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3301348 上传时间:2017-10-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2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西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西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西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西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提分,学霸之路 九江一中 2017 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第卷 阅读题(共 70 分)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我国散文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先秦诸子的著作,成就了我国古代散文创作的第一高峰。两汉的史记 、 汉书中不少篇章也可视为优秀散文作品。到了魏晋南北朝,秦汉的散文失去了锋芒,渐为骈文所取代。骈文要求骈辞丽句,音韵铿锵,曾经起到了丰富“艺术语言” 、提高汉字艺术表现力的作用。但骈文发展到后来,专事涂泽,堆砌典故,造成偏重形貌的浮艳文风;成为表达思想感情的桎梏。唐代的陈子昂“属词皆以经典为本,时代钦慕之,文体一变”之后,萧颖士

2、、李华都曾为扭转华靡柔弱文风作过努力。但由于积习已久,终未能奏效。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面临着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政治腐败的严酷局面,一些有进取变革精神的文人学士奋起抨击时事,改革弊政。政治上的革新也引起了文学上的革新。韩愈、柳宗元顺应时势,打出“复古”的旗号,申言恢复秦汉散文传统,提倡散文,反对骈文。他们反对六朝以来“饰其辞而遗其意”的骈文提出“文道合一” 、“文以明道” 、 “不平则鸣”等主张以及“惟陈言之务去” 、 “文从字顺各识职”的革新文体的具体规范。他们在散文创作中,弃因袭,崇尚独创,大力实践不拘长短、抒写自由、传道授意的散文创作。到宋代,欧阳修又极力推崇韩、柳,继韩柳“文以明道

3、”说之后,更提出了“文道并重、道先文后”的观点;继他们“不平则鸣”论之后更提出“穷而后工”的主张,坚持和发扬了我国散文的优秀传统。欧阳修这些主张对于王安石、三苏和曾巩等人有很大的影响。显然,唐宋八大家的文学思想、审美观念,从总体上看,是一脉相承并互相辉映的。此为史家所共识。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创作,各具文采。就单独个人创作而言,其风格是独创和多样的统一;就八大家综合起来作考察,又构成了唐宋散文异彩纷呈的艺术整体。这是继魏晋南北朝“文学自觉”之后,由散文这一文体自觉中产生的最可宝贵的艺术结构。关于八大家的艺术风格、创作个性,早就有“韩如潮、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海”之说。如细探其作品,韩愈写人状物抒情

4、,浑浩流转、气势磅礴,是继司马迁之后的又一位艺术大师。柳文清拔澄澈,精辟深刻,他的永州八记可谓郦道元之后的山水散文的杰作,但就其文字之优美、情高考提分,学霸之路 景互化之种妙而言,又非郦氏能望其项背的。欧阳修为文“纡余委备,往复百折,而条达通畅,无所间断;气尽语极,急言竭论,而容与闲易,无艰难劳苦之态” 。曾巩的散文朴实谨严,委曲周详,平易淡远,显得古雅平正,层次井然。王安石散文雄健峭刻,简洁明净,风格锋利,但似略输文采。苏洵为文师法孟子、韩愈,长于议论,风格雄奇坚劲,其六国论情理相间,既启人思,又增人感。苏辙之文, “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 ,词清句雅,自成一家。苏轼才华横溢,融儒、道、

5、释之长,恣肆潇洒,其论文雄辩滔滔,气势纵横;其记叙挥散自如,变化无穷,情景互融,实践了他的“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的文论主张。1下列关于“反对骈文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骈文过于注重外在的形式,内容华靡而柔弱,限制了思想感情的表达。B骈文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专事涂泽,堆砌典故,偏重形貌,文风浮艳。C骈要求骈辞丽句,音韵铿锵,逐渐取代散文成为魏晋南北朝的主要文体。D骈文抛弃秦汉时期散文的优良传统,变得追求“饰其辞”却“遗其意” 。2下列理解和分析

6、,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陈子昂在创作时,多“以经典为本,时代钦慕之”且 “文体一变” ;萧、李二人也曾为扭转文风作过努力,但终未能奏效。B从欧阳修的文学主张及其巨大的影响力等看来,唐宋八大家的文学思想、审美观念,从总体上,一脉相承并互相辉映。C韩、柳二人崇尚独创,大力实践不拘长短、抒写自由、传道授意的散文创作;因此提出“文道合一” 、 “文以明道”等主张。D唐 宋八大家的散文文学创作,既是独创和多样的统一,又构成唐宋散文异彩纷呈的艺术整体,达到了散文文学艺术的巅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为文“纡余委备,往复百折,而条达通畅,无所间断;气尽语板,急言竭论

7、,而容与闲易,无艰难劳苦之态” 。高考提分,学霸之路 B曾巩的散文朴实谨严,委曲周详,淡远,典雅,层次井然;王安石的则雄健峭刻,简洁明净,风格锋利,但似略输文采。C苏洵为文师法孟子、韩愈,其文长于议论,风格雄奇坚劲;其六国论情理相间,既启人思,又增人感,自成一家。D苏轼才华横溢,融儒、道、释之长,恣肆潇洒,其论文雄辩滔滔,气势纵横;其记叙也很好地实践了自己的文论主张。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

8、,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捍燕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桴鼓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

9、,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士皆振栗。久之,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驰入军中。穰苴曰:“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问军正曰:“驰三军法何?”正曰:“当斩。” 使者大惧。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杀之。”乃斩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军。遣使者还报,然后行。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度水而解。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节选自史

10、记司马穰苴列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高考提分,学霸之路 赢弱者B.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赢弱者C.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赢弱者D.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间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赢弱者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左骖指古代驾车三马中左边的马。后用四马,亦指四马中左边的马。B.表是古代测日影的器具,漏是古代滴水计时

11、的仪器。C.节是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如苏武“持节送匈奴使”。D. 日中,表时间,中午 12 点,又名日正、中午,是一天的太阳正中时。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穰苴治军严厉。庄贾在约定的时刻未到达军营被斩首于三军之前,君王的使者驾车驰入军中,也被处置。B. 穰苴出身卑贱,却深受皇帝赏识。穰苴为报君王之恩,在齐国连遭败绩时,请缨抗敌,主动请求君王派大臣来做监军。C.穰苴体恤士卒,得到士卒的拥护。穰苴深入士卒军舍,对体 弱者关怀有加,穰苴率兵抗敌,士卒都争先出战。D.穰苴威震敌军。穰苴起兵后,晋国知道了,就把军队撤了回去;燕国军队知道后,也渡过黄河向北撤退

12、。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2)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构三军。三军之士皆振果。(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 8 9 题。 甲辰八月辞故里高考提分,学霸之路 张煌言 国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日月双悬于氏 墓,乾坤半壁岳家祠。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 。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 !【注】张煌言:是与郑成功齐名的南明抗清人物。抗清兵败被俘,慷慨就义。此诗作于被俘后。于氏:于谦。一枝:喻栖身之所。鸱夷:皮制口袋。史书上说伍子胥死后,吴王取其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灵异

13、录说子胥魂怒,驰水为钱塘江潮,“常乘素车白马,在潮头之中。”8、请简析首联的作用。(5 分)答: 9、这首诗写了诗人自觉走向死亡时的哪些心态?请结合诗句作分析。(6 分)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陆游游山西村中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的名句是“_ ,_” 。(2)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实践(学习)的句子是 , 。(3)庄子逍遥游中“ , ”两句强调对于自己所认定的就要坚持不理会世人的称誉或非难。 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

14、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25 分)快乐与原则高考提分,学霸之路 意朱塞佩 托马西,迪 兰佩杜萨当他挤上公共汽车时,他激怒了车上的每个人。塞满了别人账簿的公事包,左臂夹着大盒子这一切,都使他难以掏出回程票来。不得已,他把盒子放在检票员的凳子上。他踩了别人的脚,别人也踏到他的脚上。他引来了一片斥责。到站了,他挤下来,总算是一个人走在了回家的那条坑坑洼洼的小径上。他急忙看了看他的塑料钱夹是否还在,然后,就开始轻松地品味起他的快乐。钱夹里装着 37245 里拉那是一个小时前,作为圣诞节的奖金,他刚

15、刚领到的“第 13 个月的薪水”。这笔钱意味着许多麻烦都可以解决了。有了这几张高面值的钞票,就不用为下一张电费单而发愁,不用为瞥见孩子们的坏鞋而痛心。他心里充满一种玫瑰色的感觉,红润得就像甜点盒子包装纸的颜色。源源不断涌出的玫瑰色感觉来自他从办公室带回家的圣诞面包一个 7 公斤重的节日果子面包,这个甜蜜的负担使他左臂发麻。虽然面包是有限的,但对他们全家来说,实在是太丰盛了!玛丽娅该有多高兴啊! 孩子们该闹腾成什么样子呀 !不过,这些都属于另一种快乐,香草精和彩纸片带来的物质上的快乐,而他自己的快乐却全然不同是一种建立在自豪之上精神上的快乐,对,是精神上的!几个小时前,男爵他们公司的董事长,在分发红包并致圣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