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高二月考考试历史试卷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133010186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高二月考考试历史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高二月考考试历史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高二月考考试历史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高二月考考试历史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老子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反映了道家学派 A同情人民的疾苦 B倡导“无为而治” C提倡辩证法思想 D主张“道法自然”2“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3董仲舒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非王者,孰能当是?”据材料推断

2、董仲舒意在A宣传君权神授 B试图限制君主权力C强调教化民众 D协调人与自然关系4唐玄宗亲自对孝经、金刚经和道德经三部书进行注释,并将注本颁行天下;南宋孝宗的三教论说:“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上述现象表明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需要 B三教合一成为传统文化主流思想C儒学已丧失其正统地位 D统治者注重各类思想的实用功能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6汉代只有孔子被神化为“圣人”,孟子和荀子仅仅被称为“仁人”。宋代以后,孟子也被称为“圣人”,被尊称“亚

3、圣”。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A宗法制度的瓦解 B儒家统治地位的确立C程朱理学的影响 D仁政思想的深入人心7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认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他所主张的是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 心外无物 D知行合一8中国古代长期将“礼”和“仪”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可以说无“礼”便无“仪”,无“仪”不成“礼”。统治者高度重视关于“礼仪”方面的教化,其主要动机在于A提升民众道德操守 B维护自身的特权地位 C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D增强民族内在凝聚力9顾炎武曾批评说,“夫百余年以来,为之学者,往往空言心性,而茫乎不得其解也。命与仁,夫子之所罕言也,性与天道,子贡之所未得闻也。呜呼,圣人之所以

4、为学者,何其平易而可循也。”作者的主旨在于A抨击宋学背离经世致用 B赞扬圣人为学平易可循C感叹心性天道难以把握 D反思当时学者不求甚解10顾炎武说“自古以来,小人之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者,莫甚于李贽。”纪昀说李贽的著作“皆狂乖谬,非圣无法。”由此可知,李贽A离经叛道的思想为后世唾弃 B对封建正统进行激烈的批判C否定儒家经典倡导思想解放 D否定君主专制具有民主思想11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论九章算术时说:“从它的社会根源来看,它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切联系,并且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A重

5、实用 B重理论 C重民众 D重实验12.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与无奈;隋唐时期的壁画则更多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的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A. 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 艺术内容的时代性C. 中外艺术的交融性 D. 艺术形式的多样化13明清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道德化人物形象,如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仁”、诸葛亮的“忠” 和关羽的“义”,水浒传中武松等人的“忠”“义”。此类小说 A缺乏反封建礼教的精神 B旨在宣扬宋明理学思想 C折射了当时社会价值观 D抑制了民主思想的传播14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

6、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些现象说明当时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C印刷技术有进一步突破 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15观察右图中“历史”一词的书写,其书法字体形式是A篆书 B楷书 C隶书 D行书16近人吴梅在中国戏曲概论指出:“(元曲)至论文字,则止有本色一家,无所谓词藻缤纷,纂组慎密也。”元曲的这一特征A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求 B说明其成就远高于唐诗宋词C受程朱理学的影响较大 D反映了古代文学的发展规律17亚里士多德说:“个体只有在属于雅典时,其存在才有意义。不属于雅典的个体非鬼

7、即兽。”据此判断亚里士多德A. 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B. 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一切C. 属于古希腊智者学派 D. 主张社会精英统治雅典18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19在宗教改革运动中,人文学者伊拉斯谟虽然同路德存在争论,但也有一些与路德相同的观点。伊拉斯谟认为,如果人们心中没有上帝,他们表面上的虔诚活动,如朝圣、立誓、守夜、禁食,仍是没有用的。这一主张与路德的思想相似之处是 A反对教会

8、兜售赎罪券的欺诈行为 B苦修不一定能达到救赎的目的C主张教随国定并实行宗教宽容 D激励人们积极进取与发财致富20罗伯特E勒纳在西方文明史中说:“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在此,勒纳强调的是 A科学进步具有积极作用 B科学思想实现了高度普及C启蒙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D世界的两种属性高度统一21卢梭指出,法律是“公意”,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人民不仅有决定政府形式和执政者的权利,而且有通过起义推翻违反契约和法律、实行暴虐统治的君主的权利。这表明卢梭主张 A. 君权神授 B. 三权分立 C. 主权在民

9、 D. 君主立宪22“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辨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与材料所述相一致的变革是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科学社会主义实践23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提出:“认识既然是由我们的感觉与自然交互作用而产生,所以因人而异。任何超人性的真理,连同宗教的真理都是不存在的。”由此推断该哲学家A肯定人的价值 B否定神灵存在 C强调理性至上 D推崇绝对真理24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虽然宗教主题仍占主导地位,但是世俗主题的绘画也在增加,除了通常是富人或贵族的肖像画外,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也出现在绘画中。上述绘画主题的变化说明A社会价值观念发生变化 B人们的宗教信仰发生改变C中世纪传统艺术被抛弃 D教权被世俗的王权所取代25百科全书是由哲学家狄德罗、数学家达郎贝尔、政论家卢梭和孟德斯鸠等共同参与编纂的。他们将零散的知识系统整理,再以通俗的方式介绍给公众。这体现了A自然科学已经摆脱神学束缚 B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的融合C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结合 D民主思想与科普教育的统一26魏源在海国图志中采信地圆、地动等天文地理学说,提出圆形的地球之上,“居中之国”并不存在;他还主张“并延西洋柁师,司教行船演炮之法工匠习其铸造,精兵习其驾驶攻击”。这表明魏源A主张与西方国家平等交往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