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2019-2020高二下学期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线上考试历史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33009785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2019-2020高二下学期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线上考试历史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2019-2020高二下学期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线上考试历史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2019-2020高二下学期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线上考试历史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2019-2020高二下学期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线上考试历史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2019-2020高二下学期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线上考试历史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2019-2020高二下学期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线上考试历史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2019-2020高二下学期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线上考试历史Word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试卷(本试题卷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商鞅在推行新法的过程中,实行“

2、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的治国政策,以取代“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传统治国政策。这表明( )A商鞅治国立足普通民众利益 B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C秦国治国逐渐弃礼取法 D商鞅治国追求平等2战国策秦策:“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商君“正度量,调轻重”的措施客观上有利于( )A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B商品经济的发展C农耕经济的繁荣 D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3孝文帝说:“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

3、,光宅中原。”此材料中所述孝文帝迁都的原因不包括( )A民族隔阂严重 B平城民风强悍C加强对中原地区统治 D防止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4北魏太和年间,拓跋政权议定百官秩品,分九品,每品又分正、从。从品为北魏之首创。十九年,北魏政府又按照家世、官爵等标准,将代北以来的鲜卑贵族定为姓、族,姓为高,族次之。由此可知,北魏政府( )A改变了选官方式 B打破世族对官员的垄断C积极向汉族官制靠拢 D提高了官员俸禄5北魏冯太后说:“立三长,则课(税)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这主要说明孝文帝改革( )A汲取历史经验教训 B基于解决现实问题C接受汉族礼仪规制 D防止官吏吏治腐败6颜之推在颜氏家

4、训中提到,北朝有位士大夫曾对他说:“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此时距孝文帝“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已六七十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北魏政权的制度改革很不彻底B颜之推对鲜卑的习俗高度认同C北朝因民族交融呈现文化多元D鲜卑语成为了北方的通用语言7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写道: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滑(凶恶狡猾之人)时起,虐害方城,失不在州而在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材料表明( )A藩镇设立不当 B兵制的弊端C均田制破坏D地方制度不当8梦溪笔谈记载:“皇佑(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人饥,殍瑾枕路。是时范文正(范仲淹,

5、字希文)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为术甚备义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人兴十木之役。丁是诸寺工作鼎兴。”范仲淹的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 )A鼓励百姓生产,实行自救 B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C宣传佛教,要求百姓忍耐 D政府无偿救济,力求社会公平9王安石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参加经义策论的考试。以此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 )A更注重选拔实用性人才 B解决“恩荫”选官的弊端C否定了科举制度 D主要是解决财政问题10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农尽力,则田善收而谷有余矣。工尽巧,则器斯坚而用有余矣。商贾流通,则有无交而货有余矣,彼有余而我取之,虽

6、多不病矣。”这反映出司马光的理财主张是( )A“减损浮冗” B“重农抑商” C“重敛于民” D“民富财足”11万历初(约1581年),张居正在全国范围内清丈土地和推广“一条鞭法”。“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赋役、力差、银差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故谓之一条鞭。”“一条鞭法”( )A彻底解决了明政府的财政困难B加强了农民与市场之间的联系C开始以田亩作为主要征税标准D政府加紧了对百姓的人身控制12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 )A戊戌变法

7、是发自民众的运动 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C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D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13观察下图,戊戌变法期间,肃亲王请外国军官训练他的儿子们。这表明戊戌变法( )A实现了中国军队的近代化B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C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D增强了中国的军事实力14“历史意见”指的是在那制度实施时代的人们所切身感受而发出的意见。这些意见,比较真实而客观,待时代隔得久了,该项制度早已消失不存在,而后代人单凭后代人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以往的各项制度,那只能说是一种时代意见。下列属于时代意见的是( )A(王安石变法)“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万里耕桑富,

8、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贾集十艘”。(宋韦骧钱塘集)B(实行均田制)“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C“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东汉王充论衡)D“戊戌变政,首在裁官。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清陈夔龙梦蕉亭杂记)15据齐默恩希腊共和国,“如何选择陪审员克利斯提尼的做法是,德谟向中央政府提供6000名预备陪审员(每个德谟600名),然后,抽签决定任职人选。”克里斯提尼的做法( )A体现了古代雅典公民权力的平等 B提高了古代雅典的审案效率C沿用了梭伦时期形成的惯例 D确保了雅典陪审法庭能依法判案16加拿大学者哈罗德伊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中写道:“梭伦寻求

9、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下列能印证“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的史实是( )A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B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管理国家事务C鼓励外国手工业者移居雅典D以财产取代出身作为权利分配的标准17据载:有个文盲让一个人帮他在陶片上写下“阿里斯底德”的名字,而这个人就是阿里斯底德本人。他照办之后,问这个文盲为什么这么厌恶阿里斯底德,得到的回答是他不喜欢人们总是称其为“公正者”。这个故事说明陶片放逐法( )A被上层利用以公报私仇B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C会成为排斥异己的工具D反映了直接民主的暴政18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

10、和其他集团的敌视,但它还是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对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这里的“时代倾向”应指( )A普鲁士统一德国 B太平天国运动 C美国南北战争 D克里米亚战争1916世纪初,英王亨利八世刚刚即位时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曾得到基督教世界的君主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金玫瑰”。但时隔不久,他就走上了公开对抗教廷和教皇的道路,英国国教替代了天主教在英国的地位。此举的深远影响是( )A英国国教成为日后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B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C英国封建专制王权得到巩固D英国民族意识增强及民族国家发展201649年俄国颁布法律大全规定:“封建主在法庭上对自己的农民负全

11、责,在领地内有权对农民进行判决、鞭笞、拷问和给他们戴上镣铐、锁链。除对沙皇的叛逆行为外,农民不得告发自己的主人;地主破产时,其债务要由农民偿还;地主有权干涉农民的财产、婚姻等家庭事务。”材料表明在农奴制度下( )A农民无法忍受苛刻的待遇而起义B农民的债务负担十分沉重C封建主要无条件的服从沙皇的命令D农奴在人身、财产和司法上受地主支配21“1860年代改革使俄罗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它是把西方模式作为现代化的普世道路而遵循前进,还是找一条俄罗斯特殊性之路?”1861年改革中“俄罗斯特殊性”体现在( )A经济工业化同时实现政治民主B实行联邦制同时建立议会制度C废除农奴制同时保留沙皇专制D建立苏维埃同

12、时保留封建残余221876年一位俄国地主写道:“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俄国农民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完全摆脱封建地主的控制 B人人得到了一小块份地C彻底摆脱沙皇专制统治 D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231855年,日本学者吉田松阴公开宣称:“一旦军舰大炮稍微充实,便可开拓虾夷(日本北海道古称),晓喻琉球,使之会同朝觐;责难朝鲜,使之纳币进贡;割南满之地,收台湾、吕宋,占领整个中国,君临印度。”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B成为日本以后对外扩张的“路线图”C日本政

13、府发动甲午战争蓄谋已久D日本很早制定了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24根据下面两幅图的内在联系,选择与此相关的明治维新的内容( ) 大政奉还 石川县颁发的地契A“文明开化”、发展现代教育B奉还版籍、“废藩置县”C“殖产兴业”、承认土地私有D富国强兵、创办军事工业25下列材料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A北魏孝文帝采取措施移风易俗推动了黄河流域的统一B克里斯提尼改革有一项重要举措:“陶片放逐法”民主威胁者和刑事犯这两类人中,刑事犯会成为主要放逐对象C1861年后的30年间俄国粮食产量增加了2/3,其欧洲部分的耕地面积增加了1/4俄国废除农奴制后出现了大量自由劳动力D1875年明治政府扶植三菱公司开辟了上海航线,把委托给三菱使用的13只官船无偿地交给三菱,接着又将旧邮政轮船公司所拥有的24只船送给三菱大力扶植私人资本主义 2、 材料分析题(共3题,第1题15分,第2题19分,第3题16分,共50分)26(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材料二 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不刑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