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学法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3012902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4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教学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自然教学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自然教学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自然教学法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自然教学法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教学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教学法(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然教学法 熊媛2013010382 1 自然教学法的概念 2 自然教学法产生的背景 3 自然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4 自然教学法的教学原则 5 自然教学法教学步骤 6 评价 自然教学法的概念 自然教学法指大部分依据在自然环境和非院校环境中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 是一种试图突出在院校条件下习得第二语言的方法 自然教学法产生的背景 自然教学法是在吸收了直接法 听说法和暗示法 咨询法 沉默法 全身反应法以及交际法所用的各种方法之长结合起来组成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自然教学法于1977年提出 源于加利福尼亚的特瑞尔 T Terrell 的西班牙语课堂教学实践以及它对第二外语习得的研究成果 1977年他发表的

2、第二语言习得和学习的自然途径 成为自然教学法的开端 特瑞尔与克拉申 S Krashen 联合 运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提出了自然教学模式 并于1983年出版了 自然路径 TheNaturalApproach 一书 克拉申总结了第二语言的研究成果 并使之系统化 提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即监察模式 themonitormodel 1983年 特瑞尔和克拉申合作发表了 自然途径 课堂中的语言习得 一书 它标志着自然教学法的正式确立 理论基础 二语习得理论 自然法由直接法演变而来 它的基本原理即是直接法的墓本原理 幼儿学语论 在理论上 它吸取了Krashen的第二外语习得理论 特别是 输入

3、假说 习得 学习假设 acquisition learninghypothesis 监控假设 monitor hypothesis 自然顺序假设 naturalorderhypothesis 输入假设 inputhypothesis 情感过滤假设 affectionfilterhypothesis 习得 学习假设 它认为成年人通过无意识习得与有意识学习两种方式获得语言的能力 前一种学习类似儿童习得第一语言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潜意识的 形成的语言也是潜意识的 后一种方式是有意识的过程 是借助语言知识学习语言的过程 监控假设 习得 和 学习 在语言能力形成过程中的方式各不相同 习得 导致语言能力 第

4、二语言习得者使用的自然语言有无意识习得的知识启动 决定话语的流利程度 学习 的作用仅在于当 习得 的话语产出后 改变话语的方式 激起监察作用 它受到有意识学习的语音 词汇和语法知识的监控 有意识学习提高了语言的准确性 自然教学法认为外语学习应该加强隐性教学 该方法认为显性教学只能作为一个监控器检查修改习得语言的输出 有意识的学习很难促进习得的发生 自然顺序假设 认为语言结构的习得是遵循一种特有的顺序的过程 不管学习什么人学习什么样的语言知识结构 都大致按一定的顺序进行 输入假设 主要说明人们是怎样习得的 它认为 只有当人们理解稍稍高于他现有的水平的输入时 而且只有当这样的输入达到足够的量时 他

5、才能习得的 克拉申提出 i十1 理论 即在学生现有知识技能水平上增加可理解的知识技能 并认为 只有当人们理解目标语中的信息时习得才能发生 口语不可教会的 唯一的方法就是提供大量可理解的输入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动 显现 情感过滤假设 习得与学习第二语言受到社会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 应该尽可能降低学生的焦虑 并以有意义交往为主 输入必须有趣 必须有助于课堂气氛的和谐和轻松 心理学理论基础它认为动机和个体因素是学习的关键 学习语言要使学生感到有价值 主张学习语言要有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 以降低情感障碍 获得更好的外语教学效果 自然教学法的教学原则 一 教学目标自然法主要是为初学者设计的

6、帮助他们由初级水平过渡到高级水平 其目标是 学生能够在目标语情景下充分发挥语言的功能 具体的教学目标依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而定是自然教学法的一大特点 课堂上教师只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语言交流的情境 并不期望学生最终能掌握多少词汇和句法 只是期望他们能在特定的情景或在话题下做到有话可说 达到交际的目的 自然教学法的教学原则 最大限度的扩大学生的语言输入 且语言输入必须是自然的 可理解的 在起始阶段有一个以听力理解为主要活动的沉默阶段 不要求学生过早地进行表达活动 强调理解的重要性 语言学习从理解开始 推迟口头表达 以习得活动 即以内容为中心的语言活动为主要活动形式 以培养学习者口头交际和书面交际能力为

7、目标 课堂活动全部用来进行交际 教师尽可能使用目的语 但学生可以使用本族 强调自然习得 课堂教学给学习者提供充分的语言习得机会 在口语活动中不纠错 以免影响学习者表达的积极性 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在作业中可以纠错 教学步骤 第一阶段 活用预备阶段 又叫听力理解阶段 第二阶段 活用初级阶段 第三阶段 活用阶段 活用预备阶段 主要任务 教师向学习者输入可理解的语言材料 借助各种手段帮助学生理解 但不要求他们开口 手段方法 借用全身反应法 TPR 教授简单析使句 利用学习者外貌特征 正面的无副作用的 和衣著进行语言输人 利用图片进行语言输人 结合图片和TPR进行语言输人 由于这一段时间只要求学

8、习者听和理解 不要求他们开口 因此被称为 沉默期 silentperiod 即 习得者没有足够的能力讲话的那段时间 这段时间短则几小时 长达几个月 究竟要多久 因人而异 活用初级阶段 学习者认识了一定数量的词汇后 大约500个 便进入第二阶段 教学形式 回答问题 填空练习 完成句子 补全对话 采访对话补全 学习者在讲话时难免出错 但教师不纠错 实在需要纠错时 也不直接纠正 而是向学习者枪入正确的句子 活用阶段 这一阶段的教学活动的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养目的 Terrell建议开展以活动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特别是口头交际能力 教学形式 组织游戏 娱乐活动 组织专题活动 组织思想 感情较流座

9、谈会 组织获取信息和解决间题练习活动 以上各项活动的重点始终围绕交际的内容而不是语言的形式 如语法规则 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机会 教师可开展双人 小组 大组活动 评价 优缺点 优点 强调足够的理解性输入 培养口头交际能力 主张在此时此地情景中交际 理解是表达的基础 注意力集中在交流信息上 缺点 习得知识不能转化为学习知识 两者无相互作用说法不妥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学习对获得流利的交际能力的作用是极有限的说法太绝对化 过低估计语法的举一反三作用 习得过程需要较长时间 话题 动物 提问 你最喜爱的动物是什么 补充句子 说出每个动物的名称和特性例如 这是 猴子 xx最喜欢的动物是 猴子 猴子很 聪明 游戏环节 把印有动物的图片发给学生 拿到图片的学生想办法将图片上的动物的特征用动作或声音表现出来 其它同学猜出动物的名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