比例与均衡收益率的高低成负 相关 但是在最终的讨论中却仍然假定均衡的收益率 由边际资本收益率决定 并不受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影 响 因此人们

10、持有的实际余额只决定于总收入水平 也就是说 在传统的古典学说中 LM应该是一条垂 直于横轴的直线 这也体现了古典学派 两分法 的 分析思路 传统古典经济学的IS LM分析 两分法 Y 是充分就业产出水平 在产品市场 Y 的水平确定了 i的水平也就决定了 在货 币市场上 实际的货币需求取决于实际产 出水平 因而是固定的 政府增加财政支出 IS曲线向右移动到IS 此时 只有相应的利率水平发生变化 货币市场不会受到影响 政府增加货币供给时 假设价格还没有发 生变化时 LM曲线将向右移动 超额的货 币供给会导致人们增加支出 使总需求 总 供给 这会推动价格上升 从而导致实际 的货币余额减少 LM曲线将

11、重新向左移动 直到回到原来的位置 Y i IS LM IS LM Y 新古典综合派的IS LM分析 一分法 新古典综合学派试图将凯恩斯理论中的宏观经济 分析办法和古典理论对微观经济的分析纳入到一 个统一的框架中 在关于货币需求的讨论中 新 古典综合派吸取了凯恩斯的分析办法 因而获得 了一条斜率为正的LM曲线 在古典情形下 仍然 保持充分就业的基本假定 因此 劳动力市场均 衡所形成的供给曲线表现在IS LM模型中 是一 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与横轴的交点为充分就业 产出水平 新古典综合派的IS LM分析 一分法 新古典关于财政和货币扩张的分析 Y i IS Y N IS LM LM E E A L

12、M B 古典的AD AS模型 在古典情形下 由于经济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来自总需求方面的冲击不会导致真实产出的变 化 变化的只有价格水平 这可以通过AD AS 模型得到更清楚的表述 总供给 总需求 均衡 s YY 000 1 d rr rrryr mi M YCIGcT mcmti mm P 000 1 rr rrryr mi M YCIGcT mcmti mm P 古典的AD AS模型 0 0YGYM Y P AD AS Y 1 P m MP E PM 货币中性 所谓货币中性 就是指当货币量发生变化时 不 会引起产出等实际变量的变化 只会带来价格的 变化 根据上面的论述 我们知道 在古典学

13、派 的理论中 货币是中性的 古典学派常常将货币 看成便于交易的 润滑剂 认为它只是蒙在实 体经济上的一层面纱 并不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任 何的影响 只会带来价格的上涨 8 2 2 凯恩斯革命 货币非中性 30年代的大萧条使凯恩斯对古典学派 充分就业 是经济运行常态 的观念提出了质疑 凯恩斯认 为 劳动力市场并不能通过实际工资的调节瞬间 达到均衡 相反 非充分就业导致的总需求不足 才是经济运行的常态 凯恩斯对古典劳动力市场分析的批评体现在两个 方面 一是名义工资刚性理论 二是有效需求不 足的理论 名义工资模型 凯恩斯认为 在货币经济中 通常支付给工人的 是名义工资率 而雇员和雇主谈判的也是名义工 资

14、率 一旦名义工资率确定下来 工人是不愿意 接受其削减的 也就是 名义工资具有刚性 在 20世纪50年代 这一模型被修正为 即使假定名 义工资具有弹性 仍然会得到和名义工资刚性类 似的结论 名义工资模型 N w NdNs0 P P0 N1N0N 1 E0 E1 W0 P0 w0 W1 P1 w1 W0 P1 w 0 名义工资上升时 Ns1 P P1 名义工资模型 N w Nd Ns2 P P2 N 2 E0 E2 P0w0 P2 P2w2 P2 P0w0 P0 Ns0 P P0 N0N2 名义工资下降时 名义工资模型 由上面的分析 不管是否假定名义工资刚性 都 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 随着价格的变化

15、 均衡的 劳动投入会同向变化 从而导致产出的同向变化 因而 总供给曲线是倾斜向上的 需求不足模型 劳动供给取决于名义而非实际工资的假定意味着 劳动力有货币幻觉或短视行为 从经验的角度看 在任何延长的时期里 这是不成立的 而且 名义工资模型并没有改变市场出清假定 因此 有人认为 凯恩斯模型和新古典模型最根本的区 别 并非体现在名义工资假定 而是由于市场不 能及时出清导致的有效需求不足 需求不足模型 在需求下降时 企业有两种选择 一是降低价格 二是削减产出 N Y Y N0N Y Y0 N w Nd Ns N0 w 0 w w 0 N 需求不足模型 需求不足模型 不管是名义工资模型 还是需求不足模

16、型 凯恩 斯都得出了市场可能持续处在非充分就业状态 甚至在需求不足模型中 凯恩斯认为持续的总需 求不足可能导致价格和总需求的螺旋下降 凯恩斯的IS LM分析 y r LM IS y0 A 扩张性财政政策 LM y1 IS E E y r LM IS y0 B 扩张性货币政策 LM LM y1 E E 凯恩斯的AD AS分析 Y P AD Y0 AS Y2Y1 货币非中性 所谓货币非中性 就是指当货币量发生变化时 会引起经济中实际变量的变化 凯恩斯学派主张 货币是非中性的 货币量的增减 不仅可能改 变价格这样的名义量 也会通过对总需求扩张的 刺激 改变产出 就业等实际变量 凯恩斯学派 对古典学派关于充分就业和市场出清的假定给予 了批评 否认经济能够通过自我调节回到充分就 业状态 认为应该通过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 推动产出向充分就业产出水平不断靠近 8 3 货币主义 30年代的大萧条使凯恩斯学派迅速成为了主流的 经济学理论 但之后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 义观念也在50年代后逐渐崛起 他们在理论和具 体政策措施方面都和凯恩斯学派的展开了争论 尤其在政策措施实施方面 他们的观点和凯恩斯 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