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第三中学2019-2020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33009894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43.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第三中学2019-2020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第三中学2019-2020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第三中学2019-2020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第三中学2019-2020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第三中学2019-2020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第三中学2019-2020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第三中学2019-2020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Word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试卷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e-56 Cu-64第卷(选择题,共60分)单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60分)1江苏省已开始大力实施“清水蓝天”工程。下列不利于 “清水蓝天”工程实施的是:A催化处理汽车尾气,减轻氮氧化物污染和光化学烟雾 B加强城市生活污水脱氮除磷处理,遏制水体富营养化C积极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及水能等的使用,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D将废旧电池深埋,防止污染环境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IC溴化铵的电子式:

2、D甲烷的比例模型: 3下列二者间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ACH3CH2OH和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B14C与14N互为同位素CH2和D2互为同素异形体 DCH2BrCH2Br和CH3CHBr2是同种物质4下列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情况符合右图的是A铝热反应B氧化钙和水反应C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D一氧化碳气体的燃烧5I可用于治疗甲状腺疾病。该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是A53 B25 C78 D184 6对于元素周期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可以寻找制备半导体材料的元素B在过渡元素中可以寻找制备催化剂及耐高温和耐腐蚀的元素C在金属元素区域可以寻找制备新型

3、农药材料的元素D周期表中位置靠近的元素性质相近7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ACaCl2 BNaOH CH2O D K2O8下列各组物质发生的变化中,所克服的粒子间的作用(力)属同种类型的是 A酒精和食盐溶于水 B石英(SiO2)和生石灰的熔化 C氯化钠固体和冰的融化 D碘和干冰的升华9下列比较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NOF B酸性强弱:HNO3H3PO4H2SO4 C碱性强弱:KOHNaOHMg(OH)2 D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2S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共价键 B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C在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离子键 D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

4、是共价化合物11肼(N2H4)是一种高效清洁的火箭燃料。8g N2H4(g)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时,放出133.5 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N2H4(g)O2(g)=N2(g)H2O(l) H267 kJmol1 BN2H4(g)O2(g)=N2(g)H2O(g) H267 kJmol1 CN2H4(g)O2(g)=N2(g)2H2O(g) H534 kJmol1 DN2H4(g)O2(g)=N2(g)2H2O(g) H534 kJmol112、某原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棒为负极 B铁片的质量减少 C硫酸被氧化 D电子从石墨棒流向铁片13下列有关浓硝

5、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浓HNO3能溶解金属铜,说明其具有强酸性B浓HNO3能与碳反应,说明其具有强氧化性C浓HNO3不稳定易分解,需要避光保存D常温下浓HNO3能使金属铝钝化,可以用铝槽车运输浓HNO314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ASO2和SiO2 BCO2和H2S CNaCl和HCl DCCl4和KCl15活性炭可处理大气污染物NO,反应原理为C(s)+2NO(g)N2+ CO2 (g)。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足量的活性炭可以实现NO 100%转化 B升高体系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C增大压强不能加快反应速率 D使用催化剂不影响反应速率16运用元素周期律

6、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A已知Cs的原子半径比Na的原子半径大,故Cs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更剧烈B已知铊(Tl)与铝同主族,其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已知Ra是第七周期第A族的元素,故Ra(OH)2的碱性比Mg(OH)2的碱性强D已知As是第四周期第A族的元素,故AsH3的稳定性比NH3的稳定性弱17设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为 NA。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mol NH4Cl固体中共价键总数为5 NA B室温下,22.0g C18O2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5NA C1mol OH中电子数为8 NA D6.4g铜与一定浓度的硝酸溶液反应,若全部溶解,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

7、.2NA18、能说明反应X(g)+2Y(g) 2Z(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 B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C反应速率v(X)= v(Y) 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X的同时生成2n mol Y19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族序数是周期的2倍,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Z的单质能与冷水剧烈反应产生H2,W与Y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四种元素中Z的原子半径最大B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弱CY、Z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只含离子键D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常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酸性20一定温度下,将

8、2 mol SO2 和 1 mol O2 充入一定容密闭容器中, 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下列反应: 2SO2(g)+ O2(g) 2SO3(g) H= -197 kJ/ mol, 当达到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达到反应限度时,生成SO3为2 mol B达到反应限度时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197 kJ C达到反应限度时SO2、O2、SO3的分子数之比一定为212 D达到反应限度时O2的消耗速率等于SO3的消耗速率非选择题(共40分)21(12分)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IAIIAIII AIVAVAVIAVIIA0族123(1)在这些元素中,单质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填元

9、素符号)。(2)的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_, 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结构式 。(3)这些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化合物为 (填物质的化学式),写出它的电子式: ;酸性最强的含氧酸为_(填物质的化学式),写出它的电离方程式: 。(4)在和两种元素中,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填元素名称),的单质可以和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请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5)与Si元素分别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 的熔点更高,原因是 。22(6分)某实验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以检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发现,反应后中的温度 ,中的温度 。(填“升高”或“降低”)(2)上述反应过程中的

10、能量变化可用图2表示的是 (填“”或“”)。(3)实验中测得产生气体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则t2-t3反应速率逐渐小的主要原因是 减 (4)写出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3.(10分)如图所示。请回答: (1)若C为稀H2SO4溶液,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B电极材料为Zn,A极材料为铜,该装置能量转换形式 ,A为 极,A电极上的反应式为 ,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溶液C中c(H+)将 (填“变大”“变小”或“基本不变”)。溶液中的SO42-移向 极(填“A”或“B”)(2)若C为CuSO4溶液,B电极材料为Fe,A极材料为石墨。则B为 极,B极上电极反应属于 (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11、。B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A极产生的现象是 ;若AB两电极质量都为50.0g且反应过程中有0.2mol的电子发生转移,理论上AB两电极质量差为 g。24、(12分)在恒温2L密闭容器中通入气体X并发生反应:2X(g)Y(g) H0,X的物质的量n(x)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图中两曲线分别代表有无催化剂的情形)n(X)/mol0.4t/min50.3abc0(1)下列措施不能提高反应速率的是 。A.升高温度 B.加入适量X C.增大压强 D.及时分离出Y(2)反应从开始到a点的平均反应速率可表示为v(Y) ,X的转化率为 .(3) 线表示使用催化剂的情形(填“实”或“虚”);(4)图中c点对应的速率关系是(正) (逆)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 反应进行到a点时放出的热量 反应进行到b点时放出的热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345678910DDACBDBDBA11121314151617181920CB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