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四课建设法治第1框夯实法治基石学案答案不全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002102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四课建设法治第1框夯实法治基石学案答案不全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四课建设法治第1框夯实法治基石学案答案不全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四课建设法治第1框夯实法治基石学案答案不全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四课建设法治第1框夯实法治基石学案答案不全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四课建设法治第1框夯实法治基石学案答案不全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框 夯实法治基石一.学习目标1.认识良法,理解法治的重要意义;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后的法治进程,知道如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2.增强自己的法治意识,自觉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二.自主预习1.法治的价值和作用【是什么】法治,意味着 。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 ,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 、 、 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 ,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2.法治的要求有哪些?【是什么】(1)法治要求实行 。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 和 ,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维护公民的 ,符合 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2)法治还要求实行 。法治建

2、立在 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 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 。3.国家重视法治建设的表现有哪些?(我国改革开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是什么】(1)党的 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2)党的 届四中全会对新时期中国法治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绘就了中国法治新蓝图。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和 。4.怎样建设法治中国?【怎么样】(1)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 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 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 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 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2)

3、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 的领导、人民 、 有机统一。3. 重难点探究(人治与法治)阅读教材P46页“阅读感悟”,结合人治与法治的含义,对比两者的相同与不同。相同点是二者都是治国的方式,不同点如下。阅读上述文字和表格,结合已有的认知,说一说:国家治理的最佳方式是人治还是法治,阐述你的理由。四.小试牛刀1修改后的安全生产法把罚款限额提升至2000万元;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中对食品安全犯罪增加了终身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规定;广告法修订草案明确界定构成虚假广告的四种具体情形这有助于( )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 让人们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

4、活 保障人们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A B C D 【答案】3 人治主张治理国家和社会主要依靠贤能(贤人和智者),即优秀的、有智慧的、有人格魅力的领导者;人治无限夸大圣人明君的作用,把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完全寄托于执掌最高权力的人。主张人治,并不完全否定法律规则的重要性,但统治者的权威凌驾于法律之上,法律也往往随着统治者意志的改变而变化,成为权力的奴仆。法治,即法律的统治和治理。法律至上,是法治的主要特征,即法律应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享有法律之外的依据。主张法治也不是反对杰出领导者的个人才能和个人魅力。法治的最基本目的就是限制政府滥权和保障人权,使法律成为规范国家、社会生活的唯一准则。四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