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公卫执业助理医师考点:疾病在国家间分布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301347 上传时间:2017-10-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公卫执业助理医师考点:疾病在国家间分布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5年公卫执业助理医师考点:疾病在国家间分布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5年公卫执业助理医师考点:疾病在国家间分布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5年公卫执业助理医师考点:疾病在国家间分布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5年公卫执业助理医师考点:疾病在国家间分布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公卫执业助理医师考点:疾病在国家间分布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公卫执业助理医师考点:疾病在国家间分布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有关谵妄的治疗原则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0.5 分A.病因治疗为主B.支持对症治疗为辅C.抗精神病药物剂量不宜太大D.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时间 1 年左右E.首选苯二氮卓类药物镇静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谵妄的治疗原则,首先在于寻找病因,如控制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包括输液、维持电解质平衡、适当给予营养,预防衰竭以及针对精神病性症状的必要的处理,如小剂量氟哌啶醇肌内注射即可有效控制兴奋躁动。当精神症状被控制后即应减量或停用抗精神病药物。苯二氮卓类药物因能加重意识障碍,对于谵妄患者应慎用(慢性酒中毒性震颤谵妄患者例外)。2、以下哪种疾病预后最好 0.5 分A.偏执狂B.偏执状态C.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2、D.偏执型人格障碍E.妄想阵发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妄想阵发又称急性妄想发作,是一种发作性精神障碍。本病常突然急性起病(大都在一周之内),以一过性妄想为主要表现,同时也伴有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异常。一般持续数周,有的仅几天,最长者不超过 3 个月。病情多为完全恢复正常,预后良好,少数患者可有复发倾向,但缓解期精神状态正常,不遗留人格受损迹象。偏执狂和偏执状态均属于偏执性精神障碍,常呈慢性病程。3、急性应激障碍通常在多长时间内缓解 0.5 分A.1 周B.半月C.1 个月D.半年E.1 年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急性应激障碍历时短暂,一般持续数小时至 1 周,通常在 1 个月内缓解,预后良好。4、患者

3、女,22 岁,总经理助理。因兴奋话多,疑人害,行为紊乱 1 周入院。1 周前因工作上的疏忽被总经理批评,之后出现兴奋话多,怀疑同事害她,因此不停地给同事打电话质问为什么要害她,乱发短信给单位的同事,同事收到短信后觉得患者莫名其妙。入院后治疗天,患者不再怀疑别人要害她,但仍表现话多,活动多,纠缠医生,见人就打招呼。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0.5 分A.分裂情感性精神病B.精神分裂症C.分裂样精神病D.躁狂发作E.急性应激障碍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根据病史材料,该患者有兴奋话多,被害妄想,行为紊乱,但在治疗天后,被害症状消失,保留话多,活动多,纠缠医生等兴奋的表现,提示该患者有躁狂发作。尽管出现了精

4、神病性症状如被害妄想,但它并不是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样精神病的特征性症状,在躁狂发作时,同样也可出现精神病性症状。躁狂发作时可出现与心境相协调的幻觉及妄想,如言语性幻听和夸大妄想,甚至被害妄想,但这些症状的持续时间并不长,且妄想并不荒谬,显然根据题干的信息尚不足以作出分裂样精神病或精神分裂症的诊断,而躁狂的可能性更大,进一步可询问患者的情感症状及思维症状5、20 岁的女性患者,反复出现情绪不稳定 2 年半。患者在 2 年半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情绪不稳定,有一段时间自觉精力下降,话少,自信心不足,对前途悲观,失眠,不愿与人交往,有一段时间自觉精力增加,活动增多,自我感觉很好,思维灵敏,比平时更善言辞,与

5、别人相处时更合群,过分乐观,睡眠需要减少,上述情况反复出现,心境完全正常的时间不超过1 个月。该患者最合适的治疗 0.5 分A.心境稳定剂B.心理治疗C.心境稳定剂和心理治疗D.心境稳定剂和新型抗精神病药E.心境稳定剂和抗抑郁药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治疗。6、至少 2 年以上的大多数时间抑郁心境反复出现,程度达不到轻度抑郁标准,其间正常心境很少持续几周,期间没有轻躁狂发作 0.5 分A.双相型障碍B.双相型障碍C.双相快速循环型D.心境恶劣障碍E.单次抑郁发作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根据 ICD-的诊断标准:恶劣心境是指在至少 2 年内抑郁心境持续存在或反复出现,其间的正常心境很少持续几周,同时

6、没有轻躁狂发作期;在此 2 年间的每次抑郁发作,没有或极少在严重度或持续时间上足以符合复发性轻度抑郁障碍的标准,恶劣心境类似于传统分类中的抑郁性神经症。7、急性应激障碍通常在多长时间内缓解 0.5 分A.1 周B.半月C.1 个月D.半年E.1 年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急性应激障碍历时短暂,一般持续数小时至 1 周,通常在 1 个月内缓解,预后良好。8、某男,27 岁。急起烦躁不安,口干、脸红 2 个小时入院。体查:患者神志模糊,瞳孔缩小,对光反射存在,双前臂可见很多注射瘢痕。仔细追问病史,发现患者既往有吸食海洛因的病史。对此患者目前的处理正确的是 0.5 分A.纳曲酮B.纳洛酮C.丁苯诺菲D

7、.吗啡E.氟哌啶醇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海洛因急性中毒应及时给予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治疗,可以扭转阿片类药物中毒所致的中枢神经体征。9、一次大量使用或者小量短时间反复使用可卡因的表现不包括 0.5 分A.情感欣快B.幻视C.瞳孔缩小D.幻触E.敏感多疑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一次大量使用或者小量短时间反复使用可卡因与使用海洛因、酒精不同,它引起患者瞳孔扩大。其余选项都是使用可卡因后的常见表现。10、患者女性,8 岁。自幼家里人对其比较娇惯,从未离开过父母,生活自理能力较差。3个月前远离家乡到某大学就读,1 月前出现失眠,不高兴,认为自己能力差,不如其他同学,不与同学交往,少语,常唉声叹气,

8、自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此患者目前最可能的诊断是 0.5 分A.抑郁症B.社交恐惧症C.恶劣心境障碍D.适应障碍E.急性应激障碍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该患者疾病有以下特点:自幼娇惯,从未离开过父母,生活技能较差;远离家乡开始新的大学生活后 2 个月起病;精神症状主要为情绪低落、认为自己能力差,不如其他同学,少语、自卑,发愁等。该患者是在环境改变后出现了一些抑郁症状,这符合适应性障碍的诊断标准。11、对心境稳定剂的选择,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0.5 分A.双相 I 型急性躁狂或双相 II 型轻躁狂发作,可首选锂盐B.既往对锂盐缺乏疗效,则选用丙戊酸盐或卡马西平C.如不能耐受锂盐,选用丙戊

9、酸盐或卡马西平D.对快速循环发作或混合性发作应首选丙戊酸盐或卡马西平E.对双相抑郁障碍患者,必须使用抗抑郁剂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因双相抑郁时使用抗抑郁剂可诱发躁狂,因此在抑郁相时使用抗抑郁剂须谨慎。在下列情况下可考虑在充分使用心境稳定剂的基础上使用抗抑郁剂:抑郁持续时间超过 4 周;有明显的自杀企图或自杀行为;既往以抑郁发作为主。12、患者女,20 岁。因话多,行为紊乱 2 周入院。2 周前与男友分手后出现话多,与医生交谈时喋喋不休,不能打断,注意力不集中,听到外面有声音唱流行歌曲,患者则开始唱流行歌曲,在病房跟着医生查患者,帮工人搞卫生,忙碌不停。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0.5 分A.心因性

10、反应B.急性应激障碍C.分裂样精神病D.躁狂发作E.精神分裂症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题干的信息:患者有话多,注意力不集中,随境转移,活动多,高度提示此患者可能有躁狂发作,进一步可询问患者有无情感高涨、思维奔逸等症状。尽管患者发病前有与男朋友分手的事实,但已经出现比较典型的躁狂发作的表现,而不是表现为与失恋有关的一些症状,因此不下心因性反应的诊断。而要下急性应激障碍的诊断,该应激事件应该是突如其来且超乎寻常的威胁性生活事件和灾难,而且多数患者表现为“茫然”或“麻木” ,并伴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本题中患者的表现也与该表现不符合。该患者无分裂样精神病和精神分裂症的证据,因此亦不能作出此诊断。13、

11、患者女,20 岁。因话多,行为紊乱 2 周入院。2 周前与男友分手后出现话多,与医生交谈时喋喋不休,不能打断,注意力不集中,听到外面有声音唱流行歌曲,患者则开始唱流行歌曲,在病房跟着医生查患者,帮工人搞卫生,忙碌不停。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0.5 分A.心因性反应B.急性应激障碍C.分裂样精神病D.躁狂发作E.精神分裂症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题干的信息:患者有话多,注意力不集中,随境转移,活动多,高度提示此患者可能有躁狂发作,进一步可询问患者有无情感高涨、思维奔逸等症状。尽管患者发病前有与男朋友分手的事实,但已经出现比较典型的躁狂发作的表现,而不是表现为与失恋有关的一些症状,因此不下心因性反应

12、的诊断。而要下急性应激障碍的诊断,该应激事件应该是突如其来且超乎寻常的威胁性生活事件和灾难,而且多数患者表现为“茫然”或“麻木” ,并伴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本题中患者的表现也与该表现不符合。该患者无分裂样精神病和精神分裂症的证据,因此亦不能作出此诊断。14、王某,男,32 岁。个月前因车祸致头部外伤后渐表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与之谈话经常走神。行为幼稚,与邻居小孩争东西吃,与以前判若两人。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对工作和家人不负责任。焦虑急躁,性情变得粗暴,稍不顺心即拳打脚踢,其妻子常被打得遍体鳞伤,朋友相劝却举刀追杀。此次因打伤行人而被强制入院。对于该患者下列哪项检查或治疗不恰当 0.5

13、 分A.支持性心理治疗、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B.进行神经心理测验,制定康复训练计划C.告知患者冲动行为是错误的,如不改正则给予法律惩罚D.可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症状E.对焦虑抑郁情绪可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或情感稳定剂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该患者为颅脑外伤后出现的慢性精神障碍,应制定长期治疗计划,要了解可能存在的社会心理问题,给予心理治疗;人格改变者应给予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对于情绪不稳定、行为冲动患者可给予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情感稳定剂或抗焦虑剂;尽早进行神经心理测验,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康复训练计划,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应避免不必要的身体检查和反复的病史采集,那样只会招致患者的不满,增加

14、新的心理问题,患者系外伤后的病态表现,法律惩罚不合适。15、患者,男,65 岁,退休工人。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夜眠差,难以人睡,多梦、早醒,白天感到疲倦无力,干什么事都打不起精神。自觉爱忘事,心情也越来越不好,心烦,担心要出事,不能料理家务,过去爱下棋现在也不下了,有时唉声叹气,说自己老了,是家庭的累赘,不如死了,食欲日渐下降,身体逐渐消瘦。曾做各种检查未发现异常。近两周上述症状加重,整夜不眠,在房间内无目的地乱翻东西,有时认不清家人,有时恐惧害怕,称有人要来抓他等。白天则显得平静一些,问他晚上所做的事,却显得茫然不知。既往有高血压史5 年。下列哪些不是血管性痴呆临床特点 0.5 分A.血管性

15、痴呆是指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B.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房颤、糖尿病等C.起病相对较急,病程波动较大,可呈阶梯式恶化D.早期人格改变突出E.有神经系统局灶损害体征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血管性痴呆临床特点包括:血管性痴呆是指由各种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房颤、糖尿病等; 智能障碍起病相对较急,治疗后可以部分或大部分缓解,病程波动较大,可呈阶梯式恶化;早期人格相对保持完整;早期常常伴有情感症状,如抑郁、焦虑等;有局灶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与体征。16、某男,21 岁。急起兴奋,乱语,说有人要杀他,行为冲动 6 个小时入院。仔细追问病史,患者 6 小时前和

16、朋友一起在歌厅唱歌时一起服用冰毒,具体剂量不详,服用后不久开始出现症状。患者既往没有类似发作,但经常服用此类物质超过半年。对此患者目前的处理正确的是 0.5 分A.纳曲酮B.纳洛酮C.丁苯诺菲D.吗啡E.氟哌啶醇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冰毒的主要有害成分是苯丙胺,它通过抑制突触间多巴胺的回收,导致多巴胺含量增加,从而出现精神症状,所以苯丙胺中毒引起的精神症状宜用拮抗多巴胺的药物。17、有冠心病史的老年抑郁症患者应选用 0.5 分A.电休克治疗B.舍曲林C.阿米替林D.丙米嗪E.碳酸锂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因三环类抗抑郁药对心脏毒副作用大,而舍曲林对心脏副作用小,所以有冠心病的老年抑郁症患者选用舍曲林。18、某男,27 岁。急起烦躁不安,口干、脸红 2 个小时入院。体查:患者神志模糊,瞳孔缩小,对光反射存在,双前臂可见很多注射瘢痕。仔细追问病史,发现患者既往有吸食海洛因的病史。对此患者目前的处理正确的是 0.5 分A.纳曲酮B.纳洛酮C.丁苯诺菲D.吗啡E.氟哌啶醇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