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十三五”中小微企业发展规划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32977514 上传时间:2020-05-2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十三五”中小微企业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山西省“十三五”中小微企业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山西省“十三五”中小微企业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山西省“十三五”中小微企业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山西省“十三五”中小微企业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十三五”中小微企业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十三五”中小微企业发展规划(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十三五”中小微企业发展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精神,特制定山西省“十三五”中小微企业发展规划(2016-2020),明确我省中小微企业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为我省中小微企业发展指明方向,为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履行职责提供依据。第一章 “十二五”时期中小微企业发展回顾一、“十二五”期间我省中小微企业发展主要成就“十二五”时期是我省中小微企业平稳发展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政策引领和省委省政府正确决策下,各级政府出台了多项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优化了发展环境、加大了扶持力度、完善了服务体系,我省中小微企业总量不断壮大,素

2、质明显提高,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转方式、调结构、上水平取得明显成效,对促进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扩大就业、改善人民生活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为:企业群体数量不断增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提升。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13年我省中小微企业法人单位数11.7万个,从业人员359.2万人,营业收入2.24万亿元。据统计,截止2015年末,我省规模以上中小微企业达3626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94.30%;实现利税326.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的48.07%,中小微企业已成为带动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业基地建设取得突破。截止2015

3、年底,全省共有省级中小企业技术中心158个,拥有全国领先技术122项、发明专利203项、实用新型专利487项、外观设计专利157项。我省中小微企业提供了全省约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成果和80%以上的新产品。全省中小企业中,科技型企业达到1300多户,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5件,山西著名商标1100多件,近600户企业获得了质量、环境、卫生等国际标准认证,300多个新产品填补了国内和省内空白。全省省级中小微企业创业基地达81家,入驻企业3394家,吸纳就业人员约10万人,中小企业已成为推动创业创新的主力军。优势产业日益壮大,产业集群水平不断提高。“十二五”期间,我省首次制定了关于

4、加快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方向和领域,推动了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已形成了太原高新区电子产业集群、榆次液压件、纺织机械制造产业集群、祁县玻璃器皿产业集群、水泵制造产业集群、大同医药、活性炭产业集群、定襄锻造产业集群、清徐醋业产业集群、天镇县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稷山果品包装印刷产业集群等22个规模化的产业集群。服务平台基本完善,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十二五”期间,我省加强了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服务的平台建设,完善了省级平台及其特色专业应用平台服务功能,强化了各市级综合服务窗口平台和24个产业服务窗口平台的服务功能,开通了“96502”中小微企业服务热线和公共服务微

5、信平台,有针对性的开展了各类服务活动,面对面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截止2015年,已培育认证国家级公共服务示范平台7家、省级公共服务示范平台71家,共建小微企业服务站243个,累计接待来访人员2.3万人,帮助解决问题约7500多个。金融服务日益创新,融资渠道逐步拓宽。“十二五”期间,我省借助金融服务专业应用平台,加强了中小微企业担保体系建设,推广了“产业集群互助贷”、“产业升级贷”及“商盟贷”等业务,拓宽了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截至2015年底,全省已有66个县开展了中小微企业创新融资模式工作。全省三级政府共投入资金60185万元,累计为上千户中小微企业发放助保金贷款47.6亿元,财政资金

6、放大7.9倍,财政资金杠杆效应明显,撬动银行对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效果显著。同时,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支持中小微企业进入创业板、新三板、产权交易市场融资,开展中小微企业私募债试点工作。截至2015年底,全省在“新三板”挂牌中小企业达到32家,在创业板上市企业3家,在中小板上市企业4家,还有150家中小企业在上海股权交易托管中心Q板挂牌,1305家中小企业在山西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展示,发行私募债6支,筹集资金2.65亿元。培训渠道灵活多样,管理素质逐步提高。“十二五”期间,通过制定山西省小微企业经营者素质和创业能力提升培训方案,与知名院校合作实施了“3个1”经营者素质提升工程,每年均圆满完成

7、了100名小微企业优秀经营者、1000名有发展潜力的小微企业主、10000名小微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任务,为全省中小企业发展增加了底蕴。二、“十二五”期间我省中小微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十二五”期间,全省中小微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全省经济的有生力量,但是也要看到相比其他省份特别是发达地区还存在不少差距。主要表现为:数量及规模偏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中小企业户数占全国中小企业总数的比重不到1%,每万人拥有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户数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1.8%和64.4%。与中部其他五省和周边省份相比,全省中小企业户数、经济总量、万人拥有中小企业户数均排在末位。产业层次较低,大多处于产业链

8、低端。受全省“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影响,中小微企业大多依附于煤、焦、铁行业,资源依赖性强,产品附加值低;装备制造业中绝大多数处在产业链的低端,发展方式粗放,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农产品加工产业规模偏小,产品品种偏少;第三产业偏弱,主要以批发零售、餐饮娱乐和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为主,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信息传输、软件设计、文化体育、娱乐服务及居民社区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低,竞争力不强。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市场竞争能力不强。我省中小型企业主要以资源带动型、劳动密集型、大企业拉动型为主,存在产业链条短、技术装备落后、产品开发能力弱、科技含量低、精特优产品少、加工程度粗浅、市场辐射面

9、小等问题;多数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人才储备与研发投入不足,科技进步和品牌带动效应尚不明显。企业体制机制落后,管理水平亟待加强。相当数量的企业管理基本上停留在个体制、家族制传统阶段,企业普遍存在股权不明晰、产权不明确的情况,人才吸纳能力不强、企业诚信度不高,企业管理水平、企业家整体素质亟待提高等问题。社会服务机构发育滞后,服务质量和领域有待提高。服务体系发育滞后,真正能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找的着、用得起、有保障”服务的服务机构数量少、规模小,且服务水平不高,对推动企业现代管理制度建设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第二章 “十三五”时期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发展环境一、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十三五”时期

10、,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乏力,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中小企业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出口增长放缓。从国内看,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内涵和条件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增长动力从物质要素投入为主转向创新驱动为主。从省内看,我省正在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向纵深推进,省委、省政府确定并实施了“六大发展”、“三个突破”、煤和非煤两篇文章等战略举措,为我省经济发展明确了思路、方

11、向和路径,进一步释放了活力。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推出了一系列扩大非公有制企业市场准入、平等发展的改革举措。随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等政策的出台,我省陆续出台了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山西省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方案等一大批相关政策措施,形成了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中小微企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三、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一)“十三五”期间中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1.“大众创业、

12、万众创新”、“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优势产业、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服务业的融合,大数据、信息安全、智能交通等新兴战略产业蓬勃发展,为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提高科技含量提出了战略导向。2.新型城镇化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生产服务业、乡村旅游及电子商务、物流业的发展,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拓展了空间。3.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军工技术向民用转化,民营企业将进入军工采购体系,服务业范畴的扩大,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拓展了新领域。 4.投融资体制改革促进PPP模式【注释1】 注释1 PPP(Pu

13、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私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按照这个广义概念,PPP是指政府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过程中,让非公共部门所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在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项目中的推广应用,将带动实施PPP项目的企业、PPP融资服务、PPP咨询服务的增长,为中小微企业参与公共服务事业带来了新机遇。 5.我省提出的新兴制造业三年推进计划和年度行动计划,支持资源型传统产业加快改造提升,淘汰落后产能、技术、工艺和设备

14、,延长煤电铝、煤焦化、煤气化、煤电材等资源循环产业链,推动传统工业产业新型化,并将文化旅游、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食品医药、现代服务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七大非煤新产业,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指出了具体路径。(二)“十三五”期间中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我省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地区、中部欠发达省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面临着破解“资源型经济困局”的重大课题。特别是自2013年以来,受宏观经济环境和我省结构性矛盾等因素影响,中小微企业主要指标低位运行、增长速度环比回落、经济效益持续下滑、生产经营更加困难,经济下行的压力从煤、焦、煤化工、制造业向食品、轻工业传导加快

15、,其中规模以上中小微企业工业增加值从2013年年增长17.8%下降到2015年的-5.9%,中小企业的转型发展任务艰巨,将对我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带来极大的挑战。 综合判断,“十三五”时期,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形势,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抓住发展机遇,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依靠创业创新开辟发展新路径,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发展新突破。第三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16、以提高中小微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改革为抓手,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突破口,完善政策体系,改善公共服务,优化发展环境,着力推动我省中小微企业壮大总量、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创新能力、提升综合素质,推进“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发展,为我省转型发展、优化经济结构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二、基本原则 本规划立足当前我省中小企业发展实际,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总原则的基础上,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创业兴业与就业相结合。把推动创业兴业作为打造中小企业成长新引擎、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促进就业的一项重要举措。大力发展中小微企业,扩大就业规模,完善创业服务,弘扬创业精神,培育创业主体,提高创业兴业能力和吸纳就业能力。 产业发展与集聚发展相结合。促进中小微企业改变粗放型发展模式和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