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山药种植技术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3009695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紫山药种植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紫山药种植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紫山药种植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紫山药种植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紫山药种植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紫山药种植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紫山药种植技术(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紫山药种植技术紫山药也称“紫人参”,又名薯蓣和长芋,以其肥大的块根或圆柱状根供食用。块根中含有蛋白质1.5%,碳水化合物14.4%,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胆碱等,营养价值极高。 据本草纲目药书的记载,紫山药有着很高的药用价值,既是餐桌佳肴,又是保健药材,是不可多得的高级食补品。经常食用,不仅可以增加人體的抵抗力,降低血压、血糖、抗衰益寿等,还有益于脾、肺、肾等功能,是很好的食補材料,现已列入抗癌中草药大辞典。紫山药无毒、无公害,常食可健身强体,延缓衰老,不愧为当今世界菜药兼用型的大众化天然绿色保健滋补食品之王,不愧被人们称做为=“蔬菜之王”之美誉。 紫山药适应性很强,无论在海拔67米的谷地,还是1

2、900米的高山,它都生长良好,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其种植技术如下: 一、种薯选择与保存 每年霜降前后,采挖紫山药上市,售前选择无病斑、无腐烂的大块茎作薯种,收集后选一块墒情好的土地覆土15厘米保存,待来年开春时取出栽植。 二、.薯地选择及整地作畦 薯地应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PH值为4.5-6.5,呈微酸性的砂质壤土,有条件的可选择排灌方便的田块。紫山药入根较深,要求深耕,精细整地,并按照畦宽50厘米,畦高30厘米,沟深1520厘米的标准作畦。 三、适时播种或育苗 薯种要按3厘米3厘米面积纵切成薯块,每个薯块都应带有顶芽,并将切好的薯块用草木灰沾种,并晒12小时,然后放在室内23天,待切面

3、愈合后播种,下种时薯块要离穴肥3厘米左右,并且要薯皮面朝上,然后盖上23厘米厚的泥层,以利于播后出苗。一般要求在5月初(立夏前后)直接播种或在4月初选用土壤肥沃的田块作苗床,采用地膜搭架育苗,待苗高3厘米左右时移栽。 四、合理密植 采用宽窄行的方式挖沟栽植,宽行80厘米,窄行50厘米,株距50厘米,每亩栽植2000-3000株。挖沟栽植时,先把沟内25厘米深的熟土取出放在沟两边,沟宽2530厘米,每亩用腐熟的农家肥2000公斤、磷肥50公斤、钾肥30公斤、尿素15公斤拌匀后施入沟中,稍加挖翻,使之与下层土混匀,盖上从沟中挖出的熟土5厘米,再栽植薯种,最后把沟两边的熟土回填沟内覆盖薯种1215厘

4、米,浇一遍水,即栽种完毕。 五、搭“井”字架通风透光 谷雨过后,紫山药的藤茎生长迅速,若任其自然生长,则不利于通风透光和产量的提高,因此,必须适时搭架。选用长3米、直径68厘米的木棍或竹杆作架材,棍与棍之间离距为2米3.5米,每亩栽100根,棍尖端插入土中40厘米,在棍与棍之间离地面80厘米处拉一道铁丝相连,往上共拉三道铁丝,棍桩顶部平面拉成“井”字型铁丝网,为利于藤茎上架,在苗高40厘米时每株苗旁竖一根长1米的竹竿,用细绳或线把藤茎缚在竹竿上引其上架。此架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植株中下部叶片的光合作用,降低架内湿度,减少病害的危害,从而提高薯块产量。 六、加强肥水管理 一是施足基肥。每亩施

5、用腐熟的农家肥2000公斤、磷肥50公斤、钾肥30公斤、尿素15公斤拌匀作基肥,开沟深施后用泥土覆盖。二是当苗高达10厘米左右时,结合中耕除草进行第一次追肥,一般每亩施用稀薄人粪尿500-1000公斤。三是施好裂缝肥。8月底9月中旬是薯块生长膨大的关键期,一般每亩用人粪尿1500-2000公斤直接兑水浇施根部或用15:15:15三元复合肥100150公斤撒施于根部裂缝处,然后灌一次跑马水,以满足块茎膨大对肥水的需求。 七、喷施多效唑促壮 夏至至大暑期间,薯藤生长旺盛,此时喷施多效唑对藤蔓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为藤蔓粗壮,叶色浓绿,叶片增厚,新生侧枝减少,能使块茎增产15%以上。每亩用15%

6、多效唑可湿性粉剂70克兑水50公斤的溶液喷施。 八、重施钾肥膨大块茎 立秋至白露期间,是薯块形成和膨大时期,每亩分两次追施硫酸钾40公斤(每株每次10克,入土5厘米,每次间隔15天),然后选晴天下午每隔10天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一次,共喷三次,到霜降时,地下的块茎已经充分成熟,即可陆续采收。 九、其它栽培管理措施 一是出苗后,要留强健主芽12个,同时进行抹除其余赘芽,以减少养分损失。二是当苗高30厘米时应及时做好立竿搭架工作,用1.51.6厘米长的小竹竿插成人字架或直立架,并及时绑蔓上架,使茎蔓缠绕向上生长,此时一般不需施肥,若草害严重的田块,则应在晴天时进行人工除草。三是当薯蔓生长中期时,容易

7、产生薯蔓生长过盛而影响群体的通风透光,该时可采用15%多效唑控苗,一般每亩用20克多效唑兑水喷雾,从而提高紫山药群体的通风透光性,促进其生育中后期生物产量的增加。 十、加强病虫害防治 在紫山药的整个生育进程中,重点要做好茎枯病的防治,该病害一般在8月底9月上旬发生,可用70%托布津或50%菌多灵800倍液喷施或浇施于根部进行防治。 十一、适时采收一般在10月底11月初采收上市。 紫山药也称“紫人参”,又名薯蓣和长芋,属薯蓣科,以其肥大的块根或圆柱状根供食用。块根中含有蛋白质1.5%,碳水化合物14.4%,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胆碱等,营养价值极高。是餐桌佳肴。据本草纲目药书的记载,紫山药有着很高的

8、药用价值,经常食用,不仅可以增加人体的抵抗力,降低血压、血糖、抗衰益寿等,还有益于脾、肺、肾等功能,是很好的食补材料,又被人们称做“蔬菜之王”之美誉。 紫山药皮光色鲜,肉质香粉结实,深受消费者青睐。一般每亩产量30004000公斤,产值达上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一、生长习性 紫山药为蔓生性植物,喜温暖,不耐寒,10以上开始发芽,茎叶最适生长温度2528,块茎膨大以2024最快。较耐旱,不耐涝。喜疏松肥沃土壤,尤以沙质黄壤栽培为佳。生产上一般采用蔓上成熟气生块茎作种子。前期长苗,中后期长薯,尤以后期长薯最快(1012月)。苗期从种芽处长出的36条苗中,以第2条苗为主苗,生长最壮旺,主导养分的

9、吸收和光合产物的传输,决定紫山药的产量。为保证产品外观,腐熟的厩肥、土杂肥等宜浅施。薯苗前期生长较慢,可在行间套种花生、黄豆等经济作物。 二、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养分丰富的沙质黄壤地块种植(沙壤土和壤土亦可),土壤以微酸性到中性为宜。按行距95厘米规格在田间挖南北向种植沟,沟宽30厘米,深120厘米。挖时先把表土挖到沟边,沟中底土挖出打碎后放回沟中,捡出瓦砾等杂物,每亩施50公斤钙镁磷肥、75公斤三元复合肥,另施适量充分腐熟的厩肥与表土充分混匀,起畦面宽40厘米左右,高1520厘米. 2、选种催芽 一般选用个体大、无病虫、无损伤的紫山药种(余零子、山药豆)作种。用5

10、0%多菌灵800倍液浸种23小时后晾干用干净河沙催芽。当芽露出红点或稍长时即可种植。 3、种植时间 紫山药一般在35月种植。种前在畦内种植沟中间,用6厘米左右粗的带尖的圆木杆按株距30厘米逐一打洞,深入松土层底部,然后填回细碎纯净的沙质黄壤土。播种时,将经催好芽的薯种上端顺沟走向横放在洞口上,以引导新生的地下块茎垂直下伸,播种深度在距洞57厘米处。 4、田间管理 喷施除草剂,防止杂草滋生。在播种后23天,表土湿润时,每亩用80%的五氯酚钠可湿性粉剂0.5公斤加50%丁草胺乳油0.25公斤,加水60公斤均匀喷雾地表。 搭架引蔓。紫山药出苗后需及时搭支架引蔓向上生长。一般先两头及中间搭坚实支架,架

11、上搭一条横杆,后插竹杆或树枝靠于横杆上。抽蔓时引蔓往竹杆上,蔓多时要剪去过密分枝,以保持通风透光,只保留从薯种芽处长出的头3条苗。 适时追肥。当蔓上半架时,结合浅松土,每亩淋施稀粪水500公斤,加尿素2.5公斤,促进发根壮苗。第二条苗开始长出时要施一次促苗肥,每亩施三元复合肥2030公斤,促其生长壮旺,是夺取高产的关键。中后期,一般在9月中下旬重施一次促薯肥,每亩施硫酸钾复合肥11.2公斤,硫酸钾1.2公斤。后期11月中旬12月上旬,连续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23次。 水分管理。紫山药较耐旱不耐湿,水分过多不利于根系生长。前期要排尽积水,中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薯块生长,910月过于干旱时可灌跑马水。后期要防止水分过多,以保证商品品质。及时摘除蔓上气生块茎。气生块茎一般在8月份开始长出,除留种田外,要及时摘除,防止营养损耗,以促进地下长薯。 三、收获 紫山药一般在11月下旬至次年1月收获。先割断藤蔓,拆去竹杆。扫除畦上落叶等残物,把畦面杂物及表土铲到畦外,防其翻入沟内,利于连作栽培。挖时注意不要损伤紫山药的表皮,以免影响商品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