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百问百答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33007249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百问百答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家庭教育百问百答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家庭教育百问百答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家庭教育百问百答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家庭教育百问百答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百问百答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百问百答精编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家庭教育100问(解答)第1部分 0-6岁1.1 孩子上早教机构有用吗?答: 早教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家庭早教,一种是专业的早教机构。无论选择哪一种,都要求科学、系统,因为03岁每个年龄段的发展指标不同,是孩子一生发展的关键期,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就是俗话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作为家长,给孩子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是绝对必要的。专业的早教机构,会根据孩子的不同特点给孩子和家长专业的指导。家长可以选择去专业的早教机构,或者和专业的早教机构保持联系,随时咨询学习,或者自己学习专业的早教知识。1.2 如何选择专业的早教中心?答:六看原则:首先,看老师,专业度和综合素质。

2、第二,看理念,是否符合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第三,看课程,是否经过精心准备,能否吸引孩子。第四,看硬件,是否安全、环保。第五,看态度,老师是否发自内心地爱孩子。第六,看服务,能否给家长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家庭教育讲座之类)1.3 孩子爱哭怎么办?答:哭就是一种情绪的表达方式。爱哭,就是说明孩子习惯于用“哭”的方式来表达和解决问题。家长的焦虑在于看到孩子哭的时候,急于制止孩子哭的行为,当孩子不哭的时候,就以为孩子的问题解决了。但家长却忽略了孩子哭的原因,也没有帮助孩子找到更多的表达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采用如下的步骤:允许孩子哭一会儿,抱着他,陪着他,温柔地说一句“宝贝,你哭一会儿吧, 我陪

3、着你。”等到孩子情绪平稳后,帮助孩子梳理事情细节和表达每个细节的感受,再引导孩子思考,除了哭,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和解决问题。1.4 孩子挑食怎么办?答:排除孩子缺少身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外,所谓的挑食,就是孩子只吃自己爱吃的东西,家长担心孩子营养不均衡。但当家长强迫孩子均衡营养的时候,往往导致孩子更多的吃饭问题,甚至不爱吃饭。建议家长根据具体情况选择1)给孩子减少零食2)适当增加孩子餐前运动量3)邀请不挑食的小伙伴共同进餐。4)间接给稍大的孩子讲解各种食品的营养。让孩子明白均衡营养的道理。5)条件允许,改进饭菜的口味和做法。6)家长有意识正面表达“我爱吃因为”1.5 孩子玩耍后不收拾玩

4、具怎么办?答:这是因为我们前期错过了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当孩子开始关注于固定的物品放在固定的位置时,我们却认为这是孩子的执拗,实际上这就是培养孩子收拾玩具的最佳时期。同时我们经常包办孩子收拾东西,孩子在偶尔收拾东西的时候,也没有得到及时充分的正面表扬和认可,要求孩子收拾玩具的时候,仅仅把这作为一项家务活来看待,没有看到收拾玩具背后对孩子归纳、分类等能力的培养。建议家长把握住孩子的秩序敏感期,事半功倍。如错过,就只能通过正面鼓励和好习惯养成的方法来培养。例如,孩子收拾前和收拾后,晒个朋友圈,让亲友为孩子点赞1.6 爸爸妈妈和老人的教育理念不一样,如何协调?答:首先,我们建议,不要因为教育孩子的问题

5、而演变成我们对老人的不敬不孝,因为这会让家庭关系产生新的问题。然后,我们和老人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式,心平气和表达我们的观点,而不要急躁。我们要尝试接受老人对待孩子的方式,但同时,更重要的是发挥出自己作为家长的角色力量,当父母的影响力更强的时候,孩子自然知道怎么做。和谐的家庭伦理关系对孩子的成长同样是一个非常必要的条件。1.7 孩子胆小怕生怎么办?答:成人熟悉的世界对于小孩子来说是陌生的,孩子怕生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家长首先要用理解和接纳的心态面对。然后再分析孩子是否平时接触的外人太少,或者有陌生人曾经过度“逗”过孩子,我们没有跟孩子及时解释,导致孩子对陌生人缺少安全感,还有我们家长自己是

6、否也对于陌生的环境表现出很多担心和不适应,然后不自觉地把这种感受传递给了孩子等等。切忌强迫孩子跟亲友问候或者亲亲抱抱的肢体接触,允许孩子有个自我保护的小空间,然后自然地以身示范,慢慢地扩大孩子的舒适圈。1.8 孩子总是咬手指怎么办?答:孩子最初是用嘴唇来接触这个世界的,如果是一岁以内的孩子咬手指,是很正常的。我们把孩子的小手洗干净,让他咬就好了。除此之外,孩子往往用咬手指表达他的紧张或者其他负面情绪,我们要分析原因,而不是一味制止这个行为。通常,当我们给了孩子充分的理解和正面关注,孩子这个行为就自然消退了。1.9 孩子不会分享怎么办?答:孩子在2-4岁往往有一阶段以自我为中心的强烈表现,这不是

7、我们所理解的自私,是很正常的一个阶段。我们要理解,而不要强迫孩子必须分享。可以通过换位的游戏来让孩子感受分享的快乐。最好不要用功利交换的说教来让孩子分享,例如,只有你跟小朋友分享了玩具,他才能给你某某物品。这样功利心态的分享会影响孩子的发展格局。1.10 孩子拖拉怎么办?答:首先,我们要理智地看待孩子的拖拉现象,是否是因为我们太急躁的情绪才把小孩子的正常速度定义为了拖拉。然后,分析孩子要做的事情是不是他爱做的,对于不喜欢做的事情,任何人的拖拉都是可以理解的。对于日常生活中必须做的事情,例如穿衣、吃饭、收拾玩具等,我们可以用温柔的计时方式提醒加速,而不是强硬地数321!或者定个小目标,在迅速完成

8、任务后可以有个他期待的小奖励。家长要认识到孩子的好习惯培养一定需要一个过程,当孩子稍有进步的时候,我们要表现出非常满意、及时鼓励。1.11 孩子不喜欢上幼儿园怎么办?答:幼儿园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环境,我们应该提前做好预热。例如带孩子体验幼儿园生活,或者让孩子单独和亲友家孩子一起玩、不用家长陪伴,领孩子看关于幼儿园生活绘本等。例如:100个吻。让孩子明确地知道,家长是很爱他的,但是只有在幼儿园才会有很多小朋友一起玩。家长要把握好自己的心理,不要过度担心,孩子的适应能力往往比我们想象的强。另外,有工作的家长不要对小孩子表达,“实在没有办法,只能送幼儿园”,“再不听话就送幼儿园”之类的话,这本

9、身就是暗示上幼儿园不好。除此之外,当然,专业的幼儿园老师会从孩子的心理出发,有更多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的好方法。对于上了一阶段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还要和老师保持密切的沟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状况,多和孩子沟通,是不是孩子在幼儿园有不开心事情。切忌强制孩子必须去,这可能会成为孩子日后的逆反和厌学等行为的诱因。1.12 孩子喜欢玩电子产品(爱玩手机,看电视)时间太久,如何调整? 答:首先要反思家长自身是否就沉迷于此?!如果是这样,是很难纠正孩子改掉的。另外意识到这类设备并不是不能碰,要发挥出这类设备的优势,要和孩子做好约定,把握时间,否则会没收或者限制其他。适当陪孩子玩一会儿,看一会儿,挖掘游戏或者电

10、视节目的内涵或者不利的方面,不抗拒,反倒容易让孩子在此类活动中慢慢地锻炼出自控力。更多1.13 如何培养孩子爱上阅读?答:首先在家里创设适合孩子阅读的环境,有专属的书架,书籍以绘本为主,也可以叫做专属的阅读区,书架上书籍摆放注意书面朝外,封面的插图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起孩子的阅读兴趣。现阶段阅读的书籍放在低处,期望孩子阅读的书籍放在较高处,让孩子对此类书籍产生阅读欲望。其次,购买书籍需要根据孩子年龄特点,绘本类书籍可以成套购买,激发孩子的购买欲望,以及读书的连续性。再次,家长需要陪同孩子阅读,家长读书的时候需要声情并茂引导孩子进去故事情节,同时体会情感的表达。让孩子在阅读中感受自己的感觉与

11、书中情节的匹配。如果孩子喜欢重复阅读一本书,一定要满足孩子的需求,重复的阅读才可以给到孩子与书中情节的确认,每一遍给孩子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这时候家长一定要不要烦躁,切断孩子的需求。无条件满足,知道孩子将书中内容全部烂熟于心,同时情感也得到升华。最后,孩子不喜欢读书的时候,请不要强迫孩子。最重要的一点切忌,相信孩子天生爱阅读的,如果孩子还没有爱上读书 ,一定是我们在创设环境,态度,选书等环境需要调整。家长自己一定要喜欢阅读,正面影响孩子。1.14 家长如何和孩子沟通?答:当您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可能是已经和孩子沟通不畅。反思:您对孩子是否足够尊重?足够信任?您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是不是平等?是不

12、是唠叨太多?控制太多?担心太多?所以解决问题的开始是相信孩子,不要那么多的担心,多一些允许,多一些选择的自由,多给孩子一些表达的机会,我们自己也学会倾听。这样不但能让沟通更顺畅,也能培养出孩子更多的创新能力,生活能力,自控力等。1.15 孩子不听话时该不该打骂?答:您是不是偶尔甚至经常打骂孩子?打骂之后的结果如何?孩子可能短暂地达到了您的要求,让您觉得打骂有必要,但是想要解决的问题可能还会反复出现,让您困惑。所以,我们需要反思打骂是不是除了发泄您的情绪,并没有教会孩子自省思考的能力?并且很可能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当我们想动手打孩子的时候,先冷静自己,想想我们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除了最粗鲁的打骂之

13、外,还有什么更好引导方法,您处理问题的方法是不是太单一了?那么,孩子获得的不只是改掉毛病,还会同时生发出积极上进的能量。参阅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1.16 看到孩子不好的行为,我控制不住情绪怎么办?答:首先,值得肯定一件事。当您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您已经开始反思了!我们要明确这主要涉及自己的情绪处理问题,可能不是孩子的问题。因为同样一件事情,我们状态好的时候能接受,状态不好就不能接受。我们需要觉察自己,先离开一下,缓冲一下自己情绪,反思自己在担心什么,孩子的行为真的很严重吗?你到底希望孩子怎么做?除了发脾气,还有什么方法解决?我究竟应该怎样帮他?孩子是你生命中的天使,当我们会解决问题的时候,成就

14、的不只是孩子,还有我们自己的情商。1.17 孩子被别人打了怎么办?答:当我们发现孩子被打的时候,我们大人的心目中非常担心的是孩子受欺负了,我需要帮助孩子讨回公道。亦或者认为我的孩子怎么那么没出息,怎么不能打回去。所有的想法都可以接受,因为这包含了我们对孩子的爱。其实仔细想想即便我们现在帮助孩子讨回了公道,孩子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还要一直帮忙下去吗?那么我们就要面对受欺负的孩子,给到他安慰和理解,理解他的不舒服和委屈。之后帮助孩子将事情的经过理清楚,每一步,每一个细节中,孩子的语言表达,孩子的想法,孩子做事中该承担的责任,以及再遇到类似冲突的时候,我们是否可以有不一样的表达语言,不一样的处理

15、方法。帮助孩子多想几个为什么,对他很重要。同时如果可以,其实可以让孩子学会结盟,那些经常打人的孩子是比较强大的,我们可以从那些孩子的身上学到什么,想办法成为朋友,也是一种能力,退缩不能让孩子成长。1.18 孩子总是动手打人怎么办?答:自己的孩子经常动手打人,我们的担心就是孩子的人际关系不好,不受班级小朋友欢迎。仔细思考,其实打人是孩子解决冲突的一种方法,习惯性的模式。因为遇到问题的时候,这个办法简单高效,其实当孩子不受欢迎的时候,他内心也是不舒服的。我们要知道,打人的孩子也是人际沟通有困难的孩子,需要我们帮助孩子,引导他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同时学会商量事情。最重要的一点是,孩子喜欢动手打人,

16、家中的大人应有示范性的效应,家长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有暴力倾向。同时建规则意识,或者减少动手的习惯,方法可以参照不良行为控制表格,每天几次,逐一减少。1.19 孩子偷拿别人东西怎么办?答:孩子偷拿别人东西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1、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2. 寻求刺激。3寻求关注,等等。建议:家长第一时间先不要给孩子的行为定义“偷”,心平气和与孩子沟通他拿别人东西的真实原因。理解孩子后,对于孩子的真实需求要给予满足,或者物质方面,或者情感需求。或者在信任孩子的前提下引导孩子想办法去解决,不要直接强迫孩子认错,而影响孩子反思自省。最后,再次表达对孩子的信任和爱,孩子依然是好孩子。1.20 孩子爱吃零食怎么办?答:1)特别爱吃零食,往往是01岁的口欲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