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2019-2020高一下学期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线上考试化学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33009941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2019-2020高一下学期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线上考试化学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2019-2020高一下学期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线上考试化学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2019-2020高一下学期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线上考试化学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2019-2020高一下学期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线上考试化学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2019-2020高一下学期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线上考试化学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2019-2020高一下学期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线上考试化学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2019-2020高一下学期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线上考试化学Word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人人都有群防责任”,下列做法符合科学道理的是()A出门不佩戴口罩 B家庭消毒时,消毒液越浓越好C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和通风 D大量喝酒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2、将一块金属钠投入到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盛冷水的烧杯中,甲同学认为可观察到下列现象,其中正确的有()钠投入水中,先沉入水底,后浮出水面;钠立即与水反应,并有气体产生;钠熔成闪亮的小球;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有“嘶嘶”的响声发出反应后溶液变红;A B C D 3、关于氟、氯、溴、碘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B原子核外

2、电子层数依次增多C它们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 D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依次减弱4、某元素R的阴离子R2核外共有a个电子,核内有b个中子,则表示R原子组成符号正确的是()AR BR CR DR5、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变化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金属性强弱:NaMgAl B原子半径大小:NaSOC酸性强弱:HIO4HBrO4HClO4 D碱性强弱:KOHNaOHLiOH6、下列变化规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F2、C12、Br2、I2单质的颜色逐渐变浅 BHF、HCl、HBr、HI的稳定性逐渐减弱CF、Cl、Br、I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D Li、Na、K、Rb、Cs金属性逐渐减弱7、A、B两元素原子电子层

3、数相同,如果A原子半径比B大,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两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应是A强于BBA的气态氢化物比B的气态氢化物稳定CA的阴离子比B的阴离子还原性弱DA的金属性比B的金属性强8、下列有关氢化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酸性:HFHCl BHCl的电子式为H+C在卤化氢中HF最稳定 D一个D2O分子所含的中子数为89、化学反应的发生必然伴随着能量的转化,其最根本的原因是()A化学反应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B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C化学反应通常需要加热等条件才能发生D化学反应中旧的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的化学键的形成需要放出能量10、在反应H2Cl2=2HCl中,

4、已知断开1 mol HH需要能量436 kJ,断开1 molClCl需要能量243 kJ,断开1 mol HCl需要能量431 kJ,判断该反应是()A放出83 kJ热量 B放出183 kJ热量C反应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吸收183 kJ热量11、近来,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乙醇电池,它用磺酸类质子作溶剂,在2000C左右时供电,乙醇电池比甲醇电池效率高出32倍且更加安全。电池总反应式为:C2H5OH+3O22CO2+3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mol乙醇被氧化转移6mol电子 B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CC2H5OH在电池的负极上参加反应 D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

5、,阴离子移向负极12、达康书记又追问环保局长:那么垃圾处理中,能随便焚烧吗?焚烧垃圾会降低GDP的。在焚烧垃圾过程中发生了()A吸热的氧化还原反应B吸热的非氧化还原反应C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D放热的非氧化还原反应13、反应N23H22NH3,开始时N2的浓度为3 molL1,H2的浓度为5 molL1,3 min后测得NH3浓度为0.6 molL1,则此时间内,下列反应速率表示正确的是()Av(H2)0.3 molL1min1 Bv(N2)1.0 molL1min1Cv(NH3)0.2 molL1s1 Dv(H2)1.67 molL1min114、100 mL 3 molL1硫酸跟过量锌粉反应,

6、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A硫酸钾溶液 B硝酸钠溶液 C碳酸钾溶液 D亚硫酸钠溶液15、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v正v逆0B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都能达到平衡状态C平衡状态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含量保持不变D平衡状态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一定相同16、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能说明反应X2(g)Y2(g)2XY(g)已达到平衡的是()A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XY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变C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 DX2和Y2的消耗速率相等二、非选择题(共

7、5小题,共52分)17、(12分)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abcdefg(1)c与d形成化合物d2c2的电子式为_,该物质含有的化学键为_。(2)a与b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所含电子数为18的分子的化学式为_。(3)a,c,d,f四种元素所形成的两种盐溶液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4)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疫”中用了大量的“84”来消毒杀菌, 84消毒液和洁厕灵混合使用时产生了一种有毒气体,写出两者混合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5)写出d与e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18(9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元素周期律

8、,如右图所示。 (1)仪器a的名称是_,加入的药品为稀硝酸;仪器b的名称是_,加入的药品为碳酸钠固体;b中反应现象为_,验证氮的非金属性比碳的_(填“强”或“弱”)。(2)c中装有硅酸钠溶液,c中反应现象为_,验证硅的非金属性比碳的_(填“强”或“弱”)。(3)结论: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非金属性逐渐_(填“增强”或“减弱”);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逐渐_(填“增强”或“减弱”)。(4)某同学考虑到稀硝酸的挥发,则应在装置b和c之间增加一个盛有_试剂的洗气瓶。19(8分)A,B两种元素,A的原子序数为x,A和B所在周期所含的元素种类分别是a和b。(1)如果A和B同在A族,当A在B的上一周期

9、时,B的原子序数为_,当A在B的下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 (2)如果A和B同在A族,当A在B的上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当A在B的下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20(12分)如右图是常见原电池装置,电流表A发生偏转。(1)若两个电极分别是铁、铜,电解质溶液是浓硝酸,Cu极发生反应(填“氧化”或“还原”),其电极反应式为_;(2)若两个电极分别是镁、铝,电解质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Al电极是_极(填“正”或“负”),其电极反应式为_。(3)若原电池的总反应是2FeCl3Cu=2FeCl2CuCl2,则可以作负极材料的是_,正极电极反应式为_。21(11分)在一定温度下,体积为VL的密闭容

10、器中,NO2和N2O4之间发生反应:2NO2(g)(红棕色)N2O4(g)(无色),如右图所示。(1)曲线(填“X”或“Y”)表示N2O4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2)3min内,以X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3)下列措施能使该反应速率加快的是_。升高温度 减小容器体积 通入N2O4通入Ar使压强增大 通入HCl气体A B C D(4)此反应在该条件下达到限度时,X的转化率为_。(5)下列叙述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标号)。A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C容器内混合气体原子总数不变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Ev(NO2)=2v(N2O4) F

11、相同时间内消耗n mol的Y的同时消耗2n mol的X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一、(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题号12345678答案CBADCBDC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DBACAADB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共12分)(每空2分)(1)Na2Na离子键和非极性键(2)N2H4(3)HHSO3=SO2H2O(4)NaClO2HCl=NaClH2OCl2(5)Al(OH)3NaOH=NaAlO22H2O18、(共9分)(每空1分)(1)分液漏斗 圆底烧瓶 固体溶解 有气泡生成 强(2)产生白色浑浊弱(3)增强 减弱(4)饱和NaHCO3溶液19、(共8分)(每空2分)(1)xa xb (2)xb xa20、(共12分)(每空2分)(1)氧化Cu2e=Cu2(2)负Al3e4OH=AlO22H2O(3)Cu(或铜) Fe3e=Fe221、(共11分)(第(5)小题3分,其余每空2分)(1)Y(2)molL1min1(3)B(4)60%(5)A 、D 、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