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升初二衔接班讲义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300693 上传时间:2017-10-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升初二衔接班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一升初二衔接班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一升初二衔接班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一升初二衔接班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一升初二衔接班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升初二衔接班讲义(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一衔接班语文(一) 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五:虚词假意 文言文翻译 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中是一个义项,在另一个句子里又是一个义项。一般说来,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均有一定的联系。一词多义是由本义引申、比喻而形成的,因此应该由本义入手,来理解和掌握它的引申义、比喻义。 词的本义有两种理解:A就词的来源说,即该词的最初意义。如“去”的最初意义是“离开”,“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B就词的应用来说,把常用的那个意义算作词的本义,也叫基本意义。如“兵”的常用意义是“士兵”等。 引申义是从基本义发展而来的,同基本义有相似的、相对的或相关联的意义。如“刑”,本义是“刑法”

2、,基本义还包含对犯人的处罚,后来这个意义发展出“惩罚”的意义(皆刑其长吏陈涉世家)。 比喻义是词的比喻用法固定下来的意义,有的比喻义是从词的本义、基本义产生的。如“窝”的本义、基本义都是“鸟兽昆虫居住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产生出的比喻义,即“坏人居住的地方”。 积累: 从 跟从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 顺从,听从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顺着,随着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 依从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介词,由 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 介词,向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 故 旧的,原来的(知识) 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 ) 原因,缘故 孔子东

3、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两小儿辩日) 特意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 所以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具 详细,详尽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具有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 工具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伤仲永) 备,置办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过故人庄) 同“俱”,全,都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书 字条,文字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陈涉世家) 书信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文书,公文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著作,书籍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 书写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 2 已 停止 是亦不可

4、以已乎(鱼我所欲也) 完结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罢了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同“以”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隆中对) 已经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隆中对)比 靠近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核舟记) 比较,较量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及,等到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 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六: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实词运用现象,它主要有以下几类: (1)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般情况下是两个名词连用,必有一个名词作动词;副词后面直接带名词,名词就活用为动词。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

5、动作化而已。如“一狼洞其中”(狼)中的“洞”,原为名词,洞穴,转化为动词“打洞”之义。 (2)一般名词作状语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如“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中的“途”,原意为道路,这里作状语,是“在道路上”的意思。 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如“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中的“法”,原意是“法律”,这里作状语,修饰动词“斩”,表示行为的依据,是“按照法律”的意思。 表示行为的身份或对待的方式。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项羽本纪)中的“兄”,本为名词,转化为状语,是“用对待兄长的礼节”的意思。 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如“其一犬坐于前”(狼)中的“犬”,本是名词“狗”,在这儿

6、作状语,意思是“像狗一样”。 (3)方位名词作状语 方位名词直接作状语,这种语法现象在古汉语中很多,往往用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表示动作的趋向。如“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中的“西南”,是“向西南”的意思,用来修饰“望”,限制其方向。 (4 )时间名词作状语 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如“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中的“朝”“暮”,就是典型的时间名词作状语。它们往往用“而”或“以”同动词相连接。(5 )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作名词。如“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中的“射”,本是动词“射箭”,这里转化为名

7、词“射箭的本领”。 (6)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在句子中,形容词如果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身份的特征和意义,形容词就转化为名词。如“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阳马生序)中的“鲜肥”,就是形容词转化为名词,作“新鲜肥美的东西”讲。 (7)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3 形容词后面带了宾语,形容词就转化为动词。如“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中的“苦”,因带宾语“秦”,意为“(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感到苦恼”。 (8)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以为)怎么样”的意思。 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8、)中的“宾客”,本为名词,“宾客其父”为动宾结构,“宾客”就活用作动词,意思是“以其父为宾客”。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中的“异”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异之”就是“以之为异”,“认为这事奇怪”。 (9)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怎么样”的意思。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活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有所改变。 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和它的宾语在一起,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如“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

9、饿”是动词,因后面带宾语“其体肤”,就活用为使动,“使体肤经受饥饿”。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假使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形容词活用为使动动词。如“凄神寒骨”(小石潭记)中的“寒”,本是形容词“寒冷”,因其后带宾语“骨”,意为“使骨寒”,成为使动。 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带宾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汗牛充栋”(黄生借书说)中的“汗”本是名词“汗水”,因其后带宾语“牛”,意为“使牛出汗”,成为使动。 积累: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1.每至晴初霜旦( 三峡)“霜”转化为动词“下霜”。 2.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名”转化为动词“说出”。3.

10、其夫呓语(口技)“呓语”转化为动词“说梦话”。 4.公将鼓之(曹刿论战)“鼓”转化为动词“击鼓”。 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隧”转化为动词“打洞”。 6.黄梅时节家家雨( 约客) “雨”转化为动词“下雨”。 (二)名词作状语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 )“日”是“天天”。 2.下见小溪(小石潭记) “下”是“向下”的意思。 3.斗折蛇行(小石潭记)“斗”“蛇”是“像北斗星”“像蛇”的意思。 4.山行六七里(醉翁亭记)“山”是“沿着山路”的意思。 (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互用 1.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亲”“远”,形容词作动词,“亲近”“疏远”。 2.此皆良实(出师表)“良实

11、”,形容词作名词,“贤良诚实的人”。 3.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奔”,动词转化为名词,“飞奔的马”。 4.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出”“入”,动词转化为名词,“产出”“收入”。 4 (四)意动用法 1父异之(伤仲永)“异”是“以之为异”。 2邑人奇之(伤仲永)“奇”是“以之为奇”。 3父利其然也(伤仲永)“利”是“以其利”,译为“认为那样有利可图”。 4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耻”是“以为耻辱”。 (五)使动用法 1.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苦”“劳”“饿”“空乏”等都是使动用法。 2.望峰息心( 与朱元思

12、书)“息”,“使心息”。 3.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迷”,“使人眼迷”。 练习: 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而置之其坐( 同 ) 反归取之( 同 )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先自度其足 何不试之以足 B、宁信度 无自信也 C、郑人有且置履者 遂不得履 D 、先自度其足 吾忘持度 3、解释“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 反归取之( ) 何不试之以足( ) 至之市而忘操之 ( )( ) 4、翻

13、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并用括号补出省略的内容。 5、为什么这位郑人会“宁可相信尺码而不愿相信自己的脚” 答: (五)曾子杀猪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文言词。 女还( ) 顾反为女杀彘( ) 特与婴儿戏耳( ) 婴儿非与戏也( ) 2 、下列句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4 分)( ) 5 A、其子随之而泣 B、曾子欲捕彘杀之 C、妻止之 D 、曾子之妻之 市 3、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4、这则寓言说明的道理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