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华约”自主招生试题赏析

上传人:野鹰 文档编号:13300386 上传时间:2017-09-0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0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华约”自主招生试题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1年“华约”自主招生试题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1年“华约”自主招生试题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1年“华约”自主招生试题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年“华约”自主招生试题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华约”自主招生试题赏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膏考缄横 中f 圣 参考 20 1 1年“华约自主招生试题赏析 金邦建 (浙江省温州市第十五中学 325011) 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学业能力测试(英文名称为 Advanced Assessment for Admission,简称“AAA测 试”)是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 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清华大 学七所高校共同发起且共同委托专业考试机构组织 的高中毕业生学业能力测试,俗称“华约”自主招生 考试 “AAA测试”的命题以现行中学教学大纲为参 照,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及学生的学 习能力,不以超出中学大纲的知识为主要考查目标。 自然科学满分为10

2、0分,测试内容包括物理学和化 学,不排除涉及生物学相关知识的可能2011年华约 自主招生自然科学试题,延续了2010年清华大学等 五所高校自主招生“通用基础测试自然科学”的形式, 即测试时问为15小时,试卷满分分值为100分,物 理占7O分、化学占3O分整个卷面试题数为16题, 其中物理共11题、化学共5题试题题型分为不定项 选择题(共3O分),其中物理7题(共21分)、化学3 题(共9分);实验题(物理12分);推理论证题(32 分),其中化学2题(共21分)、物理l题(11分);计算 题(物理2题,共26分) 笔者仔细研究了2011年华约自主招生考试物理 试题,可以发现试题以考查能力立意为

3、宗旨,特别注 重物理思想方法的考查,试题将玻尔原子理论、向心 力、电势能、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双缝干涉实验、简谐 运动、流体的运动、库仑力、圆周运动、离心运动、电磁 感应、安培力、冲量、体膨胀系数、阿基米德定律、机械 能守恒、动量守恒、电势、电势差、电场力做功、洛伦兹 力等知识与规律巧妙地融合到试题中,突出考查了学 生的理解推理、分析综合及实验与探究能力 由此可见,赏析高校自主招生试题是高中理科尖 子生迫切需要的;而研究自主招生物理试题,更是高 中物理教师的一种责任和追求为了让将要参加重点 大学自主招生的学生对试题有更深入的了解,在今年 的重点高校自主招生中稳操胜券,同时给高中物理教 师提供一个

4、研究的范例,特将2011年华约自主招生 蒸 E-mail:phycfe21163cowl 第4O卷第l0期 201 1年10月 物理试题详解出来,以供广大师生参考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 符合题目要求,把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 答题卡上) 1根据玻尔原子理论,当一个氢原子吸收一个光 子后 ( ) A氢原子所处的能级下降 B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 c电子绕核运动的半径减小 D电子绕核运动的动能增加 解析根据玻尔原子理论,当一个氢原子吸收光 子后,氢原子的能级升高,半径变大,选项A、C错误; 电子与原子核问的距离变大,库仑力

5、做负功,电势能 变大,B选项正确;电子围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库仑 2 2 1 力提供向心力,则有k 一m o_,故E 一寺仇 。一 7- , 厶 L 2 ,半径变大,动能变小,则D选项错误 Lt 2如图1所示,AB杆以恒定角速度绕A点转 动,并带动套在水平杆OC上的 小环M运动运动开始时,AB 杆在竖直位置,则运动中小环 M的加速度将 ( ) A逐渐增大 B先减小后增大 C先增加后减小 D逐渐减小 坂 。 图1 解析如图2所示,环沿OC向右运动,其速度 可分解为垂直于AB杆的速 度V1和沿AB杆的速度 2, 由于, 一 r一 ,故环的 速度 一 一 whCOS cos 图2 由加速度的定义式知

6、,环的加速度为 Zx(COS ) A0 一 一 。 _。 Vo140 NO10 oct2011 中 l 数学参考 即n一 (一 一 由于0变小,则a变大,故正确选项为A 点评本题在求出环的速度后若结合小量近似 求解环的加速度,非常繁琐、耗时由于导数在自主招 生数学学科里是做要求的,因此,结合导数求解加速 度则简便很多由此可见,此题重在考查应用数学知 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有必要通过让 学生多练习数理融合的问题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处 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3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单色光源S从如 图3所示的中轴位置沿垂直S0的方向向上移动一 段微小的距离则中心干涉条纹向何方向移动?相邻 明

7、条纹问的间距如何变化? ( ) A相邻明条纹问的间距不变 中心干涉明条纹向上移动 B相邻明条纹问的间距变大 中心干涉明条纹向下移动 S C相邻明条纹间的间距不变 中心干涉明条纹向下移动 D相邻明条纹间的间距变小 中心干涉明条纹向上移动 图3 D 解析根据相邻明条纹间的间距表达式Ax= , 知,由于d、f、 不变,若条纹间距不变,根据光程 “ 差为零,中心干涉明条纹则应向下移动,故选C 4一质点沿直线做简谐运动,相继通过距离为 16 cm的两点A和B,历时1 s,并且在A、B两点处具 有相同的速率;再经过1 s,质点第二次通过B点,该 质点运动的周期和振幅分别为 ( ) A3 S 8 cm B3

8、 S 8 cm c4 S 8 C1TI D4 S 8 cm 解析如图4所示,物体在C、D之间做简谐运 动,根据对称性可知从。到B的 时间为05 s,从B到D的时间 也应为05 S,所以周期为4 S;假 C A o B D 图4 设经过0点时为计时起点,则简谐运动方程为 Asin wt=Asin-“6-t,当一05 s时,物体运动到B点, 厶 位移 一8 cm,代入公式可得A一82 cm,故D选项 正确 5水流以与水平方向成角度 的速度冲入到水 平放置的水槽中,则从左面流出水量的和从右面流出 的水量的比值可能为 ( ) A1+2sin a B1+2cos。口 C1+2tan a D1+2cot。

9、a 高考缄簧 解析 当口一0。时,显然只有从左面流出的水而 没有从右面流出的水,即比 值趋向于无穷大,故只有D 选项正确 点评此题是选择题, 采用特殊值法可以实现“小 题小做”在只有90分钟的 考场上,时间就是分数 , 、 、 , , 、 、, 图5 6如图6所示,带电质点P 固定在光滑的水平 绝缘桌面上,在桌面上距P。一定距离处有另一个带 电质点P。,P。在桌面上运动,某一时刻质点P 的速 度沿垂直于P。P 的连线方向,则 ( ) A若P 、Pz为同种电荷,以 一 后P:一定做速度变大的曲线运动 I B若P 、P 为同种电荷,以 I 后P。一定做加速度变大的曲线 困R 运动 C若P 、P 为

10、异种电荷,以后P 的速度大小和 加速度大小可能都不变 D若P 、P 为异种电荷,以后P 可能做加速 度、速度都变小的曲线运动 解析若P 、P 为同种电荷,两者问表现为斥 力由于斥力做正功,且斥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一 条直线上,P 做速度增大的曲线运动,A选项正确; 由于在运动过程中,两者距离增大,斥力变小,加速度 变小,B选项错误;若P 、P 为异种电荷,则两个电荷 之间的引力提供向心力,P 做匀速圆周运动,C选项 正确;若两个电荷之间的引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P 则做离心运动,D选项正确 7空间某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磁场的上下边界 水平,方向和竖直平面(纸面) 垂直,两个由完全相同的导线 制成

11、的刚性线框n和b,其形状r 分别是周长为4z的正方形和周!x- x x : 长为6z的矩形,线框a和b在: : 竖直平面内从如图7所示位置 开始自由下落,若从开始下落 目 到线框完全离开磁场的过程中安培力对两线框的冲 量分别为J 、 ,则L:, 为 ( ) A3:8 131:2 C1:1 D3:2 解析 由于线框受到的安培力FBIL,且J F 132 T Z 告,而EBLv,则F- 设安培力在At时间内 R2 r 2 对线框的冲量为,则AIFAt一等vat DZ r Z z那么,整个过程中安培力的冲量为 哟 E-mail:phycfe21sinacorn 高考 横 中 :b 数 参考 I=EA

12、I=EFA = 一 B。Z 故 一 =詈 z 点评此题涉及微元法的应用,微元法在自主招 生考试中经常出现,值得广大师生高度重视 二、实验题(共12分,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11当压强不变且温度变化量T不太大时,液 体或固体在某一温度下的体膨胀系数a可以表示为 n一 ,其中 为该温度时的体积,V为体积的变 化量一般来说,在常温下液体的体膨胀系数分别在 1O K量级和lO 10-jK量级 如图8所示的装置,可以 用来测量控温箱中圆筒形玻璃 容器内液体的体膨胀系数,实 验步骤如下: 拿掉浮标,将液体的温 度调为接近室温的某一温度 T。,测量液柱的高度h 放入浮标,保持压强不 变,将液体的温度升高一个不

13、 图8 太大的量T,用精密的位置传感器确定指针高度的 变化量Ah 利用步骤和中测得的数据,计算液体在 时的体膨胀系数。 回答下列问题: (1)不考虑温度变化导致的液体密度变化,写出 用测量量表示的a的表达式; (2)步骤在温度升高过程中,液体密度变化会 对用上面的表达式计算出的结果有什么影响?为 什么? (3)当所用的浮标为直立圆柱体时,某同学对如 何减少这一影响提出以下几条建议,其中有效的是 (填人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选用轻质材料制成的浮标 B选用底面积较大的浮标 C选用高度较小的浮标 D尽量增大液柱的高度h E尽量选用底面积大的玻璃容器 解析 (1)不考虑温度变化导致的液体密度变 化,由

14、于液体质量不变,则液体的体积 不变设圆筒 形玻璃容器内液体的底面积为s,则 SAh Ah 。一 一面一砸 (2)a会偏大因为温度升高,导致液体体积变 句句 Email;phycfe211 63 corn 爿 u茴 昂Jl_u,q 201 1年10月 大,故液体密度p液会变小,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可得 P液V排gP物V物g,则 捧变大,即浮标进入液体的 深度会更深,测得的矗会偏大,a会偏大 (3)由触V排g一研物g可知,浮标质量越小,对 排的影响就越小,即对的影响减少,故A选项正 确从p液V排g=p物V物g可知,浮标底面积的大小及 浮标的高度都不影响 排,即矗不变,则B、C选项错 误;增大液柱的高度

15、矗、选用底面积较大的玻璃容器, 浮标进入的深度变化对液柱高度的变化量 影响减 小,则D、E选项正确 点评此题涉及初中所学的阿基米德定律,这一 定律的应用在自主招生考试中经常出现,如2008年 复旦大学自主招生,2009年北大自主招生,2011年华 约样题值得广大师生注意 三、推理、论证题(共32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 文字说明和推理过程) 14已知在压强不太大、温度不太低的情况下,气 体分子本身的大小比分子问的距离要小很多,因而, 在理想气体模型中通常会忽略分子的大小已知液氮 的密度|0=810 kgm ,氮气的摩尔质量Mm。l一28X 1o kgtoo1假设液氮可看作是由立方体分子堆 积而成的,根据所给数据对标准状态下的氮气做出估 算,说明上述结论的合理性 解析液氮的摩尔体积为 V,一Mmol一 m33510mOl m3 o1 fJ o1u 由于液氮分子可以看作氮气分子,则1个氮气分 子自身的体积 。为 一 : m。_58X1019 m3 NA 6O21O 。 故,1个氮气分子自身的边长f。为 z0一 vo一,75810 。m410一 m 而1个氮气分子占据的体积 为 V- 一 m 337X10 m-3 NA 60210 。 故气体分子间的距离z为 一 百m310 m 由于如z,故气体分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