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的病原物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3006905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4.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病害的病原物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植物病害的病原物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植物病害的病原物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植物病害的病原物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植物病害的病原物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病害的病原物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病害的病原物ppt课件(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 植物病害的病原物 2019 1 植物病原真菌 菌丝生长 2019 2 真菌是有真正细胞核 没有叶绿素的生物 它们一般都能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 能产生孢子 它们的营养体通常是丝状的且有分枝的结构 具有甲壳质或纤维质的细胞壁 并且常常是进行吸收营养的生物 菌核萌发 2019 3 在植物和培养基上生长的真菌 2019 4 种类多 数量大 分布广 1 种类多 真菌是一类数目庞大的细胞生物 估计150万种 被描述的10万种 我国已知8000种 其中8000种可以引起植物病害 大约有50种真菌引起人的疾病 2 数量大 由于它们具有多型性 繁殖速度较快 产孢数量又大 所以它们的个体数量是几何数增长 多到无

2、法计算的程度 3 分布广 真菌的分布非常广泛 从热带到寒带 从空气到水域 从沙漠到冰川地带的土壤 从动植物的活体到它们的尸体 从农林产品到它们的加工品 从家庭到工厂 总而言之 凡是人们能想到的地方 几乎都能找到真菌的踪迹 2019 5 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一 对人有益的方面1 真菌是物质循环中的分解者2 食用3 食品工业的应用4 化学工业的应用5 医药6 是生物科学较好的研究材料7 在农业上的应用 二 对人类有害的方面1 引起植物病害2 对人和动物也有危害3 有些真菌产生有毒物质 2019 6 高等植物几乎所有的都受到一种或几种真菌侵染 有一些农作物如棉花 马铃薯 水稻 小麦等都能受到几十种真菌

3、的危害 因此了解真菌的一般性状对于有效地防治植物真菌病害是必不可少的 2019 7 一 植物病原真菌的一般性状 真菌生长和发育的一般过程 先是经过一定时期的营养生长阶段 然后产生孢子繁殖 营养生长阶段的结构称为营养体 营养体是真菌生长和营养积累时期 当营养生长进行到一定时期时 真菌转入繁殖阶段形成繁殖体 是真菌产生各种类型孢子进行繁殖的时期 大多数真菌的营养体和繁殖体形态差别明显 2019 8 1 真菌的营养体 营养体的类型 1 菌丝体 mycelium 菌丝 hypha 有隔菌丝 无隔菌丝 2 多核的 没有细胞壁的原生质 称为原质团 plasmodium 如粘菌 3 单细胞 椭圆形或近球形的

4、 2019 9 真菌的营养体指营养生长阶段的结构 除极少数真菌营养体是单细胞外 如酵母菌 典型的真菌营养体都是呈纤细的管状体 称为菌丝 多根菌丝交织集合成团称为菌丝体 菌丝多数无色 有的呈粉 黄 绿 褐等颜色 高等真菌的菌丝有隔膜 称为有隔菌丝 低等真菌的菌丝一般无隔膜称为无隔菌丝 2019 10 1 有隔菌丝与无隔菌丝 2019 11 菌丝体 2019 12 菌丝生长 2019 13 2 菌丝细胞的结构 主要由细胞壁 细胞质膜 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 而卵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为纤维素 2019 14 3 菌丝的变态 真菌的菌丝体为了适应某些特殊功能 产生一些特殊变态类型

5、 1 吸器 Haustorium 专性寄生菌的菌丝长出的 伸入寄主细胞内高效吸收营养的小突起 叫吸器 有球状 指状 掌状和丝状等类型 讲解挂图 2 附着胞 appressorium 真菌孢子萌发形成的芽管或菌丝顶端的膨大部分 功能是牢固地附着在寄主体表 其下方产生侵入钉穿透寄主植物的角质层和表层细胞壁 3 假根 Rhizoid 有些真菌的菌丝体长出的根状菌丝 可以深入基质内吸取养分并固着菌体 如根足霉 芽枝霉等 2019 15 2019 16 4 菌丝的组织体 密丝组织 疏丝组织 拟薄壁组织 1 菌核 sclerotium 外部是一坚韧的表皮 即拟薄壁组织 内部为疏丝组织 菌核有球形 柱形和不

6、规则形 有褐色 黑色 小的象油菜籽 大的象拳头 2 子座 stroma 它是由菌丝组织或菌丝组织和一部分寄主组织结合而形成 可以渡过不良环境 3 菌索 也叫根状菌索 rhizomoph 是由菌丝平行排列组成的长长的绳状物 发达的菌索分化为颜色较深的拟薄壁组织表层 疏丝组织的心层和顶端的生长点 能抵抗不良环境保持休眠状态 2019 17 菌核萌发 2019 18 2 真菌的繁殖体 真菌经过营养阶段后 即转入生殖阶段 先进行无性生殖产生无性孢子 有的真菌在后期进行有性生殖 产生有性孢子 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称子实体 在子实体上聚生无性孢子或有性孢子 2019 19 无性繁殖 是指不经过两个性细胞或性

7、器官的结合而产生的个体的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产生的孢子称无性孢子 有六种类型 1 芽孢子 2 粉孢子 节孢子 3 厚垣孢子 厚壁孢子 4 游动孢子 5 孢囊孢子 6 分生孢子 2019 20 2019 21 有性繁殖 有性繁殖是经过性细胞的结合而进行的繁殖方式 真菌经过营养阶段和无性生殖后 多数转入有性繁殖 多数真菌是在菌丝体上分化出性器官称为配子囊 配子囊中的性细胞叫配子 2019 22 有性繁殖的过程 1 质配 两个性细胞原生质交配 结合 称质配 质配时期的细胞核尚未结合 因此一个性细胞内有两个细胞核 染色体为N N个 双核阶段 2 核配 质配生两个细胞核再结合成一个细胞核 称核配 此时细胞

8、染色体为2N个 称二倍体阶段 3 减数分裂 结合的核发生减数分裂形成四个具有单倍体的细胞核 染色体的数目为N个 此阶段为单倍体阶段 2019 23 有性孢子的类型 1 合子 由两个同型的游动配子结合 形成二倍体细胞核的合子 2N 2 卵孢子 由两个异型的配子囊结合 在藏卵器中产生卵孢子 2N 3 接合孢子 是由两个同型但性别不同的配子囊相结合 经过质配和核配后形成 2N 4 子囊孢子 是由异型配子囊 雄器和产囊器 相结合 经过质配 核配和减数分裂而成 N 5 担孢子 担子菌产生在担子外面 一般为四个的单倍体孢子 N 2019 24 2019 25 3 真菌的生活史 真菌的生活史是指从一种孢子开

9、始 经过萌发 生长和发育 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整个循环过程 真菌的生活史包括无性阶段和有性阶段 无性阶段的无性孢子在作物的生长季节可以产生许多次 因此产生大量的无性孢子 这对病害的传播和流行作用很大 易对农作物产生巨大的危害 有性阶段只产生一次有性孢子 多在作物生长后期产生或在腐生阶段产生 2019 26 2019 27 在真菌生活史中 有的真菌不止产生一种类型的孢子 这种形成几种不同类型孢子的现象 称为真菌的多型性 典型的锈菌在其生活史中可以形成冬孢子 担孢子 性孢子 锈孢子和夏孢子5种不同类型的孢子 一般认为多型性是真菌对环境适应性的表现 2019 28 有些真菌根本不产生任何类型的孢子

10、 如丝核菌的生活史中仅有菌丝体和菌核 有些真菌在一种寄主植物上就可完成生活史 称单主寄生 大多数真菌都是单主寄生 有的真菌需要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寄主植物上交替寄生才能完成其生活史 称为转主寄生 如锈菌 2019 29 二 植物病原真菌引起的主要病害 2019 30 马铃薯晚疫病 Phytophthorainfestans 2019 31 马铃薯晚疫病 2019 32 番茄晚疫病 辣椒疫病 2019 33 南瓜疫病 西瓜疫病 冬瓜疫病 黄瓜疫病 2019 34 背面霉层 大豆霜霉病 2019 35 二 寄生性种子植物的代表类群 菟丝子为旋花科 菟丝子属植物 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 寄主范围广 主

11、要寄生豆科 菊科 茄科 百合科 伞形科 蔷薇科等草本和木本植物上 全寄生 一年生攀藤寄生的草本种子植物 无根 叶片退化为鳞片状 无叶绿素 茎多为黄色丝状 花较小 白色 黄色或淡红色 头状花序 蒴果扁球形 内有2 4粒种子 种子卵圆形 稍扁 黄褐色至深褐色 在我国主要有中国菟丝子和日本菟丝子等 中国菟丝子主要为害草本植物 日本菟丝子则主要为害木本植物 田间发生菟丝子危害后 要在开花前彻底割除 或采取深耕的方法将种子深埋 使其不能萌发 近年来用 鲁保一号 防治效果也很好 2019 36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和发展 植物病害的发生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寄主与病原物相互作用的结果 植物病害的发展是在适宜

12、环境条件下病原物大量侵染和繁殖 造成植物减产或品质下降的过程 认识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 就必须了解病害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 深入分析病原物 寄主植物和环境条件在各个环节中的作用 2019 37 一 病原物的寄生性与致病性 2019 38 一 病原物的寄生性 寄生性指病原物从寄主获得活体营养的能力 2019 39 1 专性寄生物 专性寄生物的寄生能力最强 自然条件下只能从活的寄主细胞和组织中获得营养 也称为活体寄生物 寄主植物的细胞和组织死亡后 寄生物也停止生长和发育 植物病原物中 所有植物病毒 植原体 寄生性种子植物 大部分植物病原线虫 霜霉菌 白粉菌和锈菌等都是专性寄生物 2019 40 2 非

13、专性寄生物 绝大多数的植物病原真菌和植物病原细菌都是非专性寄生的 但他们的寄生能力也有强弱区分 强寄生物的寄生性仅次于专性寄生物 以寄生生活为主 但也有一定的腐生能力 在某种条件下 可以营腐生生活 大多数真菌和叶斑性病原细菌属于这一类 2019 41 弱寄生物一般也称作死体寄生物 寄生性较弱 只能在衰弱的活体寄主植物或处于休眠状态的植物组织或器官 如块根 块茎 果实等 上营寄生生活 如引起猝倒病的腐霉菌 瓜果腐烂的根霉菌和引起腐烂的细菌等 在生活史中的大部分时间营腐生生活 2019 42 二 病原物的致病性 致病性是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和引起病害的能力 病原物的破坏作用是由于寄生物从寄主体内

14、吸取水分和营养物质 同时 病原物新陈代谢的产物也直接或间接地破坏寄主植物的组织和细胞 致病性和寄生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但致病性才是导致植物发病的主要因素 2019 43 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致病性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夺取寄主的营养物质 致使寄主生长衰弱 分泌各种酶和毒素 使植物组织中毒进而消解 破坏组织和细胞 引起病害 有些病原物还能分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干扰植物的正常代谢 引起生长畸形 2019 44 病原真菌 细菌 病毒 线虫等病原物 其种内常存在致病性的差异 依据其对寄主属的专化性可区分为不同的专化型 同一专化型内又根据对寄主种或品种的专化性分为生理小种 病毒称为株系 细菌称为菌系 了

15、解当地病原物的生理小种 对选择抗病品种 分析病害流行规律和预测预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019 45 二 寄主植物的抗病性 2019 46 一 植物的抗病性类型 一种植物对某一种病原物完全不发病或无症状称免疫 表现为轻微发病的称抗病 发病极轻称高抗 植物可忍耐病原物侵染 虽然表现发病较重 但对植物的生长 发育 产量 品质没有明显影响称耐病 寄主植物发病严重 对产量和品质影响显著称感病 寄主植物本身是感病的 但由于形态 物候或其他方面的特性而避免发病的称避病 2019 47 根据作物品种对病原物生理小种抵抗情况将品种抗病性分为垂直抗病性和水平抗病性 垂直抗病性是指寄主的某个品种能高度抵抗病原物的

16、某个或某几个生理小种的情况 这种抗病性的机制对生理小种是专化的 一旦遇到致病力强的小种时 就会丧失抗病性而变成高度感病 水平抗病性是指寄主的某个品种能抵抗病原物的多数生理小种 一般表现为中度抗病 由于水平抗病性不存在生理小种对寄主的专化性 所以抗病性不易丧失 2019 48 二 植物的抗病性机制 植物抗病性有的是植物先天具有的被动抗病性 也有因病原物侵染而引发的主动抗病性 抗病机制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方面的抗性 植物固有的抗病机制是指植物本身所具有的物理结构和化学物质在病原物侵染时形成的结构抗性和化学抗性 如植物的表皮毛不利于形成水滴 也不利于真菌孢子接触植物组织 角质层厚不利于病原菌侵入 植物表面气孔的密度 大小 构造及开闭习性等常成为抗侵入的重要因素 皮孔 水孔和蜜腺等自然孔口的形态和结构特性也与抗侵入有关 木栓层是植物块茎 根和茎等抵抗病原物侵入的物理屏障 植物体内的某些酚类 单宁和蛋白质可抑制病原菌分泌的水解酶 2019 49 二 植物的抗病性机制 在病原物侵入寄主后 寄主植物会从组织结构 细胞结构 生理生化方面表现出主动的防御反应 如病原物的侵染常引起侵染点周围细胞的木质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