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2课姥姥的剪纸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32991164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2课姥姥的剪纸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2课姥姥的剪纸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2课姥姥的剪纸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2课姥姥的剪纸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2课姥姥的剪纸精编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12 姥姥的剪纸姥姥的剪纸一课中,“剪纸”一词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变化和流露的载体。抓住这条主线,披文入情,就能走进姥姥与作者的情感世界。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我”对姥姥的思念。在课文中的插图,也形象地表现了姥姥与“我”相处时融融的亲情。为了加深学生对姥姥与“我”情感的理解,还可以将这部分内容中的几幅“牛兔图”展示给学生,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加以想象,学生明白这些“小兔骑牛图”“老牛小兔啃草图”等等,意思是说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总是在干活,就好象姥姥对“我”的喜爱与呵护。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叫姥

2、姥的剪纸(齐读课题)“姥姥”就是谁?哪里的人会这样称呼呢?(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口语就一个字姥,叫起来非常亲切。)本文的作者笑源就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人,那就让我们也学着他亲切地喊一声姥姥(轻声,学生齐叫并加上儿化)你来叫一声。(指名)你再来叫一声。(指名)2、同学们,人人都有姥姥,她们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白或黑,或普通或神奇你的姥姥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她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你和她的感情怎么样? 3、作者笑源和她和姥姥感情非常深厚,这位姥姥有一手最拿手的绝活,那就是剪纸。为了表达他对姥姥的深切思念之情,他特地写了一篇文章,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姥姥的剪纸。再读一遍课题。(齐读)二、检查预习

3、,感知人物。(3)指名说说自己对以下几个词语的理解,师相机指导明晰:小屯:小村子。 广结善缘:多做善事,得到众人的赞赏。刁难:故意使人为难。 耍赖:课文中指“我”的淘气与顽皮。 3、通过对全文的预习,你能说说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这是一位怎样的姥姥? 师生交流。(这篇课文采用第一人称叙写了姥姥心灵手巧、剪纸技艺高超,围绕“喜鹊登枝”和“老牛兔子”的剪纸展开了“我”和姥姥间动情有趣的故事,表现了“我”对姥姥的深切怀念之情。姥姥是一位心灵手巧、勤劳善良、技艺高超、呵护晚辈的姥姥)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生自由朗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全文共1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1-3自然段,讲述

4、了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深入人心。4-6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在“我”的刁难下,尽展技艺。7-12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了与“我”的浓浓深情。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对远方的“我”的挂念,姥姥的剪纸是“我”永远的回忆。2、思考:课文为什么用“姥姥的剪纸”为题?(用剪纸来表达她对我的期待,对我的牵挂。剪纸是我和姥姥之情感联的桥梁,是寄托着“我”与姥姥情感的载体。)四、品读文字,揣摩语言。同学们,课文是怎么描写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呢,现在就让我们读读课文的13自然段,从文中找出表现姥姥技艺高超的句子,并用横线画出来过渡:课文开篇就将这个到处贴着姥姥剪纸的小屯子展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感到姥姥

5、剪纸技艺高超,深入人心。那么,乡亲们又是怎样赞叹姥姥的手艺的呢?谁来读读? 、“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听到这样的赞叹,你想到了什么成语?(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活灵活现)老师用上你们的成语,把乡亲们的话语修改一下:“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母鸡、剪公鸡更是栩栩如生。”比较一下,你更喜欢哪一句呢?为什么?(乡亲们的话语虽然没有用上成语,很直白、很通俗,但充满了生活气息,巧妙地运用了夸张,把怎样栩栩如生写活了!)(4)姥姥真是神了!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赞叹一番。齐读:“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

6、打鸣。”3、小结:作者用生动传神的语言将一位心灵手巧、技艺高超的姥姥带到了我们的眼前。同学们,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要什么有什么。“姥姥”真是一位剪纸高手。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姥姥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能用词语形容一下吗?心灵手巧、勤劳善良3、导入新课:这些都是初步印象,当你再次走进课文,你会觉得这些剪纸更加栩栩如生、令人赞叹(一)品读课文46自然段1、过渡:姥姥心灵手巧,剪纸的技艺高超,作者不仅用课文的1、2、3自然段来概括介绍,还举了一个生动形象的事例,把姥姥这位剪神刻画得入木三分。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的46自然段。想一想,作者在课文这一部分举了一个什

7、么事例?你又从哪些地方读出姥姥的技艺高超?可以在文中圈圈画画。 (1)谁来说说作者举了一个什么事例来说明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的?(我故意刁难姥姥,可姥姥仍剪得形象至极。)(2)我这个调皮蛋是怎样故意刁难姥姥的呢?谁能把相关的词句找出来读一读,并说一说这样写好在哪里。(好处:我越调皮,就越能看出姥姥技艺的高超。)摸黑剪窗花难度之大,姥姥却是动作熟练,完成速度快。由此可见她技艺高超。(1)从“嗬!”你读出了什么?(惊讶、敬佩)惊讶什么?(没想到)敬佩什么?(技艺高超,即使看不见,依然剪得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4)“挑剔”是什么意思?(在细节中过分地找毛病。)文中本来“我”要挑剔什

8、么?找不到一点毛病,可见姥姥的技艺高超。(6)虽然我服了可还是要耍赖,什么叫“耍赖”?(使用无赖的手段、抵赖。)文中我“耍赖”,是指我对姥姥说:(生:)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7)课文是写“姥姥的剪纸”,应着力描写的自然是姥姥。可作者为什么要花上较多的笔墨,用上“刁难”、“挑剔”、“耍赖”等词语,来表现“我”的顽皮、淘气甚至于近乎“无赖”呢?(反衬了姥姥剪纸的技艺娴熟)4、过渡,继续讨论交流:姥姥的剪纸技艺如此精湛,难道她是天才,她又有什么秘笈?请同学们再读46小节,划出有关句子。姥姥剪得多,剪得时间长,这高超的技艺就来自姥姥的剪刀不离手,来自姥姥的勤学苦练。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

9、离口”。正因为姥姥长年累月地剪,不断地剪,使得姥姥对“喜鹊登枝”非常熟悉,所以产生了一些灵巧的方法,剪得熟练。C、姥姥剪纸技艺高超,除了经常练习,熟能生巧,还有什么原因呢?(“我看惯也记牢了姥姥剪纸时身心入境的神态,那剪刀行在纸上的刷刷声,悦耳之极。) 心神合一 身心入境(二)品读课文712自然段时间一晃就到了密云多雨的夏天,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请默读课文7-12自然段,3、姥姥还剪了哪些剪纸?我们一起来读读第 12自然段。(引读)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它们形象各异引读(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睡觉的兔子:拉车的老牛,耕地的老牛)姥姥剪的兔子和

10、老牛无论形象怎么改变,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引读(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总是在干活儿。)我摆弄着各式各样的窗花引读(对活泼的兔子与敦厚的老牛充满了好感.)4、小时候,姥姥的剪纸到底有没有拴住我?你能从哪些词语中发现?(不解的问、嚷着还要、缠着、产生好感)5、小结:是呀,正是姥姥充满神奇的剪纸一点一点地吸引住了幼小的我 ,让我虽不能去游泳,但也能度过一个又一个多雨的季节。(三)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过渡:美好的童年时光是短暂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此时,姥姥的剪纸还能拴得住我吗?配乐范读13自然段。1、齐读课文。出示: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其中有一幅是这样

11、的: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A、从中你读出了什么?(其实,姥姥是在借着剪纸表达对“我”的喜爱、呵护,传递着对我浓浓的亲情。)真的只是姥姥的剪纸拴住我的吗?拴住我的其实是什么?B、走进如此生动的语言文字,用心揣摩,眼前看到一幅生动的画面。能读好这段文字吗?姥姥对“我”充满了思念与期待,“我”的心里又何尝忘记过姥姥呢?引读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总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A、从这段文字中,你读出了什么?(对姥姥、对家乡的思念)B、是呀,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4、姥姥把所有的心血和爱全部倾注在了剪纸里。就算你远离家乡、远离姥姥,你忘记得掉吗?假如你在外地求学,收到了姥姥寄来的剪纸,你会想对姥姥说点什么?请你写在文中的空白处。三、总结课文同学们,剪纸不仅展示了姥姥的心灵手巧、技艺高超,更体现了姥姥对“我”的疼爱与牵挂,同时也寄托了“我”对姥姥的思念和依恋。它如同桥梁,联结了“我”与姥姥之间的亲情,它宛如纽带,接近了“我”与姥姥心灵的距离。让我们共同记住这份浓浓的亲情的见证姥姥的剪纸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