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十校2012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联考试题.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2973010 上传时间:2020-05-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十校2012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联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上海市十校2012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联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上海市十校2012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联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上海市十校2012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联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上海市十校2012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联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十校2012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联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十校2012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联考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十校20112012学年度高三第二学期考试历 史 试 题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西游记讲述了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请你在图中选出他们取经的西天在DACB2梁启超在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说:中国周代与古代希腊的国体相似。这种观点的依据是A贵族政治、列国分立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 D分封诸侯、城邦国家3右图中,妻子被拒绝参加公民大会的主要理由是A未满18岁B不是公民身份C女性身份D奴隶身份法的渊源:法

2、律(lex)和平会决议(plebiscitum)元老院决议皇帝谕令4某同学在查阅古代法典资料时做了如下记录。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部法典涉及的法律是A十二铜表法B汉谟拉比法典C“罗马公民法”D“雅典普通法”5东汉末赵歧解释“五谷谓稻、黍、稷、麦、菽(豆类的总称)也。”其中,中国原始农耕时期没有种植的农作物是A稻B稷C麦D菽6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7“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

3、、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铁刀和铁耙在乡村成为日常用具。”这说明A社会开始转型B出现了新的生产力C产生了自耕农和新型地主D经济制度发生重大变化8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y,是奏乐舞蹈的行列)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材料表明孔子强调A仁爱思想 B忠恕之道 C等级秩序 D以德治民9北宋时期的72位宰相中,北方占据41位,江南占据共26位;南宋时期的62位宰相中,北方仅有5位,江南占据47位。据此得出的结论是A北方文化已经衰落 B文化重心开始南移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南宋政府重视教育10东罗马帝国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却被改造成右图中的伊斯兰教风格。与此变革事件有关的是A罗马帝国的分裂B奥斯曼

4、帝国建立C阿拉伯帝国建立D欧洲教权衰落,王权加强11据史书记载:乾隆六年(1741年)人口突破了1亿,乾隆二十一年突破2亿,乾隆五十五年突破3亿。导致“人口爆炸”的最主要原因是A社会稳定B经济繁荣C科技发达D移民增加12“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了。”架起这座“桥梁”的开创者是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13“随着世俗社会的兴起及城市的发展,西方人终于从迷梦中觉醒,失踪的古典文化终于战胜经院哲学与圣经,雅典终于战胜耶路撒冷。从此,西方人不仅开始反思以往落后的神学世界,同时勇敢地开始探索新世界。”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

5、是A新航路开辟 B启蒙运动 C文艺复兴 D宗教改革141651年英国政府颁布垄断海外贸易的航海条例,1656年清政府颁布禁海令。这两个关于海外贸易条令的共同点是A以贸易保护主义为指导思想 B依据经济基础出台了相关条令 C禁止国民进行海外贸易 D增强了本国的经济实力151899年,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中要求“中国市场对全世界开放”。在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提出这一主张而遭中国政府拒绝的事件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B“修约”交涉 C第二次鸦片战争D中日甲午战争16主张通过契约产生统治者,否定“君权神授”;又反对推翻契约方式产生的暴君,支持君主拥有绝对的统治权。这位自相矛盾的思想家是A霍布斯B洛克C伏尔泰D孟

6、德斯鸠17某史学家说,新航路开辟,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着全球的联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全球分裂”是指A欧美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鸿沟扩大 B西班牙、葡萄牙在全球争夺殖民霸权C欧洲形成了两个政治军事集团 D美苏争夺世界霸权格局形成18中国与欧洲两个不同类型的区域文明,第一次出现较大规模的直接双向交流是在A唐朝B明朝后期C洋务运动时期D中华民国时期19下面是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的图示,按照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20亚当斯密竭力倡导的经济自由化,竟然在十九世纪晚期的现实社会中遭遇如此的“异化”。这种“异化”表现为A资本主义经济走上战争的轨道B资本主义

7、经济出现垄断现象C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D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推行福利政策21某班级开展社会主义运动史图片展时,展出了如下一组图片,并拟定了一些主题。请你为该组图片选择最为恰当的主题是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发布和平法令列宁接见农民请愿代表A十月革命,城市斗争的胜利B十月革命,人民政权的胜利C十月革命,让战争走开D十月革命,工业化的到来22“这个源于西方社会对二元革命执着的追求的伟大承诺,终于在战后时期那光辉的成就中得以实现,它出现于18世纪后期的法国和英国,它暂时消除了大萧条带来的痛苦和纳粹极权主义带来的恐惧”。材料中的“二元革命”是指A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B启蒙运动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启蒙运

8、动和法国大革命 D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2319世纪,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这种感受的产生主要反映了她 A对英国环境污染的漠不关心 B对化学和医学知识茫然无知C为本国的空气纯净深感自豪 D为工业文明到来而兴奋不已24上海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缩影。近代上海经济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A仿洋机制品工业对外贸易口岸世界大都市B对外贸易口岸仿洋机制品工业世界大都市C仿洋机制品工业世界大都市对外贸易口岸D对外贸易口岸世界大都市仿洋机制品工业25独立战争胜利后的美国

9、,按照权力制约与平衡的原则建立了联邦政府。此原则源本于A伏尔泰B洛克C孟德斯鸠D卢梭26右侧图表反映了19291937年美国失业工人人数的变化情况。导致这个时期失业人数逐步回落的直接有效的措施是A推行“以工代赈”B公布存款保险法C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D实施农业经济调整法271938年,在纽约世界展览会工地上埋入了一个装有当代文明记录的容器“时间舱”,并在地面的石碑上注明:直到5000年后才能打开。里面可能有A电话机 B电脑 C原子弹残骸 D太阳能电池28“西学东渐”激发了中国知识分子学习西学的兴趣,也造就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数理学专家,他们是李善兰傅兰雅 徐寿 詹天佑ABCD29梁启超认为近代历史学

10、家与传统史学家的区别之一在于“求得其(历史事实)因果关系”。下列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英国工业革命斯图亚特王朝终结B五四运动引发了北伐战争C帝国主义瓜分狂潮签订辛丑条约D苏军占领柏林欧洲战争结束30右图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其中,出现GDP第一个增长峰值的因素是增长百分比A全国解放/抗美援朝的胜利B土地革命/一化三改造的推进C改革开放/经济特区的推广D市场经济/乡镇企业的崛起以下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请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31右边为中国古代社会选官制度变化的示意图。该图揭示了选官制度变化的特点是A科举考试成为重要的

11、途径B选官权逐步集中的趋势C体现了层层筛选人才的制度特征D开始于地方举荐人才3220世纪初,美国华尔街开始流行一个段子:老师问学生:“是谁创造了世界?”学生回答:“是上帝在公元前4004年创造了世界。但在1901年,世界又被摩根先生(美国著名财团的创始人)重组了一回。”对该材料准确的理解是A反映了上帝创世说B肯定了摩根集团的影响力C体现了社会观念悄然发生了变化D说明了美国在世界地位迅速提高33“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呢?”作者的疑问是要说明A实现工业化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

12、B制度是一个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因素C古代美洲文明比非洲文明更易接受新事物D自然条件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不是决定因素34我国历史上某宪法规定:本国采行“君主立宪政体,以议院协赞立法,以政府辅弼行,以法院遵律司法”。下列选项对这部宪法的特点分析合理的是A三权分立、相互制衡B政治分权,君权至上C君主的权力受到宪法的限制D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属不同的部门35右图为中国抗战胜利时张贴的门神,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这幅画的主题是A人民拥戴中国政府,庆祝抗战胜利B国民党政府是取得抗日胜利的唯一力量C政府和军队担负了保家卫国的责任D孩童欢庆抗日胜利二、非选择题(共75分)36文明社会之源(9分)邻相望,地球

13、上古文明祖国有四:中国、印度、埃及、小亚细亚是也。厥名河流时代第一纪,始脱行国成建邦。恒河郁壮殑迦长,扬子水碧黄河黄,尼罗埃及河名一岁一泛滥,姚台姚弗里士河、台格里士河皆安息大河名。梁启超二十世纪太平洋歌、四大古国跨入文明社会的时间距今约(2分)A一万年B七千年C五千年D三千年、作者判断文明社会的依据是?(2分)你是否赞成,请说明理由(5分)37行政管理制度(12分)中国历史上的行政管理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西周、秦朝、元朝是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问题:(12分)、按示例填写表格。(6分)商朝方国制度西周秦朝西汉郡国并行制元朝 、扼要分析与的不同之处?(4分)并概括中国古代行政管理的特点?(2分)38传统思想演变(10分)思想纷杂,秩序混乱;时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